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wtxt.org,重生明末当皇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李三才被抄家之后,李三才的那些家奴也受到了一定的处罚,不少人都被锦衣卫抓去劳改了。
不过劳改时间倒是不长,普遍只有半年到一年。纯粹就是雁过拔毛,顺便从击败名家奴身上压榨劳动力价值。
这些人当中最爽的就是周通才了,这段时间周通才感觉自己简直就是身处于‘梦幻’之中。
因为提供线索有效,皇上亲自赏赐了一万两白银给他,简直就有一种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中的赶脚。
一万两白银,皇帝的慷慨让周通才感到不可思议。他并不知道,朱由校此时为了形成了一个与他有相同利益的利益集团,自然要足够大方。如此才能形成一个稳固的利益集团,从而与其他利益集团相抗衡。
一手拿着刀子,一手拿着银子,吝啬了就没效果了。
锦衣卫副指挥使许显纯见周通才谈吐有才,得知周通才考上过童生,并且给李三才当账房后,便又向皇帝推举了一番。
不久之后,周通才便被朱由校调到税务局任职。
像周通才这样考不上秀才,文化学得又不错的文人,实际上是朱由校最喜欢用的。因为这些人没有功名在身,更加务实得多。
如今大明那些大商号的大掌柜之类的,很多都是这类的文人出身。
考不上秀才,并不意味着文化不行,科举制度有个特点就是,秀才往往是最难考的,很多人读到童生就卡住上不去了。
这些读书人考不上功名,就会考虑转业。
读书人转业比较有有特点,一个就是学医,正所谓秀才学医,笼中抓鸡。古代的文化人,阴阳五行、周易八卦都有基础,学医的比较容易。另外就是学算命、风水,也很学医一样,用的是同一套理论。
除了这些出路,那就是给人做账房、掌柜之类的,不过掌柜一般需要学习,很多是从学徒做起。
大明开国两百多年,商品经济泛滥,这方面的出路也是很广的。
学医、算命、风水,这在宋代是比较主流的转业方向,而到了明代,文人转业的主要领域还是商业方面。
说白了,这些考不上功名的文人同样有文化,而且在能力上未必就比那些考上举人、进士的文人更差,往往因为转业后经过锻炼,能力比那些举人老爷、进士老爷要强得多。这年头很多地方官员都招募绍兴师爷,说白了政务他们不管,基本上都是这些没有功名的绍兴师爷帮他们干了,他们大多数就坐在后衙搂钱,或者整天在地界上游山玩水。
有点兴趣爱好的,就整天研究医术、风水之类的东西。这年头当官的要是还懂医术,那是很有面子的事情。
中医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已经开始走向衰弱了。不知道是哪个SB,在明末时期整出一套‘八纲辨证’体系,把传统中医的六经辨证进行疯狂简化。以至于有点底子的文人,转业之后专心学个半年就能行医。
半年就能速成的中医,自然是坑到姥姥家了。但这年头的文人,转业的时候哪有心情花个十几年的功夫去学六经辨证,没钱怎么娶老婆?
这就是商品经济带来的巨大问题,也是中医衰弱的主要原因。明末这种风气到了清代,就变成主流了。清代的中医,基本上都是八纲辨证。后来清代又因为卫生条件太差,瘟疫四处流行,又搞出了一个‘瘟疫派’中医,对付瘟疫还是很有一套的,但是对付常规疾病基本上效果不大。
以至于在西医入侵的时候,衰弱的中医被打得丢盔弃甲。到了二十一世纪,中医大学里教的同样是八纲辨证。
好在这年头会六经辨证的中医还是很多的,八纲辨证还没有成为主流,只是开始有扩大流行的趋势。所以明末的中医,还算是靠谱的。水平尽管不如宋代,但比清代、近代要强太多了。
周通才这种转业型文化分子,在四书五经方面也没有穷究到能搞出歪理邪说的程度,所以朱由校是比较喜欢用这类的人才。
与此同时,北方各省的‘皇家科技学院’招生考试也同一时间开考了,北方各省参考的童生、秀才,人数超过了八千多人。
大明有继续科考意图的文人,保守估计就超过五十万。
这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正极为激烈。所以很多文人逐渐也只是以碰运气的想法去参加科举。
这次皇家科技学院招生,尽管没有功名之说,但是很多文人也愿意碰个运气。尽管他们还不是太了解这个皇家科技学院,但是有机会接触到皇帝,就相当于‘直达天听’了,可以接触大明权力核心。
八千多人争抢三百个名额,竞争也实在是惨烈无比。
&nb... -->>
李三才被抄家之后,李三才的那些家奴也受到了一定的处罚,不少人都被锦衣卫抓去劳改了。
不过劳改时间倒是不长,普遍只有半年到一年。纯粹就是雁过拔毛,顺便从击败名家奴身上压榨劳动力价值。
这些人当中最爽的就是周通才了,这段时间周通才感觉自己简直就是身处于‘梦幻’之中。
因为提供线索有效,皇上亲自赏赐了一万两白银给他,简直就有一种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中的赶脚。
一万两白银,皇帝的慷慨让周通才感到不可思议。他并不知道,朱由校此时为了形成了一个与他有相同利益的利益集团,自然要足够大方。如此才能形成一个稳固的利益集团,从而与其他利益集团相抗衡。
一手拿着刀子,一手拿着银子,吝啬了就没效果了。
锦衣卫副指挥使许显纯见周通才谈吐有才,得知周通才考上过童生,并且给李三才当账房后,便又向皇帝推举了一番。
不久之后,周通才便被朱由校调到税务局任职。
像周通才这样考不上秀才,文化学得又不错的文人,实际上是朱由校最喜欢用的。因为这些人没有功名在身,更加务实得多。
如今大明那些大商号的大掌柜之类的,很多都是这类的文人出身。
考不上秀才,并不意味着文化不行,科举制度有个特点就是,秀才往往是最难考的,很多人读到童生就卡住上不去了。
这些读书人考不上功名,就会考虑转业。
读书人转业比较有有特点,一个就是学医,正所谓秀才学医,笼中抓鸡。古代的文化人,阴阳五行、周易八卦都有基础,学医的比较容易。另外就是学算命、风水,也很学医一样,用的是同一套理论。
除了这些出路,那就是给人做账房、掌柜之类的,不过掌柜一般需要学习,很多是从学徒做起。
大明开国两百多年,商品经济泛滥,这方面的出路也是很广的。
学医、算命、风水,这在宋代是比较主流的转业方向,而到了明代,文人转业的主要领域还是商业方面。
说白了,这些考不上功名的文人同样有文化,而且在能力上未必就比那些考上举人、进士的文人更差,往往因为转业后经过锻炼,能力比那些举人老爷、进士老爷要强得多。这年头很多地方官员都招募绍兴师爷,说白了政务他们不管,基本上都是这些没有功名的绍兴师爷帮他们干了,他们大多数就坐在后衙搂钱,或者整天在地界上游山玩水。
有点兴趣爱好的,就整天研究医术、风水之类的东西。这年头当官的要是还懂医术,那是很有面子的事情。
中医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已经开始走向衰弱了。不知道是哪个SB,在明末时期整出一套‘八纲辨证’体系,把传统中医的六经辨证进行疯狂简化。以至于有点底子的文人,转业之后专心学个半年就能行医。
半年就能速成的中医,自然是坑到姥姥家了。但这年头的文人,转业的时候哪有心情花个十几年的功夫去学六经辨证,没钱怎么娶老婆?
这就是商品经济带来的巨大问题,也是中医衰弱的主要原因。明末这种风气到了清代,就变成主流了。清代的中医,基本上都是八纲辨证。后来清代又因为卫生条件太差,瘟疫四处流行,又搞出了一个‘瘟疫派’中医,对付瘟疫还是很有一套的,但是对付常规疾病基本上效果不大。
以至于在西医入侵的时候,衰弱的中医被打得丢盔弃甲。到了二十一世纪,中医大学里教的同样是八纲辨证。
好在这年头会六经辨证的中医还是很多的,八纲辨证还没有成为主流,只是开始有扩大流行的趋势。所以明末的中医,还算是靠谱的。水平尽管不如宋代,但比清代、近代要强太多了。
周通才这种转业型文化分子,在四书五经方面也没有穷究到能搞出歪理邪说的程度,所以朱由校是比较喜欢用这类的人才。
与此同时,北方各省的‘皇家科技学院’招生考试也同一时间开考了,北方各省参考的童生、秀才,人数超过了八千多人。
大明有继续科考意图的文人,保守估计就超过五十万。
这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正极为激烈。所以很多文人逐渐也只是以碰运气的想法去参加科举。
这次皇家科技学院招生,尽管没有功名之说,但是很多文人也愿意碰个运气。尽管他们还不是太了解这个皇家科技学院,但是有机会接触到皇帝,就相当于‘直达天听’了,可以接触大明权力核心。
八千多人争抢三百个名额,竞争也实在是惨烈无比。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