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wtxt.org,情满葫芦峪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了爷爷的头上,好像是爷爷早在几百年前就谋划好了现在的这一切。于是在村民的心目中,爷爷成了村子里的族长,这倒是支书石大头和上葫芦峪的人们所始料未及的。由于全村几百多人都姓石,所以族长的威信和地位所带来的好处还是蛮多的,虽然没有什么工资报酬。比如谁家有个什么红白喜事,请族长去主持大事,自然,一顿饭是少不了的。由于村民们普遍都家境穷苦,酒是请不起的,于是也就不愿请喝酒。爷爷明白这个道理,心地善良仁厚的他也不想让乡亲们破费,于是就借口自己的誓言决不喝酒,这让事主家很是感激,于是其他再有事的人家也就自然愿意请爷爷去主事儿了。
爷爷在全村四百多人面前说一不二,但奶奶只在爷爷一个人面前说一不二。奶奶给爷爷生了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因为奶奶认识不少字,据说是上过什么洋学堂(虽然奶奶自己从来没有承认过,这是爷爷从救回奶奶时奶奶的穿着上瞎猜的)。于是奶奶的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就都认得不少字。奶奶的四个儿子很孝顺,于是四个儿媳也就只好很贤惠。
见过大世面的奶奶很有派头,威望也很高。因为很多与柱子的父亲那一辈的人都吃过奶奶做的饭,甚至有的还吃过她的奶,尤其是从小就失母丧父的孤儿。石富山就是柱子的父亲那一辈中年龄最大的一个。
那还是奶奶家刚有些钱粮的时候。初冬的一天,奶奶到自家的山林中采摘熟透的柿子做柿饼,就见只有十三、四岁的富山蜷曲在柿子树下抱着肚子呻吟。一问才知道孩子三天没有吃饭了,光吃柿子充饥屎都拉不出来。奶奶就心疼得不行。扶着没了爹娘瘦得干瘪的富山回到家,奶奶就给他熬了两大碗稠粥。稠粥的数量是奶奶精心测量过的,两大碗水,大半碗小米,临下锅前奶奶又给抓了两把大米,一小把干枣。稠粥熬好后不一会儿奶奶就给富山盛了小半碗让他趁热喝下。喷香的金银米粥第一口差点儿没让他把自己的舌头给吞进肚里去,好在米粥还烫嘴,饥饿的富山就是再心急也没有办法吃得太快。半碗吃完又是半碗,而且还就着一条灶底火烤熟的小咸鱼,最后是一大碗。两大碗米粥下肚后石富山还是不饱,但奶奶就再也不给任何其他吃的了。虽然石富山仍然嘴馋,但奶奶不给,他也就不好意思再要。奶奶让吃完米粥的富山到堂屋门前的石墩上坐下不准乱动。半晌,小肚子里一阵叽里咕噜乱响,蹦出好几个臭屁后肚子也就不疼了。看着满脸脏兮兮头发上还沾着乱草的富山,奶奶就用剪刀把已经都打了卷的乱发给剪掉了。虽然奶奶理发的手艺不好给剪得参差不齐,但经过热水和香胰子洗过几遍之后,也显得精神了不少。就在这一天,石富山记住了他一生中知道的两样最香的东西——一是奶奶给他的金银稠粥,一是奶奶给他洗头的香胰子。当时才只有几岁的柱子的大爷就看着富山哥哥参差不齐的头发一个劲地笑。
吃完饭后奶奶并没有就让石富山离开,而是让他跟自己到后山去摘柿子。给奶奶干了半天活的富山晚饭自然也在奶奶家里吃,这次是两大碗米粥外加三个混合面大窝头,喷香的窝头就着咸菜大葱,富山自我感觉他至少能吃五个,但奶奶就只让他吃三个。在人家家里吃饭,就是自己心底里再有什么想法,人家不给吃,你也不好意思要啊。但不管怎样,石富山还是很感激这个血缘并不亲近的婶子,没有婶子的这两顿饭,或许他现在就已经饿死了。石富山真正吃饱饭是第二天正好爷爷从外乡回来,在奶奶家院子外面闲溜达的富山就帮爷爷卸车,奶奶就又管富山吃了一顿饭。这次奶奶让他尽着肚子吃,但要求是必须先喝一大碗稀饭。那次只有十三、四岁瘦小干瘪的石富山一口气吃了七个大窝头。看着孩子狼吞虎咽的吃相,爷爷就笑,而奶奶就在一旁边叹气边抹眼泪。晚上,爷爷把奶奶搂在怀里,说自己过的是神仙的日子。奶奶骂他臭美,爷爷却一本正经地说他搂着观音娘娘睡,自己不也是神仙?是神仙自然过的就是神仙的日子。
后来,奶奶见富山吃了上顿没下顿,家里亲近的人也无力照料,就让才只有十四岁的富山跟着爷爷出车跑外了。从此以后,石富山就成了奶奶家里固定来吃饭的一个。这样的事情几乎不几年就有一个。比柱子的父亲只小几个月、很小就没了爹娘的小叔富有就是这样一直跟着奶奶长大的。平时,有孩子在奶奶家里跟柱子的姑姑、大爷们一起玩儿,只要到了饭时,就直接在奶奶家里吃一顿饭那是很自然的事情。奶奶觉得,只要她跟爷爷这样不停地跑里跑外,照顾这些孩子们填饱肚子还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但土改中被村里划定为唯一一个“富农”以后,爷爷就不能再出去跑买卖了,家中就自然没有了进项,加上家里已经有了六个孩子,还有小叔富有等每天不下十张嘴在家里吃饭,奶奶的箱底就日渐空虚。紧接着随后而来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情况就更不乐观了。直到奶奶把一件珍藏的翡翠手镯交待给爷爷去典当。
私下里,奶奶向爷爷抱怨这是什么世道?好的政府是能让更多的穷人变富,而不是为了所谓的公平让富人也变穷。小河里有水大河里才能满,民不富,国自然不强。奶奶虽然有自己的想法,但奶奶不是一个不懂变通的人,也就是在之后的漫长日子里,才让爷爷和全村的人知道了奶奶到底是怎样的了不起。
家里没有了更多的粮食,奶奶就利用抱窝的老母鸡孵出小鸡养着。奶奶养鸡不像葫芦峪的村民一样在家里垒鸡窝,而是让爷爷用荆条编织鸡笼,从小就把小鸡养在鸡笼里。等到小鸡长到能够自己找食吃时,奶奶就让大爷他们几个孩子白天把鸡笼抬到后山上的山林子里。从小住惯了鸡笼的小鸡们就在白天吃饱肚子后傍晚该上宿时很自觉地又回到鸡笼里,大爷他们几个孩子就再把鸡笼抬回自己的家。因为不用粮食喂鸡,奶奶家的鸡就养的比其他人家的都多,多的时候能达到几十只。这样,小孩子需要的鸡蛋就有了保障,而且每过个把月,奶奶就杀掉一只鸡,并把鸡与五六斤栗子一同熬透。金黄的栗子吸饱了鸡的浓油也变得跟鸡肉一样香,软糯的栗子吸走了鸡身上的肥油让鸡也变得不那么肥腻了。这成了孩子们的最爱。后来,凶恶的大队书记石大头以“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名义把狡猾的地主婆的罪证抓走了十几只后,奶奶就不再养那么多鸡而改养鸽子了。奶奶让爷爷在自家的大枣树上放了几个陶罐,经常在陶罐里放上一些谷子和水。不几日果真引来了几只鸽子,从此这些鸽子就在奶奶家的树上安了家。后来,爷爷把家里的几棵柿子树上也挂上了陶罐。鸽子虽然比鸡小的多,但比鸡更有营养。再说野生的鸽子愿意飞到谁家里你石大头就是有再大的本事也管不着。奶奶还把秋收后的栗子皮、废木料、烂树叶等物品放在房后的夹道里,当来年暖和的时候还经常给泼些水。于是房后的地上就经常长出许多蘑菇和木耳等可吃的东西。就是在如此贫瘠的山沟里,在那样非常的政治环境下,奶奶就是靠着自己的智慧,顽强地养活了里外几十口子人。奶奶还懂得很多种草药,这个本事是奶奶嫁给爷爷后在书本上学来的。秀兰的母亲在小的时候有一次生了一场大病,眼看着就不行了,秀兰的姥姥急得要命,就是奶奶用各种草药又是洗又是灌的花了三天的时间才给救过来的。为了感激奶奶的救命之恩,无以为报的秀兰的姥姥就让秀兰的母亲拜奶奶为干娘。村里人有个头痛脑热肚子疼什么的,一般都是来找奶奶。
这些小本领还远远不能展示奶奶的水平,真正让爷爷和村民们知道奶奶的厉害的还是与石大头的较量。
在了爷爷的头上,好像是爷爷早在几百年前就谋划好了现在的这一切。于是在村民的心目中,爷爷成了村子里的族长,这倒是支书石大头和上葫芦峪的人们所始料未及的。由于全村几百多人都姓石,所以族长的威信和地位所带来的好处还是蛮多的,虽然没有什么工资报酬。比如谁家有个什么红白喜事,请族长去主持大事,自然,一顿饭是少不了的。由于村民们普遍都家境穷苦,酒是请不起的,于是也就不愿请喝酒。爷爷明白这个道理,心地善良仁厚的他也不想让乡亲们破费,于是就借口自己的誓言决不喝酒,这让事主家很是感激,于是其他再有事的人家也就自然愿意请爷爷去主事儿了。
爷爷在全村四百多人面前说一不二,但奶奶只在爷爷一个人面前说一不二。奶奶给爷爷生了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因为奶奶认识不少字,据说是上过什么洋学堂(虽然奶奶自己从来没有承认过,这是爷爷从救回奶奶时奶奶的穿着上瞎猜的)。于是奶奶的四个儿子、两个女儿就都认得不少字。奶奶的四个儿子很孝顺,于是四个儿媳也就只好很贤惠。
见过大世面的奶奶很有派头,威望也很高。因为很多与柱子的父亲那一辈的人都吃过奶奶做的饭,甚至有的还吃过她的奶,尤其是从小就失母丧父的孤儿。石富山就是柱子的父亲那一辈中年龄最大的一个。
那还是奶奶家刚有些钱粮的时候。初冬的一天,奶奶到自家的山林中采摘熟透的柿子做柿饼,就见只有十三、四岁的富山蜷曲在柿子树下抱着肚子呻吟。一问才知道孩子三天没有吃饭了,光吃柿子充饥屎都拉不出来。奶奶就心疼得不行。扶着没了爹娘瘦得干瘪的富山回到家,奶奶就给他熬了两大碗稠粥。稠粥的数量是奶奶精心测量过的,两大碗水,大半碗小米,临下锅前奶奶又给抓了两把大米,一小把干枣。稠粥熬好后不一会儿奶奶就给富山盛了小半碗让他趁热喝下。喷香的金银米粥第一口差点儿没让他把自己的舌头给吞进肚里去,好在米粥还烫嘴,饥饿的富山就是再心急也没有办法吃得太快。半碗吃完又是半碗,而且还就着一条灶底火烤熟的小咸鱼,最后是一大碗。两大碗米粥下肚后石富山还是不饱,但奶奶就再也不给任何其他吃的了。虽然石富山仍然嘴馋,但奶奶不给,他也就不好意思再要。奶奶让吃完米粥的富山到堂屋门前的石墩上坐下不准乱动。半晌,小肚子里一阵叽里咕噜乱响,蹦出好几个臭屁后肚子也就不疼了。看着满脸脏兮兮头发上还沾着乱草的富山,奶奶就用剪刀把已经都打了卷的乱发给剪掉了。虽然奶奶理发的手艺不好给剪得参差不齐,但经过热水和香胰子洗过几遍之后,也显得精神了不少。就在这一天,石富山记住了他一生中知道的两样最香的东西——一是奶奶给他的金银稠粥,一是奶奶给他洗头的香胰子。当时才只有几岁的柱子的大爷就看着富山哥哥参差不齐的头发一个劲地笑。
吃完饭后奶奶并没有就让石富山离开,而是让他跟自己到后山去摘柿子。给奶奶干了半天活的富山晚饭自然也在奶奶家里吃,这次是两大碗米粥外加三个混合面大窝头,喷香的窝头就着咸菜大葱,富山自我感觉他至少能吃五个,但奶奶就只让他吃三个。在人家家里吃饭,就是自己心底里再有什么想法,人家不给吃,你也不好意思要啊。但不管怎样,石富山还是很感激这个血缘并不亲近的婶子,没有婶子的这两顿饭,或许他现在就已经饿死了。石富山真正吃饱饭是第二天正好爷爷从外乡回来,在奶奶家院子外面闲溜达的富山就帮爷爷卸车,奶奶就又管富山吃了一顿饭。这次奶奶让他尽着肚子吃,但要求是必须先喝一大碗稀饭。那次只有十三、四岁瘦小干瘪的石富山一口气吃了七个大窝头。看着孩子狼吞虎咽的吃相,爷爷就笑,而奶奶就在一旁边叹气边抹眼泪。晚上,爷爷把奶奶搂在怀里,说自己过的是神仙的日子。奶奶骂他臭美,爷爷却一本正经地说他搂着观音娘娘睡,自己不也是神仙?是神仙自然过的就是神仙的日子。
后来,奶奶见富山吃了上顿没下顿,家里亲近的人也无力照料,就让才只有十四岁的富山跟着爷爷出车跑外了。从此以后,石富山就成了奶奶家里固定来吃饭的一个。这样的事情几乎不几年就有一个。比柱子的父亲只小几个月、很小就没了爹娘的小叔富有就是这样一直跟着奶奶长大的。平时,有孩子在奶奶家里跟柱子的姑姑、大爷们一起玩儿,只要到了饭时,就直接在奶奶家里吃一顿饭那是很自然的事情。奶奶觉得,只要她跟爷爷这样不停地跑里跑外,照顾这些孩子们填饱肚子还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但土改中被村里划定为唯一一个“富农”以后,爷爷就不能再出去跑买卖了,家中就自然没有了进项,加上家里已经有了六个孩子,还有小叔富有等每天不下十张嘴在家里吃饭,奶奶的箱底就日渐空虚。紧接着随后而来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情况就更不乐观了。直到奶奶把一件珍藏的翡翠手镯交待给爷爷去典当。
私下里,奶奶向爷爷抱怨这是什么世道?好的政府是能让更多的穷人变富,而不是为了所谓的公平让富人也变穷。小河里有水大河里才能满,民不富,国自然不强。奶奶虽然有自己的想法,但奶奶不是一个不懂变通的人,也就是在之后的漫长日子里,才让爷爷和全村的人知道了奶奶到底是怎样的了不起。
家里没有了更多的粮食,奶奶就利用抱窝的老母鸡孵出小鸡养着。奶奶养鸡不像葫芦峪的村民一样在家里垒鸡窝,而是让爷爷用荆条编织鸡笼,从小就把小鸡养在鸡笼里。等到小鸡长到能够自己找食吃时,奶奶就让大爷他们几个孩子白天把鸡笼抬到后山上的山林子里。从小住惯了鸡笼的小鸡们就在白天吃饱肚子后傍晚该上宿时很自觉地又回到鸡笼里,大爷他们几个孩子就再把鸡笼抬回自己的家。因为不用粮食喂鸡,奶奶家的鸡就养的比其他人家的都多,多的时候能达到几十只。这样,小孩子需要的鸡蛋就有了保障,而且每过个把月,奶奶就杀掉一只鸡,并把鸡与五六斤栗子一同熬透。金黄的栗子吸饱了鸡的浓油也变得跟鸡肉一样香,软糯的栗子吸走了鸡身上的肥油让鸡也变得不那么肥腻了。这成了孩子们的最爱。后来,凶恶的大队书记石大头以“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名义把狡猾的地主婆的罪证抓走了十几只后,奶奶就不再养那么多鸡而改养鸽子了。奶奶让爷爷在自家的大枣树上放了几个陶罐,经常在陶罐里放上一些谷子和水。不几日果真引来了几只鸽子,从此这些鸽子就在奶奶家的树上安了家。后来,爷爷把家里的几棵柿子树上也挂上了陶罐。鸽子虽然比鸡小的多,但比鸡更有营养。再说野生的鸽子愿意飞到谁家里你石大头就是有再大的本事也管不着。奶奶还把秋收后的栗子皮、废木料、烂树叶等物品放在房后的夹道里,当来年暖和的时候还经常给泼些水。于是房后的地上就经常长出许多蘑菇和木耳等可吃的东西。就是在如此贫瘠的山沟里,在那样非常的政治环境下,奶奶就是靠着自己的智慧,顽强地养活了里外几十口子人。奶奶还懂得很多种草药,这个本事是奶奶嫁给爷爷后在书本上学来的。秀兰的母亲在小的时候有一次生了一场大病,眼看着就不行了,秀兰的姥姥急得要命,就是奶奶用各种草药又是洗又是灌的花了三天的时间才给救过来的。为了感激奶奶的救命之恩,无以为报的秀兰的姥姥就让秀兰的母亲拜奶奶为干娘。村里人有个头痛脑热肚子疼什么的,一般都是来找奶奶。
这些小本领还远远不能展示奶奶的水平,真正让爷爷和村民们知道奶奶的厉害的还是与石大头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