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wtxt.org,生娃是国之大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54章初二
大年初二一大早,宫里头好些人都注意着长乐宫的动静。
因为这一日也叫“姑爷节”,若放在民间是出嫁女儿带着姑爷回娘家的日子。可民间的规矩不能往皇家身上套,何况如今中宫无主,本不该纠结这事。
然而最近四个月陛下夜夜宿在长乐宫,竟没有一日去别处的,言官参的折子被晏回压下来的没有一百,也有几十。
陛下独宠贤妃的事还没人拿到台面上来说,一来是因为陛下从不耽误正事,朝会从没缺过一回;二来是因为唐家规矩,还没有那仗着贤妃娘娘的名声寻衅滋事的。
三来却是因为陛下登基八年,后宫之中竟没一人传出过喜讯。朝中但凡是心系社稷的老臣,这会儿都指着贤妃娘娘的肚子,心中琢磨着:独宠就独宠吧,能生个皇嗣出来再叨叨别的……若是陛下真不成事,雨露均沾也没半点用处。
是以私底下参折子的不少,却没有把陛下独宠贤妃的事拿到朝堂上提。晏回原先想好的说辞都没派上用场,对此十分满意。
那么这大年初二陛下是否会陪着贤妃娘娘回娘家?宫中起码有三分之一的人都听着动静。早上天刚亮就有人报回去了:陛下跟贤妃娘娘用过早膳,去御花园散步去了——德妃暗暗庆幸。
半上午长乐宫安安静静,又听闻陛下去了养心殿跟臣子下棋去了,贤妃娘娘一人留在宫里——钟昭仪也放下了心。
晌午时仍没有动静,陛下连午膳都没回去长乐宫吃——冯美人笑了足有一刻钟。
等到用过午饭之后,听闻长乐宫行出了一辆双骑马车,车上只有贤妃娘娘孤零零一人——众嫔妃都暗暗得意:哼,一人回娘家吧,还指望陛下陪你去,想得倒挺美!
德妃和钟昭仪这日惯例是不回家的,家中姐妹都是拖家带口回去的,自己回去了虽然能被全家人敬着顺着,却总有些许莫名的难堪梗在心中。
她们却不知道马车刚行到城东,唐宛宛就换乘了宫门口等着的大黑马车。她窝在晏回怀里打了个呵欠,不满地絮叨:“都说了我自己一人回就行了,陛下偏偏要跟着来,跟做贼似的!”
“小没良心的。”晏回在她额头上曲指弹了个脑崩儿,不跟她一般计较。简简单单出个宫,他心中思量确实不少。
宛宛此时还未入主中宫,她这会儿风头正盛,宫里宫外多少双眼睛盯着,什么事做得什么事做不得,晏回必须得拿捏好分寸,不能再撩拨御史和言官脆弱的神经了。
这日天挺冷的,又是半下午了,走亲访友的都已经到了家,偶尔看到几个路人也都是裹着棉袄匆匆行过。百姓家里的年货备足了,这会儿没什么人买东西,就连路两旁的小贩都瞧不着了。
到了唐家,只见大门紧锁,静悄悄的无人来迎。唐宛宛回家之前没打招呼,想来家里压根没想到她会带着陛下上门。
侍卫上前敲敲门,门里一个小厮探出头来,待瞧清了来人立马喜上眉梢:“快去告诉老爷夫人,小姐回来啦!”
又一次被无视的晏回默默叹了口气,寻思着自己还得再来几回,唐家看门的人才能记下他的脸?
两个女婿上午就来过了,这会儿家里只接待晏回,倒省了不少事。几个男儿在外头说话,唐夫人又带着宛宛去了自己屋子,娘俩关起门来说悄悄话。
唐宛宛刚坐下还没喘匀气,就被自家娘亲伸过手来摸了摸肚子。唐夫人小声问她:“有动静没有啊?”
“娘你怎么见我几回,就问我几回?”唐宛宛无奈极了:“哪有那么快的?”
因为唐夫人总是发愁啊。如今小两口好得蜜里调油似的,自然是再好不过了,唐夫人巴不得一辈子都这样。可她不知道太上皇和太后娘娘是怎么想的,总怕宛宛一年半载怀不上,到时候太后做主给陛下往宫里添人,宛宛岂不是要难过?又听说陛下是个大孝子,唐夫人心里更没底了。
她叫丫鬟都退出房去,这才从枕头底下翻出一本薄薄的小册子来,只见书封之上只写着《黄赤之术考究》六字。
“这是什么呀?”唐宛宛好奇地翻了两页,只见里头画着好些穴位图,什么涌泉穴、膈俞穴、关元穴、天柱穴……唐宛宛什么也认不得。却是一行一行的正楷字,配的穴位图也是简单的墨线勾勒的,看起来是一本十分正经的册子。
唐夫人白了她一眼:“你看不懂的,回头拿给陛下看,陛下知道该如何的。”
唐宛宛莫名生出了一种不太好的预感。见她仔细收好了这书,唐夫人才又低声说:“娘只知道两三样,与你仔细说说。完事之后你不要忙着沐浴,腰下得垫个枕头,垫起来稍等上那么一刻半刻。还有那姿势也有讲究,别老是一个样儿,你也能在上边的……娘跟你说要紧事呢!你捂什么耳朵!”
“知道啦知道啦。”唐宛宛从脖子红到了耳朵根儿,忙制住自家娘的话头:“回头我就跟陛下琢磨去,娘您快别说了!”
唐夫人瞧得好笑,摸着女儿滑嫩嫩的手背唏嘘道:“比以前白了不少,可见宫里头吃的用的都比咱家里精细。可宛宛你怎么入宫四个月了还跟在家里一样呢?一点长进都没有,也不知陛下怎么受得了你。”
“谁说我没长进?”唐宛宛不高兴了,说:“我在班上进步了十几名呢,从倒数第二排坐到倒数第五排去了,不信您问陛下去?”程盈盈闭门思过三个月,好久没来学馆了,想必以后也没脸再来了。全班第一名一走,唐宛宛又从倒数第四排回到了倒数第五排,简直热泪盈眶。
听得唐夫人眼角直抽:“还有呢?”
还有什么长进?唐宛宛立马心虚了不少,绞尽脑汁想了片刻,脱口而出:“我能跟陛下看一样的书了。”
“陛下看的书你能看懂?”唐夫人奇道。
唐宛宛连连点头——能啊,看的都是小话本啊!她也是十分聪明的,这话闷在心中没说,还美滋滋地得了娘亲几句夸奖。
进了门不过一个来时辰,唐夫人就催着他俩走。唐宛宛哭笑不得:“娘,你怎么连晚饭都不给吃一顿的?”
唐夫人无奈道:“谁叫你不早点来?都说出嫁女回门那日不能在娘家呆得太晚了,要么留宿一夜,要么天黑前就得出门,呆到天黑才走会坏了你俩来年的财气。若真如此就是娘的罪过了。”至于这说法是从哪来的,唐夫人自己也解释不清楚,只说是老一辈口口相传下来的。
两人耐不住唐夫人性子拗,只好饿着肚子上了马车。
下午时街上没什么人,晚上的秀水街却是一片红火,整条街上都热热闹闹的。有五彩的光线透过马车侧帘照进来,唐宛宛掀起帘子瞧了瞧,映入眼帘的竟是各式各样的花灯。
原来是用那麻绳织成一张张井字网,再将一张张网连起来用竹竿挑得高高的,无数彩花灯就系在绳网上。挂得最低的花灯比马车顶只高一点,唐宛宛抬高手就能摸得着。
没等她摸着那只兔子灯,身子就被人拉了回来,晏回虎着脸训她:“想看下去看就是了,乱摸什么,也不怕里头的蜡烛烧了手!”
纵是他摆出再严肃的模样,唐宛宛也丁点都不怕他,喊停了车就跳下去了。
一年中有三大灯节,春节也是其一,比元宵节的热闹也差不了几分。晏回每年都是趁着这几日出来走走的,等初六时候开了笔,之后就挤不出时间来了。
秀水大街并不长,站在街头极目远眺,街尾卖豆腐脑的小车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的。一条街上挂着千万盏花灯,飞禽走兽、花鸟虫鱼、山水人物,什么样的花灯都有。
这些灯大多做工粗糙,比不上宫里的太监婢女手巧,路边立着的财神爷、福禄寿星倒是做得精致些,却都百姓围了好几圈。唐宛宛有心想挤进去看看,只是围着的多是中年妇人,侍卫不好上前格开人,只得作罢。
晏回意不在此,纯粹是来陪宛宛瞧热闹来的。他的整副心神反倒被满大街乱跑的孩子给吸引住了,孩子们的追逐嬉笑声,看到打铁花的惊叫声,家中长辈呼唤“跑慢点,别摔了”的声音,都是宫里头没有的烟火气。
... -->>
第54章初二
大年初二一大早,宫里头好些人都注意着长乐宫的动静。
因为这一日也叫“姑爷节”,若放在民间是出嫁女儿带着姑爷回娘家的日子。可民间的规矩不能往皇家身上套,何况如今中宫无主,本不该纠结这事。
然而最近四个月陛下夜夜宿在长乐宫,竟没有一日去别处的,言官参的折子被晏回压下来的没有一百,也有几十。
陛下独宠贤妃的事还没人拿到台面上来说,一来是因为陛下从不耽误正事,朝会从没缺过一回;二来是因为唐家规矩,还没有那仗着贤妃娘娘的名声寻衅滋事的。
三来却是因为陛下登基八年,后宫之中竟没一人传出过喜讯。朝中但凡是心系社稷的老臣,这会儿都指着贤妃娘娘的肚子,心中琢磨着:独宠就独宠吧,能生个皇嗣出来再叨叨别的……若是陛下真不成事,雨露均沾也没半点用处。
是以私底下参折子的不少,却没有把陛下独宠贤妃的事拿到朝堂上提。晏回原先想好的说辞都没派上用场,对此十分满意。
那么这大年初二陛下是否会陪着贤妃娘娘回娘家?宫中起码有三分之一的人都听着动静。早上天刚亮就有人报回去了:陛下跟贤妃娘娘用过早膳,去御花园散步去了——德妃暗暗庆幸。
半上午长乐宫安安静静,又听闻陛下去了养心殿跟臣子下棋去了,贤妃娘娘一人留在宫里——钟昭仪也放下了心。
晌午时仍没有动静,陛下连午膳都没回去长乐宫吃——冯美人笑了足有一刻钟。
等到用过午饭之后,听闻长乐宫行出了一辆双骑马车,车上只有贤妃娘娘孤零零一人——众嫔妃都暗暗得意:哼,一人回娘家吧,还指望陛下陪你去,想得倒挺美!
德妃和钟昭仪这日惯例是不回家的,家中姐妹都是拖家带口回去的,自己回去了虽然能被全家人敬着顺着,却总有些许莫名的难堪梗在心中。
她们却不知道马车刚行到城东,唐宛宛就换乘了宫门口等着的大黑马车。她窝在晏回怀里打了个呵欠,不满地絮叨:“都说了我自己一人回就行了,陛下偏偏要跟着来,跟做贼似的!”
“小没良心的。”晏回在她额头上曲指弹了个脑崩儿,不跟她一般计较。简简单单出个宫,他心中思量确实不少。
宛宛此时还未入主中宫,她这会儿风头正盛,宫里宫外多少双眼睛盯着,什么事做得什么事做不得,晏回必须得拿捏好分寸,不能再撩拨御史和言官脆弱的神经了。
这日天挺冷的,又是半下午了,走亲访友的都已经到了家,偶尔看到几个路人也都是裹着棉袄匆匆行过。百姓家里的年货备足了,这会儿没什么人买东西,就连路两旁的小贩都瞧不着了。
到了唐家,只见大门紧锁,静悄悄的无人来迎。唐宛宛回家之前没打招呼,想来家里压根没想到她会带着陛下上门。
侍卫上前敲敲门,门里一个小厮探出头来,待瞧清了来人立马喜上眉梢:“快去告诉老爷夫人,小姐回来啦!”
又一次被无视的晏回默默叹了口气,寻思着自己还得再来几回,唐家看门的人才能记下他的脸?
两个女婿上午就来过了,这会儿家里只接待晏回,倒省了不少事。几个男儿在外头说话,唐夫人又带着宛宛去了自己屋子,娘俩关起门来说悄悄话。
唐宛宛刚坐下还没喘匀气,就被自家娘亲伸过手来摸了摸肚子。唐夫人小声问她:“有动静没有啊?”
“娘你怎么见我几回,就问我几回?”唐宛宛无奈极了:“哪有那么快的?”
因为唐夫人总是发愁啊。如今小两口好得蜜里调油似的,自然是再好不过了,唐夫人巴不得一辈子都这样。可她不知道太上皇和太后娘娘是怎么想的,总怕宛宛一年半载怀不上,到时候太后做主给陛下往宫里添人,宛宛岂不是要难过?又听说陛下是个大孝子,唐夫人心里更没底了。
她叫丫鬟都退出房去,这才从枕头底下翻出一本薄薄的小册子来,只见书封之上只写着《黄赤之术考究》六字。
“这是什么呀?”唐宛宛好奇地翻了两页,只见里头画着好些穴位图,什么涌泉穴、膈俞穴、关元穴、天柱穴……唐宛宛什么也认不得。却是一行一行的正楷字,配的穴位图也是简单的墨线勾勒的,看起来是一本十分正经的册子。
唐夫人白了她一眼:“你看不懂的,回头拿给陛下看,陛下知道该如何的。”
唐宛宛莫名生出了一种不太好的预感。见她仔细收好了这书,唐夫人才又低声说:“娘只知道两三样,与你仔细说说。完事之后你不要忙着沐浴,腰下得垫个枕头,垫起来稍等上那么一刻半刻。还有那姿势也有讲究,别老是一个样儿,你也能在上边的……娘跟你说要紧事呢!你捂什么耳朵!”
“知道啦知道啦。”唐宛宛从脖子红到了耳朵根儿,忙制住自家娘的话头:“回头我就跟陛下琢磨去,娘您快别说了!”
唐夫人瞧得好笑,摸着女儿滑嫩嫩的手背唏嘘道:“比以前白了不少,可见宫里头吃的用的都比咱家里精细。可宛宛你怎么入宫四个月了还跟在家里一样呢?一点长进都没有,也不知陛下怎么受得了你。”
“谁说我没长进?”唐宛宛不高兴了,说:“我在班上进步了十几名呢,从倒数第二排坐到倒数第五排去了,不信您问陛下去?”程盈盈闭门思过三个月,好久没来学馆了,想必以后也没脸再来了。全班第一名一走,唐宛宛又从倒数第四排回到了倒数第五排,简直热泪盈眶。
听得唐夫人眼角直抽:“还有呢?”
还有什么长进?唐宛宛立马心虚了不少,绞尽脑汁想了片刻,脱口而出:“我能跟陛下看一样的书了。”
“陛下看的书你能看懂?”唐夫人奇道。
唐宛宛连连点头——能啊,看的都是小话本啊!她也是十分聪明的,这话闷在心中没说,还美滋滋地得了娘亲几句夸奖。
进了门不过一个来时辰,唐夫人就催着他俩走。唐宛宛哭笑不得:“娘,你怎么连晚饭都不给吃一顿的?”
唐夫人无奈道:“谁叫你不早点来?都说出嫁女回门那日不能在娘家呆得太晚了,要么留宿一夜,要么天黑前就得出门,呆到天黑才走会坏了你俩来年的财气。若真如此就是娘的罪过了。”至于这说法是从哪来的,唐夫人自己也解释不清楚,只说是老一辈口口相传下来的。
两人耐不住唐夫人性子拗,只好饿着肚子上了马车。
下午时街上没什么人,晚上的秀水街却是一片红火,整条街上都热热闹闹的。有五彩的光线透过马车侧帘照进来,唐宛宛掀起帘子瞧了瞧,映入眼帘的竟是各式各样的花灯。
原来是用那麻绳织成一张张井字网,再将一张张网连起来用竹竿挑得高高的,无数彩花灯就系在绳网上。挂得最低的花灯比马车顶只高一点,唐宛宛抬高手就能摸得着。
没等她摸着那只兔子灯,身子就被人拉了回来,晏回虎着脸训她:“想看下去看就是了,乱摸什么,也不怕里头的蜡烛烧了手!”
纵是他摆出再严肃的模样,唐宛宛也丁点都不怕他,喊停了车就跳下去了。
一年中有三大灯节,春节也是其一,比元宵节的热闹也差不了几分。晏回每年都是趁着这几日出来走走的,等初六时候开了笔,之后就挤不出时间来了。
秀水大街并不长,站在街头极目远眺,街尾卖豆腐脑的小车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的。一条街上挂着千万盏花灯,飞禽走兽、花鸟虫鱼、山水人物,什么样的花灯都有。
这些灯大多做工粗糙,比不上宫里的太监婢女手巧,路边立着的财神爷、福禄寿星倒是做得精致些,却都百姓围了好几圈。唐宛宛有心想挤进去看看,只是围着的多是中年妇人,侍卫不好上前格开人,只得作罢。
晏回意不在此,纯粹是来陪宛宛瞧热闹来的。他的整副心神反倒被满大街乱跑的孩子给吸引住了,孩子们的追逐嬉笑声,看到打铁花的惊叫声,家中长辈呼唤“跑慢点,别摔了”的声音,都是宫里头没有的烟火气。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