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wtxt.org,无侠1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心安寺
山上笼罩着迷蒙的雾气,雾气中有一座寺庙。
心安寺。
这个寺庙的住持叫慧安,只有三十岁。任凭你跑遍天下的寺庙也无法再找到一个这么年轻的住持了。
二十多年前,当心安寺只是一座破屋子,里面只有两个和尚的时候,慧安就已经在这里了。当时的另外一个和尚是慧安的师父,叫静心。
二十多年过去了,那座小破木屋如今摇身一变成了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寺庙。
心安寺如今有了大殿,有了香火,从前那掉漆的木佛像如今也变成了庄严的大佛。最重要的是心安寺现在有了几十个弟子,他们就像是以前的慧安一样,代表着传承。
清晨的迷雾还没有散去,余牧便已经上山来了。
让他有些惊讶的是,寺院门口站着个僧人,他好像是在等着余牧上山似的。
僧人双手合十道:“施主是来上香的还是来找人的?”
余牧道:“是上香的又怎样?是找人的又怎样?”
僧人道:“若施主是上香的,还请施主原路返回,本寺还未到上香的时辰。若施主是找人的,就请施主随小僧来,敝寺住持已经在等着施主了。”
余牧道:“我看你们住持应该不是和尚,而是个会算命的道士,要不然他怎么能算到我会来找他。”
僧人微微一笑,并没有介意余牧这稍显失礼的玩笑,他让过半个身子道:“人算终究还是不如天算的,施主请。”
雾气与幽静的树林相互缠绕,朝露的清新糅合在空气之中,一切都是那么安宁祥和。余牧带着山上的一缕平静推开了心安寺的大门。
前院有几个和尚正在扫着地上枯黄的落叶。不大的前院虽说没有多么气派,但比起当年那两座破茅屋,如今的心安寺的的确确称得上一个‘寺’字。
僧人带着余牧穿过前院,前院之后便是大殿。
大殿中一群僧人正念着《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大殿前的空地上站着一个身穿袈裟的僧人,他便是余牧此行要找的那个人,慧安禅师。
带路的僧人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去了,只留得余牧一人向慧安禅师走去。
两人遥望彼此,一如当年余笙得见静心大师的场景。
慧安禅师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慧安在此久候施主多时了。”
余牧也双手合十行礼道:“在下余不怨,见过慧安大师。”
慧安道:“贫僧才疏德薄,怎能担得起大师二字,施主称呼我慧安即可。”
余牧笑道:“当年老头子称呼静心大师‘大师’二字之时,静心大师也是如此推辞的吧。”
慧安仿佛想起了当年的场景,他笑笑道:“正是如此。”
余牧道:“他们俩是师父,我们俩是徒弟,徒弟总是有些像师父的。”
慧安道:“施主所言有理。”
余牧道:“大师算得到我要来心安寺,不知能不能算到我为何来此。”
慧安拨弄着手中的佛珠道:“心安,心安。来心安寺自是来求心安。”
余牧再度双手合十道:“我心中有万千郁结,还请大师为我解答。”
慧安道:“施主请讲。”
余牧道:“我本有无数问题,但大师你突然让我说出我有什么问题,我倒一个也说不出来了。”
慧安道:“若施主不嫌,请移步与我到后院一叙。”
余牧点头道:“如此更好。”
慧安道:“施主请。”
余牧道:“大师请。”
心安寺的后院空旷而萧索,整个后院只有一个石桌,两个石凳。不过比起大殿之前,这里倒是清静的多了。
石桌上已经摆上了两杯热茶,慧安领着余牧坐到了石桌两端。
慧安举起茶碗道:“施主请用茶。”
余牧道:“多谢大师。”
慧安早就看出了余牧有些束手束脚,他笑道:“施主其实不必过于拘礼,施主若能随便一些,贫僧也可随便一些。”
余牧道:“大师若能早说,我也就不会如此紧张了。不瞒大师,这是我第一次到寺庙这种气氛比较肃穆的地方。”
慧安道:“寺庙本该是天下间气氛最为轻松的地方,因为它能容的下天下间的任何人。”
余牧道:“包括坏人,恶人,歹人?”
慧安点头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只要能改恶从善,佛祖都会宽容他们的。”
余牧道:“总是这样。大师不觉得佛祖对于恶人太过宽恕了吗?无论他们做了多少十恶不赦的坏事,只要一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便可以由黑变白。而那些好人呢?他们无论做了多少好事,却往往都等不到好报。佛祖难道不觉得这很不公平吗?若总是注重于把坏人变成好人,而忽略了本来就是好人的人,这岂不是变相的鼓励好人去做坏人吗?还请大师为我解答。”
余牧的问题咄咄逼人,慧安却莞尔一笑。
慧安道:“无论是道教还是佛教,无论是佛祖还是三清,他们都是人们的寄托,而不是实际存在的。好人受难,坏人享福这种事情不会突然有佛祖或者是神仙从天而降来改变它。事由天定,事在人为,凡事没有绝对。佛理不是佛祖写的,而是人写的,其中的道理博大精深,但却不能够解释所有的事情。如果现在有一群杀红了眼的土匪冲入寺中,那么无论我修佛法修的有多好都阻止不了他们。如何从佛经或者是书里解读出有用的话才是我们该做的事情。一件东西,一个道理,就算它再对再好也不能一味的盲从。我唯一能告诉你的是,因果自有轮回,这是谁都阻止不了的。”
慧安这番话看似说的又多又杂,没有正面回答余牧的问题,但有句句都回答了余牧的问题。不过真正的解答不是靠慧安说出来的,而是靠余牧自己领悟出来的。
余牧无奈道:“你们这些和尚啊,高僧啊,反正就会打机锋,说一大堆晦涩难懂的话,让我自己猜,我的悟性要是那么高深还来心安寺找你干嘛。”
慧安笑道:“你还是先喝口茶静静心的好。心不静,什么话都听不进去,什么事情也都做不好的。”
余牧品了口热茶赞同道:“这句话倒是我进寺以来听的最受用的一句话。”
慧安道:“你和你父亲倒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作为父子来说,你们俩的性格相差很大。”
余牧道:“我和老头子恐怕是全天下最不像父子的父子了。”
慧安问道:“你和你父亲的关系不是很好?”
余牧道:“啊。。。这么说吧,这么多年来我还没叫过他一句爹。您了解我父亲吗?”
慧安道:“了解谈不上,但我和你父亲曾经相处过一段时间。你父亲是个好人,只不过他有些腼腆,性格过于内敛了,我想他可能并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
余牧道:“是啊,他的确不是个善于表达自己情感的人,他唯一和我拉近感情的手段就是吃饭的时候若无其事的提起他从前的事。啊,随便提起过去的三言两语,想把自己分享给我,想借此表达他是在意我的。呵,你说我那时候那么小怎么理解这些,我总是用‘关我屁事’四个字来回应。”
说着说着余牧自己都笑了起来,自己小时候对于父亲表达情感的唯一手段表现的并不是很客气。
慧安问道:“你恨你父亲吗?”
余牧听到这个问题顿了顿,然后道:“恨,当然恨。不过我对他的恨分为前恨和后恨。前恨是因为我从小是被养父母收养的,在他们发生意外后我在街上流浪了两年。然后我父亲找到了我,把我带回了那座岛。我倒是没享受到什么迟来的父爱,每天在岛上除了练剑就是练剑。因为他只会用剑,所以他只能教我学剑。那时候我恨他是因为他在我受苦的时候没有出现。我觉得他无能,他也没救得了我母亲,让我连我生母的面都没见过。他不该愧疚吗?他应该愧疚,可他从来没表现出来过,没说过一句道歉的话,没为这发生的一切解释过一句。他强硬的把我囚禁在那座岛里,逼我学剑。你不觉得他应该为这些道歉吗?”
慧安却问道:“你母亲已经逝世了吗?”
余牧道:“很久之前就死了,在我父亲找到我之前。”
“阿弥陀佛。”慧安双手合十。
慧安道:“也许余施主他在心里是愧疚的。”
“我知道他是愧疚的。”余牧的眼睛看向别处。
“每次我反抗完他之后,他就会去我母亲坟前哭。一个大男人就跪在那里无声的流泪。每次我练剑没练好的时候他都会抽打我,我注意到了他每次打我的时候表情都会微微一变。也许他真的只是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情感。但对于我来说,这不是一个合理的理由。”
慧安却笑道:“不是还有后恨吗?”
余牧道:“等我回到这片江湖上以后,我发现这片江湖比我走的时候更加黑暗。江湖上已经没有什么邪道了。因为坏事都被那些名门正派干完了。这江湖说黑不黑,说白不白,看着那些为此受苦受难的百姓,我发现这个江湖需要一个侠客,一个真正的大侠来引领它,来改变这一切。”
慧安道:“你觉得这件事本该是由你父亲来做的?”
余牧道:“难道不该吗?兴云庄一战他把整个江湖捅了个窟窿,一时间他的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本该利用这些振臂一呼,去改变那些门派,去改变江湖的风气。若是这样的话,江湖上会少死很多无辜的人的。可他呢?窝在一个海外孤岛偷渡余生。他自己倒是过的清净了,可这个江湖呢?他把它留给谁去改变?这后恨,我恨他的软弱,恨他的逃避。”
慧安道:“在我看来,前恨是情感上的恨,你若真的在情感上那么恨你父亲,今天你也不会来这里了。”
余牧看了眼慧安,他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慧安接着道:“至于后恨嘛,我倒不想替你父亲辩解。只是要成为那个引领江湖的侠客,只有武功好肯定是不行的。他连和自己儿子的关系都处理不好,又如何引导着这片江湖云开雾散?”
余牧叹道:“是啊,老头子他确实成不了第二个罗唯。”
慧安喝了口茶道:“罗唯啊。。。”
余牧道:“大师也知道罗唯?”
慧安道:“听说过,以前老人们都说他是几百年来江湖的第一大侠。”
余牧心念一动突然问道:“大师知道怎么成为罗唯那样的大侠吗?”
慧安道:“施主你想成为罗唯那样的侠客?像他一样去改变这个江湖?”
余牧自嘲一笑道:“我连一个侠客该做什么都不知道,又怎么成为罗唯那样的侠客。”
慧安宽慰道:“施主前面能说出那样一番话来,这就证明你已经有了一颗侠客之心了。”
余牧道:“还请大师明示。”
慧安道:“我是一介僧人,居于深山老林的寺院之中,又怎能告诉施主你如何成为一名侠客。”
余牧无奈道:“大师你这欲语还休的,怕不是再拿我寻开心吧。”
慧安笑道:“你我虽然都不知道问题的答案,但也许我们能够一起探究一番。”
余牧道:“哦?怎么个探究法?”
慧安道:“不知施主认为真正的侠客应该做什么。”
真正的侠客应该做什么?
这个问题让余牧陷入了思考。
罗唯是真正的侠客。
罗唯既会帮一个饱受饥荒的村子去兴建一个新的水车,也会带领着武林正道剿灭魔教。
侠客是为了名声去做事的吗?
绝不是!
侠客都有自己信条,都有自己追寻的东西。
七侠寨的众人虽不是侠客,但他们身上闪烁着侠者的光辉。
庐江剑仙是声名远播的‘侠客’,但他做的事却非侠客所为。
侠客该做的事究竟是什么?
弘扬侠义。
怎么弘扬侠义?
“惩恶扬善。”余牧喃喃道。
慧安笑着点头道:“说得好,侠者所为,正是惩恶扬善!只是惩恶扬善这件事,很多人都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很多人做的事都适得其反。不知道施主懂得中庸的道理吗?”
余牧道:“中庸?大师读过中庸?那不是儒家的书吗?”
慧安反问道:“佛家难道不能读儒家的书?佛祖能包容万物,我虽不如佛祖,又岂能不容于一本中庸?中庸之道虽是儒家道理,但它对人的启发是至关重要的。很多事的破解之道其实就是中庸,包括你所说的惩恶扬善。”
余牧道:“请大师赐教。”
慧安问道:“不知施主觉得惩恶扬善是一件事还是两件事。”
余牧张了张嘴刚想要回答,却又觉得可能说的不对。他思考来思考去,一时间无法给出慧安确定的回答。
余牧最后无奈道:“这问题太难了,简直比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那个问题还难。大师你又在打机锋了,你就不能把话说的明白些吗?”
慧安笑道:“是一件事,也是两件事。这就是中庸之道。”
余牧突然想到了什么,他又叹气道:“大师你这不是还是在打机锋嘛。”
慧安道:“惩恶扬善可以说是一件事。但惩恶和扬善却是两种行事的影响。要成为真正的侠客,你必须抓住这两者的平衡点。光偏向惩恶而不注重扬善,那只是一味的发泄暴力,并不会改变世人的想法。光偏向扬善而不注重惩恶,虽然做的是好事,但在别人看来却是软弱。你若是想成为罗唯那样的侠客,就必须和他一样,找到惩恶扬善中的中庸之道。”
慧安虽然还是在打机锋,但他的话已经让余牧领悟到了些许道理。
庐江剑仙之事,余牧便只是光注重于惩恶,却忘记了扬善才是他做这件事的原因。
七侠寨呢?七侠寨这件事余牧是否能做的更好?
也许他当时做的可以更多。
余牧仰头看着天空中的白云,他忽然笑了。
“你们和尚果然对打机锋很是在行。”
慧安道:“道理不是一时间就能学会的,你需要在路上经历的时候不断地将它感悟出来。”
余牧点头道:“是啊,光在嘴上学道理是学不会的,你永远是在做事的过程中懂得道理。”
两人就这么说着说着,日头便到了快要吃午饭的时候。
慧安道:“不知施主也没有兴趣吃一顿贫僧做的素斋。”
余牧道:“大师还会做饭?”
慧安笑道:“自然是会的,当年余施主他也曾经吃过我做的斋饭。”
余牧惊道:“老头子竟然吃过你做的斋饭,那时候你多大?”
慧安道:“十岁。”
余牧道:“那老头子是怎么评价你做的斋饭的?”
慧安沉吟了一会道:“好。”
余牧不禁乐的大笑。
“好,我今天也有口福尝尝大师做的斋饭,那就劳烦大师了。”
慧安道:“施主请。”
余牧道:“大师请。”
此时正有一骑在渝州的官道上飞奔。
&n... -->>
心安寺
山上笼罩着迷蒙的雾气,雾气中有一座寺庙。
心安寺。
这个寺庙的住持叫慧安,只有三十岁。任凭你跑遍天下的寺庙也无法再找到一个这么年轻的住持了。
二十多年前,当心安寺只是一座破屋子,里面只有两个和尚的时候,慧安就已经在这里了。当时的另外一个和尚是慧安的师父,叫静心。
二十多年过去了,那座小破木屋如今摇身一变成了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寺庙。
心安寺如今有了大殿,有了香火,从前那掉漆的木佛像如今也变成了庄严的大佛。最重要的是心安寺现在有了几十个弟子,他们就像是以前的慧安一样,代表着传承。
清晨的迷雾还没有散去,余牧便已经上山来了。
让他有些惊讶的是,寺院门口站着个僧人,他好像是在等着余牧上山似的。
僧人双手合十道:“施主是来上香的还是来找人的?”
余牧道:“是上香的又怎样?是找人的又怎样?”
僧人道:“若施主是上香的,还请施主原路返回,本寺还未到上香的时辰。若施主是找人的,就请施主随小僧来,敝寺住持已经在等着施主了。”
余牧道:“我看你们住持应该不是和尚,而是个会算命的道士,要不然他怎么能算到我会来找他。”
僧人微微一笑,并没有介意余牧这稍显失礼的玩笑,他让过半个身子道:“人算终究还是不如天算的,施主请。”
雾气与幽静的树林相互缠绕,朝露的清新糅合在空气之中,一切都是那么安宁祥和。余牧带着山上的一缕平静推开了心安寺的大门。
前院有几个和尚正在扫着地上枯黄的落叶。不大的前院虽说没有多么气派,但比起当年那两座破茅屋,如今的心安寺的的确确称得上一个‘寺’字。
僧人带着余牧穿过前院,前院之后便是大殿。
大殿中一群僧人正念着《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大殿前的空地上站着一个身穿袈裟的僧人,他便是余牧此行要找的那个人,慧安禅师。
带路的僧人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去了,只留得余牧一人向慧安禅师走去。
两人遥望彼此,一如当年余笙得见静心大师的场景。
慧安禅师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慧安在此久候施主多时了。”
余牧也双手合十行礼道:“在下余不怨,见过慧安大师。”
慧安道:“贫僧才疏德薄,怎能担得起大师二字,施主称呼我慧安即可。”
余牧笑道:“当年老头子称呼静心大师‘大师’二字之时,静心大师也是如此推辞的吧。”
慧安仿佛想起了当年的场景,他笑笑道:“正是如此。”
余牧道:“他们俩是师父,我们俩是徒弟,徒弟总是有些像师父的。”
慧安道:“施主所言有理。”
余牧道:“大师算得到我要来心安寺,不知能不能算到我为何来此。”
慧安拨弄着手中的佛珠道:“心安,心安。来心安寺自是来求心安。”
余牧再度双手合十道:“我心中有万千郁结,还请大师为我解答。”
慧安道:“施主请讲。”
余牧道:“我本有无数问题,但大师你突然让我说出我有什么问题,我倒一个也说不出来了。”
慧安道:“若施主不嫌,请移步与我到后院一叙。”
余牧点头道:“如此更好。”
慧安道:“施主请。”
余牧道:“大师请。”
心安寺的后院空旷而萧索,整个后院只有一个石桌,两个石凳。不过比起大殿之前,这里倒是清静的多了。
石桌上已经摆上了两杯热茶,慧安领着余牧坐到了石桌两端。
慧安举起茶碗道:“施主请用茶。”
余牧道:“多谢大师。”
慧安早就看出了余牧有些束手束脚,他笑道:“施主其实不必过于拘礼,施主若能随便一些,贫僧也可随便一些。”
余牧道:“大师若能早说,我也就不会如此紧张了。不瞒大师,这是我第一次到寺庙这种气氛比较肃穆的地方。”
慧安道:“寺庙本该是天下间气氛最为轻松的地方,因为它能容的下天下间的任何人。”
余牧道:“包括坏人,恶人,歹人?”
慧安点头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只要能改恶从善,佛祖都会宽容他们的。”
余牧道:“总是这样。大师不觉得佛祖对于恶人太过宽恕了吗?无论他们做了多少十恶不赦的坏事,只要一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便可以由黑变白。而那些好人呢?他们无论做了多少好事,却往往都等不到好报。佛祖难道不觉得这很不公平吗?若总是注重于把坏人变成好人,而忽略了本来就是好人的人,这岂不是变相的鼓励好人去做坏人吗?还请大师为我解答。”
余牧的问题咄咄逼人,慧安却莞尔一笑。
慧安道:“无论是道教还是佛教,无论是佛祖还是三清,他们都是人们的寄托,而不是实际存在的。好人受难,坏人享福这种事情不会突然有佛祖或者是神仙从天而降来改变它。事由天定,事在人为,凡事没有绝对。佛理不是佛祖写的,而是人写的,其中的道理博大精深,但却不能够解释所有的事情。如果现在有一群杀红了眼的土匪冲入寺中,那么无论我修佛法修的有多好都阻止不了他们。如何从佛经或者是书里解读出有用的话才是我们该做的事情。一件东西,一个道理,就算它再对再好也不能一味的盲从。我唯一能告诉你的是,因果自有轮回,这是谁都阻止不了的。”
慧安这番话看似说的又多又杂,没有正面回答余牧的问题,但有句句都回答了余牧的问题。不过真正的解答不是靠慧安说出来的,而是靠余牧自己领悟出来的。
余牧无奈道:“你们这些和尚啊,高僧啊,反正就会打机锋,说一大堆晦涩难懂的话,让我自己猜,我的悟性要是那么高深还来心安寺找你干嘛。”
慧安笑道:“你还是先喝口茶静静心的好。心不静,什么话都听不进去,什么事情也都做不好的。”
余牧品了口热茶赞同道:“这句话倒是我进寺以来听的最受用的一句话。”
慧安道:“你和你父亲倒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人,作为父子来说,你们俩的性格相差很大。”
余牧道:“我和老头子恐怕是全天下最不像父子的父子了。”
慧安问道:“你和你父亲的关系不是很好?”
余牧道:“啊。。。这么说吧,这么多年来我还没叫过他一句爹。您了解我父亲吗?”
慧安道:“了解谈不上,但我和你父亲曾经相处过一段时间。你父亲是个好人,只不过他有些腼腆,性格过于内敛了,我想他可能并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
余牧道:“是啊,他的确不是个善于表达自己情感的人,他唯一和我拉近感情的手段就是吃饭的时候若无其事的提起他从前的事。啊,随便提起过去的三言两语,想把自己分享给我,想借此表达他是在意我的。呵,你说我那时候那么小怎么理解这些,我总是用‘关我屁事’四个字来回应。”
说着说着余牧自己都笑了起来,自己小时候对于父亲表达情感的唯一手段表现的并不是很客气。
慧安问道:“你恨你父亲吗?”
余牧听到这个问题顿了顿,然后道:“恨,当然恨。不过我对他的恨分为前恨和后恨。前恨是因为我从小是被养父母收养的,在他们发生意外后我在街上流浪了两年。然后我父亲找到了我,把我带回了那座岛。我倒是没享受到什么迟来的父爱,每天在岛上除了练剑就是练剑。因为他只会用剑,所以他只能教我学剑。那时候我恨他是因为他在我受苦的时候没有出现。我觉得他无能,他也没救得了我母亲,让我连我生母的面都没见过。他不该愧疚吗?他应该愧疚,可他从来没表现出来过,没说过一句道歉的话,没为这发生的一切解释过一句。他强硬的把我囚禁在那座岛里,逼我学剑。你不觉得他应该为这些道歉吗?”
慧安却问道:“你母亲已经逝世了吗?”
余牧道:“很久之前就死了,在我父亲找到我之前。”
“阿弥陀佛。”慧安双手合十。
慧安道:“也许余施主他在心里是愧疚的。”
“我知道他是愧疚的。”余牧的眼睛看向别处。
“每次我反抗完他之后,他就会去我母亲坟前哭。一个大男人就跪在那里无声的流泪。每次我练剑没练好的时候他都会抽打我,我注意到了他每次打我的时候表情都会微微一变。也许他真的只是不擅长表达自己的情感。但对于我来说,这不是一个合理的理由。”
慧安却笑道:“不是还有后恨吗?”
余牧道:“等我回到这片江湖上以后,我发现这片江湖比我走的时候更加黑暗。江湖上已经没有什么邪道了。因为坏事都被那些名门正派干完了。这江湖说黑不黑,说白不白,看着那些为此受苦受难的百姓,我发现这个江湖需要一个侠客,一个真正的大侠来引领它,来改变这一切。”
慧安道:“你觉得这件事本该是由你父亲来做的?”
余牧道:“难道不该吗?兴云庄一战他把整个江湖捅了个窟窿,一时间他的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本该利用这些振臂一呼,去改变那些门派,去改变江湖的风气。若是这样的话,江湖上会少死很多无辜的人的。可他呢?窝在一个海外孤岛偷渡余生。他自己倒是过的清净了,可这个江湖呢?他把它留给谁去改变?这后恨,我恨他的软弱,恨他的逃避。”
慧安道:“在我看来,前恨是情感上的恨,你若真的在情感上那么恨你父亲,今天你也不会来这里了。”
余牧看了眼慧安,他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慧安接着道:“至于后恨嘛,我倒不想替你父亲辩解。只是要成为那个引领江湖的侠客,只有武功好肯定是不行的。他连和自己儿子的关系都处理不好,又如何引导着这片江湖云开雾散?”
余牧叹道:“是啊,老头子他确实成不了第二个罗唯。”
慧安喝了口茶道:“罗唯啊。。。”
余牧道:“大师也知道罗唯?”
慧安道:“听说过,以前老人们都说他是几百年来江湖的第一大侠。”
余牧心念一动突然问道:“大师知道怎么成为罗唯那样的大侠吗?”
慧安道:“施主你想成为罗唯那样的侠客?像他一样去改变这个江湖?”
余牧自嘲一笑道:“我连一个侠客该做什么都不知道,又怎么成为罗唯那样的侠客。”
慧安宽慰道:“施主前面能说出那样一番话来,这就证明你已经有了一颗侠客之心了。”
余牧道:“还请大师明示。”
慧安道:“我是一介僧人,居于深山老林的寺院之中,又怎能告诉施主你如何成为一名侠客。”
余牧无奈道:“大师你这欲语还休的,怕不是再拿我寻开心吧。”
慧安笑道:“你我虽然都不知道问题的答案,但也许我们能够一起探究一番。”
余牧道:“哦?怎么个探究法?”
慧安道:“不知施主认为真正的侠客应该做什么。”
真正的侠客应该做什么?
这个问题让余牧陷入了思考。
罗唯是真正的侠客。
罗唯既会帮一个饱受饥荒的村子去兴建一个新的水车,也会带领着武林正道剿灭魔教。
侠客是为了名声去做事的吗?
绝不是!
侠客都有自己信条,都有自己追寻的东西。
七侠寨的众人虽不是侠客,但他们身上闪烁着侠者的光辉。
庐江剑仙是声名远播的‘侠客’,但他做的事却非侠客所为。
侠客该做的事究竟是什么?
弘扬侠义。
怎么弘扬侠义?
“惩恶扬善。”余牧喃喃道。
慧安笑着点头道:“说得好,侠者所为,正是惩恶扬善!只是惩恶扬善这件事,很多人都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很多人做的事都适得其反。不知道施主懂得中庸的道理吗?”
余牧道:“中庸?大师读过中庸?那不是儒家的书吗?”
慧安反问道:“佛家难道不能读儒家的书?佛祖能包容万物,我虽不如佛祖,又岂能不容于一本中庸?中庸之道虽是儒家道理,但它对人的启发是至关重要的。很多事的破解之道其实就是中庸,包括你所说的惩恶扬善。”
余牧道:“请大师赐教。”
慧安问道:“不知施主觉得惩恶扬善是一件事还是两件事。”
余牧张了张嘴刚想要回答,却又觉得可能说的不对。他思考来思考去,一时间无法给出慧安确定的回答。
余牧最后无奈道:“这问题太难了,简直比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那个问题还难。大师你又在打机锋了,你就不能把话说的明白些吗?”
慧安笑道:“是一件事,也是两件事。这就是中庸之道。”
余牧突然想到了什么,他又叹气道:“大师你这不是还是在打机锋嘛。”
慧安道:“惩恶扬善可以说是一件事。但惩恶和扬善却是两种行事的影响。要成为真正的侠客,你必须抓住这两者的平衡点。光偏向惩恶而不注重扬善,那只是一味的发泄暴力,并不会改变世人的想法。光偏向扬善而不注重惩恶,虽然做的是好事,但在别人看来却是软弱。你若是想成为罗唯那样的侠客,就必须和他一样,找到惩恶扬善中的中庸之道。”
慧安虽然还是在打机锋,但他的话已经让余牧领悟到了些许道理。
庐江剑仙之事,余牧便只是光注重于惩恶,却忘记了扬善才是他做这件事的原因。
七侠寨呢?七侠寨这件事余牧是否能做的更好?
也许他当时做的可以更多。
余牧仰头看着天空中的白云,他忽然笑了。
“你们和尚果然对打机锋很是在行。”
慧安道:“道理不是一时间就能学会的,你需要在路上经历的时候不断地将它感悟出来。”
余牧点头道:“是啊,光在嘴上学道理是学不会的,你永远是在做事的过程中懂得道理。”
两人就这么说着说着,日头便到了快要吃午饭的时候。
慧安道:“不知施主也没有兴趣吃一顿贫僧做的素斋。”
余牧道:“大师还会做饭?”
慧安笑道:“自然是会的,当年余施主他也曾经吃过我做的斋饭。”
余牧惊道:“老头子竟然吃过你做的斋饭,那时候你多大?”
慧安道:“十岁。”
余牧道:“那老头子是怎么评价你做的斋饭的?”
慧安沉吟了一会道:“好。”
余牧不禁乐的大笑。
“好,我今天也有口福尝尝大师做的斋饭,那就劳烦大师了。”
慧安道:“施主请。”
余牧道:“大师请。”
此时正有一骑在渝州的官道上飞奔。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