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wtxt.org,独断江山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申城的战事既已告终,南越商会就不肯再向官军提供物资了。所幸的是,在战事进行的过程中,秦禝通过杨秣的斡旋,让商会名下的船队抢运了不少齐王在京中给他筹措出来的军械和物资,这一部分物资,都是储放在七宝,现在扩军,正好用得上
虽然龙武军是奉了旨,可以“惟视战事所需,酌情招募”,但这扩军所需要的银两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毕竟相当巨大,而且只是军械,还没涉及军饷的事情,不知道吴煋会不会叫起难来?何况这里面,还有他自己加上去的一笔回扣在内,心里亦不免有点发虚。
没有想到的是,吴煋答应得异常痛快。
“秦大人,谢谢你在折子里,替我美言。”秦禝的奏折,很是捧了吴煋一番,吴煋拱手相谢,“龙武军的兵费,是奉了旨的,不管是军械还是军饷,这边我就是再难,也一定替你把这一块挤出来,全力支应。”
秦禝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折子里替他说好话,那是别有用心,没想到还能有这样的一个额外的效果。
“不过,我亦有我的难处,”吴煋话锋一转,坦率地说,“听说连新编练出来的步营,也要扩充,这一块,原来不在龙武军的定制里面,兵费是由申城的士绅募集捐输的,依例,现在也不该由地方上支应。我和杨兄,自然还是可以帮忙,向他们去劝捐,不过,到底仗已经打完了……”
后面的话虽然没有说出来,但意思已经很明显,还是想要过河拆桥。不过他这句话亦没有说错,当初招募新营,是为了保护申城,现在仗打完了,莫非要让申城的老百姓养他们一辈子?实在也没有这个道理。
吴煋见秦禝脸有不豫之色,以为他不高兴,连忙说道:“秦大人,你千万别误会。龙武军替申城打了这样一个大胜仗,新营也是出了好大力气的,申城的士绅百姓,无不感念于心,眼下这几个月,自然还有报效,是不妨的,但时候一长,就说不准了。我的意思是说,从长远打算,应该早为之计。”
早为之计,没有什么不好,然则计将安出?秦禝从衙署告辞出来,闷闷不乐地回到县衙,左思右想,也没盘算出什么办法,只得派人将沈继轩从七宝找了来,将这一个难题,如实告诉了他。
“沈兄,实在不行的话,咱们可以把既定的编制,缩小一点。”
“那倒不必,”沈继轩沉吟片刻,说道,“我既然替秦帅总理营务,这一点事情,当然要替秦帅拿办法出来。”
“有办法?”秦禝眼睛一亮,“那好极了,不知还有哪里可以来钱?”
“开厘捐!”
申城一地,富庶繁华,不仅商业发达,而且作为最重要的通商口岸,也是一个货物的集散地,虽然沿海诸州战火连绵,但无论是交战的双方还是百姓,对交易上的需求却不曾或减。但需求是一回事,货物能不能运得进去,或者运得出来,又是另外一回事。
“现在申城的百里之内,都是龙武军打下来的,有了这样一个平安的环境,行商走贩才又可以活动。不论他们从何方来,到何方去,交上一点点厘税,也是应该的。”沈继轩替秦禝筹划道,“这一块如果做得好,每月总有五万到十万的进项,又何愁扩军的兵费?”
“好是好,只是……”能有这么多收入,说不动心是假的,但秦禝也有些犹豫,“厘捐病商,不知会不会有物议?”
他知道,所谓厘捐、厘税,说白了,无非是一种变相的保护费,在交通要道之上,设立关卡,由税吏驻守,向来往的商人按货价抽取一定比例的银钱。这个办法,古已有之,但是对行商之人是一个不小的负担,特别是如果弄成关卡林立,那就会让商人和商队寸步难行,因为赚到的钱,还不够缴纳税金。
“秦帅说的不错,厘捐诚然是一条恶例。”沈继轩点头道,“然而事情也要分开来想,所谓此一时也,彼一时也,情形不同。现在申城这一个地方虽然打赢了,苏杭两州,却依然在伪隋勇王的手里,难保不会复来。而且秦帅扩军,为的亦是打隋匪,这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事。提到外间的物议,其实一句话就说明白了,如果仗打不赢,根本连生意都没得做,就算想交厘捐,又到哪里交去?那些商人,虽然锱铢必较,但这个道理还是会明白的。”
“道理是对,我担心念经的和尚,把这本经给念歪了。”
“当然要有极严的规程!”沈继轩说道,“
沈继轩拿出来的办法,一共五条,都是实实在在的。
一是不重复收税,不管在哪个卡子交过税,给予税单,后面的关卡验单放行。
二是分等抽税,货值在六十两之下的,免税放行,可以不扰小民的生计。而在之上的,则看货色:烟税最重,值百抽六;药材、粮食等,值百抽三;其他的,值百抽一。
三是以严刑厉法约束税吏,不论是受贿轻纵,低估货值,还是有意刁难,敲诈勒索,一旦查了出来,可以行军法杀人。过卡的商人如果有所委屈,准予到七宝的龙武军申诉。
四是将税吏的工银提高,并在每卡所收的税金之中,照比例提出一点,作为对他们的奖励,取一个“优薪养廉”的意思。
五是一应军需物品,非有龙武军粮台的路引,不许出境,以免为隋匪所乘,变作资敌。
秦禝欣赏地看着沈继轩,一时没有说话——按这这五条办法去做,没有办不好的,这个沈继轩,确实是一位大大的能员。
“而且,还有一句话,只能放在这里说。”沈继轩以为他还在犹豫,放低了声音说道,“秦帅,厘捐是势在必行的事,就算我们龙武军不做,等下个月李纪德到了申城,他可不会跟你客气。”
沈继轩的这句话,让秦禝遽然而醒——李纪德也要养军,自然也要想办法弄钱。到时候,若他以航州刺史的身份来办厘捐,那就没有自己插手的余地了!这当中一正一反,出入甚大。何况就连申城这一块,李纪德亦管得到,龙武军的兵费,虽然不至于说不给,但有所刁难,是可以料到的事情。
刚才听沈继轩的口气,似乎跟李纪德不仅认识,而且还蛮熟络的样子,于是秦禝装作不经意地问道:“沈兄,你跟这位李大人,打过交道?”
“不止是打过交道,我跟他是同年,是同一科的进士。不过他的运气好,散馆以后入了翰林院,后来又投在曾大人的门下,现在马上就要自己带兵,独挡一面。我与他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沈兄,你不必过谦,时也命也,只要时运一到,以你的才具,自然也要风生水起。”在这个年代,同年算是一种很亲近的关系了。现在李纪德还未得大名,秦禝很想听一听他对李纪德的品评,“不过贵同年既然能拜在曾大帅的门下,那么想必也是个人物?”
“嘿!”沈继轩笑道,“在秦帅面前,我不妨直言,李大人的志向,单从他的诗里就看得出来:才华横溢!今年三十九的李纪德,是安徽人,少年时即有文名,先后拜访名师,攻读经史。第一次赴京科考落榜,适逢曾大帅患肺病,僦居城南报国寺。李纪德与曾大帅“朝夕过从,讲求义理之学”。曾大帅不仅一再称其“才可大用”,而且让他住在宅邸,亲予补习教导,直至他考中进士。”
及至隋匪祸乱沿海,工部左侍郎卢集宣前往安徽,办理团练防剿事宜。卢集宣以李纪德籍隶安徽。熟悉乡情,奏请随营帮办一切,于是他受命回籍办团练,多次领兵与隋匪军作战。其时曾大帅正在湖南带兵,又将自己编练军伍的心得谆谆信告李纪德,足见期望之殷。到了前年。干脆把他召入自己的幕府,襄办营务。
“这一回曾大帅派他的新军来申城,一来是因为曾大帅麾下实在抽不出大将,二来也是对李纪德的栽培——听说光是‘嫁妆’,就送了他整整九个营。”沈继轩说道,“秦帅试想,有这样的实力。这样的后盾,李大人到了申城,怎能不雄心勃勃,大干一场?只是不知为何,行程却延宕了三个月,终于赶不上这一场大战。”
这些事,秦禝有些知道,有些不知道。至于李纪德的行程延宕,乃是自己所为,更不必让沈继轩与闻,只是点点头,深沉地说:“惟其如此,龙武军更不能后人。沈兄,厘捐这件事。就按你说的章程来办,不仅要办,而且要快办。等到你把架子搭好,生米煮成熟饭。我再向朝廷补个奏折,大约李大人亦拿我没有办法。”
“是!”沈继轩很兴奋地答应。自己的才华,能够为上峰所赏识,这就比“怀才不遇”要强得多了。不过还有一件事,要先弄清楚,于是小心翼翼地问道:“请秦帅的示,这个厘捐,该由谁来主理?”
“唔……”秦禝倒还没想过。这个位置,非常要紧,油水也很大,一时想不起来让谁做才合适。
“若是秦帅没有既定的人选,属下斗胆,倒有一个推荐。”
“哪一个?”
“叶雨林。”沈继轩恭恭敬敬地说。
有道理。秦禝心想,叶雨林是从申城知县的位子上升转,能力自然没有问题,操守上也不错,可以放心。更重要的是,他这几个月来替自己帮办衙务,尽心尽力,任劳任怨,应该给他调剂调剂,算是对他的一份酬庸。
想定了主意,看看沈继轩,知道他这个提议其实是在提醒自己。秦禝看了沈继轩一眼,心里悠悠地想,这位沈兄,果然不一般,自己的心思,倒被他吃得透透的。
叶雨林自然是欢天喜地——秦禝暗示自己,他已经上报齐王,保他一个五品衔,不仅可以升官,而且入息之丰厚是可以想见的,于是干得极其起劲,天天在七宝跟沈继轩商量着各项细则,调人调物,赶着要在月内把局面撑起来。
只是苦了秦禝——叶雨林不在,衙务上只得自己挑起。好在这几个月下来,已经渐渐可以上手,而且还有一个林县丞,可以做个得力的帮手。
县丞是正八品的官,在衙门里被称呼为”二老爷”。这个职务,大多数县份是没有的,只有象申城这样的大县,才设一个。秦禝的这个“副县长”,叫做林中泉,名字俗气,人倒不俗,做事很干练,为人也很机警——上次秦禝头一回批红差,还是靠了他的帮忙,才下得了台。
批红差,指的是在堂上批决死囚。秦禝受了沈继轩“小慈乃大慈之敌”那句话的激励,决心要把积欠的案子,做一个清理。而第一个要杀的,还是那个上次没有杀成,身负四命的悍匪。
&nb... -->>
申城的战事既已告终,南越商会就不肯再向官军提供物资了。所幸的是,在战事进行的过程中,秦禝通过杨秣的斡旋,让商会名下的船队抢运了不少齐王在京中给他筹措出来的军械和物资,这一部分物资,都是储放在七宝,现在扩军,正好用得上
虽然龙武军是奉了旨,可以“惟视战事所需,酌情招募”,但这扩军所需要的银两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毕竟相当巨大,而且只是军械,还没涉及军饷的事情,不知道吴煋会不会叫起难来?何况这里面,还有他自己加上去的一笔回扣在内,心里亦不免有点发虚。
没有想到的是,吴煋答应得异常痛快。
“秦大人,谢谢你在折子里,替我美言。”秦禝的奏折,很是捧了吴煋一番,吴煋拱手相谢,“龙武军的兵费,是奉了旨的,不管是军械还是军饷,这边我就是再难,也一定替你把这一块挤出来,全力支应。”
秦禝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折子里替他说好话,那是别有用心,没想到还能有这样的一个额外的效果。
“不过,我亦有我的难处,”吴煋话锋一转,坦率地说,“听说连新编练出来的步营,也要扩充,这一块,原来不在龙武军的定制里面,兵费是由申城的士绅募集捐输的,依例,现在也不该由地方上支应。我和杨兄,自然还是可以帮忙,向他们去劝捐,不过,到底仗已经打完了……”
后面的话虽然没有说出来,但意思已经很明显,还是想要过河拆桥。不过他这句话亦没有说错,当初招募新营,是为了保护申城,现在仗打完了,莫非要让申城的老百姓养他们一辈子?实在也没有这个道理。
吴煋见秦禝脸有不豫之色,以为他不高兴,连忙说道:“秦大人,你千万别误会。龙武军替申城打了这样一个大胜仗,新营也是出了好大力气的,申城的士绅百姓,无不感念于心,眼下这几个月,自然还有报效,是不妨的,但时候一长,就说不准了。我的意思是说,从长远打算,应该早为之计。”
早为之计,没有什么不好,然则计将安出?秦禝从衙署告辞出来,闷闷不乐地回到县衙,左思右想,也没盘算出什么办法,只得派人将沈继轩从七宝找了来,将这一个难题,如实告诉了他。
“沈兄,实在不行的话,咱们可以把既定的编制,缩小一点。”
“那倒不必,”沈继轩沉吟片刻,说道,“我既然替秦帅总理营务,这一点事情,当然要替秦帅拿办法出来。”
“有办法?”秦禝眼睛一亮,“那好极了,不知还有哪里可以来钱?”
“开厘捐!”
申城一地,富庶繁华,不仅商业发达,而且作为最重要的通商口岸,也是一个货物的集散地,虽然沿海诸州战火连绵,但无论是交战的双方还是百姓,对交易上的需求却不曾或减。但需求是一回事,货物能不能运得进去,或者运得出来,又是另外一回事。
“现在申城的百里之内,都是龙武军打下来的,有了这样一个平安的环境,行商走贩才又可以活动。不论他们从何方来,到何方去,交上一点点厘税,也是应该的。”沈继轩替秦禝筹划道,“这一块如果做得好,每月总有五万到十万的进项,又何愁扩军的兵费?”
“好是好,只是……”能有这么多收入,说不动心是假的,但秦禝也有些犹豫,“厘捐病商,不知会不会有物议?”
他知道,所谓厘捐、厘税,说白了,无非是一种变相的保护费,在交通要道之上,设立关卡,由税吏驻守,向来往的商人按货价抽取一定比例的银钱。这个办法,古已有之,但是对行商之人是一个不小的负担,特别是如果弄成关卡林立,那就会让商人和商队寸步难行,因为赚到的钱,还不够缴纳税金。
“秦帅说的不错,厘捐诚然是一条恶例。”沈继轩点头道,“然而事情也要分开来想,所谓此一时也,彼一时也,情形不同。现在申城这一个地方虽然打赢了,苏杭两州,却依然在伪隋勇王的手里,难保不会复来。而且秦帅扩军,为的亦是打隋匪,这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事。提到外间的物议,其实一句话就说明白了,如果仗打不赢,根本连生意都没得做,就算想交厘捐,又到哪里交去?那些商人,虽然锱铢必较,但这个道理还是会明白的。”
“道理是对,我担心念经的和尚,把这本经给念歪了。”
“当然要有极严的规程!”沈继轩说道,“
沈继轩拿出来的办法,一共五条,都是实实在在的。
一是不重复收税,不管在哪个卡子交过税,给予税单,后面的关卡验单放行。
二是分等抽税,货值在六十两之下的,免税放行,可以不扰小民的生计。而在之上的,则看货色:烟税最重,值百抽六;药材、粮食等,值百抽三;其他的,值百抽一。
三是以严刑厉法约束税吏,不论是受贿轻纵,低估货值,还是有意刁难,敲诈勒索,一旦查了出来,可以行军法杀人。过卡的商人如果有所委屈,准予到七宝的龙武军申诉。
四是将税吏的工银提高,并在每卡所收的税金之中,照比例提出一点,作为对他们的奖励,取一个“优薪养廉”的意思。
五是一应军需物品,非有龙武军粮台的路引,不许出境,以免为隋匪所乘,变作资敌。
秦禝欣赏地看着沈继轩,一时没有说话——按这这五条办法去做,没有办不好的,这个沈继轩,确实是一位大大的能员。
“而且,还有一句话,只能放在这里说。”沈继轩以为他还在犹豫,放低了声音说道,“秦帅,厘捐是势在必行的事,就算我们龙武军不做,等下个月李纪德到了申城,他可不会跟你客气。”
沈继轩的这句话,让秦禝遽然而醒——李纪德也要养军,自然也要想办法弄钱。到时候,若他以航州刺史的身份来办厘捐,那就没有自己插手的余地了!这当中一正一反,出入甚大。何况就连申城这一块,李纪德亦管得到,龙武军的兵费,虽然不至于说不给,但有所刁难,是可以料到的事情。
刚才听沈继轩的口气,似乎跟李纪德不仅认识,而且还蛮熟络的样子,于是秦禝装作不经意地问道:“沈兄,你跟这位李大人,打过交道?”
“不止是打过交道,我跟他是同年,是同一科的进士。不过他的运气好,散馆以后入了翰林院,后来又投在曾大人的门下,现在马上就要自己带兵,独挡一面。我与他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沈兄,你不必过谦,时也命也,只要时运一到,以你的才具,自然也要风生水起。”在这个年代,同年算是一种很亲近的关系了。现在李纪德还未得大名,秦禝很想听一听他对李纪德的品评,“不过贵同年既然能拜在曾大帅的门下,那么想必也是个人物?”
“嘿!”沈继轩笑道,“在秦帅面前,我不妨直言,李大人的志向,单从他的诗里就看得出来:才华横溢!今年三十九的李纪德,是安徽人,少年时即有文名,先后拜访名师,攻读经史。第一次赴京科考落榜,适逢曾大帅患肺病,僦居城南报国寺。李纪德与曾大帅“朝夕过从,讲求义理之学”。曾大帅不仅一再称其“才可大用”,而且让他住在宅邸,亲予补习教导,直至他考中进士。”
及至隋匪祸乱沿海,工部左侍郎卢集宣前往安徽,办理团练防剿事宜。卢集宣以李纪德籍隶安徽。熟悉乡情,奏请随营帮办一切,于是他受命回籍办团练,多次领兵与隋匪军作战。其时曾大帅正在湖南带兵,又将自己编练军伍的心得谆谆信告李纪德,足见期望之殷。到了前年。干脆把他召入自己的幕府,襄办营务。
“这一回曾大帅派他的新军来申城,一来是因为曾大帅麾下实在抽不出大将,二来也是对李纪德的栽培——听说光是‘嫁妆’,就送了他整整九个营。”沈继轩说道,“秦帅试想,有这样的实力。这样的后盾,李大人到了申城,怎能不雄心勃勃,大干一场?只是不知为何,行程却延宕了三个月,终于赶不上这一场大战。”
这些事,秦禝有些知道,有些不知道。至于李纪德的行程延宕,乃是自己所为,更不必让沈继轩与闻,只是点点头,深沉地说:“惟其如此,龙武军更不能后人。沈兄,厘捐这件事。就按你说的章程来办,不仅要办,而且要快办。等到你把架子搭好,生米煮成熟饭。我再向朝廷补个奏折,大约李大人亦拿我没有办法。”
“是!”沈继轩很兴奋地答应。自己的才华,能够为上峰所赏识,这就比“怀才不遇”要强得多了。不过还有一件事,要先弄清楚,于是小心翼翼地问道:“请秦帅的示,这个厘捐,该由谁来主理?”
“唔……”秦禝倒还没想过。这个位置,非常要紧,油水也很大,一时想不起来让谁做才合适。
“若是秦帅没有既定的人选,属下斗胆,倒有一个推荐。”
“哪一个?”
“叶雨林。”沈继轩恭恭敬敬地说。
有道理。秦禝心想,叶雨林是从申城知县的位子上升转,能力自然没有问题,操守上也不错,可以放心。更重要的是,他这几个月来替自己帮办衙务,尽心尽力,任劳任怨,应该给他调剂调剂,算是对他的一份酬庸。
想定了主意,看看沈继轩,知道他这个提议其实是在提醒自己。秦禝看了沈继轩一眼,心里悠悠地想,这位沈兄,果然不一般,自己的心思,倒被他吃得透透的。
叶雨林自然是欢天喜地——秦禝暗示自己,他已经上报齐王,保他一个五品衔,不仅可以升官,而且入息之丰厚是可以想见的,于是干得极其起劲,天天在七宝跟沈继轩商量着各项细则,调人调物,赶着要在月内把局面撑起来。
只是苦了秦禝——叶雨林不在,衙务上只得自己挑起。好在这几个月下来,已经渐渐可以上手,而且还有一个林县丞,可以做个得力的帮手。
县丞是正八品的官,在衙门里被称呼为”二老爷”。这个职务,大多数县份是没有的,只有象申城这样的大县,才设一个。秦禝的这个“副县长”,叫做林中泉,名字俗气,人倒不俗,做事很干练,为人也很机警——上次秦禝头一回批红差,还是靠了他的帮忙,才下得了台。
批红差,指的是在堂上批决死囚。秦禝受了沈继轩“小慈乃大慈之敌”那句话的激励,决心要把积欠的案子,做一个清理。而第一个要杀的,还是那个上次没有杀成,身负四命的悍匪。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