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wtxt.org,老关家的六零日常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贵,也觉得没必要,说他就一打工的,开个车,太装了,不好。
三姐夫每天通勤到学校上下班,工作一直调不到县里来,只能这么折腾着了。每天顺便还接送三姐一起上下班。春天的时候,人俩人儿趁着周末还能回高官屯老房子去把园子种上。夏天的时候,三姐夫顺便就把菜带回县里了,能省不少菜钱,还吃个干净放心。
明子爹开春以后,就自个儿回农村了,拦都拦不住,说是回去种园子,谁说也没用,那就回去吧。老头儿就自个儿在高官屯儿住着,春天把菜种完了,回城里住上几天,没事儿再回来给园子浇浇水啥的。等到菜熟了的时候,就骑个自行车,天天的往砖厂送菜,给他儿子省几个菜钱。
明子不回来住了,七楼就一直空着,但是楼顶的菜园子可没闲着,家里这么多人呢,顺手就给种上了,各种小菜,黄瓜豆角茄子香菜辣椒柿子菠菜生菜的,样数还不少呢。夏天的晚上,全家人到楼上的小亭里坐着聊天儿消食儿,楼顶上小风儿一吹,鼻子里都是各种蔬果的清新,别提多自在了。
爷爷年纪大了,也越发的不爱在城里待着,上楼上不动了,一出门还总迷路,家里人也不敢让他自个儿出去,天天的不是在家里憋着就是在院子里转圈,闷得不行。明子爹一回高官屯,他就更待不住了,总想着回去。
明子爹自个儿回去住还行,他身体好,什么都不耽误,自己也能做饭,要是爷爷再回去,把爷俩儿扔在农村?那成什么了,大哥可不放心明子爹自个照看爷爷。
老小孩儿,小小孩儿,老人年纪大了,真跟小孩儿一样的,爷爷非常回去,不让回就生气,那咋办。大嫂刚装好的房子,又扔下了,一天儿都没住上,又回农村去了。这回不光小舒儿成了野孩子,小夫儿也得跟着吃百家饭了。
两个老的这么折腾,大哥是越发的想明子娘,明子娘在的时候,明子爹多消停啊,明子娘一走,城里死活儿不爱住了,他不在,爷爷想儿子,一辈子跟着儿子住,儿子一走,心里没底,也要跟着。小辈儿的就只能随着他们折腾了。
老嫂看大嫂总这么来回的搬,不忍心了,跟小文哥说,小雪儿还小呢,不上幼儿园也行,他们回去吧,让大嫂回县城里照顾孩子。两孩子总这么逛荡着也不是个事儿。没有亲妈在身边儿管着,总是不行。
小文哥一想也是。
于是他们两个回了农村,把大嫂替回来了。
老嫂一回农村,在家待着没事儿了,突然又想回去上班儿了。当年她回家生孩子是休产假,一直也没有离职,小文哥之前跟中心校的领导打过招呼,说是老嫂一直按病假处理呢。反正在家也没事儿,就想回去上班了。
啥人啥命儿,老嫂一天天不争不抢的,人家命好,回学校上班了,要调档案,发现当初学校的领导疏忽,忘了把她的档案拿出来送到中心校封存了,一直在学校呢。也就是说,没上班的这五年,一直都给算工龄了。
这样的话,回去上班更没啥阻碍了。真接回去就行了。又托人把学校调动了一下,调到了前山大队,跟高官屯才三里地。骑自行车就十分的事儿。每天带着小雪儿上学放学,小雪儿也跟着学习了。也能照看老人,两不耽误,挺好。
七月,大姐家的飞鸿和女朋友海燕都毕业了,海燕自考了师范大学的本科,人家学历高,再加上大哥拖了关系,分到了县城里的小学,飞鸿中专毕业,学历不够,分回了老家的小学,就去了他大伯当校长的那个学校。
因为在村小,家在县城,只能来回通勤了,为了上班方便,还没开始挣钱呢,就先投资了五千多块,买了摩托车。海燕家不在老都县,上班了,没有宿舍了,这一年,经过了很多事情,跟大姐之间也熟悉了,两人的关系也稳定了,就直接住在了家里,跟娟子一个房间。
飞鸿上班一个月之后,拿到手第一个月的工资,三百多块钱,自己一分没留,都给他老舅妈送去了,连零分儿的都没留。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感谢老嫂在他上学前两年住在家里的时候,一直对她的照顾。
谁家也不差这三百多块钱了,但是孩子这个意思,非常让人感动。老嫂接过钱都哭了。这个事儿,有机会就跟大家显摆,说鸿儿把第一个月的工资拿都给她了,一分没留。
大姐跟姐夫知道飞鸿做的这个事情,非常高兴。回头就给了他两千块钱零花钱。奖励他会办事儿。
海燕一来家住,她特别有孩子缘儿,家里十来个孩子,都喜欢她,天天晚上放学了,就往大姐家聚,在一块疯啊闹的,大姐也不嫌烦,一大帮孩子在家里闹,她还可高兴了,在边儿上看得可乐呵了。
海燕家在省城,假期回家,时常能带回来一些新的游戏装备,比手掌大不了多少的游戏机,只能玩儿两个游戏,俄罗斯方块和贪食蛇,孩子们也没见过这个呀,玩儿得连饭都不吃了。
关家的孩子有一点好,都挺听话的,在大姐家里玩儿着游戏机过过瘾就算了,从来没有一个回家提过让家里给买的。年纪小不懂事儿的说过之后,大人一说不给买,也就那么地了,没有非得要的。
明子娘烧周年的时候,明子回家,才发现,一年没怎么回家了,家里的变化好大。
每个人的生活都没有停下脚步,日子总得向前过。
冬天,明子爹跟爷爷又回到县城里住了。冬天城里方便,少遭罪。老嫂学校没放寒假呢,反倒一时不能回来了。
东北的冬天很冷,仿佛所有的行业也都跟着一起冬眠了一样,工地全都没法开工,很多厂子也不能干活儿。砖厂停工了,大哥更多的时间就待在饭店里,支应场面,招呼朋友。日子好过了,有钱人越来越多了,饭店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了。特别到了年前,聚会的多,饭店就越发的忙。运输公司那边儿更忙,大哥在饭店坐镇了,小文就常在车队那边儿忙着。
贵,也觉得没必要,说他就一打工的,开个车,太装了,不好。
三姐夫每天通勤到学校上下班,工作一直调不到县里来,只能这么折腾着了。每天顺便还接送三姐一起上下班。春天的时候,人俩人儿趁着周末还能回高官屯老房子去把园子种上。夏天的时候,三姐夫顺便就把菜带回县里了,能省不少菜钱,还吃个干净放心。
明子爹开春以后,就自个儿回农村了,拦都拦不住,说是回去种园子,谁说也没用,那就回去吧。老头儿就自个儿在高官屯儿住着,春天把菜种完了,回城里住上几天,没事儿再回来给园子浇浇水啥的。等到菜熟了的时候,就骑个自行车,天天的往砖厂送菜,给他儿子省几个菜钱。
明子不回来住了,七楼就一直空着,但是楼顶的菜园子可没闲着,家里这么多人呢,顺手就给种上了,各种小菜,黄瓜豆角茄子香菜辣椒柿子菠菜生菜的,样数还不少呢。夏天的晚上,全家人到楼上的小亭里坐着聊天儿消食儿,楼顶上小风儿一吹,鼻子里都是各种蔬果的清新,别提多自在了。
爷爷年纪大了,也越发的不爱在城里待着,上楼上不动了,一出门还总迷路,家里人也不敢让他自个儿出去,天天的不是在家里憋着就是在院子里转圈,闷得不行。明子爹一回高官屯,他就更待不住了,总想着回去。
明子爹自个儿回去住还行,他身体好,什么都不耽误,自己也能做饭,要是爷爷再回去,把爷俩儿扔在农村?那成什么了,大哥可不放心明子爹自个照看爷爷。
老小孩儿,小小孩儿,老人年纪大了,真跟小孩儿一样的,爷爷非常回去,不让回就生气,那咋办。大嫂刚装好的房子,又扔下了,一天儿都没住上,又回农村去了。这回不光小舒儿成了野孩子,小夫儿也得跟着吃百家饭了。
两个老的这么折腾,大哥是越发的想明子娘,明子娘在的时候,明子爹多消停啊,明子娘一走,城里死活儿不爱住了,他不在,爷爷想儿子,一辈子跟着儿子住,儿子一走,心里没底,也要跟着。小辈儿的就只能随着他们折腾了。
老嫂看大嫂总这么来回的搬,不忍心了,跟小文哥说,小雪儿还小呢,不上幼儿园也行,他们回去吧,让大嫂回县城里照顾孩子。两孩子总这么逛荡着也不是个事儿。没有亲妈在身边儿管着,总是不行。
小文哥一想也是。
于是他们两个回了农村,把大嫂替回来了。
老嫂一回农村,在家待着没事儿了,突然又想回去上班儿了。当年她回家生孩子是休产假,一直也没有离职,小文哥之前跟中心校的领导打过招呼,说是老嫂一直按病假处理呢。反正在家也没事儿,就想回去上班了。
啥人啥命儿,老嫂一天天不争不抢的,人家命好,回学校上班了,要调档案,发现当初学校的领导疏忽,忘了把她的档案拿出来送到中心校封存了,一直在学校呢。也就是说,没上班的这五年,一直都给算工龄了。
这样的话,回去上班更没啥阻碍了。真接回去就行了。又托人把学校调动了一下,调到了前山大队,跟高官屯才三里地。骑自行车就十分的事儿。每天带着小雪儿上学放学,小雪儿也跟着学习了。也能照看老人,两不耽误,挺好。
七月,大姐家的飞鸿和女朋友海燕都毕业了,海燕自考了师范大学的本科,人家学历高,再加上大哥拖了关系,分到了县城里的小学,飞鸿中专毕业,学历不够,分回了老家的小学,就去了他大伯当校长的那个学校。
因为在村小,家在县城,只能来回通勤了,为了上班方便,还没开始挣钱呢,就先投资了五千多块,买了摩托车。海燕家不在老都县,上班了,没有宿舍了,这一年,经过了很多事情,跟大姐之间也熟悉了,两人的关系也稳定了,就直接住在了家里,跟娟子一个房间。
飞鸿上班一个月之后,拿到手第一个月的工资,三百多块钱,自己一分没留,都给他老舅妈送去了,连零分儿的都没留。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感谢老嫂在他上学前两年住在家里的时候,一直对她的照顾。
谁家也不差这三百多块钱了,但是孩子这个意思,非常让人感动。老嫂接过钱都哭了。这个事儿,有机会就跟大家显摆,说鸿儿把第一个月的工资拿都给她了,一分没留。
大姐跟姐夫知道飞鸿做的这个事情,非常高兴。回头就给了他两千块钱零花钱。奖励他会办事儿。
海燕一来家住,她特别有孩子缘儿,家里十来个孩子,都喜欢她,天天晚上放学了,就往大姐家聚,在一块疯啊闹的,大姐也不嫌烦,一大帮孩子在家里闹,她还可高兴了,在边儿上看得可乐呵了。
海燕家在省城,假期回家,时常能带回来一些新的游戏装备,比手掌大不了多少的游戏机,只能玩儿两个游戏,俄罗斯方块和贪食蛇,孩子们也没见过这个呀,玩儿得连饭都不吃了。
关家的孩子有一点好,都挺听话的,在大姐家里玩儿着游戏机过过瘾就算了,从来没有一个回家提过让家里给买的。年纪小不懂事儿的说过之后,大人一说不给买,也就那么地了,没有非得要的。
明子娘烧周年的时候,明子回家,才发现,一年没怎么回家了,家里的变化好大。
每个人的生活都没有停下脚步,日子总得向前过。
冬天,明子爹跟爷爷又回到县城里住了。冬天城里方便,少遭罪。老嫂学校没放寒假呢,反倒一时不能回来了。
东北的冬天很冷,仿佛所有的行业也都跟着一起冬眠了一样,工地全都没法开工,很多厂子也不能干活儿。砖厂停工了,大哥更多的时间就待在饭店里,支应场面,招呼朋友。日子好过了,有钱人越来越多了,饭店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了。特别到了年前,聚会的多,饭店就越发的忙。运输公司那边儿更忙,大哥在饭店坐镇了,小文就常在车队那边儿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