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wtxt.org,帝国风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六点四十五分,太阳落到了海天线上。/wwW。qΒ⑸.CoM\\
因为已是五月份,所以日落的时间比冬季晚了大约半个小时,夜幕将在七点二十分左右落下。
此时,战斗依旧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最先倒下的,不是首先遭到德舰优势火力打击的“德里”号与“铁公爵”号,而是位于第三位的“本鲍”号。
在“德皇”号调整炮口之后,就有两艘德舰在炮击“本鲍”号。
必须承认“本鲍”号的运气确实不够好。
在“德皇”号的炮弹打过来之前“本鲍”号上的了望员把注意力放在了“威廉皇太子”号上“本鲍”号也根据“威廉皇太子”号的炮击调整着航向。结果,在“德皇”号把炮口转过来的时候“本鲍”
号根本没有注意到。也正是如此“德皇”号才能在第三次齐射的时候就击中“本鲍”号。
问题是,直到这个时候“本鲍”号都没有察觉到来自“德皇”号的威胁。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很有可能是“德皇”号的开火时间与“威廉皇太子”号的开火时间相差不大,所以“本鲍”号上的了望员没有能够根据炮弹落下的时间,发现已有两艘德舰在向其开火。此外“德皇”级与“国王”级的主炮没有任何区别,使用的炮弹也一样,因此无法根据炮弹爆炸的威力做出准确判断。
这一点,后里也得到了证实,即在“本鲍”号的战斗记录中,把“德皇”号打中的那枚炮弹算在了“威廉皇太子”号头上。
这些错误与失误累加到一起,铸就了“本鲍”号不可改变的命运。
六点四十九分“本鲍“号发生大爆炸。仅仅两分钟之后,在硝烟还没有完全散去的情况下,这艘满载排水量接近三万吨的巨舰就从海面上消失了。全舰近千名官兵,没有一人幸免。
“本鲍”号突然爆炸沉没,破坏了大舰队的战斗序列。
事实上,当时连冯承乾都不清楚“本鲍”号为什么会这么快沉没,只能大致推断,很有可能在主炮弹药库殉爆的结果。当时,交战距离已经缩短到一万五千米左右,基本上进入了三百毫米主炮的直射打击范围。说得准确一点,在这个距离上,德舰打出的三百毫米穿甲弹的命中点大多在英舰的侧舷主装甲带上,而不是水平装甲上,因此英舰更容易受到致命打击。
当然,这也与德舰主炮、以及主炮炮弹的xing能有关。
帝国海军最先提出“远距离炮战”理论,并且最先强调远距离炮战的重要xing,为此做了很多努力。比如,帝国海军最先强调主力舰的水平防护能力,而这就是针对在远距离炮战中高着角穿甲弹构成的威胁。
在火炮与弹药上,帝国海军也同样付出了努力,比如加长火炮身管、提高火炮的仰角、增大药室等等。在弹药上,帝国海军则首先在不同的交战距离上采用了轻重两种穿甲弹。
因为重弹的存速xing能更好,所以主要用在远距离炮战中。按照帝国海军的规定,在交战距离超过两万一千米的情况下,就应该主要使用重弹。帝国海军的测试也表明,射程在两万米以上的时候,重弹的穿甲能力明显超过了轻弹,而且在命中精度上也优于轻弹,更适合进行远距离炮战。
轻弹,则主要用于近距离炮战。
原因很简单,在使用等量发射药的情况下,轻弹的初速更高,因此在交战距离较近的时候,轻弹的着点速度高于重单,穿甲能力也强于重弹。
有了这个区别还不够。
远距离炮战中,炮弹往往落在敌舰的水平甲板上。
为了让重弹在敌舰内部爆炸,引信的延迟时间更加长一些。相反,在近距离炮战中,弹着点主要在敌舰的侧舷装甲带上,因此引信的延迟时间要稍微短一些。
大战爆发前,帝国海军就制订了严格的炮战手册,对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弹药,做出了明确规定。
在之前的海战中,帝国海军对炮战做出的规定,已经收到了成效,只是还不够明显。
“本鲍”号被击沉,可以说是最显著的效果。
战后对“本鲍”号的残骸进行考察,查实了该舰沉没的原因。首先爆炸的不是主炮弹药库,而是位于舰桥左侧的副炮弹药库。在此之前,该部位就被一枚穿甲弹击中,只是没能造成致命伤。在被第二枚穿甲弹击中之后,存放在副炮弹药库里的上千枚一百五十二毫米炮弹发生了爆炸,直接撕裂了舰体。紧接着,位于舰桥前方的主炮弹药库也被引爆,数... -->>
六点四十五分,太阳落到了海天线上。/wwW。qΒ⑸.CoM\\
因为已是五月份,所以日落的时间比冬季晚了大约半个小时,夜幕将在七点二十分左右落下。
此时,战斗依旧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最先倒下的,不是首先遭到德舰优势火力打击的“德里”号与“铁公爵”号,而是位于第三位的“本鲍”号。
在“德皇”号调整炮口之后,就有两艘德舰在炮击“本鲍”号。
必须承认“本鲍”号的运气确实不够好。
在“德皇”号的炮弹打过来之前“本鲍”号上的了望员把注意力放在了“威廉皇太子”号上“本鲍”号也根据“威廉皇太子”号的炮击调整着航向。结果,在“德皇”号把炮口转过来的时候“本鲍”
号根本没有注意到。也正是如此“德皇”号才能在第三次齐射的时候就击中“本鲍”号。
问题是,直到这个时候“本鲍”号都没有察觉到来自“德皇”号的威胁。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很有可能是“德皇”号的开火时间与“威廉皇太子”号的开火时间相差不大,所以“本鲍”号上的了望员没有能够根据炮弹落下的时间,发现已有两艘德舰在向其开火。此外“德皇”级与“国王”级的主炮没有任何区别,使用的炮弹也一样,因此无法根据炮弹爆炸的威力做出准确判断。
这一点,后里也得到了证实,即在“本鲍”号的战斗记录中,把“德皇”号打中的那枚炮弹算在了“威廉皇太子”号头上。
这些错误与失误累加到一起,铸就了“本鲍”号不可改变的命运。
六点四十九分“本鲍“号发生大爆炸。仅仅两分钟之后,在硝烟还没有完全散去的情况下,这艘满载排水量接近三万吨的巨舰就从海面上消失了。全舰近千名官兵,没有一人幸免。
“本鲍”号突然爆炸沉没,破坏了大舰队的战斗序列。
事实上,当时连冯承乾都不清楚“本鲍”号为什么会这么快沉没,只能大致推断,很有可能在主炮弹药库殉爆的结果。当时,交战距离已经缩短到一万五千米左右,基本上进入了三百毫米主炮的直射打击范围。说得准确一点,在这个距离上,德舰打出的三百毫米穿甲弹的命中点大多在英舰的侧舷主装甲带上,而不是水平装甲上,因此英舰更容易受到致命打击。
当然,这也与德舰主炮、以及主炮炮弹的xing能有关。
帝国海军最先提出“远距离炮战”理论,并且最先强调远距离炮战的重要xing,为此做了很多努力。比如,帝国海军最先强调主力舰的水平防护能力,而这就是针对在远距离炮战中高着角穿甲弹构成的威胁。
在火炮与弹药上,帝国海军也同样付出了努力,比如加长火炮身管、提高火炮的仰角、增大药室等等。在弹药上,帝国海军则首先在不同的交战距离上采用了轻重两种穿甲弹。
因为重弹的存速xing能更好,所以主要用在远距离炮战中。按照帝国海军的规定,在交战距离超过两万一千米的情况下,就应该主要使用重弹。帝国海军的测试也表明,射程在两万米以上的时候,重弹的穿甲能力明显超过了轻弹,而且在命中精度上也优于轻弹,更适合进行远距离炮战。
轻弹,则主要用于近距离炮战。
原因很简单,在使用等量发射药的情况下,轻弹的初速更高,因此在交战距离较近的时候,轻弹的着点速度高于重单,穿甲能力也强于重弹。
有了这个区别还不够。
远距离炮战中,炮弹往往落在敌舰的水平甲板上。
为了让重弹在敌舰内部爆炸,引信的延迟时间更加长一些。相反,在近距离炮战中,弹着点主要在敌舰的侧舷装甲带上,因此引信的延迟时间要稍微短一些。
大战爆发前,帝国海军就制订了严格的炮战手册,对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什么弹药,做出了明确规定。
在之前的海战中,帝国海军对炮战做出的规定,已经收到了成效,只是还不够明显。
“本鲍”号被击沉,可以说是最显著的效果。
战后对“本鲍”号的残骸进行考察,查实了该舰沉没的原因。首先爆炸的不是主炮弹药库,而是位于舰桥左侧的副炮弹药库。在此之前,该部位就被一枚穿甲弹击中,只是没能造成致命伤。在被第二枚穿甲弹击中之后,存放在副炮弹药库里的上千枚一百五十二毫米炮弹发生了爆炸,直接撕裂了舰体。紧接着,位于舰桥前方的主炮弹药库也被引爆,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