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lwtxt.org,电影大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权社会和女性本身所认可,因为女婿都是要做事的,只是帅和好心可不行。
就算到了现在,21世纪,这种传统社会的需求和意识也沿续到今天,世界暂时就这么运行的。郎才女貌,观众才会认同他们的爱情。所以《诺丁山》有这个沿续在里面,它的男主角已经够平庸的了,但还是有才华,有英俊!
问题在于扪心自问,这是不是真实的?是不是女性也认同的规矩?从大多数去说,一个高地位的男人会爱一个没有才华,只有外貌和善良的女人,娶她为妻,爱得要死,不会认为这女人有哪不好。而一个高地位的女人,比如你自己,你是否会接受和爱一个只是长得帅,凡事都友善一些,但狗屁不通的男人?当这男人心甘情愿就只是当你的附庸,你觉得他怎么样?”
沃特森沉默地看着他,脸蛋有点微红……
叶惟看看她,继续边开车边道:“这种意识形态,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形成的,也许是男权社会长河的沿续,也许是人的本性。你自己想了。但我知道当下的电影和流行文化依然维持着它。《诺丁山》没有否定这点,它承认了这点,如果休-格兰特毫无才华,朱莉娅-罗伯茨也不会喜欢他吧;当然如果不是朱莉娅长得那么漂亮动人,格兰特大概也不会着迷她。
我爱这部电影是因为我认为它很女权,它事实上蔑视了公主和才华穷小子私奔这种规矩,说不的还是男人——当朱莉娅到书店找格兰特,她就是在私奔、掩藏,她仍然受着男权社会的控制,她怕别人说闲话。但当格兰特在记者招待会当众问她,全世界都在看着,一个电影巨星要和一个几乎平庸的穷小子在一起吗?她说是的。
在我看来,它并不是男性拯救女性的方式,而是女性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拯救了自己本身。
一个强大的、独立的女孩,她也只是个女孩,请求一个男生爱她。这不是说女人离开男人就不行,是她有了选择的权利,她在一种完全经济独立、生活自主、意识自由的情况下,作出了她的选择。我想不管怎么样,这是女权女性应该有的、要去争取的权利,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利。像朱莉娅选择了婚姻,像《穿普拉达的女魔头》里梅丽尔-斯特里普选择了事业,还有其他女孩作的其它选择。而我的《冬天的骨头》,芮在一种现实的、各方面都受限制的情况下作了她的选择,牺牲她自己,守护她的家人。
但所有这些女人都女权,决定的不是怎么选择,是可以去选择。不是被人选择的灰姑娘,不是等人救的白雪公主,是像花木兰,像《美女与野兽》的贝儿,她可以被残暴的野兽王子威迫、被他救,她可以爱他、感化他,但她一直努力掌控命运。”
“你能说慢一些吗……”沃特森不得不请求,他说的很多话都听成了啦啦啦,就只是慨叹他惊人的肺活量……
“好吧。”叶惟长长地深吸一口气,“你用的什么香水?挺香的。”
沃特森还没说,他又疯狂地说了起来:“至于你说的刻板印象。我极度讨厌这玩意,但一个事实是,人类靠着印象去活。你一看到糖就知道是甜的,看到盐就知道是咸的,看到鲁尼知道他是傻的,看到艾玛-沃特森想起赫敏。你说一个人内向,或说一个人开朗,你就是给他下了定义。荣格心理、星座、族裔、国籍……都是在下定义。女权主义者又怎么能例外?
整个社会和每个人都会对它们下定义,需要一些质感,一些游戏规则,女权主义是怎么怎么,女权女性要怎么怎么,如果不是就是伪女权。我不想说哪一套定义是正确的,哪一套又是错误的。我觉得通常都有它的片面性,而且各派的拥护者通常是拿着定义去对证,你淘汰掉你不想要的信息,不断找那些佐料去加固它、消费它,并得到一种愉悦。
以前由传统媒体控制意识形态,现在网络时代也好不了哪去,社交网络看似自由其实有它的闭塞,你自己的闭塞。比如当你认为女性主义者是横蛮的、不识好歹的,你就会不断找这方面的信息,你的同好者群体也会不断分享这类信息,对其它有违的信息视而不见,最后你死死的认定这就是了。偏见就这么形成了。
一个人是这样,一个人类社会也是这样。这个社会还是男权社会,恕我直言,现在很多女权运动的存在,离不开因为男权为了显示自己的仁慈和进步。事实上当中很多人怎么想的?他们恨这些女生,恨不得她们去死,因为她们不容易被控制。而很多女性也没想真的女权,赶时髦说说、占点便宜而已;就算是那些真心立志的女孩,她们也不懂,所以在她们横冲直撞地摸索正确定义的同时,这个暗藏恶意的社会推波助澜,为她们作出了定义,从而形成了现在的主流女权主义者的刻板面貌。
当你认为自己是个女权主义者,可是你又不想遵从刻板规则,你说你自己的话,做自己的事。人们就说你装,说你伪女权,你确实不是刻板女权,那怎么办?困惑。就好像,我叫你茜茜,别人一听,那不是女权;叫你罗拉,那就是女权。这是社会施加的滑稽滑稽魔法。
怎么在追求女权的过程中保留女性特质和自我!?还能得到充满偏见的外界的认可?
我想这就是你的困惑,而这个,真是个难题。”
“但你不……”不知道是不是叶惟把车内的氧气都用光了,沃特森有点呼吸不顺畅,“你不定义。”
“我尽量不。”叶惟转动方向盘,又笑道:“但谁逃得过被贴标签和使用标签呢?早在名字之前,你是谁的孩子、你的性别…多少标签?正是它们让这个世界运转。真惨啊,活在这么无聊的一个星球。”
沃特森微翘嘴角,挑衅地说:“我最大的标签是赫敏,就像一件到处走的展品,总被人盯着看、谈论、搭讪,他们喜欢的是赫敏-格兰杰,从电影中看到的一个女孩,而不是一个真正的活人。无论还要演多少部《哈利-波特》,我想人们认识艾玛-沃特森,我想演不同的角色,我才参加你的选秀会,还有给你电邮。可惜好像你没兴趣打破它。”
“这是个悖论,我不定义你,那对我来说,又有什么需要打破的?你的脑袋吗?”叶惟摇头地笑,“而且你确实是不适合,贝瑟尼,苏茜,芮,你适合哪个?我请你演《欺凌之夜》这样的项目,你肯吗?能吗?”
“我不知道。”沃特森想了想,斯特里普、罗伯茨、波特曼这些女演员的标志人物都和他合作了,劳伦斯、奥尔森都取得比她耀眼的艺术成就,她没什么大牌耍的,外形气质上伊莫珍-波茨能演她就能演,只是……
“你没邀请过我,我都不知道那是什么电影。”她有点低落,“你现在请我演也没档期了。”
“总有机会的。”叶惟不太在意。沃特森看向车窗外的田野风光,越来越偏荒,不由问道:“放映地是在哪里?”叶惟笑道:“伏地魔的老巢。这故事就教训你,不要上陌生人的车。”
“你才说不定义我是赫敏,但你不停拿我开《哈利-波特》玩笑。”
“至少我没有问你喜欢的是哈利还是罗恩。我个人比较喜欢罗恩,没别的,我就是不喜欢眼镜男。”
“我们再谈谈女权吧?”
“…你试过关机重启了吗?”
权社会和女性本身所认可,因为女婿都是要做事的,只是帅和好心可不行。
就算到了现在,21世纪,这种传统社会的需求和意识也沿续到今天,世界暂时就这么运行的。郎才女貌,观众才会认同他们的爱情。所以《诺丁山》有这个沿续在里面,它的男主角已经够平庸的了,但还是有才华,有英俊!
问题在于扪心自问,这是不是真实的?是不是女性也认同的规矩?从大多数去说,一个高地位的男人会爱一个没有才华,只有外貌和善良的女人,娶她为妻,爱得要死,不会认为这女人有哪不好。而一个高地位的女人,比如你自己,你是否会接受和爱一个只是长得帅,凡事都友善一些,但狗屁不通的男人?当这男人心甘情愿就只是当你的附庸,你觉得他怎么样?”
沃特森沉默地看着他,脸蛋有点微红……
叶惟看看她,继续边开车边道:“这种意识形态,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形成的,也许是男权社会长河的沿续,也许是人的本性。你自己想了。但我知道当下的电影和流行文化依然维持着它。《诺丁山》没有否定这点,它承认了这点,如果休-格兰特毫无才华,朱莉娅-罗伯茨也不会喜欢他吧;当然如果不是朱莉娅长得那么漂亮动人,格兰特大概也不会着迷她。
我爱这部电影是因为我认为它很女权,它事实上蔑视了公主和才华穷小子私奔这种规矩,说不的还是男人——当朱莉娅到书店找格兰特,她就是在私奔、掩藏,她仍然受着男权社会的控制,她怕别人说闲话。但当格兰特在记者招待会当众问她,全世界都在看着,一个电影巨星要和一个几乎平庸的穷小子在一起吗?她说是的。
在我看来,它并不是男性拯救女性的方式,而是女性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拯救了自己本身。
一个强大的、独立的女孩,她也只是个女孩,请求一个男生爱她。这不是说女人离开男人就不行,是她有了选择的权利,她在一种完全经济独立、生活自主、意识自由的情况下,作出了她的选择。我想不管怎么样,这是女权女性应该有的、要去争取的权利,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利。像朱莉娅选择了婚姻,像《穿普拉达的女魔头》里梅丽尔-斯特里普选择了事业,还有其他女孩作的其它选择。而我的《冬天的骨头》,芮在一种现实的、各方面都受限制的情况下作了她的选择,牺牲她自己,守护她的家人。
但所有这些女人都女权,决定的不是怎么选择,是可以去选择。不是被人选择的灰姑娘,不是等人救的白雪公主,是像花木兰,像《美女与野兽》的贝儿,她可以被残暴的野兽王子威迫、被他救,她可以爱他、感化他,但她一直努力掌控命运。”
“你能说慢一些吗……”沃特森不得不请求,他说的很多话都听成了啦啦啦,就只是慨叹他惊人的肺活量……
“好吧。”叶惟长长地深吸一口气,“你用的什么香水?挺香的。”
沃特森还没说,他又疯狂地说了起来:“至于你说的刻板印象。我极度讨厌这玩意,但一个事实是,人类靠着印象去活。你一看到糖就知道是甜的,看到盐就知道是咸的,看到鲁尼知道他是傻的,看到艾玛-沃特森想起赫敏。你说一个人内向,或说一个人开朗,你就是给他下了定义。荣格心理、星座、族裔、国籍……都是在下定义。女权主义者又怎么能例外?
整个社会和每个人都会对它们下定义,需要一些质感,一些游戏规则,女权主义是怎么怎么,女权女性要怎么怎么,如果不是就是伪女权。我不想说哪一套定义是正确的,哪一套又是错误的。我觉得通常都有它的片面性,而且各派的拥护者通常是拿着定义去对证,你淘汰掉你不想要的信息,不断找那些佐料去加固它、消费它,并得到一种愉悦。
以前由传统媒体控制意识形态,现在网络时代也好不了哪去,社交网络看似自由其实有它的闭塞,你自己的闭塞。比如当你认为女性主义者是横蛮的、不识好歹的,你就会不断找这方面的信息,你的同好者群体也会不断分享这类信息,对其它有违的信息视而不见,最后你死死的认定这就是了。偏见就这么形成了。
一个人是这样,一个人类社会也是这样。这个社会还是男权社会,恕我直言,现在很多女权运动的存在,离不开因为男权为了显示自己的仁慈和进步。事实上当中很多人怎么想的?他们恨这些女生,恨不得她们去死,因为她们不容易被控制。而很多女性也没想真的女权,赶时髦说说、占点便宜而已;就算是那些真心立志的女孩,她们也不懂,所以在她们横冲直撞地摸索正确定义的同时,这个暗藏恶意的社会推波助澜,为她们作出了定义,从而形成了现在的主流女权主义者的刻板面貌。
当你认为自己是个女权主义者,可是你又不想遵从刻板规则,你说你自己的话,做自己的事。人们就说你装,说你伪女权,你确实不是刻板女权,那怎么办?困惑。就好像,我叫你茜茜,别人一听,那不是女权;叫你罗拉,那就是女权。这是社会施加的滑稽滑稽魔法。
怎么在追求女权的过程中保留女性特质和自我!?还能得到充满偏见的外界的认可?
我想这就是你的困惑,而这个,真是个难题。”
“但你不……”不知道是不是叶惟把车内的氧气都用光了,沃特森有点呼吸不顺畅,“你不定义。”
“我尽量不。”叶惟转动方向盘,又笑道:“但谁逃得过被贴标签和使用标签呢?早在名字之前,你是谁的孩子、你的性别…多少标签?正是它们让这个世界运转。真惨啊,活在这么无聊的一个星球。”
沃特森微翘嘴角,挑衅地说:“我最大的标签是赫敏,就像一件到处走的展品,总被人盯着看、谈论、搭讪,他们喜欢的是赫敏-格兰杰,从电影中看到的一个女孩,而不是一个真正的活人。无论还要演多少部《哈利-波特》,我想人们认识艾玛-沃特森,我想演不同的角色,我才参加你的选秀会,还有给你电邮。可惜好像你没兴趣打破它。”
“这是个悖论,我不定义你,那对我来说,又有什么需要打破的?你的脑袋吗?”叶惟摇头地笑,“而且你确实是不适合,贝瑟尼,苏茜,芮,你适合哪个?我请你演《欺凌之夜》这样的项目,你肯吗?能吗?”
“我不知道。”沃特森想了想,斯特里普、罗伯茨、波特曼这些女演员的标志人物都和他合作了,劳伦斯、奥尔森都取得比她耀眼的艺术成就,她没什么大牌耍的,外形气质上伊莫珍-波茨能演她就能演,只是……
“你没邀请过我,我都不知道那是什么电影。”她有点低落,“你现在请我演也没档期了。”
“总有机会的。”叶惟不太在意。沃特森看向车窗外的田野风光,越来越偏荒,不由问道:“放映地是在哪里?”叶惟笑道:“伏地魔的老巢。这故事就教训你,不要上陌生人的车。”
“你才说不定义我是赫敏,但你不停拿我开《哈利-波特》玩笑。”
“至少我没有问你喜欢的是哈利还是罗恩。我个人比较喜欢罗恩,没别的,我就是不喜欢眼镜男。”
“我们再谈谈女权吧?”
“…你试过关机重启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