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wtxt.org,公文写作知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写信”这项作业是每个人必须完成的。第二天交上来一看,谢老师有些出乎意料:全班大部分同学格式不对,“正文格式还好,主要问题在信封。”该选择什么样的信封?要不要写上寄信人地址?邮编是多少呢?邮资该贴几毛钱?同学们的问题五花八门。
有同学甚至自己动手,用一张白纸,糊了个信封,就要往外寄。老师们直摇头,教语文的李老师说,到了初三,还要手把手教孩子们,初三有篇课文叫给女儿的一封信,是书信体的。这也是初中阶段最后一次机会,告诉学生们如何用正确格式写信。
李老师说,班上有位成绩还不错的同学给他发电邮,没称呼,标点用错,落款日期和姓名倒置。他说,大部分孩子不会写信了。
一位初三语文老师说,书信也是一种语言的表达,就是跟人对话,一旦写信,对象就很明确,读者的意识强。但现在中学生的,读者意识非常不强,他们不知道作文写给谁看,不知道是跟谁对话,跟人对话都是虚幻的,因此写作文出现畏惧,写作水平退化。“有的初中生水平,还赶不上以前的小学生。”
原因
通讯发达了,没有机会写信
初一学生小熊说,写信的格式小学就学过,但几乎没“动过手”,因为没机会。同学都在本市,亲戚朋友也在身边,平时联系都用电话、qq、短信,甚至电子邮件,哪里还需要写信呢?
高二学生小洪说,还是手机方便,甚至连特殊的节假日,他也没想过要用书信体与人联系。同学们几乎每人一部手机,又在同一个城市或同一个学校,“有事打电话”。
初三学生张玲说,现在打字成了习惯,包括写都是用键盘。写信嘛,“看着自己的字,都不认识是自己的。”
李小姐说,她从xx年开始就不再使用信纸,取而代之的是短信和qq,理由是写信“麻烦,速度又慢”。她并不觉得中学生不会写信就是倒退,她说:有人连字都不会写了,更别说标准格式了。社会已经不需要这项技能了,还要学写信干什么呢?
湖明小学林校长说,写信在小学的教材中,是有安排的。但这几年用得少了,通过qq、短信、网络联系的比较多。他说,现在的交流方式改变了,“先进的总要取代落后的,不用则废。”
一位语文老师说,孩子们不会写信,并不一定就值得惋惜。他们改用qq、电邮,虽然语言比较随意,形成了一种网络语言和格式,但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就是一种进步的。写信虽然是纸质手写载体,比较有温情,也能作为保留记忆的手段。但现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大量的信息还是要靠电讯设备,才能适应快节奏的信息社会需要。“这是必然趋势,各取所需,各方并存。”
回味
字迹体现温情,别有一番感动
谈起那么多学生不会写信,“80后”林小姐有些伤感,信件对于他们那一代人来说,是一种集体回忆。高中的时候,提笔随便写个地址,比如“某班某号同学收”,不知道对方多高多重,是男是女,往往能收到回信,这就是盛行一时的“笔友。”
大学最初的日子,最甜蜜的事情就是每天翘盼学校的投递员送来的信件,展开同学们寄来的信纸,读着或伤感或想念的文字,犹如见到了真人。“这种朦胧而有真切的美,是只通过视频或短信无法体会的。”
高三学生张玲也觉得很惋惜。高一的时候,有一次上体育课,有个同学像发现了宝一样尖叫着跟我讲:有个人给你写信!“那是我第一次收到信。”信封上有亲切的称呼,还画了可爱的童话,“很感动”。
一位教育界人士说,所谓“字如其人、见字如见面”,字迹体现着个性和生命的温情,这是短信、qq通讯手法无法表达的。
“写信”这项作业是每个人必须完成的。第二天交上来一看,谢老师有些出乎意料:全班大部分同学格式不对,“正文格式还好,主要问题在信封。”该选择什么样的信封?要不要写上寄信人地址?邮编是多少呢?邮资该贴几毛钱?同学们的问题五花八门。
有同学甚至自己动手,用一张白纸,糊了个信封,就要往外寄。老师们直摇头,教语文的李老师说,到了初三,还要手把手教孩子们,初三有篇课文叫给女儿的一封信,是书信体的。这也是初中阶段最后一次机会,告诉学生们如何用正确格式写信。
李老师说,班上有位成绩还不错的同学给他发电邮,没称呼,标点用错,落款日期和姓名倒置。他说,大部分孩子不会写信了。
一位初三语文老师说,书信也是一种语言的表达,就是跟人对话,一旦写信,对象就很明确,读者的意识强。但现在中学生的,读者意识非常不强,他们不知道作文写给谁看,不知道是跟谁对话,跟人对话都是虚幻的,因此写作文出现畏惧,写作水平退化。“有的初中生水平,还赶不上以前的小学生。”
原因
通讯发达了,没有机会写信
初一学生小熊说,写信的格式小学就学过,但几乎没“动过手”,因为没机会。同学都在本市,亲戚朋友也在身边,平时联系都用电话、qq、短信,甚至电子邮件,哪里还需要写信呢?
高二学生小洪说,还是手机方便,甚至连特殊的节假日,他也没想过要用书信体与人联系。同学们几乎每人一部手机,又在同一个城市或同一个学校,“有事打电话”。
初三学生张玲说,现在打字成了习惯,包括写都是用键盘。写信嘛,“看着自己的字,都不认识是自己的。”
李小姐说,她从xx年开始就不再使用信纸,取而代之的是短信和qq,理由是写信“麻烦,速度又慢”。她并不觉得中学生不会写信就是倒退,她说:有人连字都不会写了,更别说标准格式了。社会已经不需要这项技能了,还要学写信干什么呢?
湖明小学林校长说,写信在小学的教材中,是有安排的。但这几年用得少了,通过qq、短信、网络联系的比较多。他说,现在的交流方式改变了,“先进的总要取代落后的,不用则废。”
一位语文老师说,孩子们不会写信,并不一定就值得惋惜。他们改用qq、电邮,虽然语言比较随意,形成了一种网络语言和格式,但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就是一种进步的。写信虽然是纸质手写载体,比较有温情,也能作为保留记忆的手段。但现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大量的信息还是要靠电讯设备,才能适应快节奏的信息社会需要。“这是必然趋势,各取所需,各方并存。”
回味
字迹体现温情,别有一番感动
谈起那么多学生不会写信,“80后”林小姐有些伤感,信件对于他们那一代人来说,是一种集体回忆。高中的时候,提笔随便写个地址,比如“某班某号同学收”,不知道对方多高多重,是男是女,往往能收到回信,这就是盛行一时的“笔友。”
大学最初的日子,最甜蜜的事情就是每天翘盼学校的投递员送来的信件,展开同学们寄来的信纸,读着或伤感或想念的文字,犹如见到了真人。“这种朦胧而有真切的美,是只通过视频或短信无法体会的。”
高三学生张玲也觉得很惋惜。高一的时候,有一次上体育课,有个同学像发现了宝一样尖叫着跟我讲:有个人给你写信!“那是我第一次收到信。”信封上有亲切的称呼,还画了可爱的童话,“很感动”。
一位教育界人士说,所谓“字如其人、见字如见面”,字迹体现着个性和生命的温情,这是短信、qq通讯手法无法表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