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wtxt.org,中华异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与其他大臣规规矩矩的站相不同,林清华站在武英殿外扭来扭去,一会儿挠挠背,一会儿拿出折扇拼命的扇,他觉得身上穿着的官服实在是太别扭了,走路骑马都不方便,大热的天穿在身上,就像是进了蒸笼,为了凉快,他连内裤都没穿,早上还好点儿,到了中午就有得受了。更不合理的是,早上天不亮就得起床,要在卯时也就是六点之前赶到金銮殿前,到了卯时,值官便开始点卯,未到的大臣就会被弹劾。“每天要起这么早,和大臣一起上朝,难怪古代的皇帝都喜欢偷懒,六点不到就要被人从妃子的被窝里拖出来,要喜欢上朝才怪,就算起来了,一个个哈欠连天,怎么处理得好政务?”想到这里,林清华不自觉得打了个哈欠,其他大臣不知是否受了林清华的感染,也都跟着打起哈欠来,一时之间,武英殿前哈欠连天,此起彼伏,蔚为壮观。
林清华被众大臣的哈欠阵逗的想笑,转头望向史可法,才发现他并未打哈欠,只是眼圈黑黑的,满脸的倦容,显然昨晚没有睡好。
正在林清华左顾右盼时,武英殿的殿门“吱”得一声打开了,一个年轻的太监走到门口,用尖细的声音高喊道:“上朝”
众官鱼贯而入,由于林清华有御赐金锏,圣眷正隆,所以与史可法并列走在众官前头,史可法身后跟的是文官,而林清华身后则是武将。
众官入殿后各自站好位置,林清华望向御座,刚好看见小皇帝打了个哈欠,站在御座旁的是昨天刚到南京的大太监高起潜。高起潜走前几步,高声说道:“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林清华赶紧出列,从袖管中掏出奏本,向着皇帝躬身说道:“臣有本。”
高起潜接过奏本,小心翼翼捧着,交给皇帝。皇帝看了几眼后问道:“林爱卿想让朝廷停止清查‘顺案?’”
林清华答道:“臣正是此意。这‘顺案’本来就是马士英铲除异己的手段,因此冤狱丛生,再退一步讲,即使暂时从贼,那也是迫不得已,先皇为了不丢下祖宗的江山,一心留在京城,而众位大臣也是忠心耿耿,先皇不走,他们也不走,哪知后来李自成包围了京城,此时便是想走也来不急了。”
不料,话音刚落,一名文臣便站出来斥道:“岂有此理!那‘顺案’案犯均是叛国从贼之人,断无宽恕之理。臣以为目前清查力度还不够,还需进一步扩大范围,凡是从北方南下的官员,不论是否从贼,均应接收调查。”
林清华回头一看,说话的人是刑部尚书高倬。此人原是马士英的爪牙,太子入南京后,他便耍起了两面派的手法,一面继续为马士英铲除政敌,一面见风使舵,关键时刻反戈一击,因而取得了太子的信任,得以继续留任原职。
这时侯方域站了出来,说道:“臣以为威毅侯说得好,他说出了众臣的心里话,现在最要紧的是稳定人心,若是朝廷不接纳这些北臣,则他们将无路可去,或投降满清,或从贼,这样一来,朝廷岂不是自剪羽翼?”
那高倬讥讽道:“侯大人这么急着要朝廷停查‘顺案’,莫不是有什么私心吧?”
侯方域压着怒气问道:“你倒说说看,我有何私心?”
高倬阴阴的笑着说:“尊父我就不说了,说说你那好友周钟吧。他不仅从贼,他还为那闯逆起草登基诏书,他可是你的好友,还是你们复社的人呢,你要救他只怕晚了点,十天之前他就已在菜市口伏法了。”
侯方域一时找不到辩驳的话,涨红了脸,气的浑身直哆嗦。
林清华见状,忙说道:“高大人此言谬矣,刚才侯大人并未说要给谁翻案,他只是仗义执言,高大人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高倬怒道:“你你你”林清华不等他说出来,接着向着皇帝说道:“皇上明鉴,臣的忠心是皇上亲眼见到的,臣也不认识那些被抓起来的大臣,所以说臣的这个建议是没有私心的,完全是为国尽忠,为皇上分忧。况且臣也是从北方南下的,若要按照高大人的那种抓法,不仅臣要被抓进去,恐怕连高公公也要抓进去,到那时,恐怕皇上身边没几个信得过的人啦。”
高起潜听完林清华的话,显然也被吓了一跳,仔细想想,他说的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自己是北边的人,刚来南京,还未培植起亲信,极有可能被政治斗争的漩涡卷进去,想到这里,他咳嗽了一声,并给皇帝使了个眼色。
皇帝显然被林清华最后的那句“皇上身边没几个信得过的人啦”打动了,加上高起潜的示意,他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于是缓缓说道:“林爱卿一片忠心,朕看得清清楚楚,这撤消‘顺案’的提议确实是出于公心,况且朕也觉得‘顺案’中冤情很多,民怨四起。这样吧,从今天起,就不再抓人了,以前抓的待查明确系冤枉后,一律释放,并官复原职,至于那些确实从贼的人嘛,史爱卿,你说说该如何处治?”
史可法出列答道:“方才威毅侯说的也有些道理,皇上不走,臣子怎可先走?只不过,这些臣子在先皇龙御宾天后并未从死,未尽臣道,因此也不宜就此饶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饶,谕令吏部将这些人革去官职,永不叙用,以为天下臣子戒。”
皇帝听后,击掌说道:“好!爱卿考虑周全,就按爱卿说的办。高起潜,你立刻拟旨,然后交由吏部发出,晓谕天下,让天下人知道,朕不是小肚鸡肠的皇帝。”
高起潜领旨后,便拿出笔墨纸砚,在殿侧的小桌上写起圣旨来。群臣则全跪下来,山呼“万岁”并不断的称颂皇上英明。
待群臣站起归位后,皇帝又向史可法说道:“史爱卿回来得正好,昨日群臣议事,在是先剿贼还是先抗清上纠缠不清,你在淮扬督师,对军事熟稔,你说说看。”
史可法回禀道:“那闯贼虽在北方遭到惨败,然势力依然很强,所谓‘百足之虫,僵而不死’,若想平定,尚需时日;臣真正忧虑的是那满清,那满清全族虽不过百万,然久经战阵,与我朝多次交战,胜多败少,此次入关以来,到处招降叛逆,似有入主中原之心,实乃我朝心腹大患。而反观我朝,国困兵疲,剿贼尚嫌不足,况论与满清八旗交战了,若满清趁我剿贼时趁虚而入,则我大明社稷危矣,臣愚钝,左思右想都未想出两全齐美的法子,有负圣恩,臣罪该万死。”说完便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
皇帝见状,说道:“爱卿不必自责,我大明积弱已久,岂是你之罪?快快平身。”又向群臣问道:“诸位爱卿有何好办法,快快讲来,与朕分忧。”
林清华见时机成熟,抢上一步说道:“臣有一计,既可平贼患,又可抗清兵。”
皇帝喜道:“爱卿快快讲来。”
林清华不紧不慢的说道:“臣以为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联合李自成、张献忠等,共抗清兵。”
此言一出,便如晴空中突然响了一个炸雷,朝堂上立刻乱成一片,众大臣反对之声不绝于耳,有向皇帝进言不可采纳此计的,有扯住林清华袖子要与他理论的,更有两个老大臣因激动过度晕了过去,一时之间,斥责声、哭泣声、劝导声、呼救声交织在一起,庄严肃穆的武英殿竟象菜市场一般热闹。
小皇帝从未经历过如此场面,手足无措,求助的眼光望向史可法。
史可法转过身子,双手一挥,向着众人喝道:“尔等皆为朝廷重臣,怎可如泼妇骂街般互相攻谒?这是朝廷议事重地,不是酒馆瓦肆,尔等如此不分尊卑、大声喧哗,若是惊了圣驾,哪个吃罪得起?还不快快归位站好!”说完又向门口站着的几个太监吩... -->>
与其他大臣规规矩矩的站相不同,林清华站在武英殿外扭来扭去,一会儿挠挠背,一会儿拿出折扇拼命的扇,他觉得身上穿着的官服实在是太别扭了,走路骑马都不方便,大热的天穿在身上,就像是进了蒸笼,为了凉快,他连内裤都没穿,早上还好点儿,到了中午就有得受了。更不合理的是,早上天不亮就得起床,要在卯时也就是六点之前赶到金銮殿前,到了卯时,值官便开始点卯,未到的大臣就会被弹劾。“每天要起这么早,和大臣一起上朝,难怪古代的皇帝都喜欢偷懒,六点不到就要被人从妃子的被窝里拖出来,要喜欢上朝才怪,就算起来了,一个个哈欠连天,怎么处理得好政务?”想到这里,林清华不自觉得打了个哈欠,其他大臣不知是否受了林清华的感染,也都跟着打起哈欠来,一时之间,武英殿前哈欠连天,此起彼伏,蔚为壮观。
林清华被众大臣的哈欠阵逗的想笑,转头望向史可法,才发现他并未打哈欠,只是眼圈黑黑的,满脸的倦容,显然昨晚没有睡好。
正在林清华左顾右盼时,武英殿的殿门“吱”得一声打开了,一个年轻的太监走到门口,用尖细的声音高喊道:“上朝”
众官鱼贯而入,由于林清华有御赐金锏,圣眷正隆,所以与史可法并列走在众官前头,史可法身后跟的是文官,而林清华身后则是武将。
众官入殿后各自站好位置,林清华望向御座,刚好看见小皇帝打了个哈欠,站在御座旁的是昨天刚到南京的大太监高起潜。高起潜走前几步,高声说道:“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林清华赶紧出列,从袖管中掏出奏本,向着皇帝躬身说道:“臣有本。”
高起潜接过奏本,小心翼翼捧着,交给皇帝。皇帝看了几眼后问道:“林爱卿想让朝廷停止清查‘顺案?’”
林清华答道:“臣正是此意。这‘顺案’本来就是马士英铲除异己的手段,因此冤狱丛生,再退一步讲,即使暂时从贼,那也是迫不得已,先皇为了不丢下祖宗的江山,一心留在京城,而众位大臣也是忠心耿耿,先皇不走,他们也不走,哪知后来李自成包围了京城,此时便是想走也来不急了。”
不料,话音刚落,一名文臣便站出来斥道:“岂有此理!那‘顺案’案犯均是叛国从贼之人,断无宽恕之理。臣以为目前清查力度还不够,还需进一步扩大范围,凡是从北方南下的官员,不论是否从贼,均应接收调查。”
林清华回头一看,说话的人是刑部尚书高倬。此人原是马士英的爪牙,太子入南京后,他便耍起了两面派的手法,一面继续为马士英铲除政敌,一面见风使舵,关键时刻反戈一击,因而取得了太子的信任,得以继续留任原职。
这时侯方域站了出来,说道:“臣以为威毅侯说得好,他说出了众臣的心里话,现在最要紧的是稳定人心,若是朝廷不接纳这些北臣,则他们将无路可去,或投降满清,或从贼,这样一来,朝廷岂不是自剪羽翼?”
那高倬讥讽道:“侯大人这么急着要朝廷停查‘顺案’,莫不是有什么私心吧?”
侯方域压着怒气问道:“你倒说说看,我有何私心?”
高倬阴阴的笑着说:“尊父我就不说了,说说你那好友周钟吧。他不仅从贼,他还为那闯逆起草登基诏书,他可是你的好友,还是你们复社的人呢,你要救他只怕晚了点,十天之前他就已在菜市口伏法了。”
侯方域一时找不到辩驳的话,涨红了脸,气的浑身直哆嗦。
林清华见状,忙说道:“高大人此言谬矣,刚才侯大人并未说要给谁翻案,他只是仗义执言,高大人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高倬怒道:“你你你”林清华不等他说出来,接着向着皇帝说道:“皇上明鉴,臣的忠心是皇上亲眼见到的,臣也不认识那些被抓起来的大臣,所以说臣的这个建议是没有私心的,完全是为国尽忠,为皇上分忧。况且臣也是从北方南下的,若要按照高大人的那种抓法,不仅臣要被抓进去,恐怕连高公公也要抓进去,到那时,恐怕皇上身边没几个信得过的人啦。”
高起潜听完林清华的话,显然也被吓了一跳,仔细想想,他说的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自己是北边的人,刚来南京,还未培植起亲信,极有可能被政治斗争的漩涡卷进去,想到这里,他咳嗽了一声,并给皇帝使了个眼色。
皇帝显然被林清华最后的那句“皇上身边没几个信得过的人啦”打动了,加上高起潜的示意,他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于是缓缓说道:“林爱卿一片忠心,朕看得清清楚楚,这撤消‘顺案’的提议确实是出于公心,况且朕也觉得‘顺案’中冤情很多,民怨四起。这样吧,从今天起,就不再抓人了,以前抓的待查明确系冤枉后,一律释放,并官复原职,至于那些确实从贼的人嘛,史爱卿,你说说该如何处治?”
史可法出列答道:“方才威毅侯说的也有些道理,皇上不走,臣子怎可先走?只不过,这些臣子在先皇龙御宾天后并未从死,未尽臣道,因此也不宜就此饶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饶,谕令吏部将这些人革去官职,永不叙用,以为天下臣子戒。”
皇帝听后,击掌说道:“好!爱卿考虑周全,就按爱卿说的办。高起潜,你立刻拟旨,然后交由吏部发出,晓谕天下,让天下人知道,朕不是小肚鸡肠的皇帝。”
高起潜领旨后,便拿出笔墨纸砚,在殿侧的小桌上写起圣旨来。群臣则全跪下来,山呼“万岁”并不断的称颂皇上英明。
待群臣站起归位后,皇帝又向史可法说道:“史爱卿回来得正好,昨日群臣议事,在是先剿贼还是先抗清上纠缠不清,你在淮扬督师,对军事熟稔,你说说看。”
史可法回禀道:“那闯贼虽在北方遭到惨败,然势力依然很强,所谓‘百足之虫,僵而不死’,若想平定,尚需时日;臣真正忧虑的是那满清,那满清全族虽不过百万,然久经战阵,与我朝多次交战,胜多败少,此次入关以来,到处招降叛逆,似有入主中原之心,实乃我朝心腹大患。而反观我朝,国困兵疲,剿贼尚嫌不足,况论与满清八旗交战了,若满清趁我剿贼时趁虚而入,则我大明社稷危矣,臣愚钝,左思右想都未想出两全齐美的法子,有负圣恩,臣罪该万死。”说完便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
皇帝见状,说道:“爱卿不必自责,我大明积弱已久,岂是你之罪?快快平身。”又向群臣问道:“诸位爱卿有何好办法,快快讲来,与朕分忧。”
林清华见时机成熟,抢上一步说道:“臣有一计,既可平贼患,又可抗清兵。”
皇帝喜道:“爱卿快快讲来。”
林清华不紧不慢的说道:“臣以为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联合李自成、张献忠等,共抗清兵。”
此言一出,便如晴空中突然响了一个炸雷,朝堂上立刻乱成一片,众大臣反对之声不绝于耳,有向皇帝进言不可采纳此计的,有扯住林清华袖子要与他理论的,更有两个老大臣因激动过度晕了过去,一时之间,斥责声、哭泣声、劝导声、呼救声交织在一起,庄严肃穆的武英殿竟象菜市场一般热闹。
小皇帝从未经历过如此场面,手足无措,求助的眼光望向史可法。
史可法转过身子,双手一挥,向着众人喝道:“尔等皆为朝廷重臣,怎可如泼妇骂街般互相攻谒?这是朝廷议事重地,不是酒馆瓦肆,尔等如此不分尊卑、大声喧哗,若是惊了圣驾,哪个吃罪得起?还不快快归位站好!”说完又向门口站着的几个太监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