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wtxt.org,重生之征战岁月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关东军的宠儿,他的老窝有啥闪失,自己也逃脱不了干系,撤职查办那是一定的,没了权利和官位,还发个屁财,他马上命令一个中队的鬼子,立刻出城,前去增援三源浦。
同时,他又用电话,命令在三源浦周围据点里的鬼子和国兵,马上向三源浦集结,统一归这个中队长指挥,增援三源浦。
安排完这些,高桥的心里踏实不少,抗联是不可能打进通化城的,就凭自己手里两个大队的精锐皇军士兵,抗联讨不了好,威严担心的就是三源浦。
他正琢磨呢,出去增援三源浦的中队长满身是血,脑袋上缠着绷带,跑丢了一只鞋,狼狈不堪的逃了回来,向高桥报告说,他的中队刚一出城门,走了不到五里地,就遭到大批抗联武装优势兵力的伏击,被打得头破血流,差点全军覆没,一个中队,一百五十多人,就逃回来四十多人,其余的士兵都玉碎了。
高桥倒吸一口冷气,自己部队的战斗力他是清楚的,现在被打的这德行,那抗联得有多少部队?自己手里一共只有七个中队,折腾几回不就折腾没了吗,还有防守这么大的通化城,援兵是再也不能往出派了。
抗联此举的目的是围城打援?围攻三源浦是假,诱我不断派兵增援,进而逐步消耗我守备兵力,伺机攻占我通化城是真?
与此同时,他不断接到各据点留守人员电话,出据点往三源浦集结的兵力,在途中,被抗联的骑兵部队全部消灭,高桥听后吓了一跳,抗联啥时候有了骑兵?
高桥越琢磨越相信自己的判断,围攻三源浦肯定是个陷阱,再也不能派兵了,守住通化城要紧,小命儿没了,何谈发财大计!
果然,任凭三源浦的李司令叫破嗓子,甚至痛哭流涕的求他,也不答应派兵,只是要求一定要坚守,不惜与三源浦共同玉碎,后来见电话铃响个不停,听着心烦,干脆摘下电话。
还得说小鬼子的中级指挥官们军事素养相当不错,高桥判断出这是典型的围城打援,不过,围的不是你通化城,打的也不是你高桥的援兵,只要你老实在通化城里呆着,啥儿事没有!毛儿都不会伤一根儿,要是你高桥不听话,没准儿真占了你通化城!
中华古老兵法之要旨,岛奴倭寇岂能尽详,以蚂蚁吞象之狂妄野心,企图亡我中华之豺狼本性,费尽心思偷师学艺,只不过略得皮毛尔!到头来落得个埋骨异国,本土被占,贻笑世人罢了!
战斗按照原来计划,在以三源浦为中心的周边全面打响。
邵本良回援三源浦共有两条道路,其中一条是公路,平坦好走,利于大部队展开,沿途也没有险要地势,只不过,就算邵本良不吃不喝,以最快的速度强行军,最快也得两天两夜才能赶到三源浦。
另一条路就近多了,一天半宿就能赶到三源浦,不过,这条路完全是山路,沿途要翻过几座大山,地形险恶,松林茂密,沟岔众多。
在选择伏击地点的时候,指挥部成员大多数都认为,应该把主要兵力都放在公路沿线,理由是,邵本良老奸巨猾,熟悉地理情况,肯定不会走极易遭受伏击的山路,一定会沿着有利于发挥兵力和火力优势的公路回援三源浦。
唐秋离却不这么认为,三源浦是邵本良经营多年的老巢,他的全部家底儿都在那,不能丢也丢不起,他一定会选择山路回援三源浦。
不过,根据邵本良的一贯做法和他的本性,他也应该考虑到走山路的危险性,不要小瞧了这家伙,能打一个拉杆子的胡子,混到今天这个风光局面,还是有些道道儿的。
邵本良一定会故布疑兵,先是沿着公路快速开进,把企图伏击他的敌人吸引到公路附近,而后,在离山路最近地点,突然折入山路,取捷径,以最短的时间赶回三源浦,因为他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为此,唐秋离安排两个中队兵力以及炮兵大队一部,由副指挥长刘铁汉率领,在邵本良行军大队一侧,距离山路最近地点设伏,发现敌人之后,即以最猛烈火力打击之,造成大部队设伏的假象,使之以为奸计得逞,坚定邵本良走山路的决心。
待邵本良主力转入山路后,迅速消灭残敌,尾随敌人前进,而后,隐蔽接敌,待主力伏击部队打响之后,迅速封锁山口,不惜一切代价,断邵本良之退路,形成瓮中捉鳖之势。
自己亲自率领主力,选择有利地点设伏,务求全歼邵本良部。
乌兰乌盖,距离三源浦七十公里,两侧山岗平缓,树林稀疏,不利隐蔽,无悬崖峭壁,倒是乱石成堆,风化严重,稍有大力,乱石滚滚而下,堵塞山道,在这条山路上,无论地势、地形,都不是最险要的地方,也不是最适合打伏击的地点。
当初,唐秋离选择把这里,作为歼灭邵本良部队的伏击地点时,遭到打击一致反对,指挥长这是咋地了,那么多的有利地点不选择,偏要选择这里,瞧瞧这地方,山岗不高,形不成居高临下之势,林木稀疏,不利隐蔽,山石风化严重,无法构筑坚固工事,那是打伏击的地方,再说了,这回邵本良可是有六千多人马,都是他的老骨干部队,战斗力差不了。
我们那,才三千来人,还分出去一部分在公路上,兵法云:“五倍围之,十倍歼之”,现在到过来了,邵本良的兵力是咱们的两倍多,如果地形上再不占优势,这仗打得有点悬!
大家纷纷提出反对意见,唐秋离也不给大家解释,迅速安排各部作战任务和伏击地点,只是说,把战斗前的准备工作做完之后,全体指挥员到指挥部开会,他给大家详细讲述选择在这里做完伏击邵本良部队的理由和原因。
他迅速口述一份作战命令,参谋长冯继武记录完之后,向各部队下达了作战任务,有忙着到前沿去检查督促。
现在,唐秋离正站在此处最高点的一块儿风化石上,手拿望远镜,出神的观察地形,似乎对那一堆堆风化石很感兴趣,目光久久不移开。
午后微微的北风,轻抚他的黑发,不时吹起大衣的一角,一棵高耸入云的青松,伴在他身后,仿佛和远山青松融为一体,看得山虎和巴特尔痴痴发呆,他看着看着,似有所悟,英俊的脸上,浮起微笑,嘴角却挂着一丝淡淡的嘲弄……
(未完待续)
关东军的宠儿,他的老窝有啥闪失,自己也逃脱不了干系,撤职查办那是一定的,没了权利和官位,还发个屁财,他马上命令一个中队的鬼子,立刻出城,前去增援三源浦。
同时,他又用电话,命令在三源浦周围据点里的鬼子和国兵,马上向三源浦集结,统一归这个中队长指挥,增援三源浦。
安排完这些,高桥的心里踏实不少,抗联是不可能打进通化城的,就凭自己手里两个大队的精锐皇军士兵,抗联讨不了好,威严担心的就是三源浦。
他正琢磨呢,出去增援三源浦的中队长满身是血,脑袋上缠着绷带,跑丢了一只鞋,狼狈不堪的逃了回来,向高桥报告说,他的中队刚一出城门,走了不到五里地,就遭到大批抗联武装优势兵力的伏击,被打得头破血流,差点全军覆没,一个中队,一百五十多人,就逃回来四十多人,其余的士兵都玉碎了。
高桥倒吸一口冷气,自己部队的战斗力他是清楚的,现在被打的这德行,那抗联得有多少部队?自己手里一共只有七个中队,折腾几回不就折腾没了吗,还有防守这么大的通化城,援兵是再也不能往出派了。
抗联此举的目的是围城打援?围攻三源浦是假,诱我不断派兵增援,进而逐步消耗我守备兵力,伺机攻占我通化城是真?
与此同时,他不断接到各据点留守人员电话,出据点往三源浦集结的兵力,在途中,被抗联的骑兵部队全部消灭,高桥听后吓了一跳,抗联啥时候有了骑兵?
高桥越琢磨越相信自己的判断,围攻三源浦肯定是个陷阱,再也不能派兵了,守住通化城要紧,小命儿没了,何谈发财大计!
果然,任凭三源浦的李司令叫破嗓子,甚至痛哭流涕的求他,也不答应派兵,只是要求一定要坚守,不惜与三源浦共同玉碎,后来见电话铃响个不停,听着心烦,干脆摘下电话。
还得说小鬼子的中级指挥官们军事素养相当不错,高桥判断出这是典型的围城打援,不过,围的不是你通化城,打的也不是你高桥的援兵,只要你老实在通化城里呆着,啥儿事没有!毛儿都不会伤一根儿,要是你高桥不听话,没准儿真占了你通化城!
中华古老兵法之要旨,岛奴倭寇岂能尽详,以蚂蚁吞象之狂妄野心,企图亡我中华之豺狼本性,费尽心思偷师学艺,只不过略得皮毛尔!到头来落得个埋骨异国,本土被占,贻笑世人罢了!
战斗按照原来计划,在以三源浦为中心的周边全面打响。
邵本良回援三源浦共有两条道路,其中一条是公路,平坦好走,利于大部队展开,沿途也没有险要地势,只不过,就算邵本良不吃不喝,以最快的速度强行军,最快也得两天两夜才能赶到三源浦。
另一条路就近多了,一天半宿就能赶到三源浦,不过,这条路完全是山路,沿途要翻过几座大山,地形险恶,松林茂密,沟岔众多。
在选择伏击地点的时候,指挥部成员大多数都认为,应该把主要兵力都放在公路沿线,理由是,邵本良老奸巨猾,熟悉地理情况,肯定不会走极易遭受伏击的山路,一定会沿着有利于发挥兵力和火力优势的公路回援三源浦。
唐秋离却不这么认为,三源浦是邵本良经营多年的老巢,他的全部家底儿都在那,不能丢也丢不起,他一定会选择山路回援三源浦。
不过,根据邵本良的一贯做法和他的本性,他也应该考虑到走山路的危险性,不要小瞧了这家伙,能打一个拉杆子的胡子,混到今天这个风光局面,还是有些道道儿的。
邵本良一定会故布疑兵,先是沿着公路快速开进,把企图伏击他的敌人吸引到公路附近,而后,在离山路最近地点,突然折入山路,取捷径,以最短的时间赶回三源浦,因为他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
为此,唐秋离安排两个中队兵力以及炮兵大队一部,由副指挥长刘铁汉率领,在邵本良行军大队一侧,距离山路最近地点设伏,发现敌人之后,即以最猛烈火力打击之,造成大部队设伏的假象,使之以为奸计得逞,坚定邵本良走山路的决心。
待邵本良主力转入山路后,迅速消灭残敌,尾随敌人前进,而后,隐蔽接敌,待主力伏击部队打响之后,迅速封锁山口,不惜一切代价,断邵本良之退路,形成瓮中捉鳖之势。
自己亲自率领主力,选择有利地点设伏,务求全歼邵本良部。
乌兰乌盖,距离三源浦七十公里,两侧山岗平缓,树林稀疏,不利隐蔽,无悬崖峭壁,倒是乱石成堆,风化严重,稍有大力,乱石滚滚而下,堵塞山道,在这条山路上,无论地势、地形,都不是最险要的地方,也不是最适合打伏击的地点。
当初,唐秋离选择把这里,作为歼灭邵本良部队的伏击地点时,遭到打击一致反对,指挥长这是咋地了,那么多的有利地点不选择,偏要选择这里,瞧瞧这地方,山岗不高,形不成居高临下之势,林木稀疏,不利隐蔽,山石风化严重,无法构筑坚固工事,那是打伏击的地方,再说了,这回邵本良可是有六千多人马,都是他的老骨干部队,战斗力差不了。
我们那,才三千来人,还分出去一部分在公路上,兵法云:“五倍围之,十倍歼之”,现在到过来了,邵本良的兵力是咱们的两倍多,如果地形上再不占优势,这仗打得有点悬!
大家纷纷提出反对意见,唐秋离也不给大家解释,迅速安排各部作战任务和伏击地点,只是说,把战斗前的准备工作做完之后,全体指挥员到指挥部开会,他给大家详细讲述选择在这里做完伏击邵本良部队的理由和原因。
他迅速口述一份作战命令,参谋长冯继武记录完之后,向各部队下达了作战任务,有忙着到前沿去检查督促。
现在,唐秋离正站在此处最高点的一块儿风化石上,手拿望远镜,出神的观察地形,似乎对那一堆堆风化石很感兴趣,目光久久不移开。
午后微微的北风,轻抚他的黑发,不时吹起大衣的一角,一棵高耸入云的青松,伴在他身后,仿佛和远山青松融为一体,看得山虎和巴特尔痴痴发呆,他看着看着,似有所悟,英俊的脸上,浮起微笑,嘴角却挂着一丝淡淡的嘲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