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wtxt.org,天生不是做官的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去别人意见的,就说道:“大人不如还是按惯例修,反正礼部已经准备这么久了,和《九章算术》有关的书籍都在,想要修一部完整的《九章算术注》也不难,至于大人总结的那九句话,不如放在《九章算术注》的最前面,当序言吧,这样既不会浪费了大人的心血,也对陛下,对朝廷有个交代。”
林清一听,觉得这个主意也不错。如果只总结九句的话,确实算不上一本书,也显得有些单薄,还不如完整的修一部《九章算术注》的典籍,把这几句话放在前面当序言,看起来更完整妥当一些。
于是,林清说道:“钱老说的有理,是本官年纪轻考虑的不足,就按钱老说的修吧!”
钱老听了大喜,说:“大人折煞下官了,下官不过是年纪大了,胆子小了,没大人这么有魄力了,考虑的事也多一些。”
林清摇摇头,说:“要不是钱老提醒,等书出来,说不定御史就又找到新话题弹劾本官了。”
钱顾看着林清同意了,也就放下心来,又接着去修书了。
由于计划的变更,本来林清打算修一两个月的书,结果硬是用了大半年,一直快到过年了才修完,不过也正好在新年的庆典上呈给了皇帝。
周琰看到书倒是很高兴,朝廷能有精力修书,起码说明如今国泰民安,所以大手一挥,给了礼部修书的众人不少赏赐。
对于林清提出想要用石碑刻书,以便可以流传后世,也欣然应许。
林清得到周琰的应许后,就开始思考如何把书刻成石碑才能流传到后世。毕竟要是传不到后世,那他做的这些岂不是无用功。
要想把书流传后世,首先就得让书能经受住时间的流逝,在众多的能记录文字的材料中,如纸、帛、毛皮和石碑,纸、帛和毛皮实在太容易损坏了,所以林清一开始就决定,等把书修完,就把它刻在石碑上,省得千年之后,连渣都不剩。
可用石碑,也不是万无一失,书刻在石碑上,虽然只要不是人为抹掉,一般不会没,可不等于石碑不会没。
林清就经常听到一些古玩行当说,前朝哪位哪位著名的文人,他刻的碑,被某个不识货的人,当成石头,盖房子或者铺路了。所以如何让这些石碑能安全的流传后世,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林清在礼部绞尽脑汁想了几天,终于想出了几条可行的办法:
其一,就是刻石碑的石材不能太好,也不能太差。太好了,如汉白玉那样的,不用想,肯定容易被贼惦记,丢的机率更大,而太差了,一看就是垒墙的那种,遇到不识货的,更是容易被用来盖房子。
其二,就是多刻几份,最好来上一百份,毕竟石碑多了,能流传到后世的机率也大一些。
其三,想到第三点,林清直接向周琰递了牌子,打算进宫请周琰帮忙。
慈宁宫
周琰正陪着杨太后听戏,如今先帝已经去世一年了,国丧也过去了,宫里宫外也热闹了起来,周琰担心他母后在后宫寂寞,特地从京城挑了一个有名的戏班,来宫里唱戏给他母后听。
听到杨云在耳边小声的说先生打算面圣,周琰点点头,对杨太后说:“母后,儿子稍微有点事,先出去一下。”
杨太后正好看完一出,趁着空档,转头对周琰随口问道:“可是出什么事了?”
周琰笑着说:“母后放心,不是出什么事了,是先生有点事要给朕说。”
杨太后听到周琰说“先生”,就问道:“可是当初你的太傅,林大人?”
周琰点点头,说:“正是。”
“那让他进来吧,反正也不是外人。”杨太后接过旁边王皇后递过来的茶,喝了一口说道。
周琰觉得也是,林清大过年的进宫,想必也没有什么大事,就直接让杨云去宫外传林清。
林清跟着杨云进了宫,本来以为直接去太和殿的,谁知却去了后宫,不过好在他今天要说的不是什么政事,所以也不用避讳。
林清进了慈宁宫,先给周琰和杨太后行礼,然后就立在一旁。
杨太后看了林清,说:“先生也不是外人,赐坐吧!”
林清赶忙谢恩,然后才在周琰的下首坐下。
周琰对林清大过年的进宫也很奇怪,就问道:“不知先生这时候来,有何要事?”
林清把他打算用石碑刻新修的《九章算术注》的事给周琰说了一遍,又说了自己担心石碑不能顺利流传后世。
周琰听了,虽然不知道林清为什么会对这件事这么执着,不过还是说道:“先生是担心,世事变迁,这石碑可能会流传不下去,所以希望朕想个办法,找几个好地方,能给你藏石碑?”
林清忙点点头,说:“臣知道不应该用这点小事麻烦陛下,可臣能想到的地方实在有限,所以想来找陛下讨个主意。”
“先生都想了哪些地方?”周琰有些好奇的问。
林清想了想,说:“臣打算刻一百块石碑,在礼部后院埋一块,在京城有名的山里,每座山埋上一块,在京城城墙外,再埋一块,然后带两块送回老家,一块放在族里的学堂,一块等臣百年之后放在墓地里,然后剩下的那些,臣打算送给朝中的大臣,让他们帮忙带回老家,找个地方埋着。”
周琰听了嘴角抽了抽,他家先生对埋石碑这件事,到底有多执着,难不成他家先生,真打算凭这本书要流传千古不成。
不过一块石碑的事,周琰也懒得多说什么,而且觉得也挺有趣的,就说道:“既然如此,先生既然怕会流传丢了,不如在朕的国库也放上一块吧,想必朕的国库还是安全一点的。”
林清一听大喜,起码在国库的东西,流传后世的机会大一些,忙起身,说:“多谢陛下。”
周琰笑着说:“不过一块石碑,先生何必客气。”
林清道了谢,刚坐下,就听到旁边杨太后悠悠的说:“林爱卿,不如哀家替你埋一块。”
林清听了,来不及多想,忙起身,说:“多谢太后,微臣刻好了就送一块来。”
周琰听了,随口笑着问道:“母后也有兴致?不知母后打算埋在哪?”
杨太后淡淡的说:“哀家打算放你父皇的皇陵里。你父皇的皇陵不是还没封死吗?留着门等哀家死后好和他合葬,哀家和你父皇差三四十年,等哀家百年之后,想必你父皇只怕连灰都不剩了,哀家去了也陪不了,干脆就别陪了,你给哀家再找个地方建个,哀家以后进去也清静。至于你父皇的皇陵,找个吉利的日子,把断龙石落了吧!”
杨太后又转头看着林清,说:“林爱卿觉得哀家的提议怎么样?”
林清:…………
皇陵,好像比较容易招盗墓贼吧!
第一百八十二章
林清在得了周琰的许诺后,就把新编的《九章算术注》删减了一下,当然重点保留了他那九句话,然后找工匠刻一百块石碑。
等石碑刻完,林清就按计划开始了大放送活动。
林清先挑了刻的最好的两块,一块送给周琰放在国库里,另一块送给杨太后,至于杨太后会不会把它放在先帝的皇陵,这林清可就不敢过问了。
等送完这两位,林清在礼部的后院埋了一块,然后又把京城周围的山埋了一遍,除了给自己留了两块,剩下的就分给几位尚书和阁老,希望他们以后能传给后人或者回老家找个地方埋着。
几位阁老和尚书接到林清送的“礼物”后,有些哭笑不得,还以为林清想给新编的《九章算术注》打名气,不过身为同僚,这点面子不能不给,所以一个个都收下了,至于有没有把林清的嘱咐放下心上,这就不得而知了。
林清送完了石碑,终于把长久以来压在心底的这件大事干完了,不由狠狠的松了一口气,也有心思干别的事了,而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先帮他儿子把媳妇娶了。
林桓因为国丧耽搁了一年,如今年纪也不小了,而女方那边也快十八了,更是不能耽搁了,所以一过了年,林清就带着林桓上门,和齐家把大定过了,并且把亲事的日子定在了春天。
去别人意见的,就说道:“大人不如还是按惯例修,反正礼部已经准备这么久了,和《九章算术》有关的书籍都在,想要修一部完整的《九章算术注》也不难,至于大人总结的那九句话,不如放在《九章算术注》的最前面,当序言吧,这样既不会浪费了大人的心血,也对陛下,对朝廷有个交代。”
林清一听,觉得这个主意也不错。如果只总结九句的话,确实算不上一本书,也显得有些单薄,还不如完整的修一部《九章算术注》的典籍,把这几句话放在前面当序言,看起来更完整妥当一些。
于是,林清说道:“钱老说的有理,是本官年纪轻考虑的不足,就按钱老说的修吧!”
钱老听了大喜,说:“大人折煞下官了,下官不过是年纪大了,胆子小了,没大人这么有魄力了,考虑的事也多一些。”
林清摇摇头,说:“要不是钱老提醒,等书出来,说不定御史就又找到新话题弹劾本官了。”
钱顾看着林清同意了,也就放下心来,又接着去修书了。
由于计划的变更,本来林清打算修一两个月的书,结果硬是用了大半年,一直快到过年了才修完,不过也正好在新年的庆典上呈给了皇帝。
周琰看到书倒是很高兴,朝廷能有精力修书,起码说明如今国泰民安,所以大手一挥,给了礼部修书的众人不少赏赐。
对于林清提出想要用石碑刻书,以便可以流传后世,也欣然应许。
林清得到周琰的应许后,就开始思考如何把书刻成石碑才能流传到后世。毕竟要是传不到后世,那他做的这些岂不是无用功。
要想把书流传后世,首先就得让书能经受住时间的流逝,在众多的能记录文字的材料中,如纸、帛、毛皮和石碑,纸、帛和毛皮实在太容易损坏了,所以林清一开始就决定,等把书修完,就把它刻在石碑上,省得千年之后,连渣都不剩。
可用石碑,也不是万无一失,书刻在石碑上,虽然只要不是人为抹掉,一般不会没,可不等于石碑不会没。
林清就经常听到一些古玩行当说,前朝哪位哪位著名的文人,他刻的碑,被某个不识货的人,当成石头,盖房子或者铺路了。所以如何让这些石碑能安全的流传后世,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林清在礼部绞尽脑汁想了几天,终于想出了几条可行的办法:
其一,就是刻石碑的石材不能太好,也不能太差。太好了,如汉白玉那样的,不用想,肯定容易被贼惦记,丢的机率更大,而太差了,一看就是垒墙的那种,遇到不识货的,更是容易被用来盖房子。
其二,就是多刻几份,最好来上一百份,毕竟石碑多了,能流传到后世的机率也大一些。
其三,想到第三点,林清直接向周琰递了牌子,打算进宫请周琰帮忙。
慈宁宫
周琰正陪着杨太后听戏,如今先帝已经去世一年了,国丧也过去了,宫里宫外也热闹了起来,周琰担心他母后在后宫寂寞,特地从京城挑了一个有名的戏班,来宫里唱戏给他母后听。
听到杨云在耳边小声的说先生打算面圣,周琰点点头,对杨太后说:“母后,儿子稍微有点事,先出去一下。”
杨太后正好看完一出,趁着空档,转头对周琰随口问道:“可是出什么事了?”
周琰笑着说:“母后放心,不是出什么事了,是先生有点事要给朕说。”
杨太后听到周琰说“先生”,就问道:“可是当初你的太傅,林大人?”
周琰点点头,说:“正是。”
“那让他进来吧,反正也不是外人。”杨太后接过旁边王皇后递过来的茶,喝了一口说道。
周琰觉得也是,林清大过年的进宫,想必也没有什么大事,就直接让杨云去宫外传林清。
林清跟着杨云进了宫,本来以为直接去太和殿的,谁知却去了后宫,不过好在他今天要说的不是什么政事,所以也不用避讳。
林清进了慈宁宫,先给周琰和杨太后行礼,然后就立在一旁。
杨太后看了林清,说:“先生也不是外人,赐坐吧!”
林清赶忙谢恩,然后才在周琰的下首坐下。
周琰对林清大过年的进宫也很奇怪,就问道:“不知先生这时候来,有何要事?”
林清把他打算用石碑刻新修的《九章算术注》的事给周琰说了一遍,又说了自己担心石碑不能顺利流传后世。
周琰听了,虽然不知道林清为什么会对这件事这么执着,不过还是说道:“先生是担心,世事变迁,这石碑可能会流传不下去,所以希望朕想个办法,找几个好地方,能给你藏石碑?”
林清忙点点头,说:“臣知道不应该用这点小事麻烦陛下,可臣能想到的地方实在有限,所以想来找陛下讨个主意。”
“先生都想了哪些地方?”周琰有些好奇的问。
林清想了想,说:“臣打算刻一百块石碑,在礼部后院埋一块,在京城有名的山里,每座山埋上一块,在京城城墙外,再埋一块,然后带两块送回老家,一块放在族里的学堂,一块等臣百年之后放在墓地里,然后剩下的那些,臣打算送给朝中的大臣,让他们帮忙带回老家,找个地方埋着。”
周琰听了嘴角抽了抽,他家先生对埋石碑这件事,到底有多执着,难不成他家先生,真打算凭这本书要流传千古不成。
不过一块石碑的事,周琰也懒得多说什么,而且觉得也挺有趣的,就说道:“既然如此,先生既然怕会流传丢了,不如在朕的国库也放上一块吧,想必朕的国库还是安全一点的。”
林清一听大喜,起码在国库的东西,流传后世的机会大一些,忙起身,说:“多谢陛下。”
周琰笑着说:“不过一块石碑,先生何必客气。”
林清道了谢,刚坐下,就听到旁边杨太后悠悠的说:“林爱卿,不如哀家替你埋一块。”
林清听了,来不及多想,忙起身,说:“多谢太后,微臣刻好了就送一块来。”
周琰听了,随口笑着问道:“母后也有兴致?不知母后打算埋在哪?”
杨太后淡淡的说:“哀家打算放你父皇的皇陵里。你父皇的皇陵不是还没封死吗?留着门等哀家死后好和他合葬,哀家和你父皇差三四十年,等哀家百年之后,想必你父皇只怕连灰都不剩了,哀家去了也陪不了,干脆就别陪了,你给哀家再找个地方建个,哀家以后进去也清静。至于你父皇的皇陵,找个吉利的日子,把断龙石落了吧!”
杨太后又转头看着林清,说:“林爱卿觉得哀家的提议怎么样?”
林清:…………
皇陵,好像比较容易招盗墓贼吧!
第一百八十二章
林清在得了周琰的许诺后,就把新编的《九章算术注》删减了一下,当然重点保留了他那九句话,然后找工匠刻一百块石碑。
等石碑刻完,林清就按计划开始了大放送活动。
林清先挑了刻的最好的两块,一块送给周琰放在国库里,另一块送给杨太后,至于杨太后会不会把它放在先帝的皇陵,这林清可就不敢过问了。
等送完这两位,林清在礼部的后院埋了一块,然后又把京城周围的山埋了一遍,除了给自己留了两块,剩下的就分给几位尚书和阁老,希望他们以后能传给后人或者回老家找个地方埋着。
几位阁老和尚书接到林清送的“礼物”后,有些哭笑不得,还以为林清想给新编的《九章算术注》打名气,不过身为同僚,这点面子不能不给,所以一个个都收下了,至于有没有把林清的嘱咐放下心上,这就不得而知了。
林清送完了石碑,终于把长久以来压在心底的这件大事干完了,不由狠狠的松了一口气,也有心思干别的事了,而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先帮他儿子把媳妇娶了。
林桓因为国丧耽搁了一年,如今年纪也不小了,而女方那边也快十八了,更是不能耽搁了,所以一过了年,林清就带着林桓上门,和齐家把大定过了,并且把亲事的日子定在了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