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wtxt.org,靖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之前皇帝说要改建一座便殿,设置御书房作为批复奏疏、举办燕朝、召对朝臣的所在,取名养心殿就是从孟子这句话来的。
而刚才王守仁虽然没有多讲心学的见解,但心学中的很多见解源流那就是远追孟子观点而来。
现在,王守仁刚从二程、朱熹这理学祖师爷的观点进讲,杨廷和又从孟子的言论开始进讲,针锋相对之意明显。
自然而然,这也是因为杨廷和能够先知道王守仁怎么讲。
这不公平,但杨廷和显然不在意:都必须到经筵上来辩经了,何必假惺惺?
与此同时,这不就是经筵的意义吗?杨廷和一边跟王守仁辩经,一边还在劝谏皇帝。
“欲,如口鼻耳目四肢之欲,虽人之所不能无,然多而不节,未有不是其本心者,学者当深以为戒。若多而不节,便如孟子所言:为富不仁。盖天理人欲,不容并立。阳虎之言此,恐为仁之害于富也。孟子引之,恐为富之害于人也。君子小人,每相反而已。”
不少人看向杨廷和的目光带上了敬重佩服:殿试策问何以富国,你现在举为富恐不仁的例子?
杨廷和肃容继续:“孟子见梁惠王,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朱子解曰: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循天理,则不求利而自无不利;循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害己随之。所谓毫厘之差,千里之谬。此孟子之书所以造端始之深意,学者所宜精察而明辨也。”
说到底,君子不因求利而害仁义,小人则唯利是图无所忌惮。
“《乐记》有言,欲未可谓之恶。其为善为恶,系于有节与无节尔。人欲也未便是不好,《尚书》有言,人心惟危。谓之危者,危险,欲望未堕之间。天下善恶皆天理,谓之恶者,非本恶,但或过或不及。故先贤讳曰:人之固有天理、人欲,此胜则彼退,彼胜则此退,无中立无进退之理。”
“知觉从口鼻耳目四肢之欲上去,便是人心、私欲;知觉从仁义礼智上去,便是道心、天理。欲修身而先正心者,便是去私欲、达天理。其要义,灭之一字。”
“盖人人皆有道心存焉,此天命之性,故人人皆可为尧舜。然人人皆有人心作祟,此气质之性,故子曰性相近而习相远。天理人欲俱存一身。灭人欲而存天理,此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之途;逞人欲而弃天理,则道心渐堕、正心无望、家国不存。”
“养心莫善于寡欲,寡便是节,便是灭。然天理人欲存于一身,欲望未堕之间,寡至何处可称灭?饥食渴饮是天理,葛必欲精细、食必求饱美便是人欲。诸事依礼而行,则终至天理,盖因天理之于一人为天命之性,之于万民便是伦理,便是礼。灭人欲,存天命之性,循伦理纲常,则万民之心尽正,天人得以合一。”
“陛下乃天之子,若果能寡欲,则终至于身存天理,天人合一。伏惟皇上明辨欲堕之危,寡欲而养心,心正后得身修,则圣天子为表率,天下莫不景从,家国得治,天下太平。”
朱厚熜尽量压抑着心中云里雾里间的万马奔腾:“……谨受教。”
以他来到这时代已经快两年的习惯和积累,骤然间听到这么大段的阐述,也只能一知半解。
他现在正在思考其中的逻辑,不是为了搞清楚他讲得到底有没有道理,而是琢磨着这样的发言是从哪里辩驳王守仁“致良知”的方法的呢?
随后他就看到左右两边的大臣里,有好几个甚至不顾经筵礼仪,深以为然地微微点头。
有那么几个资深翰林学士甚至满含热泪。
朱厚熜:???
对儒家思想还并不能了解得那么全面的朱厚熜没听出来杨廷和这段话的杀手锏:天人合一。
你是皇帝,受命于天是你的法统在万民心中很重要的一根支柱。维持这种认知的,就是礼法。而礼法之所以设立,就是要通过一套标准让人人都遵循,由此达到通过行为渐渐规范内心、让人能克制住自己的目的。
人人都守规矩,对天子有利;天子带头守规矩,那更是会巩固礼法。
现在你说要养心,要寡欲,你要是不做表率,那礼法可就有点动摇了。
如果鼓励人人都像王守仁说的那样依心而行,那么对于一些还没达到有良知、又不以向道之心致良知的人来说,难道等他们因为“知”的境界不够就去乱搞、破坏规矩?
重点就在这个一字。
天人合一,你法统无忧、地位尊崇;天下没个标准、规矩,那就会乱,那你就是《孟子》里杨廷和没提到的“四境不治”之主,是可以撤换的,是可能被作为“独夫民贼”推翻的。
杨廷和自然不是警告,他只是带着些期待看向朱厚熜:有我大前天跟你说的心学之害,你应该明白了吧?王守仁只说人人都可以通过致良知成为圣人,我告诉你人人心里虽有天理但更有私欲。
圣人不是那么容易成的,私欲却是很容易堕落的。那家伙一个劲地跟你讲上限,但取理学为官学是为了抬高下限啊!
朱厚熜完全看不懂杨廷和的眼神。
如果看懂了,他大概能翻译出一句话来:陛下,你也不想你的江山天下大乱吧?实际点,咱先顾好眼前,守好下限,别被人人成圣的大饼迷惑了!
可朱厚熜只觉得论讲课水平,杨廷和输不少。
第一回合已经结束。
朱厚熜看不出来众人认为谁更高明。
而后则是第二回合:自由辩论。
可按照之前设计的流程仪式,这个时候应该先由皇帝发个言,提出一个疑问,同时向两个“老师”请教,这样两个老师才好互相发表看法,在辩论中解答皇帝的疑问。
礼很重要。
皇帝如果不是有疑问,两个臣子岂能直接开撕?那不也是求名之欲望太强了,做得太低级了吗?
文华殿中陷入寂静。
杨廷和的眼神从期待渐渐变得疑惑:是没听懂,还是准备故意装不懂,又或者提出一个刁钻问题?难道是我拿养心殿做文章、举为富则不仁的例子刺痛了皇帝的心?
王琼则很紧张:杨廷和这个老家伙,这个讲章立意很高。他实则根本没把王守仁当做对手,而是提醒皇帝心学如果成为官学会导致的危害其一。这个危害,可关系到天人合一、天子这个称呼的象征意义。
“……二位先生所讲,朕细细思之,受益良多。”
朱厚熜也记得这时自己该做什么,所以先说了句场面话,表示我刚才的沉默不是不懂,而是在思考。
眼神掠过严嵩之后,还是从之前向严嵩的“请教”中问出了早已准备好的问题。
以严嵩的贴心和脑子,他讲述的看法应该是提出来之后最易燃易爆炸的问题。
“良知难以轻致,人欲难以尽灭。二位先生之法,以朕观之似乎殊途同归,本质如一,可兼行否?”
话一出口,大战立起。
>
之前皇帝说要改建一座便殿,设置御书房作为批复奏疏、举办燕朝、召对朝臣的所在,取名养心殿就是从孟子这句话来的。
而刚才王守仁虽然没有多讲心学的见解,但心学中的很多见解源流那就是远追孟子观点而来。
现在,王守仁刚从二程、朱熹这理学祖师爷的观点进讲,杨廷和又从孟子的言论开始进讲,针锋相对之意明显。
自然而然,这也是因为杨廷和能够先知道王守仁怎么讲。
这不公平,但杨廷和显然不在意:都必须到经筵上来辩经了,何必假惺惺?
与此同时,这不就是经筵的意义吗?杨廷和一边跟王守仁辩经,一边还在劝谏皇帝。
“欲,如口鼻耳目四肢之欲,虽人之所不能无,然多而不节,未有不是其本心者,学者当深以为戒。若多而不节,便如孟子所言:为富不仁。盖天理人欲,不容并立。阳虎之言此,恐为仁之害于富也。孟子引之,恐为富之害于人也。君子小人,每相反而已。”
不少人看向杨廷和的目光带上了敬重佩服:殿试策问何以富国,你现在举为富恐不仁的例子?
杨廷和肃容继续:“孟子见梁惠王,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朱子解曰: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循天理,则不求利而自无不利;循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害己随之。所谓毫厘之差,千里之谬。此孟子之书所以造端始之深意,学者所宜精察而明辨也。”
说到底,君子不因求利而害仁义,小人则唯利是图无所忌惮。
“《乐记》有言,欲未可谓之恶。其为善为恶,系于有节与无节尔。人欲也未便是不好,《尚书》有言,人心惟危。谓之危者,危险,欲望未堕之间。天下善恶皆天理,谓之恶者,非本恶,但或过或不及。故先贤讳曰:人之固有天理、人欲,此胜则彼退,彼胜则此退,无中立无进退之理。”
“知觉从口鼻耳目四肢之欲上去,便是人心、私欲;知觉从仁义礼智上去,便是道心、天理。欲修身而先正心者,便是去私欲、达天理。其要义,灭之一字。”
“盖人人皆有道心存焉,此天命之性,故人人皆可为尧舜。然人人皆有人心作祟,此气质之性,故子曰性相近而习相远。天理人欲俱存一身。灭人欲而存天理,此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之途;逞人欲而弃天理,则道心渐堕、正心无望、家国不存。”
“养心莫善于寡欲,寡便是节,便是灭。然天理人欲存于一身,欲望未堕之间,寡至何处可称灭?饥食渴饮是天理,葛必欲精细、食必求饱美便是人欲。诸事依礼而行,则终至天理,盖因天理之于一人为天命之性,之于万民便是伦理,便是礼。灭人欲,存天命之性,循伦理纲常,则万民之心尽正,天人得以合一。”
“陛下乃天之子,若果能寡欲,则终至于身存天理,天人合一。伏惟皇上明辨欲堕之危,寡欲而养心,心正后得身修,则圣天子为表率,天下莫不景从,家国得治,天下太平。”
朱厚熜尽量压抑着心中云里雾里间的万马奔腾:“……谨受教。”
以他来到这时代已经快两年的习惯和积累,骤然间听到这么大段的阐述,也只能一知半解。
他现在正在思考其中的逻辑,不是为了搞清楚他讲得到底有没有道理,而是琢磨着这样的发言是从哪里辩驳王守仁“致良知”的方法的呢?
随后他就看到左右两边的大臣里,有好几个甚至不顾经筵礼仪,深以为然地微微点头。
有那么几个资深翰林学士甚至满含热泪。
朱厚熜:???
对儒家思想还并不能了解得那么全面的朱厚熜没听出来杨廷和这段话的杀手锏:天人合一。
你是皇帝,受命于天是你的法统在万民心中很重要的一根支柱。维持这种认知的,就是礼法。而礼法之所以设立,就是要通过一套标准让人人都遵循,由此达到通过行为渐渐规范内心、让人能克制住自己的目的。
人人都守规矩,对天子有利;天子带头守规矩,那更是会巩固礼法。
现在你说要养心,要寡欲,你要是不做表率,那礼法可就有点动摇了。
如果鼓励人人都像王守仁说的那样依心而行,那么对于一些还没达到有良知、又不以向道之心致良知的人来说,难道等他们因为“知”的境界不够就去乱搞、破坏规矩?
重点就在这个一字。
天人合一,你法统无忧、地位尊崇;天下没个标准、规矩,那就会乱,那你就是《孟子》里杨廷和没提到的“四境不治”之主,是可以撤换的,是可能被作为“独夫民贼”推翻的。
杨廷和自然不是警告,他只是带着些期待看向朱厚熜:有我大前天跟你说的心学之害,你应该明白了吧?王守仁只说人人都可以通过致良知成为圣人,我告诉你人人心里虽有天理但更有私欲。
圣人不是那么容易成的,私欲却是很容易堕落的。那家伙一个劲地跟你讲上限,但取理学为官学是为了抬高下限啊!
朱厚熜完全看不懂杨廷和的眼神。
如果看懂了,他大概能翻译出一句话来:陛下,你也不想你的江山天下大乱吧?实际点,咱先顾好眼前,守好下限,别被人人成圣的大饼迷惑了!
可朱厚熜只觉得论讲课水平,杨廷和输不少。
第一回合已经结束。
朱厚熜看不出来众人认为谁更高明。
而后则是第二回合:自由辩论。
可按照之前设计的流程仪式,这个时候应该先由皇帝发个言,提出一个疑问,同时向两个“老师”请教,这样两个老师才好互相发表看法,在辩论中解答皇帝的疑问。
礼很重要。
皇帝如果不是有疑问,两个臣子岂能直接开撕?那不也是求名之欲望太强了,做得太低级了吗?
文华殿中陷入寂静。
杨廷和的眼神从期待渐渐变得疑惑:是没听懂,还是准备故意装不懂,又或者提出一个刁钻问题?难道是我拿养心殿做文章、举为富则不仁的例子刺痛了皇帝的心?
王琼则很紧张:杨廷和这个老家伙,这个讲章立意很高。他实则根本没把王守仁当做对手,而是提醒皇帝心学如果成为官学会导致的危害其一。这个危害,可关系到天人合一、天子这个称呼的象征意义。
“……二位先生所讲,朕细细思之,受益良多。”
朱厚熜也记得这时自己该做什么,所以先说了句场面话,表示我刚才的沉默不是不懂,而是在思考。
眼神掠过严嵩之后,还是从之前向严嵩的“请教”中问出了早已准备好的问题。
以严嵩的贴心和脑子,他讲述的看法应该是提出来之后最易燃易爆炸的问题。
“良知难以轻致,人欲难以尽灭。二位先生之法,以朕观之似乎殊途同归,本质如一,可兼行否?”
话一出口,大战立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