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wtxt.org,赵四娘家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人生再不如意,生活还是要继续下去。
不知不觉间就到了季春,这日一大早,一个穿着粗布褂子的乡民领着他媳妇儿行至了姜家滩村口。
只见一辆又一辆满载货物的板车从村子里驶出,正络绎不绝地涌向码头。夫妻俩惊讶地发现这块曾经土瘠民贫的土地上,如今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原来当天是姜家滩村办作坊交货的日子。原定为五天一次的交货日,由于货品销量太好,现在已经改成了三天一次。也就是说,这样的景象隔两天就能看到一回。
其实粉丝这种东西,实在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可言。尽管姜家滩严防死守,就为防止方子泄露,还是有聪明人自行琢磨出了粉丝的制法。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姜家滩作坊已经走上正轨,即使交货量由每次一万斤增加到每次三万斤也能够确保及时交货,并且保质保量,绝不粗制滥造。优质稳定的供货,再加上姜家滩产的粉丝早已名声在外,即使其他粉丝相继涌上市面,一时间也没有对作坊造成太大影响。
作坊红火,收益自然丰厚,赵四娘家也跟着赚了一笔。然而,有些贪财的赵四娘这回最欣喜的却是她家收获了极佳的名声,至于赚了多少钱倒没怎么在意。毕竟她家仅占了村办作坊的两成干股,生意再红火也终归赚得有限。
不过,乐衷于发家致富的赵四娘虽没能在粉丝作坊上赚到大钱,却又想到法子从其他地方找补——开设食品加工作坊,将产品暂定为酱菜、调料和豆制品等。一直经营着的赵家铺、刚开没多久的养鸭场、正在筹备中的作坊以及镇上管理着的铺子等,赵四娘家为了经营好这份家业。全家人日日都忙活得脚不点地。
饶是这样,赵永忠等实诚人在百忙中仍然不忘乡邻,热切地关注着村办作坊的成长。
“产品太过单一的话,就算今日没有倒闭,也迟早会要关门。”这是赵四娘时常挂在嘴边的话语,用以激励家人去发挥想象力研发新产品。
可惜赵四娘的这份苦心收效甚微,鼓励来鼓励去就没见一家人中有谁拿出个像样的点子出来。唯一的成果恐怕就是激起了家人的危机意识。然而让赵四娘无语的是。家人们最先担心的却不是自家铺子的存亡。
原来赵四娘的那些家人杞人忧天地认为,粉丝作坊若只生产粉丝的话前景堪忧,于是他们强烈要求赵四娘再替作坊想个点子出来。帮助乡亲们渡过可能出现的难关。
点子是这么好想的?别说我想不出,就是有,又岂能再把赚钱的金点子拱手送人?对于家人这种极其“败家”的想法,忙于搂银子的赵四娘当然不会予以理睬。
然而其他人倒还罢了。却总不好拂了外公的面子。最终,由于姜老爷子也开了口。赵四娘只得咬牙应了,任命地捣鼓起了新点子。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姜家滩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实在是长不出什么特产,一定要找出一样来的话。那也就只有水里的鱼了。于是这回赵四娘决定让作坊生产鱼面和鱼腐。
鱼面和鱼腐,顾名思义,就是混有鱼肉的面条和豆腐。不过这两种产品在制作成型后。一个要经过烘干,一个要经过炸制。如此处理之后。可以保存很长时间,就能如同粉丝一样贩售到远方。
对于赵四娘的点子,姜家滩的全体村民当然是举双手赞成,而周掌事在试吃过由鱼面和鱼腐制作出来的各种菜肴后,也当即拍板决定大量订购。
和预想的一样,鱼面和鱼腐在市场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甚至盖过了粉丝的风头。
值得一提的是,鱼面确实是新点子,而鱼腐只能算是旧点子,还是所有权不在赵四娘手中的点子。
原来当日,赵四娘已经把鱼腐的方子连同鱼丸的一起卖给了汪掌柜,且说好了三年之内赵家铺都不再销售鱼腐,而今赵四娘想要大规模生产它,事先当然要征得汪掌柜的同意。
赵四娘早就听说用到鱼腐的“四喜丸子”这道菜,已经成为了... -->>
人生再不如意,生活还是要继续下去。
不知不觉间就到了季春,这日一大早,一个穿着粗布褂子的乡民领着他媳妇儿行至了姜家滩村口。
只见一辆又一辆满载货物的板车从村子里驶出,正络绎不绝地涌向码头。夫妻俩惊讶地发现这块曾经土瘠民贫的土地上,如今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原来当天是姜家滩村办作坊交货的日子。原定为五天一次的交货日,由于货品销量太好,现在已经改成了三天一次。也就是说,这样的景象隔两天就能看到一回。
其实粉丝这种东西,实在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可言。尽管姜家滩严防死守,就为防止方子泄露,还是有聪明人自行琢磨出了粉丝的制法。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姜家滩作坊已经走上正轨,即使交货量由每次一万斤增加到每次三万斤也能够确保及时交货,并且保质保量,绝不粗制滥造。优质稳定的供货,再加上姜家滩产的粉丝早已名声在外,即使其他粉丝相继涌上市面,一时间也没有对作坊造成太大影响。
作坊红火,收益自然丰厚,赵四娘家也跟着赚了一笔。然而,有些贪财的赵四娘这回最欣喜的却是她家收获了极佳的名声,至于赚了多少钱倒没怎么在意。毕竟她家仅占了村办作坊的两成干股,生意再红火也终归赚得有限。
不过,乐衷于发家致富的赵四娘虽没能在粉丝作坊上赚到大钱,却又想到法子从其他地方找补——开设食品加工作坊,将产品暂定为酱菜、调料和豆制品等。一直经营着的赵家铺、刚开没多久的养鸭场、正在筹备中的作坊以及镇上管理着的铺子等,赵四娘家为了经营好这份家业。全家人日日都忙活得脚不点地。
饶是这样,赵永忠等实诚人在百忙中仍然不忘乡邻,热切地关注着村办作坊的成长。
“产品太过单一的话,就算今日没有倒闭,也迟早会要关门。”这是赵四娘时常挂在嘴边的话语,用以激励家人去发挥想象力研发新产品。
可惜赵四娘的这份苦心收效甚微,鼓励来鼓励去就没见一家人中有谁拿出个像样的点子出来。唯一的成果恐怕就是激起了家人的危机意识。然而让赵四娘无语的是。家人们最先担心的却不是自家铺子的存亡。
原来赵四娘的那些家人杞人忧天地认为,粉丝作坊若只生产粉丝的话前景堪忧,于是他们强烈要求赵四娘再替作坊想个点子出来。帮助乡亲们渡过可能出现的难关。
点子是这么好想的?别说我想不出,就是有,又岂能再把赚钱的金点子拱手送人?对于家人这种极其“败家”的想法,忙于搂银子的赵四娘当然不会予以理睬。
然而其他人倒还罢了。却总不好拂了外公的面子。最终,由于姜老爷子也开了口。赵四娘只得咬牙应了,任命地捣鼓起了新点子。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姜家滩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实在是长不出什么特产,一定要找出一样来的话。那也就只有水里的鱼了。于是这回赵四娘决定让作坊生产鱼面和鱼腐。
鱼面和鱼腐,顾名思义,就是混有鱼肉的面条和豆腐。不过这两种产品在制作成型后。一个要经过烘干,一个要经过炸制。如此处理之后。可以保存很长时间,就能如同粉丝一样贩售到远方。
对于赵四娘的点子,姜家滩的全体村民当然是举双手赞成,而周掌事在试吃过由鱼面和鱼腐制作出来的各种菜肴后,也当即拍板决定大量订购。
和预想的一样,鱼面和鱼腐在市场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甚至盖过了粉丝的风头。
值得一提的是,鱼面确实是新点子,而鱼腐只能算是旧点子,还是所有权不在赵四娘手中的点子。
原来当日,赵四娘已经把鱼腐的方子连同鱼丸的一起卖给了汪掌柜,且说好了三年之内赵家铺都不再销售鱼腐,而今赵四娘想要大规模生产它,事先当然要征得汪掌柜的同意。
赵四娘早就听说用到鱼腐的“四喜丸子”这道菜,已经成为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