800小说网 lwtxt.org,逍遥大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永乐大典》正本,1403年-1408年,解缙。”
连续几次的鉴定,圣戒都给出了这样的答案,这让杨靖幸福的差点死了过去!
《永乐大典》在华夏文化传承中的地位绝对是处于最巅峰的那一小撮书籍之一,与之能够比肩的书籍绝对是屈指可数。
杨靖曾经在国家图书馆见过《永乐大典》的嘉靖版副本的模样,但眼前这些《永乐大典》的样子和杨靖曾经见过的副本略有不同。
这些《永乐大典》的个头要比嘉靖版的副本大一点,杨靖用手掌量了一下,宽大约有30厘米,长度差不多有半米。
至于封面颜色和格局,则和嘉靖版的副本差不多。
杨靖手有点哆嗦的掀开了其中一本的封面,显露出里面的内容,杨靖敢用自己的脑袋发誓,这内容绝对不是印刷的,而是正儿八经的一笔一笔写出来的手写本!
事实上,《永乐大典》的3.7亿字,全都是书手们用明代馆阁体一笔一画抄写出来的。《大典》中所绘山川器物也全用白描手法,精丽工致。仅仅是参与抄写的朝臣文士、宿学老儒达到2.16万人。
明成祖朱棣在即位当年,也就是1403年的7月,就下令编纂《永乐大典》。他对解缙、胡广等大臣们说:“天下古今事物都分散记载在各种典籍之中,卷帙浩大,不易检索。朕想广泛采集各书中所载事物,用韵来统摄,以便考索,这样检索事物,就如同探囊取物一般容易了。过去的《韵府群玉》和《回溪史韵》等书,虽然也是用韵来统摄的,但采书不广,记载简略。希望你们按照我的意思,把有文字以来历代的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还有天文、地志、阴阳、医算、僧道、技艺的资料都收集起来,汇在一书之中,不要嫌浩繁了。”
皇帝一发话,下面的臣子自然就要忙断腿。解缙等人秉承上意,历时六年,终于编出了这部共22,937卷,分11,095册,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的旷世大典。
书成之初,明成祖曾经考虑将之付梓,也就是雕版印行,但因工费浩繁而罢,唯聘书手抄录了一部,被称为“永乐正本”。
而眼前这五口箱子中的《永乐大典》,不用说,自然就是明成祖朱棣老大下令手工抄录的《永乐大典》正本了!
明正统十四年,也就是1449年,金陵文渊阁大火,《永乐大典》所据原稿付之一炬,所幸正本已全部移藏燕京,未逢此劫。
而到了嘉靖三十六年,也就是1557年的4月,宫中失火,奉天门及三大殿均被焚毁,《永乐大典》正本差点被毁。受此虚惊,嘉靖皇帝决定组织人力抄写一本副本。
重录之初,大臣徐阶认为抄录上万册大典,工程浩大,不必拘泥原来的式样和书法。但经深入翻检《大典》,发现如果版式一变,上面的大小字和图形都要发生变化,不如照原样摹写方便,最后决定重录全仿永乐正本,不加任何改变。
于是在嘉靖四十一年,也就是1562年,嘉靖皇帝召选书写、绘画生员109人,正式抄绘,耗时六年,于隆庆元年四月完工,被称为“嘉靖副本”。
正本后来不知所踪,有人说《永乐大典》的正本在万历年间就毁于大火,也有人说是《永乐大典》正本随着明神宗万历皇帝殉葬了。结果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定陵打开之后,里面却没有发现《永乐大典》正本的踪影。
很显然,《永乐大典》正本并没有随着万历皇帝殉葬。
但正本确实是消失的无影无踪。
即便是嘉靖副本,在流传到清代的时候,一开始也是不受重视,一直到雍乾年间,《永乐大典》的嘉靖副本才被重视起来,乾隆年间编撰的《四库全书》更是借鉴了很多《永乐大典》副本的内容。
只不过到了那个时候,即便是副本也流失了很多。
后来在晚清时代,列强侵略华夏,嘉靖副本更是被列强劫掠而去,一直到现代,即便是嘉靖副本在全世界也仅仅只存留有八百多卷。
即便是嘉靖副本,在全世界都已经是稀世珍宝了,更别说眼前这些已经消失了几百年之久的正本了!
这些正本要是拿回到原时空,绝对可以引发一场惊涛骇浪的!
只是让杨靖觉得有些可惜的是,这五口大箱子中仅仅只装了六千册共计一万四千六百八十八卷。占了《永乐大典》正本一半多一点的数量。
不过虽然有些遗憾这里的《永乐大典》不全,但能够得到这么多的《永乐大典》,而且还是正儿八经的正本,这已经是老天爷开眼了!
就是不清楚这原本在明末清初之际就已经不知所踪的《永乐大典》正本为何会出现在这里。难道是永历帝朱由榔带过来的?
要说也只有这个理由来解释这大半套《永乐大典》正本为何会出现在... -->>
“《永乐大典》正本,1403年-1408年,解缙。”
连续几次的鉴定,圣戒都给出了这样的答案,这让杨靖幸福的差点死了过去!
《永乐大典》在华夏文化传承中的地位绝对是处于最巅峰的那一小撮书籍之一,与之能够比肩的书籍绝对是屈指可数。
杨靖曾经在国家图书馆见过《永乐大典》的嘉靖版副本的模样,但眼前这些《永乐大典》的样子和杨靖曾经见过的副本略有不同。
这些《永乐大典》的个头要比嘉靖版的副本大一点,杨靖用手掌量了一下,宽大约有30厘米,长度差不多有半米。
至于封面颜色和格局,则和嘉靖版的副本差不多。
杨靖手有点哆嗦的掀开了其中一本的封面,显露出里面的内容,杨靖敢用自己的脑袋发誓,这内容绝对不是印刷的,而是正儿八经的一笔一笔写出来的手写本!
事实上,《永乐大典》的3.7亿字,全都是书手们用明代馆阁体一笔一画抄写出来的。《大典》中所绘山川器物也全用白描手法,精丽工致。仅仅是参与抄写的朝臣文士、宿学老儒达到2.16万人。
明成祖朱棣在即位当年,也就是1403年的7月,就下令编纂《永乐大典》。他对解缙、胡广等大臣们说:“天下古今事物都分散记载在各种典籍之中,卷帙浩大,不易检索。朕想广泛采集各书中所载事物,用韵来统摄,以便考索,这样检索事物,就如同探囊取物一般容易了。过去的《韵府群玉》和《回溪史韵》等书,虽然也是用韵来统摄的,但采书不广,记载简略。希望你们按照我的意思,把有文字以来历代的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还有天文、地志、阴阳、医算、僧道、技艺的资料都收集起来,汇在一书之中,不要嫌浩繁了。”
皇帝一发话,下面的臣子自然就要忙断腿。解缙等人秉承上意,历时六年,终于编出了这部共22,937卷,分11,095册,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的旷世大典。
书成之初,明成祖曾经考虑将之付梓,也就是雕版印行,但因工费浩繁而罢,唯聘书手抄录了一部,被称为“永乐正本”。
而眼前这五口箱子中的《永乐大典》,不用说,自然就是明成祖朱棣老大下令手工抄录的《永乐大典》正本了!
明正统十四年,也就是1449年,金陵文渊阁大火,《永乐大典》所据原稿付之一炬,所幸正本已全部移藏燕京,未逢此劫。
而到了嘉靖三十六年,也就是1557年的4月,宫中失火,奉天门及三大殿均被焚毁,《永乐大典》正本差点被毁。受此虚惊,嘉靖皇帝决定组织人力抄写一本副本。
重录之初,大臣徐阶认为抄录上万册大典,工程浩大,不必拘泥原来的式样和书法。但经深入翻检《大典》,发现如果版式一变,上面的大小字和图形都要发生变化,不如照原样摹写方便,最后决定重录全仿永乐正本,不加任何改变。
于是在嘉靖四十一年,也就是1562年,嘉靖皇帝召选书写、绘画生员109人,正式抄绘,耗时六年,于隆庆元年四月完工,被称为“嘉靖副本”。
正本后来不知所踪,有人说《永乐大典》的正本在万历年间就毁于大火,也有人说是《永乐大典》正本随着明神宗万历皇帝殉葬了。结果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定陵打开之后,里面却没有发现《永乐大典》正本的踪影。
很显然,《永乐大典》正本并没有随着万历皇帝殉葬。
但正本确实是消失的无影无踪。
即便是嘉靖副本,在流传到清代的时候,一开始也是不受重视,一直到雍乾年间,《永乐大典》的嘉靖副本才被重视起来,乾隆年间编撰的《四库全书》更是借鉴了很多《永乐大典》副本的内容。
只不过到了那个时候,即便是副本也流失了很多。
后来在晚清时代,列强侵略华夏,嘉靖副本更是被列强劫掠而去,一直到现代,即便是嘉靖副本在全世界也仅仅只存留有八百多卷。
即便是嘉靖副本,在全世界都已经是稀世珍宝了,更别说眼前这些已经消失了几百年之久的正本了!
这些正本要是拿回到原时空,绝对可以引发一场惊涛骇浪的!
只是让杨靖觉得有些可惜的是,这五口大箱子中仅仅只装了六千册共计一万四千六百八十八卷。占了《永乐大典》正本一半多一点的数量。
不过虽然有些遗憾这里的《永乐大典》不全,但能够得到这么多的《永乐大典》,而且还是正儿八经的正本,这已经是老天爷开眼了!
就是不清楚这原本在明末清初之际就已经不知所踪的《永乐大典》正本为何会出现在这里。难道是永历帝朱由榔带过来的?
要说也只有这个理由来解释这大半套《永乐大典》正本为何会出现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