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wtxt.org,生娃是国之大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想起这场闹剧的起因,还是因为哥窑一事,她二大爷才动了心思。唐宛宛问:“陛下,原先哥窑是由官家经手,如今为什么要交给商人呢?”
“你要听?”晏回有些奇,寻思着宛宛今日怎的转性了。
以前有些事晏回想跟她唠唠,宛宛都不乐意听的,因为大多时候她听不懂,就算听懂了,也给不出什么建议。晏回每每说给她听就是为了理理思绪,要把一件事的前情后果说明白,起码得用半个时辰,其间引经据典无数,唐宛宛每回都听得愁眉苦脸。
这回居然知道主动为朕分忧了,晏回还挺欣慰,将前情徐徐道来。
“宫里每年要买入的瓷器均以万计,大多赏了人,其中只有皇家瓷是宫人自己烧的,剩下的由陶督官去各地看货。也不知怎的,哥窑越来越多,产的瓷器也越来越多,却一年比一年贵。以前宫里头半两银子一个瓷碟,现在成了一两半了,从账面上又看不出什么文章。”
“朕也没功夫去查到底是钦差贪了,还是两浙那处的商人在打马虎眼。索性把这事交给瓷器商人去游说,一来能把价钱砍下来,二来几家瓷商一同做这个行当,相互得比着价,不敢哄抬物价,三分利还是五分利都清清楚楚的,做得不好立马换,省得麻烦。”
唐宛宛听得一知半解,却点点头假装听明白了。晏回翘起了唇角,揉揉她的榆木脑袋:“你知道这是能给朕省钱的就行了。”
这句简洁明了,唐宛宛听懂了。
第二日,唐宛宛叫宫人将这封盖了凤印的懿旨传下去了,唐家这位二大爷接到旨,立时出了一身冷汗。
这几日他龟缩家中不敢出门,怕被人笑话,还在发愁要是唐老爷过来问罪该如何是好。谁知唐老爷没来问罪,直接把皇后娘娘的懿旨给等来了,忙规规矩矩迎了旨,还给传旨的公公奉上了一大包银子。待人刚走,他就带着夫人儿子跑去唐老爷家里赔不是去了。
听闻皇后娘娘下懿旨亲自训诫娘家人,处理得还挺利索,也没包庇族人,分寸拿捏得挺好。看热闹的人都散了个干净,这事在坊间只掀起个轻飘飘的水花,很快就没影了。
*
正月里,德妃还在礼佛。从去年三月魏家抄家那会开始礼佛的,再有两月就要够一年了。常在小佛堂里一坐就是小半天,每本佛经抄过几十遍,几可倒背如流了。
宫里的妃嫔不怎么走动,多少有点气虚之象,加上佛堂里头没有地热,怕烟火熏黑佛像,炉子还得远远地摆在窗下,坐半天下来,身上凉冰冰的。
宫女送了午膳进来,跪下身给她捏腿,一边温声劝道:“娘娘,今天别礼佛了,方才道己公公派人来传话说今日陛下有旨,宫里的娘娘们可以出宫去赏灯,奴婢几个陪着娘娘出宫去散散心。”
德妃轻嘲一声:“不过是一些死物,有什么好瞧的?”
看花灯当然是为了瞧热闹的,娘娘却直说是死物。宫女心里叹了口气,又轻声说:“听说钟昭仪和赵美人下个月也要离宫了,好像是陛下给她们在宫外置了宅子。”
她抬起眼小心瞧了瞧主子的神色,“奴婢斗胆一问,主子为何不离宫去?”
德妃代掌后权八年,宫里宫外好多人孝敬着,私库堆得满满的。即便是如今魏家倒了,她在宫外买个宅子,也一定比在宫里头快活多了。
德妃抄完最后一字,落笔合上佛经,垂眸瞧着她,好半晌轻笑了一声:“我为何要走?我脑子愚钝,成不了事,可我得等着看他们怎么从天上栽回泥潭里。你瞧着吧,总有人能成的。”
丫鬟蓦地打了个寒战,她还当主子怨怪的只是皇后娘娘,这话里的他们说的是谁,她竟不敢往下想了。
*
去年的正月十五,晏回要批的折子太多,实在抽不出功夫来,没陪宛宛看花灯去,只派了十几个暗卫护着唐宛宛跟关婕妤出宫赏灯去了。
今年这上元佳节不想再埋头批奏章,晏回挤出了半日空闲。唐宛宛本还想带着馒头和花卷去瞧瞧热闹,晏回却说:“别带他俩了,夜里风大,小孩容易着凉,要是半道上睡着了拉臭臭了又该如何?”
宛宛想了想也是这个道理,俩孩子好像能听懂这话似的,都睁着乌溜溜的眼睛看着她,小模样委屈巴巴的。唐宛宛笑眯眯弯下身,一人亲了一口:“小可怜,等过两年娘再带你们看花灯去。”
出了宫之后,马车一路直奔城东,唐家宅子就在城东,唐宛宛对这片儿不能再熟,忙说:“城东看灯的人最多,人挤人的,以前我每回去都要弄丢荷包,陛下咱们去城西吧,那儿人少。”
“这么多暗卫跟着,谁有那能耐偷得了你?再说你身上装银子了么?”
唐宛宛顿了顿:“没有。”当了皇后娘娘哪里还用的着自己装银子,都是丫鬟管的,荷包里头装的是安神香,偷了就偷了吧,如此一想就释怀了。
马车一直行到城东的圃田泽才停下,远远就听到一片丝竹之音,琴声低婉,透着一丝丝哀愁。唐宛宛跳下马车往湖面望了望,湖上果然停着许多条画舫,两岸的秦楼楚馆都趁着这上元佳节出动了,吸引无数文人墨客驻足。
路边有卖荷花灯的商贩,有那心思巧的文人在纸上写上名姓,另题一首小赋,将那纸卷放入小小的荷花灯中推回河里,荷花灯便顺着水流往画舫的方向飘去了。
画舫上的侍女凭眼缘挑灯,拿到纸卷后进去给自家姑娘看,姑娘若是能瞧得上,就把船停到岸边,按纸上的名姓来找人,邀男子上船一叙。要是哪条画舫上熄了灯,就代表着有客了。
晏回正在心里叹息“伤风败俗”呢,却听宛宛感慨道:“为什么我不是男儿身啊,要是能有幸被美人请上去春风一度,想想还挺带感的。”
晏回:“……”
想都别想!
没往人多的那片河堤挤,晏回带着她往北头走了几步,暗卫都跟在后头。唐宛宛正迷糊这儿黑灯瞎火的是要做什么,却见一条漂亮的画舫朝着岸边驶来了。
离得越近,唐宛宛越觉得这条画舫眼熟,赤红廊柱琉璃瓦,飞檐凉亭美人靠,这画舫怎么跟他们四月游湖时乘过的那艘那么像呢?
眼瞅着画舫停到了岸边,从船上放下几条宽木板来,搭到了河堤上,唐宛宛仍没反应过来。晏回推推她:“往前走呀,傻愣什么呢?”
唐宛宛满眼惊喜:“这是来接咱们的?”
晏回将她脸上的惊喜收入眼底,知道她是喜欢的,微微笑说:“上回游湖的时候你不是说想坐夜里的画舫么,朕前几日想起来了,就带你出来玩玩。”
那时宛宛说每年一到上元七夕,圃田泽上就会停着好些画舫,她小时候好奇得抓心挠肺的,却从没能上去过,只因唐夫人说这些画舫上都是妓子,好人家的姑娘不能上船。
这回总算能如愿了。
白天乘船和夜里乘船是不一样的,白天那是正正经经去赏景的,夜里却多了一种别样风情。船上丝竹靡靡,灯火璨然,所谓灯下看美人越看越美,华灯夜色之下看美人,更是醉人了。
这画舫是河上最漂亮的一艘,船上的琴声也妙,恍如天籁。正月里夜风大,好些船上都不敢多挂灯笼,生怕里头的蜡烛翻倒失了火。可这条画舫却有恃无恐,整条船上流光溢彩,不知发光的是什么物什,直叫人移不开眼。
一条画舫都做得这么精致,两侧侍女也各个如画,可想而知船上的姑娘有多漂亮了。但任凭路旁有多少文人骚客驻足观望,甚至有扬声高喝的,这船也没停下,直叫不少人扼腕。
第89章心愿
河上画舫遍布,也没那空隙能行船,索性将船停在河中心赏景。
如今是正月,又是夜里,凉亭是不敢上了,只在船里坐着,即便如此还能听到冷风飕飕作响。晏回让侍卫将画舫转了个方向,要不然穿堂风吹着一定会着凉。他又给宛宛戴上兜帽,这才把人拢进自己怀里,将媳妇护得严严实实的。
想起这场闹剧的起因,还是因为哥窑一事,她二大爷才动了心思。唐宛宛问:“陛下,原先哥窑是由官家经手,如今为什么要交给商人呢?”
“你要听?”晏回有些奇,寻思着宛宛今日怎的转性了。
以前有些事晏回想跟她唠唠,宛宛都不乐意听的,因为大多时候她听不懂,就算听懂了,也给不出什么建议。晏回每每说给她听就是为了理理思绪,要把一件事的前情后果说明白,起码得用半个时辰,其间引经据典无数,唐宛宛每回都听得愁眉苦脸。
这回居然知道主动为朕分忧了,晏回还挺欣慰,将前情徐徐道来。
“宫里每年要买入的瓷器均以万计,大多赏了人,其中只有皇家瓷是宫人自己烧的,剩下的由陶督官去各地看货。也不知怎的,哥窑越来越多,产的瓷器也越来越多,却一年比一年贵。以前宫里头半两银子一个瓷碟,现在成了一两半了,从账面上又看不出什么文章。”
“朕也没功夫去查到底是钦差贪了,还是两浙那处的商人在打马虎眼。索性把这事交给瓷器商人去游说,一来能把价钱砍下来,二来几家瓷商一同做这个行当,相互得比着价,不敢哄抬物价,三分利还是五分利都清清楚楚的,做得不好立马换,省得麻烦。”
唐宛宛听得一知半解,却点点头假装听明白了。晏回翘起了唇角,揉揉她的榆木脑袋:“你知道这是能给朕省钱的就行了。”
这句简洁明了,唐宛宛听懂了。
第二日,唐宛宛叫宫人将这封盖了凤印的懿旨传下去了,唐家这位二大爷接到旨,立时出了一身冷汗。
这几日他龟缩家中不敢出门,怕被人笑话,还在发愁要是唐老爷过来问罪该如何是好。谁知唐老爷没来问罪,直接把皇后娘娘的懿旨给等来了,忙规规矩矩迎了旨,还给传旨的公公奉上了一大包银子。待人刚走,他就带着夫人儿子跑去唐老爷家里赔不是去了。
听闻皇后娘娘下懿旨亲自训诫娘家人,处理得还挺利索,也没包庇族人,分寸拿捏得挺好。看热闹的人都散了个干净,这事在坊间只掀起个轻飘飘的水花,很快就没影了。
*
正月里,德妃还在礼佛。从去年三月魏家抄家那会开始礼佛的,再有两月就要够一年了。常在小佛堂里一坐就是小半天,每本佛经抄过几十遍,几可倒背如流了。
宫里的妃嫔不怎么走动,多少有点气虚之象,加上佛堂里头没有地热,怕烟火熏黑佛像,炉子还得远远地摆在窗下,坐半天下来,身上凉冰冰的。
宫女送了午膳进来,跪下身给她捏腿,一边温声劝道:“娘娘,今天别礼佛了,方才道己公公派人来传话说今日陛下有旨,宫里的娘娘们可以出宫去赏灯,奴婢几个陪着娘娘出宫去散散心。”
德妃轻嘲一声:“不过是一些死物,有什么好瞧的?”
看花灯当然是为了瞧热闹的,娘娘却直说是死物。宫女心里叹了口气,又轻声说:“听说钟昭仪和赵美人下个月也要离宫了,好像是陛下给她们在宫外置了宅子。”
她抬起眼小心瞧了瞧主子的神色,“奴婢斗胆一问,主子为何不离宫去?”
德妃代掌后权八年,宫里宫外好多人孝敬着,私库堆得满满的。即便是如今魏家倒了,她在宫外买个宅子,也一定比在宫里头快活多了。
德妃抄完最后一字,落笔合上佛经,垂眸瞧着她,好半晌轻笑了一声:“我为何要走?我脑子愚钝,成不了事,可我得等着看他们怎么从天上栽回泥潭里。你瞧着吧,总有人能成的。”
丫鬟蓦地打了个寒战,她还当主子怨怪的只是皇后娘娘,这话里的他们说的是谁,她竟不敢往下想了。
*
去年的正月十五,晏回要批的折子太多,实在抽不出功夫来,没陪宛宛看花灯去,只派了十几个暗卫护着唐宛宛跟关婕妤出宫赏灯去了。
今年这上元佳节不想再埋头批奏章,晏回挤出了半日空闲。唐宛宛本还想带着馒头和花卷去瞧瞧热闹,晏回却说:“别带他俩了,夜里风大,小孩容易着凉,要是半道上睡着了拉臭臭了又该如何?”
宛宛想了想也是这个道理,俩孩子好像能听懂这话似的,都睁着乌溜溜的眼睛看着她,小模样委屈巴巴的。唐宛宛笑眯眯弯下身,一人亲了一口:“小可怜,等过两年娘再带你们看花灯去。”
出了宫之后,马车一路直奔城东,唐家宅子就在城东,唐宛宛对这片儿不能再熟,忙说:“城东看灯的人最多,人挤人的,以前我每回去都要弄丢荷包,陛下咱们去城西吧,那儿人少。”
“这么多暗卫跟着,谁有那能耐偷得了你?再说你身上装银子了么?”
唐宛宛顿了顿:“没有。”当了皇后娘娘哪里还用的着自己装银子,都是丫鬟管的,荷包里头装的是安神香,偷了就偷了吧,如此一想就释怀了。
马车一直行到城东的圃田泽才停下,远远就听到一片丝竹之音,琴声低婉,透着一丝丝哀愁。唐宛宛跳下马车往湖面望了望,湖上果然停着许多条画舫,两岸的秦楼楚馆都趁着这上元佳节出动了,吸引无数文人墨客驻足。
路边有卖荷花灯的商贩,有那心思巧的文人在纸上写上名姓,另题一首小赋,将那纸卷放入小小的荷花灯中推回河里,荷花灯便顺着水流往画舫的方向飘去了。
画舫上的侍女凭眼缘挑灯,拿到纸卷后进去给自家姑娘看,姑娘若是能瞧得上,就把船停到岸边,按纸上的名姓来找人,邀男子上船一叙。要是哪条画舫上熄了灯,就代表着有客了。
晏回正在心里叹息“伤风败俗”呢,却听宛宛感慨道:“为什么我不是男儿身啊,要是能有幸被美人请上去春风一度,想想还挺带感的。”
晏回:“……”
想都别想!
没往人多的那片河堤挤,晏回带着她往北头走了几步,暗卫都跟在后头。唐宛宛正迷糊这儿黑灯瞎火的是要做什么,却见一条漂亮的画舫朝着岸边驶来了。
离得越近,唐宛宛越觉得这条画舫眼熟,赤红廊柱琉璃瓦,飞檐凉亭美人靠,这画舫怎么跟他们四月游湖时乘过的那艘那么像呢?
眼瞅着画舫停到了岸边,从船上放下几条宽木板来,搭到了河堤上,唐宛宛仍没反应过来。晏回推推她:“往前走呀,傻愣什么呢?”
唐宛宛满眼惊喜:“这是来接咱们的?”
晏回将她脸上的惊喜收入眼底,知道她是喜欢的,微微笑说:“上回游湖的时候你不是说想坐夜里的画舫么,朕前几日想起来了,就带你出来玩玩。”
那时宛宛说每年一到上元七夕,圃田泽上就会停着好些画舫,她小时候好奇得抓心挠肺的,却从没能上去过,只因唐夫人说这些画舫上都是妓子,好人家的姑娘不能上船。
这回总算能如愿了。
白天乘船和夜里乘船是不一样的,白天那是正正经经去赏景的,夜里却多了一种别样风情。船上丝竹靡靡,灯火璨然,所谓灯下看美人越看越美,华灯夜色之下看美人,更是醉人了。
这画舫是河上最漂亮的一艘,船上的琴声也妙,恍如天籁。正月里夜风大,好些船上都不敢多挂灯笼,生怕里头的蜡烛翻倒失了火。可这条画舫却有恃无恐,整条船上流光溢彩,不知发光的是什么物什,直叫人移不开眼。
一条画舫都做得这么精致,两侧侍女也各个如画,可想而知船上的姑娘有多漂亮了。但任凭路旁有多少文人骚客驻足观望,甚至有扬声高喝的,这船也没停下,直叫不少人扼腕。
第89章心愿
河上画舫遍布,也没那空隙能行船,索性将船停在河中心赏景。
如今是正月,又是夜里,凉亭是不敢上了,只在船里坐着,即便如此还能听到冷风飕飕作响。晏回让侍卫将画舫转了个方向,要不然穿堂风吹着一定会着凉。他又给宛宛戴上兜帽,这才把人拢进自己怀里,将媳妇护得严严实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