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wtxt.org,军火帝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sp; 夹杂在驻印军中间的少数美军部队,顿时吓傻了,慌忙撤出了缅北前沿阵地。驻印军主力一走,兵力不足的美军,很容易就会被日本驻守缅甸的部队给包饺子。
日本人亦是大吃一惊,但是疑神疑鬼地他们,总觉得这是一个诱敌深入的计策,非但没有趁机尾追狠狠咬上狼狈撤退的美军一口,反而主动向南收缩了一道防线。
心急火燎的美国人,终于也恼了。
退出来的美军士兵,沿着公路和驻印军抢路而行,提前堵在了驻印军和英国军队之间的交通要冲上,坚决挡住了两方有可能的正面对峙情况。
形势逐步缓了下来。
北方军大本营派了代表,和英美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谈判,美国人站在了英国人这一边,但是对英国人首先采取对抗措施也表示了不满。
双方很快都各退让一步。驻印军不得继续扩大丹老占领范围,换取了英军不对驻印军的下一步行动进行阻止。英国人停止对驻印军的恶意报复,换取了驻印军回到缅北原来防线,保持对缅南日军的压力。
谈判结束后,英国人阴沉着脸首先拂袖而去,嘴里嘟囔了几句,鸦片战争的大英帝国威风终于失去效应了。
美国人死板着脸,同样是非常不高兴,强烈要求北方军尽快发动对日本本土进行大规模轰炸的计划再次无果而终。
北方军却悄悄舒了一口气,总算是最后时刻犹太人紧急发力,让英美两国勉强同意了由北方军政府和犹太人合作恢复南洋华人政权计划的继续进行。
在南洋华人政权的问题上,最喜欢搞分而治之的英国人,在谈判桌上出了一个狠招,就是坚决反对由北方军政府主导,而是应有在新加坡等地的南洋华人后裔主导复国。无论是法理上,还是历史上,这批从当年兰芳共和国逃离出来的南洋华人后裔确实有这个资格。只是这批华人后裔,明显亲向于英美的态度,让北方军政府极为不满。
北方军政府最后绕了一个大圈,让更想有一块稳定地盘的犹太人出面对付英美两国势力的巨大压力。
狡猾的英国人马上也出招了,中东建国的大蛋糕一扔出去,犹太人眼珠都红了。
显然精于盘算的犹太人,毫不客气地吞下了英国人给的蛋糕,但是却没有放弃北方军政府当初的协议,中东建国和西婆罗洲自治领的计划居然同时启动。
吃了一记闷棍的英国人,在美国人另有目的的推动下,被迫同意了犹太人的脚踏两条船计划,只是同样决定让亲英美的南洋华裔在新加坡建国,目的自然是分化南洋华人,恶心一下北方军政府的努力罢了。
北方军政府无所谓,只要在南洋打进一个楔子就是重大胜利了。
谈判所造成的唯一恶果就是,盟军策划中的东南亚反击战成了泡影,甚至连缅南都没有成功夺取下来。
谈判结束后,盟军内部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民国三十三年六月,马里亚纳海战结束,九艘航母组成的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机动舰队在同拥有十五艘航母的美国海军第五舰队大规模交战。日本海军的机动舰队大败亏输,被击沉三艘航空母舰,但是舰载机损失殆尽造成的后果更为严重。
至少在半年之内,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无法获得足够的舰载机担任空中作战了。
在这场被美国人戏称为马里亚纳猎火鸡的大规模航母对战中,美国海军舰船上配备的mk12型127毫米高射炮表现出色,甚至抢过了舰载机部队击沉日军航母的风头,击落了大批来袭的日本海军舰载机。
mk12型高平两用炮是美国海军标准副炮配置,口径127毫米,对海射程15.2千米,对空射程11.4千米,射速15—22发每分钟。
实际上,127毫米高射炮之所以战功显赫,纯粹得益于美国人研发的无线电近炸引信炮弹。其核心部件是装在引信中的微型无线电收发机,该设备接收目标信号回波达到一定频率时,也就是离目标距离最近时,内置电路即自行点火引爆炮弹。
无线电近炸引信的使用,令美国海军的防空火力有效度大为增加,因此也被被视为盟军的重要秘密武器,在初期一直避免在可能落入敌方手中的情况下使用,一直到马里亚纳海战才被撤销限制。在海战中,美国军舰发射的近炸引信高射炮弹发挥得淋漓尽致,打得日本海军舰载机象树叶一样成片地往下掉。
只是仅仅靠电子管研制成功的无线电近炸引信,一直没有解决小型化的问题,这种近炸引信只能在100毫米以上口径的火炮上使用,除了美国海军大量配备的127毫米高射炮外,还可以在陆军的105毫米或155毫米榴弹炮上使用。
在太平洋战场上,最大的威胁是日本航空兵,产量总是不能满足需求的近炸引信自然基本上都用在高射炮上了。
据说,美军内部估计,使用常规炮弹时,127毫米高射炮击落每架敌机平均需要2000发炮弹,使用近炸引信后,击落每架敌机平均需要500发炮弹。如果再加上雷达火控指引,消耗的炮弹数量甚至再降一个数量级。
大为眼馋的北方军海军,很快就提出了向美国人购买这种近炸引信炮弹和火炮的请求。但是美国人却非常干脆地拒绝了,而且是第一次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而且在审议过程中的援助b-29重型轰炸机项目和扫雷艇项目,忽然之间就没了下文,美国人也恼羞成怒了。
不仅如此,就连原本已经答应援助的本森级驱逐舰,美国人居然找了一个战事吃紧优先弥补战损的借口停止了援助计划。
本森级驱逐舰是美国的主力驱逐舰之一,满载排水量2000吨,主要武备是五门单管127毫米高平两用炮,以及鱼雷设施,其排水量和战力远大于北方军千辛万苦才装备的沈阳级驱逐舰,更适合远洋作战需要。
而就在马里亚纳海战结束前的几天,美国人的b-29重型轰炸机从蒋光头控制的地盘起飞,千里迢迢奔赴日本,正式开展了轰炸日本本土的战略轰炸任务。
北方军得到b-24重型轰炸机后,却迟迟未能组织对日战略轰炸,使得焦急的美国人不仅加快研制出了超远程的b-29轰炸机,其态度也彻底倒向了南京政权的蒋光头。
毕竟蒋光头好说话多了,只要塞一些美金援助就是了,他们也从来不会提出援助b-29重型轰炸机等国之利器的要求。而且这些援助会非常快的出现在花旗银行的美国账户上,至于账户上的名字是谁就不重要了。
不过,大型军火确实很麻烦,小型军火诸如近炸引信之类的物资,只要美国人一放松限制,在强大的走私集团面前简直就是小事一桩罢了。
就在美国本土起飞的一架dc-3运输机将近炸引信走私进堪察加半岛的时候,两艘海鸦级扫雷舰组成的一个小编队,也在惊涛骇浪中奋勇拼搏,艰难地尽可能沿着海岸线向白令海峡前进。
同样是金钱开路的情况下,资本主义的美国和布尔什维克的苏俄,完全没有什么两样。无论是大腹便便,还是骨瘦如柴的官僚们,只是在报废的清单上打上几个勾勾而已。
美国海鸦级扫雷舰,舰长67.4米,宽9.75米,吃水2.9米,满载排水量1100吨,最大时速18节,在十四节时续航力5000海里,舰员80人,主要武备是一门76毫米火炮,两门博福斯和六门厄利空防空炮,以及深水炸弹。
这个时候的丹老军用机场,一片繁忙。
解除了被盟友威胁的丹老驻印军,正在对即将登机的第一批突击部队做最后的动员。
担任突击部队指挥官的王河山,看着手下一大群笔直站立的少尉以上军官的年轻面容,镇静地说道,“再重复一次,我们这次突击作战,要长期在日军的围困中作战,至少一年的时间,没有援军,没有补给。听清楚了没有。”
“听清楚了,长官。”年轻军官们大声回应,简陋的军用帐篷里面一片肃杀。
没有过多话语,王河山带着紧急支援过来的两个连空降兵首先登机,他们伞降后将选择适合的机降区域。其后,将是驻印军的步兵部队,在ju-52运输机的牵引下,携带装备乘坐滑翔机迫降。
很快,在十二架p-51b战斗机的护航下,二十多架c-47运输机腾空而起,将两个连的伞兵部队送上了空中。
他们的目标是西婆罗洲的茫茫丛林。
第二一一章空袭
bsp; 夹杂在驻印军中间的少数美军部队,顿时吓傻了,慌忙撤出了缅北前沿阵地。驻印军主力一走,兵力不足的美军,很容易就会被日本驻守缅甸的部队给包饺子。
日本人亦是大吃一惊,但是疑神疑鬼地他们,总觉得这是一个诱敌深入的计策,非但没有趁机尾追狠狠咬上狼狈撤退的美军一口,反而主动向南收缩了一道防线。
心急火燎的美国人,终于也恼了。
退出来的美军士兵,沿着公路和驻印军抢路而行,提前堵在了驻印军和英国军队之间的交通要冲上,坚决挡住了两方有可能的正面对峙情况。
形势逐步缓了下来。
北方军大本营派了代表,和英美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谈判,美国人站在了英国人这一边,但是对英国人首先采取对抗措施也表示了不满。
双方很快都各退让一步。驻印军不得继续扩大丹老占领范围,换取了英军不对驻印军的下一步行动进行阻止。英国人停止对驻印军的恶意报复,换取了驻印军回到缅北原来防线,保持对缅南日军的压力。
谈判结束后,英国人阴沉着脸首先拂袖而去,嘴里嘟囔了几句,鸦片战争的大英帝国威风终于失去效应了。
美国人死板着脸,同样是非常不高兴,强烈要求北方军尽快发动对日本本土进行大规模轰炸的计划再次无果而终。
北方军却悄悄舒了一口气,总算是最后时刻犹太人紧急发力,让英美两国勉强同意了由北方军政府和犹太人合作恢复南洋华人政权计划的继续进行。
在南洋华人政权的问题上,最喜欢搞分而治之的英国人,在谈判桌上出了一个狠招,就是坚决反对由北方军政府主导,而是应有在新加坡等地的南洋华人后裔主导复国。无论是法理上,还是历史上,这批从当年兰芳共和国逃离出来的南洋华人后裔确实有这个资格。只是这批华人后裔,明显亲向于英美的态度,让北方军政府极为不满。
北方军政府最后绕了一个大圈,让更想有一块稳定地盘的犹太人出面对付英美两国势力的巨大压力。
狡猾的英国人马上也出招了,中东建国的大蛋糕一扔出去,犹太人眼珠都红了。
显然精于盘算的犹太人,毫不客气地吞下了英国人给的蛋糕,但是却没有放弃北方军政府当初的协议,中东建国和西婆罗洲自治领的计划居然同时启动。
吃了一记闷棍的英国人,在美国人另有目的的推动下,被迫同意了犹太人的脚踏两条船计划,只是同样决定让亲英美的南洋华裔在新加坡建国,目的自然是分化南洋华人,恶心一下北方军政府的努力罢了。
北方军政府无所谓,只要在南洋打进一个楔子就是重大胜利了。
谈判所造成的唯一恶果就是,盟军策划中的东南亚反击战成了泡影,甚至连缅南都没有成功夺取下来。
谈判结束后,盟军内部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民国三十三年六月,马里亚纳海战结束,九艘航母组成的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机动舰队在同拥有十五艘航母的美国海军第五舰队大规模交战。日本海军的机动舰队大败亏输,被击沉三艘航空母舰,但是舰载机损失殆尽造成的后果更为严重。
至少在半年之内,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无法获得足够的舰载机担任空中作战了。
在这场被美国人戏称为马里亚纳猎火鸡的大规模航母对战中,美国海军舰船上配备的mk12型127毫米高射炮表现出色,甚至抢过了舰载机部队击沉日军航母的风头,击落了大批来袭的日本海军舰载机。
mk12型高平两用炮是美国海军标准副炮配置,口径127毫米,对海射程15.2千米,对空射程11.4千米,射速15—22发每分钟。
实际上,127毫米高射炮之所以战功显赫,纯粹得益于美国人研发的无线电近炸引信炮弹。其核心部件是装在引信中的微型无线电收发机,该设备接收目标信号回波达到一定频率时,也就是离目标距离最近时,内置电路即自行点火引爆炮弹。
无线电近炸引信的使用,令美国海军的防空火力有效度大为增加,因此也被被视为盟军的重要秘密武器,在初期一直避免在可能落入敌方手中的情况下使用,一直到马里亚纳海战才被撤销限制。在海战中,美国军舰发射的近炸引信高射炮弹发挥得淋漓尽致,打得日本海军舰载机象树叶一样成片地往下掉。
只是仅仅靠电子管研制成功的无线电近炸引信,一直没有解决小型化的问题,这种近炸引信只能在100毫米以上口径的火炮上使用,除了美国海军大量配备的127毫米高射炮外,还可以在陆军的105毫米或155毫米榴弹炮上使用。
在太平洋战场上,最大的威胁是日本航空兵,产量总是不能满足需求的近炸引信自然基本上都用在高射炮上了。
据说,美军内部估计,使用常规炮弹时,127毫米高射炮击落每架敌机平均需要2000发炮弹,使用近炸引信后,击落每架敌机平均需要500发炮弹。如果再加上雷达火控指引,消耗的炮弹数量甚至再降一个数量级。
大为眼馋的北方军海军,很快就提出了向美国人购买这种近炸引信炮弹和火炮的请求。但是美国人却非常干脆地拒绝了,而且是第一次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而且在审议过程中的援助b-29重型轰炸机项目和扫雷艇项目,忽然之间就没了下文,美国人也恼羞成怒了。
不仅如此,就连原本已经答应援助的本森级驱逐舰,美国人居然找了一个战事吃紧优先弥补战损的借口停止了援助计划。
本森级驱逐舰是美国的主力驱逐舰之一,满载排水量2000吨,主要武备是五门单管127毫米高平两用炮,以及鱼雷设施,其排水量和战力远大于北方军千辛万苦才装备的沈阳级驱逐舰,更适合远洋作战需要。
而就在马里亚纳海战结束前的几天,美国人的b-29重型轰炸机从蒋光头控制的地盘起飞,千里迢迢奔赴日本,正式开展了轰炸日本本土的战略轰炸任务。
北方军得到b-24重型轰炸机后,却迟迟未能组织对日战略轰炸,使得焦急的美国人不仅加快研制出了超远程的b-29轰炸机,其态度也彻底倒向了南京政权的蒋光头。
毕竟蒋光头好说话多了,只要塞一些美金援助就是了,他们也从来不会提出援助b-29重型轰炸机等国之利器的要求。而且这些援助会非常快的出现在花旗银行的美国账户上,至于账户上的名字是谁就不重要了。
不过,大型军火确实很麻烦,小型军火诸如近炸引信之类的物资,只要美国人一放松限制,在强大的走私集团面前简直就是小事一桩罢了。
就在美国本土起飞的一架dc-3运输机将近炸引信走私进堪察加半岛的时候,两艘海鸦级扫雷舰组成的一个小编队,也在惊涛骇浪中奋勇拼搏,艰难地尽可能沿着海岸线向白令海峡前进。
同样是金钱开路的情况下,资本主义的美国和布尔什维克的苏俄,完全没有什么两样。无论是大腹便便,还是骨瘦如柴的官僚们,只是在报废的清单上打上几个勾勾而已。
美国海鸦级扫雷舰,舰长67.4米,宽9.75米,吃水2.9米,满载排水量1100吨,最大时速18节,在十四节时续航力5000海里,舰员80人,主要武备是一门76毫米火炮,两门博福斯和六门厄利空防空炮,以及深水炸弹。
这个时候的丹老军用机场,一片繁忙。
解除了被盟友威胁的丹老驻印军,正在对即将登机的第一批突击部队做最后的动员。
担任突击部队指挥官的王河山,看着手下一大群笔直站立的少尉以上军官的年轻面容,镇静地说道,“再重复一次,我们这次突击作战,要长期在日军的围困中作战,至少一年的时间,没有援军,没有补给。听清楚了没有。”
“听清楚了,长官。”年轻军官们大声回应,简陋的军用帐篷里面一片肃杀。
没有过多话语,王河山带着紧急支援过来的两个连空降兵首先登机,他们伞降后将选择适合的机降区域。其后,将是驻印军的步兵部队,在ju-52运输机的牵引下,携带装备乘坐滑翔机迫降。
很快,在十二架p-51b战斗机的护航下,二十多架c-47运输机腾空而起,将两个连的伞兵部队送上了空中。
他们的目标是西婆罗洲的茫茫丛林。
第二一一章空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