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wtxt.org,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杜兆辉本来还想去警告两个乞丐一番,扮一扮黑脸,让夏晓兰给他们投资时收获更多感激。
哪知徐竟和马海穷的连旅店都住不起,伊萨卡镇虽然不大,他们要找老乡借宿,杜兆辉一时也找不到人。这里既不是香港也不是鹏城,杜大少的面子不太好用,他只能放弃了这个打算。
在伊萨卡带了两三天,杜兆辉的心情舒畅了许多。
但就像夏晓兰说的,他必须得回鹏城去。
鹏城现在就是杜兆辉的战场,他要不回去承受住压力,那就是不战而输。
让他轻轻松松把杜家的钱让给别人?
想都别想。
杜兆辉这边上了飞机,另一边夏晓兰也在看徐竟给的资料。
“这俩人还有点本事。”
他们找不到大厂家,却费心找了不少替代材料,按照他们的设想,英汉版电子辞典的性能,要比英德版电子辞典各方面都更强。
电子辞典在国外也是刚问世没多久,第一版只支持3000个单词的翻译储存。
徐竟和马海的版本,单词储存量翻了一倍,支持汉显,还抓住了电子辞典胜过传统辞典最关键的一点,能朗读单词的正确发音……要没有这点,别人买电子辞典做什么,纸质的英语辞典单词量更大呢!
可连教英语的老师都没办法准确发音,学生不会读单词不是挺正常的吗,这就是国内的现状。
“6000个单词的发音、翻译储存,用来应付高考足够了。”
电子辞典的目标客户,是学生,又不止是学生。
夏晓兰从来没怀疑过它的市场前景。
当然,一旦徐竟和马海的电子辞典成功问世,各路公司都会扑上来生产这玩意儿。
夏晓兰这种深受后世观念影响的,还要问一句能不能绕开别人的专利,国内的厂家讲个屁专利,什么产品卖火了大家就一窝蜂的照着生产,把电子辞典拆成零件搞明白怎么组装就行,谁也不可能付专利费的。
做实业的,不仅是夏晓兰要面临这难题,每个老板都这样。
从混乱中厮杀不出来,厂子和产品做着做着就从市场上消声灭迹,可能是技术跟不上时代,可能是营销决策错误,谁知道在哪个环节犯了错就完蛋。后世那些知名的大企业,个个都遇到过许多危机,最终能把规模做那么大,那些企业家谁还不是有几分本事的宝宝,夏晓兰仅靠先知先觉,根本不可能完全碾压嘛。
幸好,电子辞典所涉及的是个大市场,这块蛋糕很大,多几个竞争者也暂时把它填不满。
何况……
“徐竟和马海搞出来的东西,比我记忆中的早了几年啊!”
夏晓兰没带着百度重生,不是每件事她都了解的清楚。
反正上辈子第一次见到电子辞典,是1994年,她还没有高中毕业。考虑到她上辈子老家是个内陆小城市,电子辞典从问世到传到她老家,怎么着也要用两三年?
往前推,英汉版的电子辞典就是90年左右生产上市的。
什么东西,提前了三四年搞出来,难道不是商业先机?
当然,前提是徐竟和马海真的能把东西做出来,能实现量产,2万美元根本不够,不知道那些厂家投入了多少钱研发,绝对是不止2万美元。
... -->>
杜兆辉本来还想去警告两个乞丐一番,扮一扮黑脸,让夏晓兰给他们投资时收获更多感激。
哪知徐竟和马海穷的连旅店都住不起,伊萨卡镇虽然不大,他们要找老乡借宿,杜兆辉一时也找不到人。这里既不是香港也不是鹏城,杜大少的面子不太好用,他只能放弃了这个打算。
在伊萨卡带了两三天,杜兆辉的心情舒畅了许多。
但就像夏晓兰说的,他必须得回鹏城去。
鹏城现在就是杜兆辉的战场,他要不回去承受住压力,那就是不战而输。
让他轻轻松松把杜家的钱让给别人?
想都别想。
杜兆辉这边上了飞机,另一边夏晓兰也在看徐竟给的资料。
“这俩人还有点本事。”
他们找不到大厂家,却费心找了不少替代材料,按照他们的设想,英汉版电子辞典的性能,要比英德版电子辞典各方面都更强。
电子辞典在国外也是刚问世没多久,第一版只支持3000个单词的翻译储存。
徐竟和马海的版本,单词储存量翻了一倍,支持汉显,还抓住了电子辞典胜过传统辞典最关键的一点,能朗读单词的正确发音……要没有这点,别人买电子辞典做什么,纸质的英语辞典单词量更大呢!
可连教英语的老师都没办法准确发音,学生不会读单词不是挺正常的吗,这就是国内的现状。
“6000个单词的发音、翻译储存,用来应付高考足够了。”
电子辞典的目标客户,是学生,又不止是学生。
夏晓兰从来没怀疑过它的市场前景。
当然,一旦徐竟和马海的电子辞典成功问世,各路公司都会扑上来生产这玩意儿。
夏晓兰这种深受后世观念影响的,还要问一句能不能绕开别人的专利,国内的厂家讲个屁专利,什么产品卖火了大家就一窝蜂的照着生产,把电子辞典拆成零件搞明白怎么组装就行,谁也不可能付专利费的。
做实业的,不仅是夏晓兰要面临这难题,每个老板都这样。
从混乱中厮杀不出来,厂子和产品做着做着就从市场上消声灭迹,可能是技术跟不上时代,可能是营销决策错误,谁知道在哪个环节犯了错就完蛋。后世那些知名的大企业,个个都遇到过许多危机,最终能把规模做那么大,那些企业家谁还不是有几分本事的宝宝,夏晓兰仅靠先知先觉,根本不可能完全碾压嘛。
幸好,电子辞典所涉及的是个大市场,这块蛋糕很大,多几个竞争者也暂时把它填不满。
何况……
“徐竟和马海搞出来的东西,比我记忆中的早了几年啊!”
夏晓兰没带着百度重生,不是每件事她都了解的清楚。
反正上辈子第一次见到电子辞典,是1994年,她还没有高中毕业。考虑到她上辈子老家是个内陆小城市,电子辞典从问世到传到她老家,怎么着也要用两三年?
往前推,英汉版的电子辞典就是90年左右生产上市的。
什么东西,提前了三四年搞出来,难道不是商业先机?
当然,前提是徐竟和马海真的能把东西做出来,能实现量产,2万美元根本不够,不知道那些厂家投入了多少钱研发,绝对是不止2万美元。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