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wtxt.org,鹌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可杨剪站在这里的时候,就是会开心的吗?
那杨剪又是为什么要回来自找苦吃?
为什么,宁愿叫上那低俗的、无聊的、早该抛弃的,狐朋狗友。
却对他守口如瓶?
因为他是这一切的起因?
他做了坏事,所以杨遇秋死了,所以杨剪才痛苦,一直到现在?
他不值得依赖,不值得信任。
谁都有那么几个老问题,总会自己问自己,找不到答案。也正是因为无法回答,它才越来越老,问得越来越多,几乎要成为习惯。
李白发觉自己快要走进海里了,水已经没到膝盖,他又换了个方向,沿着退潮的痕迹穿过沙滩,走到了全是礁石的地界。
脚被硌得好疼,摔了个大马趴,裤子都湿透了。
他哆哆嗦嗦地给杨剪打电话:“哥,哥你在听吗?”
“马上上课,你说。”
真不凑巧,七点五十六分,你们老师的生死时速。李白垂眼看着表盘。
“你昨天晚上回家了吗?”他问。
“月考卷子有问题,赶着重印,这种事不好让女老师干,”杨剪匆匆道,预备铃在他那边响了起来,“你在哪儿?”
“你快去上课吧。”
“你自己去温岭了?”
“我没有。”
“……抱歉。”
“什么啊,你快去上课吧。”李白挂断了电话。
那天杨剪又打来了两次,李白没准备好,怕自己又干出什么后悔一生的事,就没有接。他发短信说自己没事,不用担心,杨剪就真的不再找他了。一天下来,李白骑着自行车,差不多把这小镇走遍,他想象杨剪站在每一处时的模样,也回想起很多旧事,有关杨剪在自己面前的保留——不止一五年底那一次,那人默默地来了这里,事实上杨剪经常独自一人离开北京,有时长有时短,短到李白都没发现,在外面跑剧组回来帮他把大衣送去干洗,在兜里翻到折叠的机票,才知道这人又走了一次。
那次是去贵州。
其余时候李白连目的地都搞不清楚,什么时候走,又什么时候回来,他没有去强求,更不敢去跟踪,那都是惹人讨厌的,他明白,他只是想知道杨剪去了哪儿。
当然问过,得到的答复总是敷衍,一个拥抱,或是一句“我困了”,到后来干脆变成“和你没关系”这样的话了。
这也是大多数时候争吵发生的原因。
这种状态是什么时候结束的?杨剪定下来,不再四处跑。时间线对得上了。是从去四中工作开始。是从温岭回来,又一次见过姐姐开始。
已经有一年了啊。
可争吵似乎也没有因此而被杜绝。
李白找了家青旅住了一夜,这旅店就建在滨海大路旁边,站在房顶,可以看到崖下黝黑的水面,听到拍打的浪。一弯明月皎洁。可是太冷了,李白还是回到楼下,在客厅看一群大学生玩狼人杀,晚上他睡在上铺,天还没亮,他又起床赶大巴往台州去,下到一半就从床上掉了下来。
几个室友被吵得咕哝几嗓子,接着又是鼾声大作。
全身都疼,后背尤甚,那感觉就像被人揪住打了一顿。李白默想,我是笨到了这个地步,还是倒霉到了这个地步,艰难地爬起来,转圈走了走,做了几个简单动作,确认没有骨头断掉之后,他就离开了这里。
十二月三十日,李白回店里看了看情况,在夜晚回到家中,他用钥匙给自己开门,却见杨剪坐在餐桌边,自己留下的那些菜还没吃完,杨剪也没做主食,就着一杯凉水慢慢地吃那盘胡萝卜炒肉。
周五了,怪不得。周五终于到了。李白踩下靴子,脱下外套,他觉得自己不像是出了远门的模样。
况且就算出了也不用跟杨剪报告,互不干涉舒服就好,这不是他们一直以来的默契吗?一开始不适应,可是后来他努力做到了。就像开店以前,他想去哪个剧组直接拎包走人就行,从不被过问,是他自己主动说,那好像是没有必要的——就像杨剪去贵州,去其他什么地方,也不需要对他解释。
那样好麻烦。
好重的负担。
说多了还会尴尬,破坏两人费力维持的平衡。
是不是这样?
可杨剪站在这里的时候,就是会开心的吗?
那杨剪又是为什么要回来自找苦吃?
为什么,宁愿叫上那低俗的、无聊的、早该抛弃的,狐朋狗友。
却对他守口如瓶?
因为他是这一切的起因?
他做了坏事,所以杨遇秋死了,所以杨剪才痛苦,一直到现在?
他不值得依赖,不值得信任。
谁都有那么几个老问题,总会自己问自己,找不到答案。也正是因为无法回答,它才越来越老,问得越来越多,几乎要成为习惯。
李白发觉自己快要走进海里了,水已经没到膝盖,他又换了个方向,沿着退潮的痕迹穿过沙滩,走到了全是礁石的地界。
脚被硌得好疼,摔了个大马趴,裤子都湿透了。
他哆哆嗦嗦地给杨剪打电话:“哥,哥你在听吗?”
“马上上课,你说。”
真不凑巧,七点五十六分,你们老师的生死时速。李白垂眼看着表盘。
“你昨天晚上回家了吗?”他问。
“月考卷子有问题,赶着重印,这种事不好让女老师干,”杨剪匆匆道,预备铃在他那边响了起来,“你在哪儿?”
“你快去上课吧。”
“你自己去温岭了?”
“我没有。”
“……抱歉。”
“什么啊,你快去上课吧。”李白挂断了电话。
那天杨剪又打来了两次,李白没准备好,怕自己又干出什么后悔一生的事,就没有接。他发短信说自己没事,不用担心,杨剪就真的不再找他了。一天下来,李白骑着自行车,差不多把这小镇走遍,他想象杨剪站在每一处时的模样,也回想起很多旧事,有关杨剪在自己面前的保留——不止一五年底那一次,那人默默地来了这里,事实上杨剪经常独自一人离开北京,有时长有时短,短到李白都没发现,在外面跑剧组回来帮他把大衣送去干洗,在兜里翻到折叠的机票,才知道这人又走了一次。
那次是去贵州。
其余时候李白连目的地都搞不清楚,什么时候走,又什么时候回来,他没有去强求,更不敢去跟踪,那都是惹人讨厌的,他明白,他只是想知道杨剪去了哪儿。
当然问过,得到的答复总是敷衍,一个拥抱,或是一句“我困了”,到后来干脆变成“和你没关系”这样的话了。
这也是大多数时候争吵发生的原因。
这种状态是什么时候结束的?杨剪定下来,不再四处跑。时间线对得上了。是从去四中工作开始。是从温岭回来,又一次见过姐姐开始。
已经有一年了啊。
可争吵似乎也没有因此而被杜绝。
李白找了家青旅住了一夜,这旅店就建在滨海大路旁边,站在房顶,可以看到崖下黝黑的水面,听到拍打的浪。一弯明月皎洁。可是太冷了,李白还是回到楼下,在客厅看一群大学生玩狼人杀,晚上他睡在上铺,天还没亮,他又起床赶大巴往台州去,下到一半就从床上掉了下来。
几个室友被吵得咕哝几嗓子,接着又是鼾声大作。
全身都疼,后背尤甚,那感觉就像被人揪住打了一顿。李白默想,我是笨到了这个地步,还是倒霉到了这个地步,艰难地爬起来,转圈走了走,做了几个简单动作,确认没有骨头断掉之后,他就离开了这里。
十二月三十日,李白回店里看了看情况,在夜晚回到家中,他用钥匙给自己开门,却见杨剪坐在餐桌边,自己留下的那些菜还没吃完,杨剪也没做主食,就着一杯凉水慢慢地吃那盘胡萝卜炒肉。
周五了,怪不得。周五终于到了。李白踩下靴子,脱下外套,他觉得自己不像是出了远门的模样。
况且就算出了也不用跟杨剪报告,互不干涉舒服就好,这不是他们一直以来的默契吗?一开始不适应,可是后来他努力做到了。就像开店以前,他想去哪个剧组直接拎包走人就行,从不被过问,是他自己主动说,那好像是没有必要的——就像杨剪去贵州,去其他什么地方,也不需要对他解释。
那样好麻烦。
好重的负担。
说多了还会尴尬,破坏两人费力维持的平衡。
是不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