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wtxt.org,1908远东狂人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当荫昌被押到赵北面前的时候,赵北刚刚亲手向一名排长配发了军刀。起义部队将清军的辎重全数接收,缴获了大量指挥刀,按照赵北的命令,所有的排长以上军官,都有资格佩带军刀,而且,每一个军官所用的军刀都由赵北亲自配发,在接收了军刀之后,军官们还必须站在一面红色大旗前,宣誓忠于革命,忠于共和,无论何时都必须绝对服从上级的命令。
“我宣誓!作为一名忠诚的革命军人,无论何时何地,都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枕戈待旦,精忠报国!刀山火海,勇往直前!若违此誓,甘受军法!宣誓人xxx!”
军官们站在一面红旗下,手举军刀,一脸严肃的跟着一名参谋起誓,虽然誓言很简单,但足以表明他们的心迹,他们面前的那面红旗随风招展,上面没有任何花里胡哨的图案,只有四个金光大字在晨曦下闪着光辉:铁血共和。
“铁血共和”铁血是手段,共和是目的,一面艳红的军旗,寄托的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未来!
朱大牛站在这一排军官中,那高大的身形格外引人注目,由于昨晚的出色表现,他已被赵北提拔为管带(营长),也不知是激动还是兴奋,一张脸通红通红,粗豪的嗓门几乎盖住了其他人的声音。
经过昨晚和今早的整顿,起义部队已收拢了二万一千余人,考虑到参加此次秋操以及观操的各省新军总人数只有二万六千余人,再加上江苏第九镇三十三标尚在长江边未能赶来,这一数字已很可观,剩下的那几千人全被打散,已经向北遁去,起义部队没有追击,只是派出可靠的骑兵部队向西搜索,以防溃兵将兵变消息传到西边。
在群治学社的协助下,赵北很快稳住了部队,并迅速任命了各级军官,这些军官中,既有群治学社的人,也有赵北安插进去的安庆军官,虽然目前来说,这支部队还不能说属于赵北个人所有,但是赵北相信,用不了多久,他就能够完全控制住这支部队,这将是他起家的资本,也是改写历史的武器,他绝不会让别人钻了空子,必要时,他也会用铁血手段整合这支军队。
赵北背着双手,大剌剌的站在军旗边,看着那排军官对着红旗宣誓,待他们放下军刀,点了下头,说道:“归队,!”
军官们跑回各自的队伍,站在队列最前面。
四名安庆军官并没有跟着离开,将军刀挂在腰带上后,昂首挺胸屹立于军旗下,朝阳的金光投射在他们的军装上,远远望去,庄严而肃穆。
赵北走到四人跟前,扫了一眼,平静的说道:“多的话我也不说了,该交代你们的已经交代,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你们了。”
“请先锋官放心,我等一定完成任务!”四人齐声喊道。
赵北从军装口袋里摸出一封烫着火漆的信,交给其中一人,说道:“这是我写给熊都督的信,务必一起带到。”
“是!一定带到。”那人接过信,装进贴身口袋。
“记住,如果你们无法返回安庆,就立即折返,跟上大队,至于那些大炮,如果带不回来,就扔了。”赵北叮嘱一番,然后点了点头,说道:“你们出发吧。”
四人敬礼退下,点齐了五百名士兵,拖着二十门大炮和炮车,扛着军旗向黄泥港码头走去,在那里,有数十艘浅吃水的木船正整装待发,船上装满辎重。他们是被派回安庆城的分遣队,不仅要将这些辎重大炮送到安庆起义部队手里,同时也将向熊成基大都督告之黄泥港起义部队的进军方向。
由于江苏第九镇和湖北第八镇是来参加秋操的,并非执行战斗任务,因此随军携带的弹药并不多,子弹多数为演习用的空包弹,实弹很少,起义之后虽然夺取了全部辎重弹药,但经过清点,平均每个士兵只能分到二十多颗实弹,相比之下,炮弹反而较为充裕,每门大炮平均一百多颗炮弹,多数都是杀伤力较强的榴霰弹和高爆弹。
赵北决意西征,此议虽然取得了湖北新军和江苏新军多数军官的支持,但仍有少数军官有些不满,犹以安庆军官为多,为了安抚这些人的情绪,赵北不得不特意分出二十门大炮,交由安庆军官带回安庆,支援安庆起义部队。安庆城里炮弹充足,但大炮不足,这二十门大炮一调过去,可以大大加强安庆防御。
此举立刻赢得安庆军官们的好感,对于西征的抵触情绪也大大减弱了,虽然赵北心疼那些大炮,但这种时候,人心、军心才是第一位的,收不拢军心,西征便会蒙上阴影,部队也会出现裂痕。
其实赵北此举还有一个潜藏用意,那就是用这些大炮增强熊成基坚守安庆城的信心,安庆多守一天,清军便被多拖一天,而赵北的进军阻力也将减弱一分。
当然,对于自己西征的做法,赵北也必须做出解释,于是写了封亲笔信,交给军官带回安庆,在信里,赵北仔细分析了西征与回师安庆的优劣对比,总而言之一句话: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
赵北并不担心熊成基会对此做出激烈反应,毕竟他才是安庆破城第一功臣,没有他就没有安庆光复会军政府,... -->>
当荫昌被押到赵北面前的时候,赵北刚刚亲手向一名排长配发了军刀。起义部队将清军的辎重全数接收,缴获了大量指挥刀,按照赵北的命令,所有的排长以上军官,都有资格佩带军刀,而且,每一个军官所用的军刀都由赵北亲自配发,在接收了军刀之后,军官们还必须站在一面红色大旗前,宣誓忠于革命,忠于共和,无论何时都必须绝对服从上级的命令。
“我宣誓!作为一名忠诚的革命军人,无论何时何地,都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枕戈待旦,精忠报国!刀山火海,勇往直前!若违此誓,甘受军法!宣誓人xxx!”
军官们站在一面红旗下,手举军刀,一脸严肃的跟着一名参谋起誓,虽然誓言很简单,但足以表明他们的心迹,他们面前的那面红旗随风招展,上面没有任何花里胡哨的图案,只有四个金光大字在晨曦下闪着光辉:铁血共和。
“铁血共和”铁血是手段,共和是目的,一面艳红的军旗,寄托的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未来!
朱大牛站在这一排军官中,那高大的身形格外引人注目,由于昨晚的出色表现,他已被赵北提拔为管带(营长),也不知是激动还是兴奋,一张脸通红通红,粗豪的嗓门几乎盖住了其他人的声音。
经过昨晚和今早的整顿,起义部队已收拢了二万一千余人,考虑到参加此次秋操以及观操的各省新军总人数只有二万六千余人,再加上江苏第九镇三十三标尚在长江边未能赶来,这一数字已很可观,剩下的那几千人全被打散,已经向北遁去,起义部队没有追击,只是派出可靠的骑兵部队向西搜索,以防溃兵将兵变消息传到西边。
在群治学社的协助下,赵北很快稳住了部队,并迅速任命了各级军官,这些军官中,既有群治学社的人,也有赵北安插进去的安庆军官,虽然目前来说,这支部队还不能说属于赵北个人所有,但是赵北相信,用不了多久,他就能够完全控制住这支部队,这将是他起家的资本,也是改写历史的武器,他绝不会让别人钻了空子,必要时,他也会用铁血手段整合这支军队。
赵北背着双手,大剌剌的站在军旗边,看着那排军官对着红旗宣誓,待他们放下军刀,点了下头,说道:“归队,!”
军官们跑回各自的队伍,站在队列最前面。
四名安庆军官并没有跟着离开,将军刀挂在腰带上后,昂首挺胸屹立于军旗下,朝阳的金光投射在他们的军装上,远远望去,庄严而肃穆。
赵北走到四人跟前,扫了一眼,平静的说道:“多的话我也不说了,该交代你们的已经交代,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你们了。”
“请先锋官放心,我等一定完成任务!”四人齐声喊道。
赵北从军装口袋里摸出一封烫着火漆的信,交给其中一人,说道:“这是我写给熊都督的信,务必一起带到。”
“是!一定带到。”那人接过信,装进贴身口袋。
“记住,如果你们无法返回安庆,就立即折返,跟上大队,至于那些大炮,如果带不回来,就扔了。”赵北叮嘱一番,然后点了点头,说道:“你们出发吧。”
四人敬礼退下,点齐了五百名士兵,拖着二十门大炮和炮车,扛着军旗向黄泥港码头走去,在那里,有数十艘浅吃水的木船正整装待发,船上装满辎重。他们是被派回安庆城的分遣队,不仅要将这些辎重大炮送到安庆起义部队手里,同时也将向熊成基大都督告之黄泥港起义部队的进军方向。
由于江苏第九镇和湖北第八镇是来参加秋操的,并非执行战斗任务,因此随军携带的弹药并不多,子弹多数为演习用的空包弹,实弹很少,起义之后虽然夺取了全部辎重弹药,但经过清点,平均每个士兵只能分到二十多颗实弹,相比之下,炮弹反而较为充裕,每门大炮平均一百多颗炮弹,多数都是杀伤力较强的榴霰弹和高爆弹。
赵北决意西征,此议虽然取得了湖北新军和江苏新军多数军官的支持,但仍有少数军官有些不满,犹以安庆军官为多,为了安抚这些人的情绪,赵北不得不特意分出二十门大炮,交由安庆军官带回安庆,支援安庆起义部队。安庆城里炮弹充足,但大炮不足,这二十门大炮一调过去,可以大大加强安庆防御。
此举立刻赢得安庆军官们的好感,对于西征的抵触情绪也大大减弱了,虽然赵北心疼那些大炮,但这种时候,人心、军心才是第一位的,收不拢军心,西征便会蒙上阴影,部队也会出现裂痕。
其实赵北此举还有一个潜藏用意,那就是用这些大炮增强熊成基坚守安庆城的信心,安庆多守一天,清军便被多拖一天,而赵北的进军阻力也将减弱一分。
当然,对于自己西征的做法,赵北也必须做出解释,于是写了封亲笔信,交给军官带回安庆,在信里,赵北仔细分析了西征与回师安庆的优劣对比,总而言之一句话: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
赵北并不担心熊成基会对此做出激烈反应,毕竟他才是安庆破城第一功臣,没有他就没有安庆光复会军政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