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lwtxt.org,重生于康熙末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道之争(打滚求保底月票)
除了在衙门里得的“冰炭”,曹府这边当日也收到李卫使人送来的“土仪”。
这可不是打着“土仪”幌子,内藏金银珠宝那种,而是地地道道的江宁特产。
板鸭、香干、香肚、***、菱粉、藕粉,这些是入口的;雨花石、折扇、竹雕、玉雕,这是把玩陈设的;各色织锦绫罗,那是用的。
零零碎碎的,足有半车东西。
就是曹颂去年打发人送回来的年礼,也没有这么全乎。
初瑜并没有在江宁生活过,并没有特别感觉,李氏却是欢喜的不行。
她使人将那些把玩的小物件摆了半炕,给长生、天慧、天宝讲着这样东西的好处。
曹家的籍贯是直隶丰润,江宁算起来,不过是客居之地。
对李氏来说,在江宁为***、为人母,是世上最重要的地方。
可对小一辈来说,江宁实在是太遥远,给他们的印象,就是家里几代长辈做官的地方,如今二哥(二叔)也在那里做官而已。
见李氏一边讲解,一边带了几分骄傲怀念的神情,长生道:“母亲说起江宁,脸上都添了神采,早知母亲如此,还不如随着二婶去江宁了。”
兆佳氏在四姐出嫁后,不愿意在庶子庶媳身边,依旧回了江宁,做太夫人去了。
听了幼子的话,李氏笑道:“这有听说带着老子娘赴任的,没听说有带着伯娘赴任的。千里迢迢,岂是说着玩的?”说到最后,带了些许感伤。
即便再想江宁又如何,这辈子能不能回去看一眼都是两说。
进京也十多年,可想起江宁织造府的旧宅,还是令人魂牵魄系。
天宝在旁,察觉出李氏的感伤,拉着她的袖子,道:“老太太别着急,孙儿好生读书,早点中进士,去江宁做官,就带老太太去。”
他话虽带了孩气,可里面的孝心却是真心实意,李氏很是欣慰,摩挲着天宝的后背。笑眯眯地道:“好,祖母等着。”
听着小侄子这般说,长生也添了郑重,道:“母亲真想去江宁转转?”
对着儿孙,李氏也没什么可瞒的,露出几分缅怀道:“怎能不想?虽说进京这些年,可还是念着南边。你们长在京中,不知道南边的好。不说旁的,就是那水也京里的甘甜。夏日里江鲜山菜不断,说不出的美味。”
“等天宝出仕太久了,还不如指望七叔。”天慧在旁道。
长生跟着点头道:“就是,就是,明年我就能下场了……”说到这里,他却有些犹豫起来。
李氏见小儿子如此,道:“你才多大,急什么?若是不想下场,就再等一年。”
童试三年两考,长生明年十四,后年才十五岁。后年下场,也算年纪小的。
长生摇头道:“可不小了,天佑与左住、左成他们像儿子这么大时,已经下场。我是寻思着,童试这里还罢了,一关一关考下去,问题不大。乡试那里就看运气,多半是没指望,那样的话儿子就去考笔帖式。”
曹家虽不是耕读人家,可从曹项开始,男丁也多走科举之路。
听着小儿子这般说,李氏不解道:“怎么想起要考笔帖式?是不是学里先生说什么了?”
长生讪笑这点头,道:“让母亲说着了。儿子早就开始学着做八股,却是少了灵气,差了成色。先生说,儿子国语、蒙语说的好,可以在国文、蒙文上多下功夫,另辟蹊径。”
这学业教育上之事,李氏听听而已,实给不出什么好的建议,只是记在心里,想着等曹颙回来同曹颙说。
笔帖式出仕,升迁是快,可官场上讲究是不是科班出身。
长生不想考进士科,不知对前途有没有大碍……
曹颙落衙回来,就看到了李卫的礼单。
这半车东西,全下来或许都用不了几百两银子,比不得曹颙在户部衙门随大班得的“炭敬”可难得的是这份精心。
礼轻情意重,说的不外如是。
到了兰院,李氏好生叮嘱一番,让曹颙夫妇用心给李卫回礼。李卫既实心实意的,曹家这边也要多用心才好。
至于长生打算考笔帖式的打算,李氏也同曹颙说了。
曹颙并不意外,旗学里出来的八旗子弟,除了走父荫直接出仕外,靠自己上进的,多半是考笔帖式,参加乡试、会试的有限。
因为旗人参加乡试、会试,比汉人竞争更激烈。
全国的旗人,都在顺天府参加考试,而每次录取的名额又有限。
像天佑他们几个顺顺利利地过了童试与乡试的,极为难得。
考笔帖式,就没那么苛刻。
若是有真才实学,只要取得考试资格,多半没问题。
像曹家这样的身份,想要得到一个笔帖式考试资格,也不是难事。
“您也别太担心,笔帖式考试多在乡试后,这还有将近两年的功夫。两年后,长生也大了,要是他坚持,笔帖式考试就笔帖式考试。在六部里当差,到底是在跟前,也好照应。”曹颙道。
长生所谓去江宁做官的话,李氏只当玩笑,没有对长子说提,不过心里到底存了几分指望。
回了梧桐苑,初瑜也提起李卫的礼,说起李氏心情甚好。
“都是江宁土产,老太太曾念叨过的东西,李卫有心了。”曹颙道。
初瑜抿嘴笑道:“这零零碎碎的,哪里是李卫能预备下的?听说李家那位二太太是个贤惠仔细的人,多半是她的手笔。”
曹颙听了,点了点头,道:“既是皇后身边侍候过的,贤惠不贤惠的不好说,仔细定是有。”
初瑜轻哼一声,道:“只是这二太太过于贤惠,当家主母可就只能做摆设。”
曹颙听妻子话中对李卫将家务托给二房妾室的行为不满,不愿她对李卫有所误解,道:“你就放心吧,李卫行事素有侠义之风,不是那种宠妻灭妾之人。只是他二房的身份在那里,让其当家理事,也能安那位的心。”说到最后,已是压低了音量。
李卫要在京城暂留一段时间,等到万寿节后才回南边,曹家的回礼倒是不急。
李家在京城虽没留什么人,可京里有赐宅。
曹颙没有耽搁,次日便使人往李宅送了拜帖。
两人虽是故交,早年还能往来不忌,现下彼此身居高位,多少双眼睛瞅着,反而不好随意相见。否则,谁晓得又被人编排出什么瞎话。
曹颙帖子上,写了若是李卫得空,想要找时间请他在外头吃饭。
李卫当天就回帖,却是说自己要请客,若是曹颙这边能抽开身,就定在十五大朝会那天的晚上。>
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道之争(打滚求保底月票)
除了在衙门里得的“冰炭”,曹府这边当日也收到李卫使人送来的“土仪”。
这可不是打着“土仪”幌子,内藏金银珠宝那种,而是地地道道的江宁特产。
板鸭、香干、香肚、***、菱粉、藕粉,这些是入口的;雨花石、折扇、竹雕、玉雕,这是把玩陈设的;各色织锦绫罗,那是用的。
零零碎碎的,足有半车东西。
就是曹颂去年打发人送回来的年礼,也没有这么全乎。
初瑜并没有在江宁生活过,并没有特别感觉,李氏却是欢喜的不行。
她使人将那些把玩的小物件摆了半炕,给长生、天慧、天宝讲着这样东西的好处。
曹家的籍贯是直隶丰润,江宁算起来,不过是客居之地。
对李氏来说,在江宁为***、为人母,是世上最重要的地方。
可对小一辈来说,江宁实在是太遥远,给他们的印象,就是家里几代长辈做官的地方,如今二哥(二叔)也在那里做官而已。
见李氏一边讲解,一边带了几分骄傲怀念的神情,长生道:“母亲说起江宁,脸上都添了神采,早知母亲如此,还不如随着二婶去江宁了。”
兆佳氏在四姐出嫁后,不愿意在庶子庶媳身边,依旧回了江宁,做太夫人去了。
听了幼子的话,李氏笑道:“这有听说带着老子娘赴任的,没听说有带着伯娘赴任的。千里迢迢,岂是说着玩的?”说到最后,带了些许感伤。
即便再想江宁又如何,这辈子能不能回去看一眼都是两说。
进京也十多年,可想起江宁织造府的旧宅,还是令人魂牵魄系。
天宝在旁,察觉出李氏的感伤,拉着她的袖子,道:“老太太别着急,孙儿好生读书,早点中进士,去江宁做官,就带老太太去。”
他话虽带了孩气,可里面的孝心却是真心实意,李氏很是欣慰,摩挲着天宝的后背。笑眯眯地道:“好,祖母等着。”
听着小侄子这般说,长生也添了郑重,道:“母亲真想去江宁转转?”
对着儿孙,李氏也没什么可瞒的,露出几分缅怀道:“怎能不想?虽说进京这些年,可还是念着南边。你们长在京中,不知道南边的好。不说旁的,就是那水也京里的甘甜。夏日里江鲜山菜不断,说不出的美味。”
“等天宝出仕太久了,还不如指望七叔。”天慧在旁道。
长生跟着点头道:“就是,就是,明年我就能下场了……”说到这里,他却有些犹豫起来。
李氏见小儿子如此,道:“你才多大,急什么?若是不想下场,就再等一年。”
童试三年两考,长生明年十四,后年才十五岁。后年下场,也算年纪小的。
长生摇头道:“可不小了,天佑与左住、左成他们像儿子这么大时,已经下场。我是寻思着,童试这里还罢了,一关一关考下去,问题不大。乡试那里就看运气,多半是没指望,那样的话儿子就去考笔帖式。”
曹家虽不是耕读人家,可从曹项开始,男丁也多走科举之路。
听着小儿子这般说,李氏不解道:“怎么想起要考笔帖式?是不是学里先生说什么了?”
长生讪笑这点头,道:“让母亲说着了。儿子早就开始学着做八股,却是少了灵气,差了成色。先生说,儿子国语、蒙语说的好,可以在国文、蒙文上多下功夫,另辟蹊径。”
这学业教育上之事,李氏听听而已,实给不出什么好的建议,只是记在心里,想着等曹颙回来同曹颙说。
笔帖式出仕,升迁是快,可官场上讲究是不是科班出身。
长生不想考进士科,不知对前途有没有大碍……
曹颙落衙回来,就看到了李卫的礼单。
这半车东西,全下来或许都用不了几百两银子,比不得曹颙在户部衙门随大班得的“炭敬”可难得的是这份精心。
礼轻情意重,说的不外如是。
到了兰院,李氏好生叮嘱一番,让曹颙夫妇用心给李卫回礼。李卫既实心实意的,曹家这边也要多用心才好。
至于长生打算考笔帖式的打算,李氏也同曹颙说了。
曹颙并不意外,旗学里出来的八旗子弟,除了走父荫直接出仕外,靠自己上进的,多半是考笔帖式,参加乡试、会试的有限。
因为旗人参加乡试、会试,比汉人竞争更激烈。
全国的旗人,都在顺天府参加考试,而每次录取的名额又有限。
像天佑他们几个顺顺利利地过了童试与乡试的,极为难得。
考笔帖式,就没那么苛刻。
若是有真才实学,只要取得考试资格,多半没问题。
像曹家这样的身份,想要得到一个笔帖式考试资格,也不是难事。
“您也别太担心,笔帖式考试多在乡试后,这还有将近两年的功夫。两年后,长生也大了,要是他坚持,笔帖式考试就笔帖式考试。在六部里当差,到底是在跟前,也好照应。”曹颙道。
长生所谓去江宁做官的话,李氏只当玩笑,没有对长子说提,不过心里到底存了几分指望。
回了梧桐苑,初瑜也提起李卫的礼,说起李氏心情甚好。
“都是江宁土产,老太太曾念叨过的东西,李卫有心了。”曹颙道。
初瑜抿嘴笑道:“这零零碎碎的,哪里是李卫能预备下的?听说李家那位二太太是个贤惠仔细的人,多半是她的手笔。”
曹颙听了,点了点头,道:“既是皇后身边侍候过的,贤惠不贤惠的不好说,仔细定是有。”
初瑜轻哼一声,道:“只是这二太太过于贤惠,当家主母可就只能做摆设。”
曹颙听妻子话中对李卫将家务托给二房妾室的行为不满,不愿她对李卫有所误解,道:“你就放心吧,李卫行事素有侠义之风,不是那种宠妻灭妾之人。只是他二房的身份在那里,让其当家理事,也能安那位的心。”说到最后,已是压低了音量。
李卫要在京城暂留一段时间,等到万寿节后才回南边,曹家的回礼倒是不急。
李家在京城虽没留什么人,可京里有赐宅。
曹颙没有耽搁,次日便使人往李宅送了拜帖。
两人虽是故交,早年还能往来不忌,现下彼此身居高位,多少双眼睛瞅着,反而不好随意相见。否则,谁晓得又被人编排出什么瞎话。
曹颙帖子上,写了若是李卫得空,想要找时间请他在外头吃饭。
李卫当天就回帖,却是说自己要请客,若是曹颙这边能抽开身,就定在十五大朝会那天的晚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