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位置尴尬的梁北港口 (2/2)
乐文小说网 www.lwtxt.org,大魏宫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sp; 王甫、陈宕、程琳、荀歆四人疑惑地看了过来,见此,赵弘润双手比划着,详细地说道:“取圆木,一段削尖,垂直打入淤泥,然后再用木板覆盖那些木桩……”
听闻此言,陈宕捋了捋胡须,惊讶地说道:“这倒是个好办法,不过……木浸于水易腐烂,况且殿下所要求的船港占地颇大,日后修缮起来,恐怕是个麻烦。”
赵弘润闻言默然不语,因为这也正是他所担忧的,毕竟正如陈宕所言,将木桩打入淤泥中,木头迟早会腐烂,到时候怎么办?将覆盖在上面的木板撬掉,再重新打木桩?
这时,郎官程琳提议道:“不如用石桩代替木桩?”
听闻此言,王甫等人眼睛一亮,纷纷点头,唯独赵弘润心中有些遗憾。
毕竟在赵弘润看来,最佳的办法无疑是打造一个圆桶般的模具,将其埋入那淤泥中,然后往圆桶内灌混凝土。但遗憾的是,他眼下弄不出水泥来。
石灰在大魏倒是不罕见,问题在于,单纯用石灰搅拌石沙的混合物。缺乏一种凝性,平时里用用还可以,但是一旦沾上水,很容易会化。
与其相比,还不如就像程琳所说的。用石柱代替,这才最符合大魏当前所具备的工艺。
唯一的弊端在于,石柱需要用整块长条状的巨石打磨,要知道石料活这可是一门细致的手艺,毕竟在还未出现石胶的当今,一旦在琢磨时石料崩断,就意味着前功尽弃,容错率太低。
因此,与其用石料,赵弘润更加倾向于浇筑铁柱。用铁桩来代替石柱。
可如此一来问题又来了,毕竟大魏冶铁工艺发达,铁矿在这个国家可称得上是紧销物,需要用到的地方太多,以至于赵弘润甚至还想着日后从其他国家购入铁矿,又怎么肯轻易将铁资源用在这种地方?
天晓得建造一座他心目中的港口,需要消耗多少铁矿?
就在这时,郎官荀歆的一句话让赵弘润眼睛一亮:“用铜铸造桩柱,如何?”
听闻此言,赵弘润一拍额头。荀歆若不说,他还真没想到用铜柱。
也难怪,毕竟在他心目中,铁矿早已成为最重要的资源。以至于他一时半会竟没想起铜来。
还别说,这真是个好主意。
要知道在大魏,铜的使用率并不高,除了铸造钱币需要大量的铜以外,其余能用得上铜的,几乎是微乎其微。
不可否认大魏境内有不少铜器。但更准确地说,那几乎都是产自楚国的青铜器,谁让大魏的铜工艺,远远被楚国甩在后头呢?
正因为大魏是冶铁国家,因此,铜在大魏的价格并不昂贵,矿石价格甚至不到铁矿的一半,即便如此依然还是滞销,以至于大批的铜矿被荒弃,不如铁矿开采那么兴旺,更别提金银等昂贵金属。
更重要的是,铜矿在楚国更是不计其数,就算在大魏国内收购不足,赵弘润也可以从暘城君熊拓这个渠道获得铜矿。
“铜柱好,铜柱好!”
赵弘润连说了几声,亦不忘赞许地望一眼荀歆。
在决定了大致开发方针后,剩下的,就是具体制定开荒这片荒芜之地的策略了,毕竟以赵弘润的想法在博浪沙建造港口,这涉及到许许多多的问题。
比如,运输那些铜柱。
当然了,这只是一些小问题,相信局丞王甫与郎官陈宕、程琳、荀歆等人在回到冶造局后就会自行开始研究策略,根本用不着赵弘润出马。
唯独有一件事,必须赵弘润在处理,那就是博浪沙的归属问题:这片土地,它位于原阳国的东郊,属原阳王赵文楷的封国领地。
虽然说赵弘润并未与这位旁族叔父打过什么交道,但是这个叔父的儿子,恰恰正是与赵弘润有过过节的那位原阳王世子赵成琇。
后者因为两桩事,与赵弘润结下了怨隙。
一桩是赵弘润拒绝将从楚国所得的战利分给以原阳王世子赵成琇为首的那些姬氏旁支的堂兄弟们,使得这帮对那笔钱财分外眼红的姬氏纨绔们对赵弘润怀恨在心。
另外一桩,则是在一方水榭的翠筱轩内,赵弘润因为赵成琇出言不逊而叫宗卫沈彧他们狠狠教训了这个堂兄,还使他在宗府的静虑室内被关了几天禁闭。
在这种情况下,赵弘润不保证能从叔父原阳王赵文楷的手中将博浪沙拿到手,哪怕博浪沙只是一片荒芜之地。
毕竟不难猜想,与赵弘润有怨隙的原阳王世子赵成琇,必定会因为前一阵子所遭受的屈辱而从中作梗,破坏赵弘润心中的大计。
『……』
赵弘润抬手揉了揉脑门,他感觉自己隐隐又有些心躁了。(未完待续。)
bsp; 王甫、陈宕、程琳、荀歆四人疑惑地看了过来,见此,赵弘润双手比划着,详细地说道:“取圆木,一段削尖,垂直打入淤泥,然后再用木板覆盖那些木桩……”
听闻此言,陈宕捋了捋胡须,惊讶地说道:“这倒是个好办法,不过……木浸于水易腐烂,况且殿下所要求的船港占地颇大,日后修缮起来,恐怕是个麻烦。”
赵弘润闻言默然不语,因为这也正是他所担忧的,毕竟正如陈宕所言,将木桩打入淤泥中,木头迟早会腐烂,到时候怎么办?将覆盖在上面的木板撬掉,再重新打木桩?
这时,郎官程琳提议道:“不如用石桩代替木桩?”
听闻此言,王甫等人眼睛一亮,纷纷点头,唯独赵弘润心中有些遗憾。
毕竟在赵弘润看来,最佳的办法无疑是打造一个圆桶般的模具,将其埋入那淤泥中,然后往圆桶内灌混凝土。但遗憾的是,他眼下弄不出水泥来。
石灰在大魏倒是不罕见,问题在于,单纯用石灰搅拌石沙的混合物。缺乏一种凝性,平时里用用还可以,但是一旦沾上水,很容易会化。
与其相比,还不如就像程琳所说的。用石柱代替,这才最符合大魏当前所具备的工艺。
唯一的弊端在于,石柱需要用整块长条状的巨石打磨,要知道石料活这可是一门细致的手艺,毕竟在还未出现石胶的当今,一旦在琢磨时石料崩断,就意味着前功尽弃,容错率太低。
因此,与其用石料,赵弘润更加倾向于浇筑铁柱。用铁桩来代替石柱。
可如此一来问题又来了,毕竟大魏冶铁工艺发达,铁矿在这个国家可称得上是紧销物,需要用到的地方太多,以至于赵弘润甚至还想着日后从其他国家购入铁矿,又怎么肯轻易将铁资源用在这种地方?
天晓得建造一座他心目中的港口,需要消耗多少铁矿?
就在这时,郎官荀歆的一句话让赵弘润眼睛一亮:“用铜铸造桩柱,如何?”
听闻此言,赵弘润一拍额头。荀歆若不说,他还真没想到用铜柱。
也难怪,毕竟在他心目中,铁矿早已成为最重要的资源。以至于他一时半会竟没想起铜来。
还别说,这真是个好主意。
要知道在大魏,铜的使用率并不高,除了铸造钱币需要大量的铜以外,其余能用得上铜的,几乎是微乎其微。
不可否认大魏境内有不少铜器。但更准确地说,那几乎都是产自楚国的青铜器,谁让大魏的铜工艺,远远被楚国甩在后头呢?
正因为大魏是冶铁国家,因此,铜在大魏的价格并不昂贵,矿石价格甚至不到铁矿的一半,即便如此依然还是滞销,以至于大批的铜矿被荒弃,不如铁矿开采那么兴旺,更别提金银等昂贵金属。
更重要的是,铜矿在楚国更是不计其数,就算在大魏国内收购不足,赵弘润也可以从暘城君熊拓这个渠道获得铜矿。
“铜柱好,铜柱好!”
赵弘润连说了几声,亦不忘赞许地望一眼荀歆。
在决定了大致开发方针后,剩下的,就是具体制定开荒这片荒芜之地的策略了,毕竟以赵弘润的想法在博浪沙建造港口,这涉及到许许多多的问题。
比如,运输那些铜柱。
当然了,这只是一些小问题,相信局丞王甫与郎官陈宕、程琳、荀歆等人在回到冶造局后就会自行开始研究策略,根本用不着赵弘润出马。
唯独有一件事,必须赵弘润在处理,那就是博浪沙的归属问题:这片土地,它位于原阳国的东郊,属原阳王赵文楷的封国领地。
虽然说赵弘润并未与这位旁族叔父打过什么交道,但是这个叔父的儿子,恰恰正是与赵弘润有过过节的那位原阳王世子赵成琇。
后者因为两桩事,与赵弘润结下了怨隙。
一桩是赵弘润拒绝将从楚国所得的战利分给以原阳王世子赵成琇为首的那些姬氏旁支的堂兄弟们,使得这帮对那笔钱财分外眼红的姬氏纨绔们对赵弘润怀恨在心。
另外一桩,则是在一方水榭的翠筱轩内,赵弘润因为赵成琇出言不逊而叫宗卫沈彧他们狠狠教训了这个堂兄,还使他在宗府的静虑室内被关了几天禁闭。
在这种情况下,赵弘润不保证能从叔父原阳王赵文楷的手中将博浪沙拿到手,哪怕博浪沙只是一片荒芜之地。
毕竟不难猜想,与赵弘润有怨隙的原阳王世子赵成琇,必定会因为前一阵子所遭受的屈辱而从中作梗,破坏赵弘润心中的大计。
『……』
赵弘润抬手揉了揉脑门,他感觉自己隐隐又有些心躁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