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wtxt.org,茶可清心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
车行一路都是山,忽而左,忽而右,绵延不绝的样子,像一首过门很长的曲子。
山,是春风吹又生的山,草木萌发新绿,野花绽放春心。车轮过处,不时地卷起阵阵青烟。
路,是瘦削的盘山路,锦丝一般穿梭在群峰之间。有时,你以为就要行到尽头了,哪知峰回路转,车子又驶上一段更为悠长的山道。一车人,望眼欲穿,却依然看不到期盼中的主旋律。——就这样,曲曲绕绕,足足行了半个多小时,时至正午了,我们此行奔赴的峰林峡,才忽然从巍巍太行山的深处现出身来。
峰林峡,现身是现身了,却是一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样子。
“琵琶”何其大?——足有半面山坡那么大,银白的,平滑的,宽阔的,恢宏壮观的一座大坝横在峰林峡口,现出一派“巍巍大坝挑银练,幽谷雷鸣动前川”的雄浑气势来。据导游介绍,此大坝高百余米,是世界上最高的砌石重力坝呢。站在大坝底下,心中不禁万分感慨,削崖筑路、断山截流的焦作人民,其智慧与力量是多么伟大啊!正感慨着,耳畔蓦然传来一阵细细的琴声,如丝,如竹,让人不禁疑心,是燕赵欢歌呢?还是三晋旧调?难道这“琵琶”还真能奏出渺渺仙乐来?茫然四顾,惊见苍黄的崖壁上飞出一道银亮的山泉,一落百丈抑扬有声地落向谷底去了。不禁寻思,这大坝掩映的峰林峡中,到底还会藏着多少这样让人眼前一亮的惊喜呢?
沿着大坝的一侧,拾级而上,忽见栏外跳出几只小猕猴来,一个个抓耳挠腮,腾挪跳跃,身手不凡的样子。众人甚喜,以为受到了美猴们的夹道欢迎呢,纷纷飞眼风、挥帽头,上前搭讪。导游见了,忙警告众人,收好自己的包囊,敛起内心的多情,这些小山主们可是不看佛面的。哪知话音未落,就听见“啊呀”一声惊叫。遁声看去,原来一女士遭到猴兄的袭击,手里的酸奶被夺去了。那猴儿犯了事,却并不逃遁,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坐在栏杆上畅饮开了,仿佛还在理直气壮地告示大家:“此山是我寨,此路是我开,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好在有惊无险,众人见猴儿们虽顽皮却可爱得很,于是一笑而过,定了心神,信步登上大坝。
大坝那边,一大片孔雀绿的湖水,安详,沉静得像一位遗世独立的睡美人,在群峰雄健温厚的怀抱中露出了甜美的睡容。站在坝上,面对着这湖峰相依的世外幽境,一颗颗刚刚平息的心,立刻又欢腾起来了。众人惊呼着,赞叹着,奔下大坝,奔向湖畔。
至此,峰林峡最为华丽的诗篇——翡翠湖,才徐徐地向众人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
(二)
人间四月,清明天。
午后的天空,蓝得入木三分。温润的阳光,轻轻地洒落在这一片青山绿水之间。
站在翡翠湖畔,我凝视着这梦一般空灵的水面,顿时为之心醉神迷了。
我想,在焦作的山水画卷中,这翡翠湖也许不是篇幅最大的,但肯定不失为最精致的;不一定是着墨最多的,但必定是最灵逸的。你瞧啊,这是怎样的汪汪一碧啊!——这绿,多浓呀,浓得化不开似的,仿佛春天的一角融在水里了。这绿,多厚呀,厚得看不到底似的,仿佛是一片生长着玉石的水田。这绿,多静呀,静得好像时间在此凝成了绿脂。这绿,又是多么空灵呀,空灵得像云雾一样,染绿了这里的山山水水。望着这深不可测的湖绿,我心里的谜团又云一样地涌出来:难道巍巍太行山一脉八百里的浩荡春色,全是从这峰林峡开始的?而幽居在这峡谷中的十里翡翠湖,定是这春色的源头无疑了。——不然,这湖中怎么会积淀着如此深厚秀逸的绿啊!
一阵微风吹过,翡翠湖如梦初醒似的,扭动了一下腰肢,平静的水面顿时起了几缕细细的涟漪。这时,听到有人在船上呼唤,我才发现同行的人都上船了,就我还呆雁一般地在湖边立着。以前诗人说“翠色随人欲上船”我今天才算真正相信了。真的,在我纵身一跃的时侯,我觉得那一抹湖绿似乎也随我登上游船了。
泛舟于峰林峡间,仿佛置身于一轴清新的山水画卷中。这画卷,随着船的点点前移,在我们面前缓缓地展开了。翡翠一般的湖面,忽宽忽窄,迂回曲折,有时你以为山穷水尽了,哪知柳暗花明又见一峰,真是一道名副其实的龙峡曲径。扶着船舷,极目四顾,满眼的奇石、怪岩、峭壁、悬崖,让你一下子就跌入了峰立如林的幽深意境,这也许就是峰林峡之所以得名的缘由了吧。听导游介绍,这翡翠湖长十余里,两岸奇峰林立,层峦叠嶂,山石峥嵘,峡光秀美,是峰林峡的主体,由老君峡、葫芦峡和神女峡三段一脉贯通。人随船移,但见三段峡谷中果然峰峦环抱,峡光倒映,景色怡人,又时值春日,两岸的山坡上不时爆出几丛亮丽的野花,泛舟其间,让人恍如闯入了世外桃源。群峰间,还分布着仙人岛、葫芦岛、石猴翻山、双峰驼等许多象形峰岩,很是生动传神,尤其是民间流传的那些古老的神话与传说,更为这些静态的山水平添了许多灵动的神光。
现在想来,给我印象最深的要数神女峡了。人在神女峡,顺着峡谷向北,举目可见一段蜿蜒起伏、形态逼真的山岭,那鼻眼、那乳峰、那柳腰、那秀足,酷似一位沉睡女子,被称作望月睡美人。这睡美人,当然是有些来头的——说是唐朝末年,在焦作市外恩村的关帝庙里,寄居着一位道行高深的老僧,因遇难出走,带了一袖袍泥土,顺太行山向北来到此处,建金门寺,收十数个贫家幼子为徒。老僧制作了一盏... -->>
(一)
车行一路都是山,忽而左,忽而右,绵延不绝的样子,像一首过门很长的曲子。
山,是春风吹又生的山,草木萌发新绿,野花绽放春心。车轮过处,不时地卷起阵阵青烟。
路,是瘦削的盘山路,锦丝一般穿梭在群峰之间。有时,你以为就要行到尽头了,哪知峰回路转,车子又驶上一段更为悠长的山道。一车人,望眼欲穿,却依然看不到期盼中的主旋律。——就这样,曲曲绕绕,足足行了半个多小时,时至正午了,我们此行奔赴的峰林峡,才忽然从巍巍太行山的深处现出身来。
峰林峡,现身是现身了,却是一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样子。
“琵琶”何其大?——足有半面山坡那么大,银白的,平滑的,宽阔的,恢宏壮观的一座大坝横在峰林峡口,现出一派“巍巍大坝挑银练,幽谷雷鸣动前川”的雄浑气势来。据导游介绍,此大坝高百余米,是世界上最高的砌石重力坝呢。站在大坝底下,心中不禁万分感慨,削崖筑路、断山截流的焦作人民,其智慧与力量是多么伟大啊!正感慨着,耳畔蓦然传来一阵细细的琴声,如丝,如竹,让人不禁疑心,是燕赵欢歌呢?还是三晋旧调?难道这“琵琶”还真能奏出渺渺仙乐来?茫然四顾,惊见苍黄的崖壁上飞出一道银亮的山泉,一落百丈抑扬有声地落向谷底去了。不禁寻思,这大坝掩映的峰林峡中,到底还会藏着多少这样让人眼前一亮的惊喜呢?
沿着大坝的一侧,拾级而上,忽见栏外跳出几只小猕猴来,一个个抓耳挠腮,腾挪跳跃,身手不凡的样子。众人甚喜,以为受到了美猴们的夹道欢迎呢,纷纷飞眼风、挥帽头,上前搭讪。导游见了,忙警告众人,收好自己的包囊,敛起内心的多情,这些小山主们可是不看佛面的。哪知话音未落,就听见“啊呀”一声惊叫。遁声看去,原来一女士遭到猴兄的袭击,手里的酸奶被夺去了。那猴儿犯了事,却并不逃遁,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坐在栏杆上畅饮开了,仿佛还在理直气壮地告示大家:“此山是我寨,此路是我开,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好在有惊无险,众人见猴儿们虽顽皮却可爱得很,于是一笑而过,定了心神,信步登上大坝。
大坝那边,一大片孔雀绿的湖水,安详,沉静得像一位遗世独立的睡美人,在群峰雄健温厚的怀抱中露出了甜美的睡容。站在坝上,面对着这湖峰相依的世外幽境,一颗颗刚刚平息的心,立刻又欢腾起来了。众人惊呼着,赞叹着,奔下大坝,奔向湖畔。
至此,峰林峡最为华丽的诗篇——翡翠湖,才徐徐地向众人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
(二)
人间四月,清明天。
午后的天空,蓝得入木三分。温润的阳光,轻轻地洒落在这一片青山绿水之间。
站在翡翠湖畔,我凝视着这梦一般空灵的水面,顿时为之心醉神迷了。
我想,在焦作的山水画卷中,这翡翠湖也许不是篇幅最大的,但肯定不失为最精致的;不一定是着墨最多的,但必定是最灵逸的。你瞧啊,这是怎样的汪汪一碧啊!——这绿,多浓呀,浓得化不开似的,仿佛春天的一角融在水里了。这绿,多厚呀,厚得看不到底似的,仿佛是一片生长着玉石的水田。这绿,多静呀,静得好像时间在此凝成了绿脂。这绿,又是多么空灵呀,空灵得像云雾一样,染绿了这里的山山水水。望着这深不可测的湖绿,我心里的谜团又云一样地涌出来:难道巍巍太行山一脉八百里的浩荡春色,全是从这峰林峡开始的?而幽居在这峡谷中的十里翡翠湖,定是这春色的源头无疑了。——不然,这湖中怎么会积淀着如此深厚秀逸的绿啊!
一阵微风吹过,翡翠湖如梦初醒似的,扭动了一下腰肢,平静的水面顿时起了几缕细细的涟漪。这时,听到有人在船上呼唤,我才发现同行的人都上船了,就我还呆雁一般地在湖边立着。以前诗人说“翠色随人欲上船”我今天才算真正相信了。真的,在我纵身一跃的时侯,我觉得那一抹湖绿似乎也随我登上游船了。
泛舟于峰林峡间,仿佛置身于一轴清新的山水画卷中。这画卷,随着船的点点前移,在我们面前缓缓地展开了。翡翠一般的湖面,忽宽忽窄,迂回曲折,有时你以为山穷水尽了,哪知柳暗花明又见一峰,真是一道名副其实的龙峡曲径。扶着船舷,极目四顾,满眼的奇石、怪岩、峭壁、悬崖,让你一下子就跌入了峰立如林的幽深意境,这也许就是峰林峡之所以得名的缘由了吧。听导游介绍,这翡翠湖长十余里,两岸奇峰林立,层峦叠嶂,山石峥嵘,峡光秀美,是峰林峡的主体,由老君峡、葫芦峡和神女峡三段一脉贯通。人随船移,但见三段峡谷中果然峰峦环抱,峡光倒映,景色怡人,又时值春日,两岸的山坡上不时爆出几丛亮丽的野花,泛舟其间,让人恍如闯入了世外桃源。群峰间,还分布着仙人岛、葫芦岛、石猴翻山、双峰驼等许多象形峰岩,很是生动传神,尤其是民间流传的那些古老的神话与传说,更为这些静态的山水平添了许多灵动的神光。
现在想来,给我印象最深的要数神女峡了。人在神女峡,顺着峡谷向北,举目可见一段蜿蜒起伏、形态逼真的山岭,那鼻眼、那乳峰、那柳腰、那秀足,酷似一位沉睡女子,被称作望月睡美人。这睡美人,当然是有些来头的——说是唐朝末年,在焦作市外恩村的关帝庙里,寄居着一位道行高深的老僧,因遇难出走,带了一袖袍泥土,顺太行山向北来到此处,建金门寺,收十数个贫家幼子为徒。老僧制作了一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