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小说网 lwtxt.org,退亲后,她成了人人羡慕的四福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刚进屋,她就把担子丢在了门口,关上院门后,连身后的孙女都顾不得了,小跑着往灶房去了。
吴大娘的儿媳妇林氏正背着不足一岁的儿子在灶房做晚膳。
见吴大娘疾步跑了进来,林氏有些诧异。
婆婆今日比以往收摊早了些,她还没有做好晚膳呢。
林氏还以为婆婆肚子饿了,连忙道:“娘您回来了,蒸笼里有窝头,已经熟了,我炖了萝卜,一会儿就好,娘要是饿了,先吃窝头吧,媳妇给您倒碗水。”
“我不饿。”吴大娘一把拽住了儿媳妇的手,眼里冒着光:“大成媳妇,你看到巷口张贴的告示了吗?”
“没有。”林氏连忙摇头:“娘,我今日一直在家里扫洒,还做了些针线活,爹那件马甲就快做好了,儿媳没有出门。”
下个月底就过年了,林氏要给家里人做新衣和新鞋,还要打扫院子,照顾小儿子,几乎不会出门。
“把灶上的火熄了,我们现在就去顺天府衙门,免得被人抢先了。”吴大娘连忙说道。
“去衙门作甚?”林氏闻言心头一颤,急声道:“难道是爹和大成卖炭时得罪了人,被衙门抓了?”
“呸呸呸,你别胡说八道,他们好好的,没有被衙门抓。”吴大娘一边说着,一边冲到水缸前,舀了一瓢水就往灶膛里泼。
在林氏目瞪口呆中,吴大娘一连泼了几瓢水,把火给灭了,拽着儿媳妇就往外走。
“我卖米糕时,瞧见衙差在巷子口贴了个告示,上头有通缉令,要找一位老妇人,四福晋给赏银一千两呢,那个老妇人,我认识。”吴大娘激动的不得了。
她当时就想去衙门了,但身边跟着五岁的小孙女,有些不方便。
她毕竟只是个普通的妇人,要去衙门,心里还是有点害怕的,便想让儿媳妇陪着一块去。
林氏被婆婆说的这些消息弄懵了。
通缉令……一千两……
那人婆婆还认识。
有这么好的事?
林氏背着儿子,牵着女儿,和婆婆快步往巷子外头去了。
为了早点去衙门,抢占功劳,吴大娘还奢侈的叫了一辆马车,送他们去衙门。
婆媳二人和孩子们都是头一回坐马车,激动的同时,也感觉不自在。
好不容易到了衙门,吴大娘急匆匆往里跑,看见衙差就大声喊道:“大人,通缉令上的老妇人,民妇认识。”
“是何人?家住何处?”衙差连忙问道。
林氏闻言也很好奇。
她在路上就问婆婆了,婆婆还不肯告诉他,说是怕车夫听见了,神秘的很呢。
“是住在城东三才巷的许婆子,从巷子口进去,左侧第六家就是了,她家是榨油的,上回她孙儿来买米糕还没有给银子呢,画像上的人就是她,民妇和她认识多年了。”吴大娘连忙说道。
衙差闻言立即进去禀报,没过多久,衙门里便出来了一队人马,往城东的方向去了。
“娘,咱怎么办?”林氏连忙问道。
天已经快黑了,外头冷得很,即便他们穿着大棉袄,也怕孩子们撑不住。
“那儿……那儿不是有守门的人吗?咱们先去衙门里等着,等他们抓到了许婆子,就会给我们赏银了。”吴大娘壮着胆子说道。
她给衙差提供了这么重要的消息,在衙门里等结果而已,应该可以吧。
那可是一千两银子呢,要是能得到这么多赏银,等过几年,就能送孙儿去先生那儿读书了,只要他争气,哪怕不能考取功名,只要能识文断字,以后起码能谋个差事,不用像他的爹和祖父一样,以卖碳为生了。
普通老百姓,没有一个不盼着儿孙有出息。
他们家要不是有祖上传下来的小宅院,只靠着做小生意,根本在京城过不下去。
不过,城东这一片住的都是普通百姓,巷子狭窄,院子小,拥挤的不得了,宅子卖的也不算贵。
吴大娘婆媳二人刚进了衙门一会儿,便有其他老百姓们赶来指认了。
其中不乏吴大娘认识的街坊邻居。
吴大娘见了后急得不行,不断对衙差道:“是我们先来的,是我们先指认的。”
“大娘,我们知道了,大娘先侯着吧,等我们大人把那个许婆子捉拿归案,就会把四福晋给的那一千两悬赏银子给你,大娘稍安勿躁。”守门的衙差有些无奈道。
吴大娘听了后松了口气,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
三才巷杨家,许婆子是一个时辰之前得到了表妹严嬷嬷派人送来的信,她吓得不行,连忙带着儿媳妇收拾金银细软,然后去学堂接了孙儿,又回到院子里等了一会儿,见出去送油的老头子和儿子还没回来,天色又很晚了,婆媳二人也不敢再等。
许婆子和她的表妹严嬷嬷一样,从前都是完颜氏娘家的家生奴才,她后来虽然赎了身,但毕竟做过多年的丫鬟,许多事还是明白的。
如今的关键在她身上,只要她走了,就算老头子和儿子被官差抓了,也查不出什么来,因为这件事只有她一个人知道。
对于家人,她是守口如瓶的。
许婆子也没有继续等下去,带着儿媳妇和孙儿雇了一辆马车,直奔城门口去了。
只要出了京城,他们就安全多了。
>
刚进屋,她就把担子丢在了门口,关上院门后,连身后的孙女都顾不得了,小跑着往灶房去了。
吴大娘的儿媳妇林氏正背着不足一岁的儿子在灶房做晚膳。
见吴大娘疾步跑了进来,林氏有些诧异。
婆婆今日比以往收摊早了些,她还没有做好晚膳呢。
林氏还以为婆婆肚子饿了,连忙道:“娘您回来了,蒸笼里有窝头,已经熟了,我炖了萝卜,一会儿就好,娘要是饿了,先吃窝头吧,媳妇给您倒碗水。”
“我不饿。”吴大娘一把拽住了儿媳妇的手,眼里冒着光:“大成媳妇,你看到巷口张贴的告示了吗?”
“没有。”林氏连忙摇头:“娘,我今日一直在家里扫洒,还做了些针线活,爹那件马甲就快做好了,儿媳没有出门。”
下个月底就过年了,林氏要给家里人做新衣和新鞋,还要打扫院子,照顾小儿子,几乎不会出门。
“把灶上的火熄了,我们现在就去顺天府衙门,免得被人抢先了。”吴大娘连忙说道。
“去衙门作甚?”林氏闻言心头一颤,急声道:“难道是爹和大成卖炭时得罪了人,被衙门抓了?”
“呸呸呸,你别胡说八道,他们好好的,没有被衙门抓。”吴大娘一边说着,一边冲到水缸前,舀了一瓢水就往灶膛里泼。
在林氏目瞪口呆中,吴大娘一连泼了几瓢水,把火给灭了,拽着儿媳妇就往外走。
“我卖米糕时,瞧见衙差在巷子口贴了个告示,上头有通缉令,要找一位老妇人,四福晋给赏银一千两呢,那个老妇人,我认识。”吴大娘激动的不得了。
她当时就想去衙门了,但身边跟着五岁的小孙女,有些不方便。
她毕竟只是个普通的妇人,要去衙门,心里还是有点害怕的,便想让儿媳妇陪着一块去。
林氏被婆婆说的这些消息弄懵了。
通缉令……一千两……
那人婆婆还认识。
有这么好的事?
林氏背着儿子,牵着女儿,和婆婆快步往巷子外头去了。
为了早点去衙门,抢占功劳,吴大娘还奢侈的叫了一辆马车,送他们去衙门。
婆媳二人和孩子们都是头一回坐马车,激动的同时,也感觉不自在。
好不容易到了衙门,吴大娘急匆匆往里跑,看见衙差就大声喊道:“大人,通缉令上的老妇人,民妇认识。”
“是何人?家住何处?”衙差连忙问道。
林氏闻言也很好奇。
她在路上就问婆婆了,婆婆还不肯告诉他,说是怕车夫听见了,神秘的很呢。
“是住在城东三才巷的许婆子,从巷子口进去,左侧第六家就是了,她家是榨油的,上回她孙儿来买米糕还没有给银子呢,画像上的人就是她,民妇和她认识多年了。”吴大娘连忙说道。
衙差闻言立即进去禀报,没过多久,衙门里便出来了一队人马,往城东的方向去了。
“娘,咱怎么办?”林氏连忙问道。
天已经快黑了,外头冷得很,即便他们穿着大棉袄,也怕孩子们撑不住。
“那儿……那儿不是有守门的人吗?咱们先去衙门里等着,等他们抓到了许婆子,就会给我们赏银了。”吴大娘壮着胆子说道。
她给衙差提供了这么重要的消息,在衙门里等结果而已,应该可以吧。
那可是一千两银子呢,要是能得到这么多赏银,等过几年,就能送孙儿去先生那儿读书了,只要他争气,哪怕不能考取功名,只要能识文断字,以后起码能谋个差事,不用像他的爹和祖父一样,以卖碳为生了。
普通老百姓,没有一个不盼着儿孙有出息。
他们家要不是有祖上传下来的小宅院,只靠着做小生意,根本在京城过不下去。
不过,城东这一片住的都是普通百姓,巷子狭窄,院子小,拥挤的不得了,宅子卖的也不算贵。
吴大娘婆媳二人刚进了衙门一会儿,便有其他老百姓们赶来指认了。
其中不乏吴大娘认识的街坊邻居。
吴大娘见了后急得不行,不断对衙差道:“是我们先来的,是我们先指认的。”
“大娘,我们知道了,大娘先侯着吧,等我们大人把那个许婆子捉拿归案,就会把四福晋给的那一千两悬赏银子给你,大娘稍安勿躁。”守门的衙差有些无奈道。
吴大娘听了后松了口气,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
三才巷杨家,许婆子是一个时辰之前得到了表妹严嬷嬷派人送来的信,她吓得不行,连忙带着儿媳妇收拾金银细软,然后去学堂接了孙儿,又回到院子里等了一会儿,见出去送油的老头子和儿子还没回来,天色又很晚了,婆媳二人也不敢再等。
许婆子和她的表妹严嬷嬷一样,从前都是完颜氏娘家的家生奴才,她后来虽然赎了身,但毕竟做过多年的丫鬟,许多事还是明白的。
如今的关键在她身上,只要她走了,就算老头子和儿子被官差抓了,也查不出什么来,因为这件事只有她一个人知道。
对于家人,她是守口如瓶的。
许婆子也没有继续等下去,带着儿媳妇和孙儿雇了一辆马车,直奔城门口去了。
只要出了京城,他们就安全多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