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三十章 好事成双,长久的坚持终有回报 (1/2)
800小说网 lwtxt.org,难择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解决两个心头大患,李得一带着王壮彪和李无敌,满面笑容回到封河城外的营寨当中。尽管李得一受了伤,但这些伤对于已经修成一层金刚通能的他来说,用不了多久就能恢复如初。现在他那些伤口就已经闭合,不再流血。
都说好事成双,喜事连连。
解决掉留下的这两个祸患之后没过多久,这次李把总运送后勤粮草来守备团营寨,就顺路带来一个好消息。
李得一长久坚持高额悬赏发现新技术以及种种福利待遇举措,在定北县,匠人们的身份收入都极高。尤其是定北手艺学堂,让很多技艺精湛的匠人都成了堂堂的学堂夫子。
而且直到如今,李得一仍旧坚持不接受任何来投靠的儒生读书人,或者世家大族子弟。所以如今在定北县,“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言论毫无市场。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那么书读完以后,干什么?只能去考试,去当官。若是读书人从事别的行业,只会被耻笑为沦入下品不入流,是没出息的表现。
那么当官干什么?千里做官只为财呗。这种言论,最终会导致大量的年轻人投入死水一般的官场,而不能对国家社会科技进步作出任何有利贡献。前平周朝最终灭亡,就与这种社会现象有很大关系。
而在定北县,至今为止亲民官只有两位,根本没有官给那些读书人当。由于严厉的治安维持,定北县百姓的生活秩序极为安逸,称得上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百姓安居乐业,很少有人争讼,两位亲民官虽然管着数百万百姓,但仍旧颇有余力。
现在的定北县,孩子最小五岁就能上学堂,定北县所有学堂均免费管饭,还可以住宿,纸笔也是学堂负责供给,因此百姓完全不用担心孩子会上不起学堂。孩子上学以后,先学简单的识字课程,等到十岁,识字课程上完,孩子可以自行选择去哪个学堂学习。钢铁学堂,农学院,手艺学堂,这三个可以任孩子与家大人自己选择。
由于定北县没有所谓的儒士读书人,就没有高人一等的士人阶级,加之世家大族都已经被扫清干净。所有的百姓自然就享有平等的待遇,所以这些百姓也不会担忧自家孩子学了手艺、学了如何种地、学了如何锻冶之后,就会被“读书人”或世家大族,被他们嘲笑没出息,被其鄙视,被讽刺为贱民,被鄙夷为操持贱业。
在定北县,学员从这三个学堂毕业之后,都能有很好的待遇,挣的钱用来养家糊口,娶媳妇生娃,绝对不用愁。若是技艺精湛,还会被聘用成为学堂的夫子。要是能改进一样技术,更会得到高额的悬赏和守备团战兵待遇,因此现在百姓都很了一让自家孩子去学堂学习。
几年下来,在李得一用心营造与维护下,定北县终于为匠人们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再过十几年,就会发展成为一个社会体系,最后慢慢稳定下来。
而现在,这个已经显出雏形的环境,已经开始回报李得一,回报定北守备团,回报定北县。
长久以来,李得一坚持鼓励匠人进行技术创新,或者恢复重制出平周开国太祖时期的那些失传的高级技术。在高额的悬赏刺激以及生活无忧的保障之下,终于有匠人还原出一项在平周开国太祖年间曾经大盛,后来又失传的技术!
就是四轮马车转向技术!世上现有的四轮马车,仅仅是把四个轮子安装在大车底下,这导致四轮马车转弯非常笨拙,而且负重也不大,并且需要大量牛马拉动,因此极少有使用。定北守备团长久以来使用的板车,就是两轮车,而不是四轮。
但这次,修车匠人林成通过祖传的技艺,以及持续不断的长久试验(托李得一的福,定北守备团对他的试验一直全力支持,从资金到人力、物力),终于成功复制出据说是平周开国太祖年间失传的马车转向机构。
这种机构前车桥与双辕杆制作在一起,然后通过旋转的枢轴与底盘连接起来,使得沉重的四轮马车能够轻易转向。
而且这位匠人林成还与定北钢铁学堂的夫子合作,摸索着制作出钢制弹簧,加装在马车底部。
这样一来,全新的四轮大马车就此诞生。
这种新式四轮马车可由四匹或者两匹驮马(骡)拉动,速度极快,比两轮的板车速度要快上近一半。而且这种马车由于加装弹簧支撑,马车跑起来更平稳,也更能适应崎岖较差的道路。
更重要的是,这种四轮马车比起板车,能够驮运更多的货物。据说,每辆新式马车最高能运送三千斤,但为了稳定长途跋涉运输粮草军械,每车一般只装一千斤上下货物。
这次仅仅凭着二百两新式四轮马车,李把总就顺利运来这次后勤补给,用时却比平时缩短近一半有余!<... -->>
解决两个心头大患,李得一带着王壮彪和李无敌,满面笑容回到封河城外的营寨当中。尽管李得一受了伤,但这些伤对于已经修成一层金刚通能的他来说,用不了多久就能恢复如初。现在他那些伤口就已经闭合,不再流血。
都说好事成双,喜事连连。
解决掉留下的这两个祸患之后没过多久,这次李把总运送后勤粮草来守备团营寨,就顺路带来一个好消息。
李得一长久坚持高额悬赏发现新技术以及种种福利待遇举措,在定北县,匠人们的身份收入都极高。尤其是定北手艺学堂,让很多技艺精湛的匠人都成了堂堂的学堂夫子。
而且直到如今,李得一仍旧坚持不接受任何来投靠的儒生读书人,或者世家大族子弟。所以如今在定北县,“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言论毫无市场。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那么书读完以后,干什么?只能去考试,去当官。若是读书人从事别的行业,只会被耻笑为沦入下品不入流,是没出息的表现。
那么当官干什么?千里做官只为财呗。这种言论,最终会导致大量的年轻人投入死水一般的官场,而不能对国家社会科技进步作出任何有利贡献。前平周朝最终灭亡,就与这种社会现象有很大关系。
而在定北县,至今为止亲民官只有两位,根本没有官给那些读书人当。由于严厉的治安维持,定北县百姓的生活秩序极为安逸,称得上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百姓安居乐业,很少有人争讼,两位亲民官虽然管着数百万百姓,但仍旧颇有余力。
现在的定北县,孩子最小五岁就能上学堂,定北县所有学堂均免费管饭,还可以住宿,纸笔也是学堂负责供给,因此百姓完全不用担心孩子会上不起学堂。孩子上学以后,先学简单的识字课程,等到十岁,识字课程上完,孩子可以自行选择去哪个学堂学习。钢铁学堂,农学院,手艺学堂,这三个可以任孩子与家大人自己选择。
由于定北县没有所谓的儒士读书人,就没有高人一等的士人阶级,加之世家大族都已经被扫清干净。所有的百姓自然就享有平等的待遇,所以这些百姓也不会担忧自家孩子学了手艺、学了如何种地、学了如何锻冶之后,就会被“读书人”或世家大族,被他们嘲笑没出息,被其鄙视,被讽刺为贱民,被鄙夷为操持贱业。
在定北县,学员从这三个学堂毕业之后,都能有很好的待遇,挣的钱用来养家糊口,娶媳妇生娃,绝对不用愁。若是技艺精湛,还会被聘用成为学堂的夫子。要是能改进一样技术,更会得到高额的悬赏和守备团战兵待遇,因此现在百姓都很了一让自家孩子去学堂学习。
几年下来,在李得一用心营造与维护下,定北县终于为匠人们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再过十几年,就会发展成为一个社会体系,最后慢慢稳定下来。
而现在,这个已经显出雏形的环境,已经开始回报李得一,回报定北守备团,回报定北县。
长久以来,李得一坚持鼓励匠人进行技术创新,或者恢复重制出平周开国太祖时期的那些失传的高级技术。在高额的悬赏刺激以及生活无忧的保障之下,终于有匠人还原出一项在平周开国太祖年间曾经大盛,后来又失传的技术!
就是四轮马车转向技术!世上现有的四轮马车,仅仅是把四个轮子安装在大车底下,这导致四轮马车转弯非常笨拙,而且负重也不大,并且需要大量牛马拉动,因此极少有使用。定北守备团长久以来使用的板车,就是两轮车,而不是四轮。
但这次,修车匠人林成通过祖传的技艺,以及持续不断的长久试验(托李得一的福,定北守备团对他的试验一直全力支持,从资金到人力、物力),终于成功复制出据说是平周开国太祖年间失传的马车转向机构。
这种机构前车桥与双辕杆制作在一起,然后通过旋转的枢轴与底盘连接起来,使得沉重的四轮马车能够轻易转向。
而且这位匠人林成还与定北钢铁学堂的夫子合作,摸索着制作出钢制弹簧,加装在马车底部。
这样一来,全新的四轮大马车就此诞生。
这种新式四轮马车可由四匹或者两匹驮马(骡)拉动,速度极快,比两轮的板车速度要快上近一半。而且这种马车由于加装弹簧支撑,马车跑起来更平稳,也更能适应崎岖较差的道路。
更重要的是,这种四轮马车比起板车,能够驮运更多的货物。据说,每辆新式马车最高能运送三千斤,但为了稳定长途跋涉运输粮草军械,每车一般只装一千斤上下货物。
这次仅仅凭着二百两新式四轮马车,李把总就顺利运来这次后勤补给,用时却比平时缩短近一半有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