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wtxt.org,睿德太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错处让他们给后进生让位!
而那些被下放的做出政绩的,和如今即将成为进士的有能力的,才会是将来的朝中的中流砥柱。
第40章
今年的殿试和往届比起来注定是不一样的。虽然之前的朝代也有例外,但是在大誉,这可是头一遭。
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是慌乱的,毕竟这个太子对于他们来说全然陌生,对他仅有的了解也就是不声不响地立战功归来,然后又不声不响地彻查了这么大一个案件。
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太子处理这个事件的速度极其迅速,甚至是都还没有反应过来,也完全没有想到是在会试中的这个节骨眼儿上抄家底,而那些被抄的人估计也是头脑发蒙的。
禁军一夜踹开大门,不由分说就进去绑人,连证据都不出示。话说禁军一向都是秩序井然,如今换了统领被搞得像土匪一样!
按照大誉律例,涉及多位朝中官员结党营私的都属于重大案件,不说取证和审讯了,其中各个步骤走完直到定罪,没有三五个月是根本完不成的。结果到了太子这,就跟一阵风刮过似的,当时猛烈,事前事后都静悄悄得一点真实的感觉都没有。
不说朝堂上还有很多人恍恍惚惚,就连地方知州监察上任后,百姓也是处于一种不可置信的状态里。
李庆安是什么人?爵位不高但举朝上下可真没几个人敢跟他甩脸色的,平日里一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就算是地处犄角旮旯的小地方的人都只敢关起门来唾骂的那一种。
大半辈子顺风顺水蝇营狗苟,党羽覆盖大半朝臣,还有那藏的这么深的赚钱渠道,就这么被拔出了?怎么可能,骗人的吧?而且就算真的整治了,果真没有漏网之鱼?
其实仔细想一想,自先帝正平末年,武官就渐渐凋零。而且先帝老年多疑,卸下了几位沙场名将的军权,表面上说体恤爱将让其早享天伦,其实就是怕他们心存反意。兔死狗烹,先帝做得也不是特别过分,但还是有不少人心灰意冷告老还乡。如今朝堂上仅存的两位先帝时期的武将也不过镇国公与段老将军二人而已。
军权部分分散,可大权都掌握在皇帝手里。朝中新晋的武官又庸庸碌碌,没几个能挑的起大梁。大誉东方沿海,北方及东北与北戎接壤,还有一小部分与西夷和南蛮。与北戎分界线最长,所以拥有的兵力也最雄厚。皇帝早年放手军权,如今又封太子又把国事都全权交付,俨然是退居二线的姿态。
相比较李庆安,其党羽大多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整日里就知道耍耍嘴皮子动动笔杆子,除了附和与经营屁点用都没有,几个武将也都名存实亡,好不容易靠着德妃吹耳旁风从皇帝那里求的禁军统领的官职还一下被太子给端了!
再厉害的文臣,在一群军痞子面前也只能打落牙齿混血吞。
有人情商高,静下心来把最近发生的事情捋一捋就可以大致推断太子是怎样的一个人。虽然不知道品行如何,但是现在起码是要严厉治国的。
是大誉的嫡长皇子,又是统领过军队的人,也站过在千军万马中的最高点,这样一个人,怎能没有野心?
太子突如其来的彻查只是一个铺垫,而最终的目的,是要恢复鼎盛时期的国力。大胆的说,太子的野心,可能是要比肩文帝景帝的。
所以,扯下了根部的毒瘤是根本,那么百姓民生便是基础。无论是在籍人数还是人均土地,又或者是每户公粮还有饥民难民,都与文景时期存在云泥之别。
有这样雄心的,那必定会笼络文人,最起码只要不在答案上犯忌讳,太子都不予以追究,若真是个开明的,说不准还能得到赏识。
李庆安的案子轰动朝野,而现下朝中空了一小半太子也漠然无视,压根儿没有把下面的官员提拔上来的意思,其中深意,想一想都让人兴奋的心如擂鼓。
想通的学子下了决心,可真的到了庄严的大殿,又胡思乱想怕累及家人,不免又退却了。
直到殿试放榜,才捶胸顿足。
放榜之日,学子们都恭恭敬敬地等候在大殿外,静静地听公公报出十位学子的名字,籍贯姓名,一个一个,似乎决定了他们命运的方向。
听到名字的学子掩下激动,整冠肃容踏进殿门。
这些人,前二甲是跑不了的。
其实在决定一甲前三的时候,则宁有些犹豫。
按道理来说,就才华和观点,何绍齐就领先于其他人,可就是言辞太激烈了些。因为并不了解其为人,怕就怕只是纸上谈兵。而他看好的其他两位,文采不输,重点内容也是他想要的。
不过转念一想,他本就都个个拔尖,自己又何必执着于言辞?
这件事喻则陵全程没有说上一句话,而那两位学士想说两嘴,但是一看到太子煞有其事地点头的样子,不禁又默默地撇过头。
则宁并不想□□,他也想有人出来反驳他然后辩论个几回合,可无奈剩下的人都是一帮子软蛋,他一眼望过去还没开口就跪下来认错,本来不生气的又是一阵恨铁不成钢。不过这也有好处,起码在他选拔人才的时候,就算损伤了权贵利益,他们也不敢开口。
十位学子按照名单顺序一一站好,行礼平身后才敢抬头。
这是皇帝处理政事的议政殿,皇帝不在,正中央的御座自然是空了下来,而在御座下首,以为身着四爪金龙朝服的年轻男子端坐在上。
剑眉朗目,薄唇微抿,端端然是一位美男子。不过周身气质使然,怎么都掩饰不住的尊贵会让人忽略出色的容貌。
站在正中央的何绍齐则宁是认得的,可其他人只是上次在殿试中略略扫过。一个个看去,有老有少,大多是中年人。
三年一春闱,这些人便是大誉上下这三年里最出色的。也希望以后还可以这么出色。
则宁双手放在案几上道:“承蒙陛下抬爱,陛下抱恙修养期间暂由孤来监政,此次殿试也有孤主持。察尔才情,观其行文,无一不是惊才绝艳,现下无论名次为何,日后也需勤勤恳恳,再造功业。”
则宁手边的圣旨是一早高石亲自送过来的,帝印早已印好,就等着则宁提笔。
本来选定与何绍齐为前三名的两位,一位是汴州的蔺源,一位是豫章的王谨言。
这个蔺源会试成绩也是前十,年纪不大,行文却稳重,倒也难能可贵。可这个王谨言相比较来说会试成绩就比较靠后了,不过殿试答卷精彩,否则也不能一跃入一甲。
说起来,则宁想到一件事。
说起来,除状元榜眼外,国际惯例探花可是要给未婚美男子的。而这三个人,除了蔺源,其他两个都成亲数年。则宁突然来了兴致,开口问:“汴州蔺源是哪位?”
有一人出列行礼道:“回殿下,是草民。”
则宁歪头瞅一瞅,呈上来的信息说此人不过十九,还未弱冠,不过在家乡可是有名的神童,曾连中两元,也难得没有如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没落下去。此人已经不能称之为少年了,他模样已经长开,已有翩翩佳公子之态。
则宁问:“家中独子否?”
那位年轻的学子脸色有点怪异,但又被自己强行压下,回道:“否,尚有一弟一妹。”
“定亲否?”
“并无。”
则宁还想问什么就听旁边喻则陵轻轻的咳了一声,才收敛些。
则宁坐正,道了声:“善。”
照例叫了几个人,也都一一问了些问题,有的有关于家庭农牧,也有的关于自身状况。走完这个流程才开始定一甲。
不只是殿内殿外气氛紧张,就连皇宫外的街巷楼阁里都站着人翘首以待。三年一次的进士走马游街,可是难得的盛况。
直到宫门大开,有传官骑马飞奔而出,大声道:“新科状元青西何绍齐!榜眼豫章王谨言!探花汴州蔺源!新科状元青西何绍齐!……”
错处让他们给后进生让位!
而那些被下放的做出政绩的,和如今即将成为进士的有能力的,才会是将来的朝中的中流砥柱。
第40章
今年的殿试和往届比起来注定是不一样的。虽然之前的朝代也有例外,但是在大誉,这可是头一遭。
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是慌乱的,毕竟这个太子对于他们来说全然陌生,对他仅有的了解也就是不声不响地立战功归来,然后又不声不响地彻查了这么大一个案件。
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太子处理这个事件的速度极其迅速,甚至是都还没有反应过来,也完全没有想到是在会试中的这个节骨眼儿上抄家底,而那些被抄的人估计也是头脑发蒙的。
禁军一夜踹开大门,不由分说就进去绑人,连证据都不出示。话说禁军一向都是秩序井然,如今换了统领被搞得像土匪一样!
按照大誉律例,涉及多位朝中官员结党营私的都属于重大案件,不说取证和审讯了,其中各个步骤走完直到定罪,没有三五个月是根本完不成的。结果到了太子这,就跟一阵风刮过似的,当时猛烈,事前事后都静悄悄得一点真实的感觉都没有。
不说朝堂上还有很多人恍恍惚惚,就连地方知州监察上任后,百姓也是处于一种不可置信的状态里。
李庆安是什么人?爵位不高但举朝上下可真没几个人敢跟他甩脸色的,平日里一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就算是地处犄角旮旯的小地方的人都只敢关起门来唾骂的那一种。
大半辈子顺风顺水蝇营狗苟,党羽覆盖大半朝臣,还有那藏的这么深的赚钱渠道,就这么被拔出了?怎么可能,骗人的吧?而且就算真的整治了,果真没有漏网之鱼?
其实仔细想一想,自先帝正平末年,武官就渐渐凋零。而且先帝老年多疑,卸下了几位沙场名将的军权,表面上说体恤爱将让其早享天伦,其实就是怕他们心存反意。兔死狗烹,先帝做得也不是特别过分,但还是有不少人心灰意冷告老还乡。如今朝堂上仅存的两位先帝时期的武将也不过镇国公与段老将军二人而已。
军权部分分散,可大权都掌握在皇帝手里。朝中新晋的武官又庸庸碌碌,没几个能挑的起大梁。大誉东方沿海,北方及东北与北戎接壤,还有一小部分与西夷和南蛮。与北戎分界线最长,所以拥有的兵力也最雄厚。皇帝早年放手军权,如今又封太子又把国事都全权交付,俨然是退居二线的姿态。
相比较李庆安,其党羽大多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整日里就知道耍耍嘴皮子动动笔杆子,除了附和与经营屁点用都没有,几个武将也都名存实亡,好不容易靠着德妃吹耳旁风从皇帝那里求的禁军统领的官职还一下被太子给端了!
再厉害的文臣,在一群军痞子面前也只能打落牙齿混血吞。
有人情商高,静下心来把最近发生的事情捋一捋就可以大致推断太子是怎样的一个人。虽然不知道品行如何,但是现在起码是要严厉治国的。
是大誉的嫡长皇子,又是统领过军队的人,也站过在千军万马中的最高点,这样一个人,怎能没有野心?
太子突如其来的彻查只是一个铺垫,而最终的目的,是要恢复鼎盛时期的国力。大胆的说,太子的野心,可能是要比肩文帝景帝的。
所以,扯下了根部的毒瘤是根本,那么百姓民生便是基础。无论是在籍人数还是人均土地,又或者是每户公粮还有饥民难民,都与文景时期存在云泥之别。
有这样雄心的,那必定会笼络文人,最起码只要不在答案上犯忌讳,太子都不予以追究,若真是个开明的,说不准还能得到赏识。
李庆安的案子轰动朝野,而现下朝中空了一小半太子也漠然无视,压根儿没有把下面的官员提拔上来的意思,其中深意,想一想都让人兴奋的心如擂鼓。
想通的学子下了决心,可真的到了庄严的大殿,又胡思乱想怕累及家人,不免又退却了。
直到殿试放榜,才捶胸顿足。
放榜之日,学子们都恭恭敬敬地等候在大殿外,静静地听公公报出十位学子的名字,籍贯姓名,一个一个,似乎决定了他们命运的方向。
听到名字的学子掩下激动,整冠肃容踏进殿门。
这些人,前二甲是跑不了的。
其实在决定一甲前三的时候,则宁有些犹豫。
按道理来说,就才华和观点,何绍齐就领先于其他人,可就是言辞太激烈了些。因为并不了解其为人,怕就怕只是纸上谈兵。而他看好的其他两位,文采不输,重点内容也是他想要的。
不过转念一想,他本就都个个拔尖,自己又何必执着于言辞?
这件事喻则陵全程没有说上一句话,而那两位学士想说两嘴,但是一看到太子煞有其事地点头的样子,不禁又默默地撇过头。
则宁并不想□□,他也想有人出来反驳他然后辩论个几回合,可无奈剩下的人都是一帮子软蛋,他一眼望过去还没开口就跪下来认错,本来不生气的又是一阵恨铁不成钢。不过这也有好处,起码在他选拔人才的时候,就算损伤了权贵利益,他们也不敢开口。
十位学子按照名单顺序一一站好,行礼平身后才敢抬头。
这是皇帝处理政事的议政殿,皇帝不在,正中央的御座自然是空了下来,而在御座下首,以为身着四爪金龙朝服的年轻男子端坐在上。
剑眉朗目,薄唇微抿,端端然是一位美男子。不过周身气质使然,怎么都掩饰不住的尊贵会让人忽略出色的容貌。
站在正中央的何绍齐则宁是认得的,可其他人只是上次在殿试中略略扫过。一个个看去,有老有少,大多是中年人。
三年一春闱,这些人便是大誉上下这三年里最出色的。也希望以后还可以这么出色。
则宁双手放在案几上道:“承蒙陛下抬爱,陛下抱恙修养期间暂由孤来监政,此次殿试也有孤主持。察尔才情,观其行文,无一不是惊才绝艳,现下无论名次为何,日后也需勤勤恳恳,再造功业。”
则宁手边的圣旨是一早高石亲自送过来的,帝印早已印好,就等着则宁提笔。
本来选定与何绍齐为前三名的两位,一位是汴州的蔺源,一位是豫章的王谨言。
这个蔺源会试成绩也是前十,年纪不大,行文却稳重,倒也难能可贵。可这个王谨言相比较来说会试成绩就比较靠后了,不过殿试答卷精彩,否则也不能一跃入一甲。
说起来,则宁想到一件事。
说起来,除状元榜眼外,国际惯例探花可是要给未婚美男子的。而这三个人,除了蔺源,其他两个都成亲数年。则宁突然来了兴致,开口问:“汴州蔺源是哪位?”
有一人出列行礼道:“回殿下,是草民。”
则宁歪头瞅一瞅,呈上来的信息说此人不过十九,还未弱冠,不过在家乡可是有名的神童,曾连中两元,也难得没有如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没落下去。此人已经不能称之为少年了,他模样已经长开,已有翩翩佳公子之态。
则宁问:“家中独子否?”
那位年轻的学子脸色有点怪异,但又被自己强行压下,回道:“否,尚有一弟一妹。”
“定亲否?”
“并无。”
则宁还想问什么就听旁边喻则陵轻轻的咳了一声,才收敛些。
则宁坐正,道了声:“善。”
照例叫了几个人,也都一一问了些问题,有的有关于家庭农牧,也有的关于自身状况。走完这个流程才开始定一甲。
不只是殿内殿外气氛紧张,就连皇宫外的街巷楼阁里都站着人翘首以待。三年一次的进士走马游街,可是难得的盛况。
直到宫门大开,有传官骑马飞奔而出,大声道:“新科状元青西何绍齐!榜眼豫章王谨言!探花汴州蔺源!新科状元青西何绍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