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wtxt.org,世间星河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老梁从上官那边回来的时候,帐里的三人都没再说话了,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
刘文周还在桌边研究地图,李长安靠在柱子上擦着刀。大块头张从武还没回来,估摸着是听说大军要开拔,又跑到后军辎重营帮忙去了。
赵平川破天荒坐在对面铺上研究自己的甲胄,兵刃擦的没有李长安那么认真,已经擦完了,甲胄上有些串联皮革铁片的线头有些残破,大概是之前打仗的时候伤到了。赵平川一边扒拉甲片一边喃喃自语:“这些线头不会在打仗的时候断开吧?我他娘是个新兵啊,才打了几仗?这甲胄就破了?那狗日的军需官他娘的偷工减料了吧?”这个被嫌弃话痨的年轻人一边念叨一边修补那些线头。老梁站在门口看着,那个年轻人毫无所觉的继续念叨:“这狗日的该拉出去杀头……”说话间停顿了一下,又继续:“不行,他娘的应该让他把全军的甲胄都换新,就饶他狗命!”
“伍长。”李长安率先见到进门的梁伍长,起身抱拳行礼。
研究舆图的刘文周和碎碎念的赵平川闻言抬头,看到伍长站在帐门口,这才放下手中的活,赶忙起身行礼。
刘文周行完礼目光探究的看着老梁。
老梁看了眼刘文周微微摇头,开口解惑:“你的想法我跟将军说过了,但是军令已经下了。”说着,老梁微微犹豫了一瞬,然后开口道:“其实你的想法在大都督府议事堂上议过了,但是……被长史大人否了。”
刘文周愣了一瞬间,开口问道:“理由呢?”
“弄险。”
刘文周皱了皱眉:“是……长史否的?”
“是。”
赵平川听着他们说这些,挠了挠头嘟囔了一句:“我怎么听说长史大人才是弄险的祖宗啊?”
……
李长安有些奇怪刘文周的反应,这家伙从来不多废话,有什么问题从来只在一句话中间解决,今天居然追问这么多?是因为自己的想法被否决了?
摸了摸下巴,作为一个自小就不爱多事的人,李长安基本兴趣不大的事情都是不多追问的,这边也是一样,不多纠结转头问道:“伍长,听说甲九营留守?”
老梁转头看着李长安点点头:“是。”
“甲字军团为什么会留守?”
老梁笑了笑:“东征不是不回来了,自家地盘不能丢,战阵之事,变数很多的。”
“那咱们甲九营下一步?”
“还不知道,长史大人领军留守,到时自然会有军令。”
李长安便没再说什么。
边军埋锅造饭,点将出征其实速度都不慢,加之此次全军东进其实是去追人的。突勒左谷蠡王率军东行走了已经有几天了,虽说东线战场上定襄军占着优势,绝不至于会在短短几天内被击溃,但这援军早到一天,那边的压力自然也就能少一些。
……
云中战事已歇,不爱穿甲胄的云中长史韩棠今日照旧一身儒袍,策马与大都督陈庆之一起出了东城门。两人一起拨转马头前行几步站在官道一侧,看着身后的大军缓缓出城往东行军。
韩棠骑在马上朝着云中王陈庆之微微欠身行礼,道:“祝王爷此行东去旗开得胜,下官与云中留守将士静待王爷大胜归来!”
陈庆之闻言笑道:“多事之秋,本王领兵一走,这云中就交给你了。留守兵力不多,你当心一些。护好云中,也护好咱们这些边军子弟。”说着拍了拍韩棠的肩膀:“当然,也要护好你自己。”
“王爷放心。”
陈庆之认真地看了眼韩棠,又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再没说什么,双腿一夹马腹往已经走出去很远的大军先头追去,身后是一众亲卫以及不少军中将官,人数不少。
韩棠仍旧策马站在原地,目送陈庆之领兵远去,身旁的官道上东行的大军还在陆陆续续的出城远行。这位在边军代为主政十多年的都督府长史骑在马上,少有的双手笼袖身形略微有些佝偻,看着缓缓远去的大军喃喃自语:“希望此次有惊无险,祝大都督大胜还朝。”
云中三镇留守的兵力虽有十万,但是比之都督府辖下如此广袤的地界,这十万人着实不多。今日是大军开拔东进的大日子,留守的将士们没得着好机会跟随大军一起出征,就只能披坚执锐列阵,或站在校场边上,或站在官道边上,或是站在城头,目送大军东去。
李长安所在的甲九营在大军开拔前临时接了军令,负责城头防务。此刻李长安身着甲胄,腰佩横刀,手持长戈站在城头,同样目送大军东去。
这一趟东去,东线的战事怕是会打得很大,毕竟南北两朝参战的人加起来都快两百万了,端岳有近二十年没打过这么大的仗了。
大军一走,云州城中兵力就少了很多,但氛围反而轻松了许多。
先前两军在云州城外百里酣战,虽说离着云州还有一段距离,但到底是大战已起,气氛凝重是必然的事,现在风住雨歇,城中自然一片云淡风轻。
云州城此时驻军四万,以甲九营为首,实际上也就四个营,每个营一万人。全云中留下的十万人一共有两个甲字营,另外一个在朔方。
日子一闲下来,李长安、赵平川几个又开始闲不住了。
战事一起,上阵杀敌,袍泽赴死。每天忙着砍死对面,收殓同袍,忙忙叨叨的没时间想别的那些有的没的,可一旦这闲下来之后,杂七杂八的糟心事就很多。
闲极无聊的李长安和赵平川两人因为闲得慌,总爱做些多余事,光是军法都犯了好些回了,都是些不大不小的事情比如操课迟到、比如打架,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今天挨上一鞭子,明天受了两军棍,要不就是围着校场跑圈……处罚不断,犯事依旧,弄得顶头的校尉大人都有些无奈了。
李长安他们所在的这个千人队,领军的校尉大人姓王,叫王成化。王校尉刚入军营的时候据说也是老梁手下的兵,虽说现如今已经算是领兵之人了,官位还不低,但是这位校尉大人每每见到老梁的时候还是毕恭毕敬的。老梁为此私下里跟王校尉说过不止一次“军中有军中的规矩,校尉大人不必如此客气”,但是这位王校尉依旧故我。
王校尉每次接到下面人禀报说是四十三帐的那俩刺头又犯了什么什么事的时候总是摇头苦笑,虽说念在同是老梁帐下的情分上愿意给这两个新兵善意,但不会徇私枉法,军法严苛,该是什么责罚自然是什么责罚。王成化有时候忍不住在心里嘀咕,是不是当年自己在伍长手下当兵的时候也是这个捣蛋欠收拾的德性?感觉老梁这些年总爱收一些异类到自己帐下,然后这些人最后基本也都是两种去处,少一部分战死疆场,剩下的那些最后多多少少都能混出点名堂,只不过有大有小,伍长、百夫长,校尉等等,甚至还有几个现如今已经是正儿八经捧上将军的军印了。
这也是为何老梁在云中有名气的原因之一。军中不像读书人的科举,会讲究什么座师弟子身份,但是有时候也会说谁是谁手底下出来的兵。大半个云中都知道有个叫老梁的伍长手底下出来的兵各个都是能领兵的好材料。
转眼间云中军拔营东进已有十来日了,云中边地依旧风平浪静。
这一日,长史府里出了一道军令发到了留守云中的各营之中,内容比较简单,重启斥候。
自大军东进之后,云中派出去的斥候、烽燧烽子比往日里少了大半,毕竟留守的将士比之往日少了八成,外围兵力大幅减少也在情理之中。但是毕竟是边地,防着敌军偷袭这种事是必须得做的事,大人物们商量下来觉得还是要加强斥候外出打探的力度。斥候营的兵力不够,所以下令全军挑选能力出众的健卒暂时充入斥候营负责探查,到大军回师之后再编回原籍各营。
另外,斥候外出探马的方式也得改改,不能再如往日一样大规模的一出去二三十人一队,明晃晃在草原上晃荡,人数不够所以斥候为伍的数量要往下降一降。
李长安听闻军令之后兴奋了不少,暂时充入斥候营一方面可以出去到草原上转悠转悠,另一方面也能刺探军情,而且终于有事可做了,不必像现在这样呆在营中发霉,自己给自己找乐子。
同样兴奋的还有赵平川,想法跟李长安是一样的,于是这两个年轻人都跑到斥候营那边给自己报了个名。
老梁并未参与,张从武每天忙着去帮着辎重营、火头营那边干活也没参与,刘文周还在研究他自己的那一套东西也没有参与。
边军的动作很迅速,从留守各营自愿参与的人中挑选了一部分,又从云中三镇十万兵丁的各营之中抽调了一部分,拼凑了两万人之后就摊开了撒出去。方圆千多里的云中都督府一线再次出现斥候的身影。
李长安终于得着机会可以单独行动了,上次编入斥候营北上的时候一行也有十来个人,总是不太自由。这一次借着军令上明说了规模要小一些,李长安成功得以一个人出城,实际上这是不大合规矩的,毕竟孤身一人万一碰上敌对的蛮子会比较被动,只不过那斥候营负责当值的校尉在李长安表明自己是三境巅峰的武夫之后就没再说什么,选择默认了。正经的武夫三境还是很值钱的。
李长安策马出城之后并未犹豫,直接往西北方向去了。
云中大军东行,相对来说偏东边来人的可能要小一些;西边虽说突勒右贤王阿史那云和凉州大都督赵铮也掐架掐的火气弥漫,大规模抽身出来偷袭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是毕竟左谷蠡王苏德还在。先前三王做赌,此人作壁上观情有可原,现下就不好说了。
云州以北是大片的草原,天气渐凉,草木已经逐渐透出一股枯黄色。京城附近也有些草原,但是远没有如此辽阔的地步,中原子民以农耕为生,有地方大多都拿来种了田,剩下的地方其实就不太多了,其中最大的就要算皇家的围场了,还能留些草原和林地供皇室子弟们练一练弓马骑术,毕竟还是不比这边地的草原来的辽阔壮美。
李长安策马北上走了大概六七十里地之后就找了个小河停了下来,先给战马朝云洗刷口鼻,然后自己再换个地方喝了几口泉水,灌满水囊,一人一马休息片刻。
按说往日里这些地方是应该有人迹的,边地没有战事的时候或者是仗打得不大的时候,这边地的草原上会有些零零散散的商队或是行人,有时候还会有小股马匪在这一代晃荡,都是偷偷摸摸做些小本生意,倒卖些问题不算太大的货物,比如贩卖一些中原的瓷器到北朝去,或是从北边倒卖些皮货到南朝过来等等。
这种偷偷摸摸投机倒把的做法其实边军并不是不知道,只不过里头多多少少会牵扯些别的事情,只要不是牵涉到军机或者军资之类的,从上到下基本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便是出了名脾气火爆的几位异姓土匪王爷其实也多少知道一些,也都并不会说什么,摆明了不支持也不禁绝,多是放任自流罢了。
只是如今战事刚歇,这地方现在看起来还没有人过来,跑出去避祸的都还没回来。
李长安在小河边找了一块干燥的大石便躺了上去。先前卸了坐骑朝云口中的嚼子,撒开缰绳让它自己到附近觅食去了,笼头马鞍之类倒是没有全卸,毕竟是出来探马的,不好太过放肆。
今日天气不错,草原上的天很蓝,白云悠悠,暖风和煦,缓缓吹在身上比较舒爽。
李长安躺了片刻有些困倦,但并未放心睡过去,只是闭着眼假寐。隐约听见远处有些纷杂的人声顺着微风飘过来。
原本躺在大石上假寐的李长安瞬间起身弓步半蹲在石头上,抱在怀中的横刀翻过来左手握住刀鞘,右手已经按在了刀柄之上,抽刀半寸随时准备出鞘杀人。
作为武夫练武是天天都做的事,要做杀人的准备也只是片刻的问题,这些动作只在瞬间就做完了。
李长安眯眼盯着几十步外的小山包。小山包那头的说话声渐渐地越来越近,然后慢慢的从那小山包后面冒出个脑袋来,然后是更多人现出身形。
露出身形的那十来个人并未着甲胄,看面相都是南朝人的样子,见此情形李长安心中稍定但并未放松,手握刀柄眯眼静静看着远处那几个人,谁知道这些人是不是乔装打扮过来刺探军情的突勒探子?虽说都是南朝人的面孔,但是这些年偷跑到北边去的南朝人几时少了?北朝人偷跑到南朝的也不少,双方打生打死又互通有无许多年了。
来人远远见到小河边有个人影,细看还穿着端岳制式的甲胄,也是吓了一跳。
先前两军大战,这些明面上做脚行,私底下偷偷摸摸做些倒卖生意的边地百姓就没敢再出城瞎晃荡,直到后来战事稍歇,小老百姓并不知道很多内幕,只听说是北边的突勒蛮子撤军了,便又合计了一番之后偷偷摸摸出来,去趟北边不远的地方找往日里做惯生意的突勒熟人做笔小买卖。
两军打大仗没办法,现在一有机会赶紧出来找点银子,要不然近几个月坐吃山空家里都快要断炊了。
俗话说猫有猫道狗有狗道,这些做惯了这种投机倒把小买卖的人都有自己的办法在如此辽阔的草原上准确的找到他们想找的人,大多数时候还能躲过两方许多边军的巡视,虽有边军故意漏水的缘故在其中也着实算比较有本事了。
只是这些人似乎也没料到这条河边上突然会遇上一个端岳边军的斥候,再看那一手按在刀柄上随时准备暴起杀人的凶狂模样这些人就有些怂。
毕竟现在是战事刚歇,这些边军的军爷们杀红了眼是必然的,即便此时起了杀心要杀光他们这些私底下算是做倒卖生意的走私贩子,恐怕回去也屁事没有,说不上还是个缉盗有功。
打了个照面的两方就这么盯着对方,谁都没动,李长安一人与对面十几个人遥遥对峙。
片刻之后,对面一个看起来年岁稍大的小老头犹豫了一下,举着双手缓缓往这边靠了过来,那老头身后有个年轻人似是伸手拉了一把,那老头回头看了那... -->>
老梁从上官那边回来的时候,帐里的三人都没再说话了,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
刘文周还在桌边研究地图,李长安靠在柱子上擦着刀。大块头张从武还没回来,估摸着是听说大军要开拔,又跑到后军辎重营帮忙去了。
赵平川破天荒坐在对面铺上研究自己的甲胄,兵刃擦的没有李长安那么认真,已经擦完了,甲胄上有些串联皮革铁片的线头有些残破,大概是之前打仗的时候伤到了。赵平川一边扒拉甲片一边喃喃自语:“这些线头不会在打仗的时候断开吧?我他娘是个新兵啊,才打了几仗?这甲胄就破了?那狗日的军需官他娘的偷工减料了吧?”这个被嫌弃话痨的年轻人一边念叨一边修补那些线头。老梁站在门口看着,那个年轻人毫无所觉的继续念叨:“这狗日的该拉出去杀头……”说话间停顿了一下,又继续:“不行,他娘的应该让他把全军的甲胄都换新,就饶他狗命!”
“伍长。”李长安率先见到进门的梁伍长,起身抱拳行礼。
研究舆图的刘文周和碎碎念的赵平川闻言抬头,看到伍长站在帐门口,这才放下手中的活,赶忙起身行礼。
刘文周行完礼目光探究的看着老梁。
老梁看了眼刘文周微微摇头,开口解惑:“你的想法我跟将军说过了,但是军令已经下了。”说着,老梁微微犹豫了一瞬,然后开口道:“其实你的想法在大都督府议事堂上议过了,但是……被长史大人否了。”
刘文周愣了一瞬间,开口问道:“理由呢?”
“弄险。”
刘文周皱了皱眉:“是……长史否的?”
“是。”
赵平川听着他们说这些,挠了挠头嘟囔了一句:“我怎么听说长史大人才是弄险的祖宗啊?”
……
李长安有些奇怪刘文周的反应,这家伙从来不多废话,有什么问题从来只在一句话中间解决,今天居然追问这么多?是因为自己的想法被否决了?
摸了摸下巴,作为一个自小就不爱多事的人,李长安基本兴趣不大的事情都是不多追问的,这边也是一样,不多纠结转头问道:“伍长,听说甲九营留守?”
老梁转头看着李长安点点头:“是。”
“甲字军团为什么会留守?”
老梁笑了笑:“东征不是不回来了,自家地盘不能丢,战阵之事,变数很多的。”
“那咱们甲九营下一步?”
“还不知道,长史大人领军留守,到时自然会有军令。”
李长安便没再说什么。
边军埋锅造饭,点将出征其实速度都不慢,加之此次全军东进其实是去追人的。突勒左谷蠡王率军东行走了已经有几天了,虽说东线战场上定襄军占着优势,绝不至于会在短短几天内被击溃,但这援军早到一天,那边的压力自然也就能少一些。
……
云中战事已歇,不爱穿甲胄的云中长史韩棠今日照旧一身儒袍,策马与大都督陈庆之一起出了东城门。两人一起拨转马头前行几步站在官道一侧,看着身后的大军缓缓出城往东行军。
韩棠骑在马上朝着云中王陈庆之微微欠身行礼,道:“祝王爷此行东去旗开得胜,下官与云中留守将士静待王爷大胜归来!”
陈庆之闻言笑道:“多事之秋,本王领兵一走,这云中就交给你了。留守兵力不多,你当心一些。护好云中,也护好咱们这些边军子弟。”说着拍了拍韩棠的肩膀:“当然,也要护好你自己。”
“王爷放心。”
陈庆之认真地看了眼韩棠,又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再没说什么,双腿一夹马腹往已经走出去很远的大军先头追去,身后是一众亲卫以及不少军中将官,人数不少。
韩棠仍旧策马站在原地,目送陈庆之领兵远去,身旁的官道上东行的大军还在陆陆续续的出城远行。这位在边军代为主政十多年的都督府长史骑在马上,少有的双手笼袖身形略微有些佝偻,看着缓缓远去的大军喃喃自语:“希望此次有惊无险,祝大都督大胜还朝。”
云中三镇留守的兵力虽有十万,但是比之都督府辖下如此广袤的地界,这十万人着实不多。今日是大军开拔东进的大日子,留守的将士们没得着好机会跟随大军一起出征,就只能披坚执锐列阵,或站在校场边上,或站在官道边上,或是站在城头,目送大军东去。
李长安所在的甲九营在大军开拔前临时接了军令,负责城头防务。此刻李长安身着甲胄,腰佩横刀,手持长戈站在城头,同样目送大军东去。
这一趟东去,东线的战事怕是会打得很大,毕竟南北两朝参战的人加起来都快两百万了,端岳有近二十年没打过这么大的仗了。
大军一走,云州城中兵力就少了很多,但氛围反而轻松了许多。
先前两军在云州城外百里酣战,虽说离着云州还有一段距离,但到底是大战已起,气氛凝重是必然的事,现在风住雨歇,城中自然一片云淡风轻。
云州城此时驻军四万,以甲九营为首,实际上也就四个营,每个营一万人。全云中留下的十万人一共有两个甲字营,另外一个在朔方。
日子一闲下来,李长安、赵平川几个又开始闲不住了。
战事一起,上阵杀敌,袍泽赴死。每天忙着砍死对面,收殓同袍,忙忙叨叨的没时间想别的那些有的没的,可一旦这闲下来之后,杂七杂八的糟心事就很多。
闲极无聊的李长安和赵平川两人因为闲得慌,总爱做些多余事,光是军法都犯了好些回了,都是些不大不小的事情比如操课迟到、比如打架,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今天挨上一鞭子,明天受了两军棍,要不就是围着校场跑圈……处罚不断,犯事依旧,弄得顶头的校尉大人都有些无奈了。
李长安他们所在的这个千人队,领军的校尉大人姓王,叫王成化。王校尉刚入军营的时候据说也是老梁手下的兵,虽说现如今已经算是领兵之人了,官位还不低,但是这位校尉大人每每见到老梁的时候还是毕恭毕敬的。老梁为此私下里跟王校尉说过不止一次“军中有军中的规矩,校尉大人不必如此客气”,但是这位王校尉依旧故我。
王校尉每次接到下面人禀报说是四十三帐的那俩刺头又犯了什么什么事的时候总是摇头苦笑,虽说念在同是老梁帐下的情分上愿意给这两个新兵善意,但不会徇私枉法,军法严苛,该是什么责罚自然是什么责罚。王成化有时候忍不住在心里嘀咕,是不是当年自己在伍长手下当兵的时候也是这个捣蛋欠收拾的德性?感觉老梁这些年总爱收一些异类到自己帐下,然后这些人最后基本也都是两种去处,少一部分战死疆场,剩下的那些最后多多少少都能混出点名堂,只不过有大有小,伍长、百夫长,校尉等等,甚至还有几个现如今已经是正儿八经捧上将军的军印了。
这也是为何老梁在云中有名气的原因之一。军中不像读书人的科举,会讲究什么座师弟子身份,但是有时候也会说谁是谁手底下出来的兵。大半个云中都知道有个叫老梁的伍长手底下出来的兵各个都是能领兵的好材料。
转眼间云中军拔营东进已有十来日了,云中边地依旧风平浪静。
这一日,长史府里出了一道军令发到了留守云中的各营之中,内容比较简单,重启斥候。
自大军东进之后,云中派出去的斥候、烽燧烽子比往日里少了大半,毕竟留守的将士比之往日少了八成,外围兵力大幅减少也在情理之中。但是毕竟是边地,防着敌军偷袭这种事是必须得做的事,大人物们商量下来觉得还是要加强斥候外出打探的力度。斥候营的兵力不够,所以下令全军挑选能力出众的健卒暂时充入斥候营负责探查,到大军回师之后再编回原籍各营。
另外,斥候外出探马的方式也得改改,不能再如往日一样大规模的一出去二三十人一队,明晃晃在草原上晃荡,人数不够所以斥候为伍的数量要往下降一降。
李长安听闻军令之后兴奋了不少,暂时充入斥候营一方面可以出去到草原上转悠转悠,另一方面也能刺探军情,而且终于有事可做了,不必像现在这样呆在营中发霉,自己给自己找乐子。
同样兴奋的还有赵平川,想法跟李长安是一样的,于是这两个年轻人都跑到斥候营那边给自己报了个名。
老梁并未参与,张从武每天忙着去帮着辎重营、火头营那边干活也没参与,刘文周还在研究他自己的那一套东西也没有参与。
边军的动作很迅速,从留守各营自愿参与的人中挑选了一部分,又从云中三镇十万兵丁的各营之中抽调了一部分,拼凑了两万人之后就摊开了撒出去。方圆千多里的云中都督府一线再次出现斥候的身影。
李长安终于得着机会可以单独行动了,上次编入斥候营北上的时候一行也有十来个人,总是不太自由。这一次借着军令上明说了规模要小一些,李长安成功得以一个人出城,实际上这是不大合规矩的,毕竟孤身一人万一碰上敌对的蛮子会比较被动,只不过那斥候营负责当值的校尉在李长安表明自己是三境巅峰的武夫之后就没再说什么,选择默认了。正经的武夫三境还是很值钱的。
李长安策马出城之后并未犹豫,直接往西北方向去了。
云中大军东行,相对来说偏东边来人的可能要小一些;西边虽说突勒右贤王阿史那云和凉州大都督赵铮也掐架掐的火气弥漫,大规模抽身出来偷袭的可能性不是很大,但是毕竟左谷蠡王苏德还在。先前三王做赌,此人作壁上观情有可原,现下就不好说了。
云州以北是大片的草原,天气渐凉,草木已经逐渐透出一股枯黄色。京城附近也有些草原,但是远没有如此辽阔的地步,中原子民以农耕为生,有地方大多都拿来种了田,剩下的地方其实就不太多了,其中最大的就要算皇家的围场了,还能留些草原和林地供皇室子弟们练一练弓马骑术,毕竟还是不比这边地的草原来的辽阔壮美。
李长安策马北上走了大概六七十里地之后就找了个小河停了下来,先给战马朝云洗刷口鼻,然后自己再换个地方喝了几口泉水,灌满水囊,一人一马休息片刻。
按说往日里这些地方是应该有人迹的,边地没有战事的时候或者是仗打得不大的时候,这边地的草原上会有些零零散散的商队或是行人,有时候还会有小股马匪在这一代晃荡,都是偷偷摸摸做些小本生意,倒卖些问题不算太大的货物,比如贩卖一些中原的瓷器到北朝去,或是从北边倒卖些皮货到南朝过来等等。
这种偷偷摸摸投机倒把的做法其实边军并不是不知道,只不过里头多多少少会牵扯些别的事情,只要不是牵涉到军机或者军资之类的,从上到下基本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便是出了名脾气火爆的几位异姓土匪王爷其实也多少知道一些,也都并不会说什么,摆明了不支持也不禁绝,多是放任自流罢了。
只是如今战事刚歇,这地方现在看起来还没有人过来,跑出去避祸的都还没回来。
李长安在小河边找了一块干燥的大石便躺了上去。先前卸了坐骑朝云口中的嚼子,撒开缰绳让它自己到附近觅食去了,笼头马鞍之类倒是没有全卸,毕竟是出来探马的,不好太过放肆。
今日天气不错,草原上的天很蓝,白云悠悠,暖风和煦,缓缓吹在身上比较舒爽。
李长安躺了片刻有些困倦,但并未放心睡过去,只是闭着眼假寐。隐约听见远处有些纷杂的人声顺着微风飘过来。
原本躺在大石上假寐的李长安瞬间起身弓步半蹲在石头上,抱在怀中的横刀翻过来左手握住刀鞘,右手已经按在了刀柄之上,抽刀半寸随时准备出鞘杀人。
作为武夫练武是天天都做的事,要做杀人的准备也只是片刻的问题,这些动作只在瞬间就做完了。
李长安眯眼盯着几十步外的小山包。小山包那头的说话声渐渐地越来越近,然后慢慢的从那小山包后面冒出个脑袋来,然后是更多人现出身形。
露出身形的那十来个人并未着甲胄,看面相都是南朝人的样子,见此情形李长安心中稍定但并未放松,手握刀柄眯眼静静看着远处那几个人,谁知道这些人是不是乔装打扮过来刺探军情的突勒探子?虽说都是南朝人的面孔,但是这些年偷跑到北边去的南朝人几时少了?北朝人偷跑到南朝的也不少,双方打生打死又互通有无许多年了。
来人远远见到小河边有个人影,细看还穿着端岳制式的甲胄,也是吓了一跳。
先前两军大战,这些明面上做脚行,私底下偷偷摸摸做些倒卖生意的边地百姓就没敢再出城瞎晃荡,直到后来战事稍歇,小老百姓并不知道很多内幕,只听说是北边的突勒蛮子撤军了,便又合计了一番之后偷偷摸摸出来,去趟北边不远的地方找往日里做惯生意的突勒熟人做笔小买卖。
两军打大仗没办法,现在一有机会赶紧出来找点银子,要不然近几个月坐吃山空家里都快要断炊了。
俗话说猫有猫道狗有狗道,这些做惯了这种投机倒把小买卖的人都有自己的办法在如此辽阔的草原上准确的找到他们想找的人,大多数时候还能躲过两方许多边军的巡视,虽有边军故意漏水的缘故在其中也着实算比较有本事了。
只是这些人似乎也没料到这条河边上突然会遇上一个端岳边军的斥候,再看那一手按在刀柄上随时准备暴起杀人的凶狂模样这些人就有些怂。
毕竟现在是战事刚歇,这些边军的军爷们杀红了眼是必然的,即便此时起了杀心要杀光他们这些私底下算是做倒卖生意的走私贩子,恐怕回去也屁事没有,说不上还是个缉盗有功。
打了个照面的两方就这么盯着对方,谁都没动,李长安一人与对面十几个人遥遥对峙。
片刻之后,对面一个看起来年岁稍大的小老头犹豫了一下,举着双手缓缓往这边靠了过来,那老头身后有个年轻人似是伸手拉了一把,那老头回头看了那...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