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wtxt.org,艾尚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我住的地方不是城镇,在方圆几十里也算个大村。一年四季,做买卖的不断。在不绝于耳的吆喝声中,连起一条条记忆的珠串。
腊月里商贩最多,要逢年节剁馅砍肉,刀自然要拾掇拾掇。那时大道上、巷口便传来抑扬顿挫的招呼:“镪剪子哩――,磨菜刀――”几声之后,便如妇人拿着钝了的菜刀出来,这匠人并不急于伸摊,找个向阳背风的墙根,靠墙蹲下,把绑着木板凳的手推车放在巷口显眼处,卷一根旱烟,闷着头抽,来了人只抬头谈谈价格。待人渐渐拢了,便亮出家什,先放下硬木板凳。板凳一头用铁条固定,然后从车前叉子袋里取回几块塑料纸包着的磨刀石,大小不一,有粗磨细磨之分,大多弯如新月。先摆一块顶在铁条处,后取出盛着水的白铁皮罐。水是铁红色,想必是常年的锈迹,再后来是些铁制的锵子。几个孩子也来凑着热闹,撅着屁股,蹲在前面,还觉不过瘾,向前直蹭,惹得姨婶直嚷:“看什么看,小心看到眼里拔不出来
卖瓷盆的吆喝颇是新颖。推一辆木轮推车,装着大小不一的红陶盆或是瓮,走到街上便拿木棍儿敲击盆底,发出“当当”的声音,很是动听
倘若有铜锣“当当”的响声,耍猴的就到了。一个迟暮的老人,用铁链牵一只小猴子,猴子颈上套一个红色的项圈,机灵之态尽显。小孩子们簇拥着、欢呼着。几个淘气的孩子不时地用小棍儿向猴子挑衅,惹得猴子东躲西藏。打急了便龇着牙咝咝地叫几声。人聚多了,场子拉圆了,老人拉着猴子打开场子,拿着皮鞭抽打猴子,让它向人们行礼。稍一迟疑,皮鞭就“啪啪”地甩下来。猴子上窜下跳“咝咝”的嚎叫。人们不忍,边斥责边撇下些零钞硬币。那时,我们很是记恨耍猴人。现在想来,这大抵是一种谋生的手法,不过不像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猴子是不能和人用语言沟通的,所以每人心里总是不舒服。当夕阳西下,一个蹒跚老人,牵着小猴远去时,不免替猴儿命运担忧。
卖大力丸的多为壮汉,一块红布铺地后,便先用三个碗、几个球耍几个小戏法儿。孩子们看得入神,呼朋引伴。也少不了爱看热闹的叔伯婶娘。待众人围拢后,壮汉拉开架式,亮开喉咙:“俺系出名门,深修数年”或“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又说又练真把式。”一番铿锵有力的宣讲后,便勒紧大带,闪掉宽大的衣裳,走几趟形意八卦拳,身形灵活,动作刚猛,不时引来阵阵喝彩。一阵把式后,众人扔几个零钱便走。大汉捡起钱追去“我不是打把式卖艺的,给我钱有损我和师父的威名,几位真想帮我,我有几样宝贝”后面正如相声里所说,拿出大力丸或狗皮膏药蒙事。有的卖大力丸的颇有些功夫,手掌断砖、手指戳碗。砖和碗都是我们从道上的所捡来给他的,不是道具,让我们顿生敬佩之情。也有几个大点的伙伴,曾拜他为师,学了几手功夫,至今还在受用。
“咚咚”的拨浪鼓一响,闭眼算卦的就到了。那时,人与人、家庭成员之间沟通少,有了隔阂或家境不好,事由不顺,以至丢失了狗、鸡,甚至针头线脑之类的芝麻小事,也偷偷的把先生请到家中,道道缘由,破解破解,听一些在别处听不到的恭维话。如日子前期不好,过了这一两年便转运,孩子是大福大贵之相,将来必将骑马坐轿、光宗耀祖。你老光等着享清福”听到耳酣脑热之余,便慷慨地拿出积攒下来准备给自己添置新衣的钱奉上,还连声谢先生,并把他介绍给同样受困扰的本家或近邻,神秘兮兮,如得了皇宝圣旨。花几个钱讨个莫须有的彩头,安稳地守着自己贫穷的宿命,是那一代人务实的本色,也是人生的悲哀。
小喇叭和泥鼻儿吹响时,街口常出现推自行车的老人。车上驮一大的铁笼子,笼子上飘些花花绿绿的气球,缀些松紧带、红头绳,煞是喜气。笼内有泥娃娃、小拨浪鼓、印有各种图案的泥模子,颜色大小不一的玻璃球、糖瓜、条形糖、姑娘喜欢的卡子、小孩喜欢的砸炮、摔炮,老奶奶喜欢的蒸花糕用的各种颜色的木质模子。由于街道颠簸,笼子中发出希哩哗啦的节奏轻轻和着,使街头巷口充斥着轻松的年味儿。老人年纪虽大,力气倒是不减,一声“破烂头发――换娃娃――”至今在村口回荡。
岁月匆匆,那声音渐渐飘散,沉淀成厚重的泥土,沉淀成淳厚的笙歌,沉淀成淙淙的流泉,汇聚成你一生踏不过的河。
我住的地方不是城镇,在方圆几十里也算个大村。一年四季,做买卖的不断。在不绝于耳的吆喝声中,连起一条条记忆的珠串。
腊月里商贩最多,要逢年节剁馅砍肉,刀自然要拾掇拾掇。那时大道上、巷口便传来抑扬顿挫的招呼:“镪剪子哩――,磨菜刀――”几声之后,便如妇人拿着钝了的菜刀出来,这匠人并不急于伸摊,找个向阳背风的墙根,靠墙蹲下,把绑着木板凳的手推车放在巷口显眼处,卷一根旱烟,闷着头抽,来了人只抬头谈谈价格。待人渐渐拢了,便亮出家什,先放下硬木板凳。板凳一头用铁条固定,然后从车前叉子袋里取回几块塑料纸包着的磨刀石,大小不一,有粗磨细磨之分,大多弯如新月。先摆一块顶在铁条处,后取出盛着水的白铁皮罐。水是铁红色,想必是常年的锈迹,再后来是些铁制的锵子。几个孩子也来凑着热闹,撅着屁股,蹲在前面,还觉不过瘾,向前直蹭,惹得姨婶直嚷:“看什么看,小心看到眼里拔不出来
卖瓷盆的吆喝颇是新颖。推一辆木轮推车,装着大小不一的红陶盆或是瓮,走到街上便拿木棍儿敲击盆底,发出“当当”的声音,很是动听
倘若有铜锣“当当”的响声,耍猴的就到了。一个迟暮的老人,用铁链牵一只小猴子,猴子颈上套一个红色的项圈,机灵之态尽显。小孩子们簇拥着、欢呼着。几个淘气的孩子不时地用小棍儿向猴子挑衅,惹得猴子东躲西藏。打急了便龇着牙咝咝地叫几声。人聚多了,场子拉圆了,老人拉着猴子打开场子,拿着皮鞭抽打猴子,让它向人们行礼。稍一迟疑,皮鞭就“啪啪”地甩下来。猴子上窜下跳“咝咝”的嚎叫。人们不忍,边斥责边撇下些零钞硬币。那时,我们很是记恨耍猴人。现在想来,这大抵是一种谋生的手法,不过不像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猴子是不能和人用语言沟通的,所以每人心里总是不舒服。当夕阳西下,一个蹒跚老人,牵着小猴远去时,不免替猴儿命运担忧。
卖大力丸的多为壮汉,一块红布铺地后,便先用三个碗、几个球耍几个小戏法儿。孩子们看得入神,呼朋引伴。也少不了爱看热闹的叔伯婶娘。待众人围拢后,壮汉拉开架式,亮开喉咙:“俺系出名门,深修数年”或“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又说又练真把式。”一番铿锵有力的宣讲后,便勒紧大带,闪掉宽大的衣裳,走几趟形意八卦拳,身形灵活,动作刚猛,不时引来阵阵喝彩。一阵把式后,众人扔几个零钱便走。大汉捡起钱追去“我不是打把式卖艺的,给我钱有损我和师父的威名,几位真想帮我,我有几样宝贝”后面正如相声里所说,拿出大力丸或狗皮膏药蒙事。有的卖大力丸的颇有些功夫,手掌断砖、手指戳碗。砖和碗都是我们从道上的所捡来给他的,不是道具,让我们顿生敬佩之情。也有几个大点的伙伴,曾拜他为师,学了几手功夫,至今还在受用。
“咚咚”的拨浪鼓一响,闭眼算卦的就到了。那时,人与人、家庭成员之间沟通少,有了隔阂或家境不好,事由不顺,以至丢失了狗、鸡,甚至针头线脑之类的芝麻小事,也偷偷的把先生请到家中,道道缘由,破解破解,听一些在别处听不到的恭维话。如日子前期不好,过了这一两年便转运,孩子是大福大贵之相,将来必将骑马坐轿、光宗耀祖。你老光等着享清福”听到耳酣脑热之余,便慷慨地拿出积攒下来准备给自己添置新衣的钱奉上,还连声谢先生,并把他介绍给同样受困扰的本家或近邻,神秘兮兮,如得了皇宝圣旨。花几个钱讨个莫须有的彩头,安稳地守着自己贫穷的宿命,是那一代人务实的本色,也是人生的悲哀。
小喇叭和泥鼻儿吹响时,街口常出现推自行车的老人。车上驮一大的铁笼子,笼子上飘些花花绿绿的气球,缀些松紧带、红头绳,煞是喜气。笼内有泥娃娃、小拨浪鼓、印有各种图案的泥模子,颜色大小不一的玻璃球、糖瓜、条形糖、姑娘喜欢的卡子、小孩喜欢的砸炮、摔炮,老奶奶喜欢的蒸花糕用的各种颜色的木质模子。由于街道颠簸,笼子中发出希哩哗啦的节奏轻轻和着,使街头巷口充斥着轻松的年味儿。老人年纪虽大,力气倒是不减,一声“破烂头发――换娃娃――”至今在村口回荡。
岁月匆匆,那声音渐渐飘散,沉淀成厚重的泥土,沉淀成淳厚的笙歌,沉淀成淙淙的流泉,汇聚成你一生踏不过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