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wtxt.org,大国重工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秦重对于这一次引进1780毫米轧机的事情,有着很深的怨念,这一点早在冯啸辰还在南江省冶金厅搬图纸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
南江钢铁厂准备上一条1780毫米轧机生产线,这是国家做出的决策。消息传出后,浦重和秦重都向国家经委提出过请示,希望能够由他们来承担这条生产线的制造,或者至少是作为牵头企业来承担这项工作。
在南江钢铁厂之前,国内已经建造过两条同等规模的热轧生产线,承担这两条生产线建造任务的,就是秦重和浦重这两家企业。再往前算,50年代中国从苏联引进热轧机和冷轧机制造技术,秦重和浦重就是技术的受让方。后来国内建造的热轧和冷轧生产线,基本上都是他们两家牵头搞出来的。
50年代,苏联援助中国建设的是1100毫米的轧钢生产线,中国企业在此基础上进行革新创造,先后造出了700毫米极薄带钢轧机、4200毫米厚板轧机以及1580、1760等规格的普通板材轧机,所有这些创新中间,都有秦重和浦重这两家企业的贡献,这也是他们一直引以为傲的事情。
70年代中期,中国从日苯和德国引进了一套1700毫米热轧机和1700毫米冷轧机,开启了从西方国家进口冶金设备的先河。到南钢筹建1780毫米热轧机的时候,国家经委冶金局便拒绝了秦重和浦重的要求,转向日苯进行引进。后来因为发现日苯企业玩弄花招,把一些不必要的东西揉进设备里捆绑销售,国家决定选择西德作为设备进口国,并有了罗翔飞他们的德国之行,并最终敲定由德国克林兹公司提供这项技术。
一条热轧生产线的投资高达几亿美元,换成人民币就是十几亿之多,哪家企业对于这块大蛋糕都是垂涎欲滴的。以秦重原来的想法,即便自己不能独自吞下这块蛋糕,而是要和浦重等其他企业一起来分,落到自己盘子里的,也得有几亿人民币。谁料想,国家却选择了引进技术,只让他们在国际总包商的名下承接一些边边角角的制造工作,这怎能不让秦重的领导们心怀怨念。
冯啸辰他们在出发之前,就已经知道秦重对于这次引进工作的不满,而这种不满也直接影响到了承接技术转移的积极性。罗翔飞派他们前往秦重来做协调工作,就是希望他们能够化解到这种不满情绪,让秦重的干部职工精神饱满地投入到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工作中来。
以冯啸辰原来的预计,秦重方面应当不会这样直接地提出自己的意见,而是会在具体的工作中表现出一些冷淡情绪。谁料想,就在这欢迎酒宴上,胥文良居然就直接开始发难了。
既然事先就知道了秦重的态度,冯啸辰当然不可能没有做什么准备。但他是打算结合设计和生产等环节去和秦重的领导、工程师们讲道理的,没打算在饭桌上来掰扯这件事。饭桌不是一个能够谈技术的地方,要扯起来就只能是互相放嘴炮,而这对于冯啸辰来说是很不利的。
王根基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倒是替冯啸辰吸引了火力。冯啸辰不知道王根基打算说什么,不过,有他搅搅局也好,实在不行,自己再出来打圆场吧。想到这里,他也就笑而不语了,只是端起酒杯向宋洪生和贡振兴示意了一下,然后慢慢地抿着杯子里的酒,等着胥文良说话。
胥文良今年50多岁,是解放前的大学毕业生,秦重建立的时候,他就是厂里的工程师,算是秦重的元老级人物。他曾经主持过好几条国产热轧生产线的设计工作,70年代中期江城的1700毫米热轧机引进之后,他曾到江城钢铁厂去考察过,还向机械部提交过一份“关于测绘仿制进口1700毫米热轧机”的报告,可惜未获批准。
回到秦重之后,他组织了全厂的技术力量进行国产1700毫米热轧机的技术攻关,也取得了不少成果,这也是秦重有底气向国家经委提出由自己来承建南江钢铁厂热轧机项目的原因。南钢的热轧机最终花落西德,最为郁闷的就莫过于胥文良了。
前一段时间,接到国家要求秦重承接克林兹公司转包任务的通知之后,胥文良就一直在酝酿着给上级写一份“万言书”,准备有理有据地对这件事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者更直接地说,是打算痛斥上级有关部门的崇洋媚外思想。他的万言书还没有写完,就听说新成立的重装办要派人下来视察工作,这可是瞌睡碰上了枕头。他把万言书里的有关观点进行了凝练,打... -->>
秦重对于这一次引进1780毫米轧机的事情,有着很深的怨念,这一点早在冯啸辰还在南江省冶金厅搬图纸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
南江钢铁厂准备上一条1780毫米轧机生产线,这是国家做出的决策。消息传出后,浦重和秦重都向国家经委提出过请示,希望能够由他们来承担这条生产线的制造,或者至少是作为牵头企业来承担这项工作。
在南江钢铁厂之前,国内已经建造过两条同等规模的热轧生产线,承担这两条生产线建造任务的,就是秦重和浦重这两家企业。再往前算,50年代中国从苏联引进热轧机和冷轧机制造技术,秦重和浦重就是技术的受让方。后来国内建造的热轧和冷轧生产线,基本上都是他们两家牵头搞出来的。
50年代,苏联援助中国建设的是1100毫米的轧钢生产线,中国企业在此基础上进行革新创造,先后造出了700毫米极薄带钢轧机、4200毫米厚板轧机以及1580、1760等规格的普通板材轧机,所有这些创新中间,都有秦重和浦重这两家企业的贡献,这也是他们一直引以为傲的事情。
70年代中期,中国从日苯和德国引进了一套1700毫米热轧机和1700毫米冷轧机,开启了从西方国家进口冶金设备的先河。到南钢筹建1780毫米热轧机的时候,国家经委冶金局便拒绝了秦重和浦重的要求,转向日苯进行引进。后来因为发现日苯企业玩弄花招,把一些不必要的东西揉进设备里捆绑销售,国家决定选择西德作为设备进口国,并有了罗翔飞他们的德国之行,并最终敲定由德国克林兹公司提供这项技术。
一条热轧生产线的投资高达几亿美元,换成人民币就是十几亿之多,哪家企业对于这块大蛋糕都是垂涎欲滴的。以秦重原来的想法,即便自己不能独自吞下这块蛋糕,而是要和浦重等其他企业一起来分,落到自己盘子里的,也得有几亿人民币。谁料想,国家却选择了引进技术,只让他们在国际总包商的名下承接一些边边角角的制造工作,这怎能不让秦重的领导们心怀怨念。
冯啸辰他们在出发之前,就已经知道秦重对于这次引进工作的不满,而这种不满也直接影响到了承接技术转移的积极性。罗翔飞派他们前往秦重来做协调工作,就是希望他们能够化解到这种不满情绪,让秦重的干部职工精神饱满地投入到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工作中来。
以冯啸辰原来的预计,秦重方面应当不会这样直接地提出自己的意见,而是会在具体的工作中表现出一些冷淡情绪。谁料想,就在这欢迎酒宴上,胥文良居然就直接开始发难了。
既然事先就知道了秦重的态度,冯啸辰当然不可能没有做什么准备。但他是打算结合设计和生产等环节去和秦重的领导、工程师们讲道理的,没打算在饭桌上来掰扯这件事。饭桌不是一个能够谈技术的地方,要扯起来就只能是互相放嘴炮,而这对于冯啸辰来说是很不利的。
王根基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倒是替冯啸辰吸引了火力。冯啸辰不知道王根基打算说什么,不过,有他搅搅局也好,实在不行,自己再出来打圆场吧。想到这里,他也就笑而不语了,只是端起酒杯向宋洪生和贡振兴示意了一下,然后慢慢地抿着杯子里的酒,等着胥文良说话。
胥文良今年50多岁,是解放前的大学毕业生,秦重建立的时候,他就是厂里的工程师,算是秦重的元老级人物。他曾经主持过好几条国产热轧生产线的设计工作,70年代中期江城的1700毫米热轧机引进之后,他曾到江城钢铁厂去考察过,还向机械部提交过一份“关于测绘仿制进口1700毫米热轧机”的报告,可惜未获批准。
回到秦重之后,他组织了全厂的技术力量进行国产1700毫米热轧机的技术攻关,也取得了不少成果,这也是秦重有底气向国家经委提出由自己来承建南江钢铁厂热轧机项目的原因。南钢的热轧机最终花落西德,最为郁闷的就莫过于胥文良了。
前一段时间,接到国家要求秦重承接克林兹公司转包任务的通知之后,胥文良就一直在酝酿着给上级写一份“万言书”,准备有理有据地对这件事提出自己的意见,或者更直接地说,是打算痛斥上级有关部门的崇洋媚外思想。他的万言书还没有写完,就听说新成立的重装办要派人下来视察工作,这可是瞌睡碰上了枕头。他把万言书里的有关观点进行了凝练,打...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