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wtxt.org,汉墙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这句话中的猪队友并不是单指个人智力低下,蠢笨如猪,更多的还是指无法与自己心意相通,不能完美配合的队友。无论魏延还是诸葛亮,这两个人都是拥有足以独当一面之能的人,诸葛亮就不用说了,刘备死后独揽蜀汉大权数十载,令出丞相府,蜀汉皇帝形同虚设,而魏延独镇汉中,为蜀汉抵御曹魏几十年不失,这二人都可以算是人杰。
唯一可惜的就是二人的相性太差,就像是上辈子就是冤家对头,相互看对方都不顺眼,有刘备在还好,二人还不会闹得太过分,可一旦刘备不在,相互拆台是必定会发生的事情。
这次前来南蛮,刘备的本心或许是好的,想要通过并肩作战让二人的关系得到改善,只是结果并不理想,无论是魏延还是诸葛亮,都不领刘备的情,依然故我的视对方为眼中钉,肉中刺,如果不是二人还知道顾全大局,各自为战都有可能。
这次出兵,刘备以诸葛亮为帅,魏延为大将,受诸葛亮节制,魏延虽然心中不满,但也没有阳奉阴违,但凡是诸葛亮所下的命令,魏延都会执行,只不过在执行的同时也会小心谨慎,以免掉进诸葛亮给自己挖的沟里。
对于诸葛亮的人品,魏延并不是太看好。虽然诸葛亮出身琅琊诸葛氏,但从他为刘备出谋划策夺取荆州的这一系列事情来分析,诸葛亮绝对不是什么正人君子,虽然谈不上是个彻头彻尾的小人,但也绝对不能完全信任。
上次出兵伏击庞统,如果不是魏延晚出兵的半个时辰,接替庞统指挥的张任想要全身而退并不容易。不过魏延给出的理由也很充分,地形难走,荆州军中途掉队甚多,必须等到人员到齐方能杀出。
对于魏延这种明显贻误战机的行为,诸葛亮虽然有心将其军法从事,可又不想落人口实,影响了自己在军中的威信,只能打了魏延二十军棍了解此事。只是诸葛亮没想到的是,就是这二十军棍,彻底断送了刘备想要让他与魏延关系改善的初衷。
武将与文官在看待同一件事情时的看法往往是不同的。就以此次出兵相助南蛮为例,诸葛亮希望通过此事讨好南蛮各部,最后说服南蛮各部归顺荆州,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诸葛亮有必要让南蛮各部亲眼看到荆州军的善战。而魏延则不同,身为武将,魏延更多考虑的则是一场战事的得失,在魏延看来,荆州军替南蛮打仗是不值得的,不过是一些蛮人,有什么资格让荆州军去当炮灰。
这两种不同的看法导致荆州军将帅不和,除了一开始伏击成功庞统外,开战至今,荆州军始终没有一个能够拿得出手的战绩。也因为迟迟没有打出荆州军的威风,南蛮王孟获最近对荆州军的态度逐渐冷淡下来。
这是诸葛亮不愿看到的一幕,此次出兵的最大目的就是收服南蛮各部,如果不能让南蛮各部臣服,那这次出兵就变得没有丝毫意义。
卧龙凤雏,既然司马徽将二人并列,那就意味着二人的才智相若,即便有个高低,差距也是微乎其微。之前庞统因为诸葛亮以有心算无心的吃了一次亏,但如今再想要让庞统吃亏,那就很困难了,更何况庞统身边如今又多了法正、徐庶这两个同样足智多谋的人为庞统补遗拾缺,诸葛亮在行计的时候就不得不多考虑一重,这会不会是庞统将计就计。
谨慎,是诸葛亮最大的优点,同时也是诸葛亮最大的缺点,凡事都想追求完美,必须要有十成的把握的才会放手去做。这在治理民生时是必须的态度,但在行军打仗时却极为容易贻误战机。
这点从演义中描述诸葛亮的北伐就可以看出。当时蜀汉弱,曹魏强,夷陵一把大火将蜀汉数十万大军烧了个干净,诸葛亮主持北伐时的蜀汉已经不具备稳扎稳打的条件,唯有出奇方能致胜。魏延提出奇袭子午谷,这就是当时的一记妙招,可惜一生谨慎的诸葛亮没有采纳,依旧按照自己原定的计划进军,结果被曹魏争取到了时间,最终北伐失败,已经出了岐山的诸葛亮不得不退回蜀汉。
打仗这种事,战机稍纵即逝,因为谁也不敢保证战场上会发生什么事,一军主帅被流矢所杀也不会没有过,作战计划哪怕做的再完善,等真的上了战场,基本上也会因为一点突发状况而被打乱,按部就班的照本宣科,不打败仗才怪。
此次出兵南蛮,最合适诸葛亮的位置其实应该是谋士,为魏延献计献策才是诸葛亮的本行,可刘备这次却偏偏让诸葛亮节制魏延,魏延虽然对战事有想法,但诸葛亮不采纳,想再多也没用。
诸葛亮的控制欲很强,认为一切尽在掌握中才好,所有人都是他手中的棋子,任凭他摆布才是最合诸葛亮心意的。而魏延偏偏是个不甘只做一枚棋子的人,这样两种性格的人待在一起,能尿到一个壶里去才怪。
与烦劳的诸葛亮相比,庞统此时就显得轻松多了。凭借刘福的支持,庞统拥有诸葛亮不可相比的资源可以利用。无论是物力还是人力,刘福对庞统的支持远超刘备对诸葛亮的支持。
经典战役之所以会被奉为经典,原因就是因为稀少。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听起来很叫人热血澎湃,但仔细想想,如果条件允许,谁愿意去干那种拿鸡蛋碰石头的事情。都是被逼入绝境了,那不得不放手一搏,赢了自然就获得了美誉,而输了就变成了螳臂挡车,不自量力的例子。
西汉为了平定南蛮,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准备,经过大量的人力物力的储备,只要不出意外,平定南蛮是迟早的事情。说句难听点的话,即便庞统不参与平定南蛮这件事... -->>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这句话中的猪队友并不是单指个人智力低下,蠢笨如猪,更多的还是指无法与自己心意相通,不能完美配合的队友。无论魏延还是诸葛亮,这两个人都是拥有足以独当一面之能的人,诸葛亮就不用说了,刘备死后独揽蜀汉大权数十载,令出丞相府,蜀汉皇帝形同虚设,而魏延独镇汉中,为蜀汉抵御曹魏几十年不失,这二人都可以算是人杰。
唯一可惜的就是二人的相性太差,就像是上辈子就是冤家对头,相互看对方都不顺眼,有刘备在还好,二人还不会闹得太过分,可一旦刘备不在,相互拆台是必定会发生的事情。
这次前来南蛮,刘备的本心或许是好的,想要通过并肩作战让二人的关系得到改善,只是结果并不理想,无论是魏延还是诸葛亮,都不领刘备的情,依然故我的视对方为眼中钉,肉中刺,如果不是二人还知道顾全大局,各自为战都有可能。
这次出兵,刘备以诸葛亮为帅,魏延为大将,受诸葛亮节制,魏延虽然心中不满,但也没有阳奉阴违,但凡是诸葛亮所下的命令,魏延都会执行,只不过在执行的同时也会小心谨慎,以免掉进诸葛亮给自己挖的沟里。
对于诸葛亮的人品,魏延并不是太看好。虽然诸葛亮出身琅琊诸葛氏,但从他为刘备出谋划策夺取荆州的这一系列事情来分析,诸葛亮绝对不是什么正人君子,虽然谈不上是个彻头彻尾的小人,但也绝对不能完全信任。
上次出兵伏击庞统,如果不是魏延晚出兵的半个时辰,接替庞统指挥的张任想要全身而退并不容易。不过魏延给出的理由也很充分,地形难走,荆州军中途掉队甚多,必须等到人员到齐方能杀出。
对于魏延这种明显贻误战机的行为,诸葛亮虽然有心将其军法从事,可又不想落人口实,影响了自己在军中的威信,只能打了魏延二十军棍了解此事。只是诸葛亮没想到的是,就是这二十军棍,彻底断送了刘备想要让他与魏延关系改善的初衷。
武将与文官在看待同一件事情时的看法往往是不同的。就以此次出兵相助南蛮为例,诸葛亮希望通过此事讨好南蛮各部,最后说服南蛮各部归顺荆州,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诸葛亮有必要让南蛮各部亲眼看到荆州军的善战。而魏延则不同,身为武将,魏延更多考虑的则是一场战事的得失,在魏延看来,荆州军替南蛮打仗是不值得的,不过是一些蛮人,有什么资格让荆州军去当炮灰。
这两种不同的看法导致荆州军将帅不和,除了一开始伏击成功庞统外,开战至今,荆州军始终没有一个能够拿得出手的战绩。也因为迟迟没有打出荆州军的威风,南蛮王孟获最近对荆州军的态度逐渐冷淡下来。
这是诸葛亮不愿看到的一幕,此次出兵的最大目的就是收服南蛮各部,如果不能让南蛮各部臣服,那这次出兵就变得没有丝毫意义。
卧龙凤雏,既然司马徽将二人并列,那就意味着二人的才智相若,即便有个高低,差距也是微乎其微。之前庞统因为诸葛亮以有心算无心的吃了一次亏,但如今再想要让庞统吃亏,那就很困难了,更何况庞统身边如今又多了法正、徐庶这两个同样足智多谋的人为庞统补遗拾缺,诸葛亮在行计的时候就不得不多考虑一重,这会不会是庞统将计就计。
谨慎,是诸葛亮最大的优点,同时也是诸葛亮最大的缺点,凡事都想追求完美,必须要有十成的把握的才会放手去做。这在治理民生时是必须的态度,但在行军打仗时却极为容易贻误战机。
这点从演义中描述诸葛亮的北伐就可以看出。当时蜀汉弱,曹魏强,夷陵一把大火将蜀汉数十万大军烧了个干净,诸葛亮主持北伐时的蜀汉已经不具备稳扎稳打的条件,唯有出奇方能致胜。魏延提出奇袭子午谷,这就是当时的一记妙招,可惜一生谨慎的诸葛亮没有采纳,依旧按照自己原定的计划进军,结果被曹魏争取到了时间,最终北伐失败,已经出了岐山的诸葛亮不得不退回蜀汉。
打仗这种事,战机稍纵即逝,因为谁也不敢保证战场上会发生什么事,一军主帅被流矢所杀也不会没有过,作战计划哪怕做的再完善,等真的上了战场,基本上也会因为一点突发状况而被打乱,按部就班的照本宣科,不打败仗才怪。
此次出兵南蛮,最合适诸葛亮的位置其实应该是谋士,为魏延献计献策才是诸葛亮的本行,可刘备这次却偏偏让诸葛亮节制魏延,魏延虽然对战事有想法,但诸葛亮不采纳,想再多也没用。
诸葛亮的控制欲很强,认为一切尽在掌握中才好,所有人都是他手中的棋子,任凭他摆布才是最合诸葛亮心意的。而魏延偏偏是个不甘只做一枚棋子的人,这样两种性格的人待在一起,能尿到一个壶里去才怪。
与烦劳的诸葛亮相比,庞统此时就显得轻松多了。凭借刘福的支持,庞统拥有诸葛亮不可相比的资源可以利用。无论是物力还是人力,刘福对庞统的支持远超刘备对诸葛亮的支持。
经典战役之所以会被奉为经典,原因就是因为稀少。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听起来很叫人热血澎湃,但仔细想想,如果条件允许,谁愿意去干那种拿鸡蛋碰石头的事情。都是被逼入绝境了,那不得不放手一搏,赢了自然就获得了美誉,而输了就变成了螳臂挡车,不自量力的例子。
西汉为了平定南蛮,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准备,经过大量的人力物力的储备,只要不出意外,平定南蛮是迟早的事情。说句难听点的话,即便庞统不参与平定南蛮这件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