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wtxt.org,白色橄榄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色,心情很不错。
下了公交穿过马路进了警备区,里头空无人烟。只有夕阳挂在操场外的矮楼上,散发着最后一丝余热。
宋冉走到那块空地上,大部分车都开走了,她的车边停了辆军用车,威风凛凛,把她的小奥拓衬得分外娇小。她看了眼军车的车牌,正是李瓒上次开的那辆。车门紧闭,里头没人。
她慢吞吞走过去,边走边四周望,附近静悄悄的,没有人影。
她走进一棵树的阴影里,原地站了好一会儿,摩挲着伞的手柄,最终将伞放在军用车的车前盖上。
她开了奥拓车门坐上去,一头靠在座椅上。座椅靠背炙热地烤着她的后背,车内温度很高,她打开空调冷却一下。
出口风呼呼吹着风。
那栋灰白色的楼房墙面上笼着一层夕阳,很安静。楼后面是茂密的山林,树叶肥绿。她忽地想起东国,那大片大片的覆满灰尘的橄榄树林。
车内温度完全降下来了,她看了眼手表,过去近十分钟了。
她没法等太久,大门口的守卫会起疑。她看了眼隔壁车上的黑雨伞,终于坐直身子,准备拉安全带,余光却瞥见那栋楼拐角后走出来一个人。
短袖作战服,腰带,长裤,军靴,很熟悉的身影。
宋冉立刻松了安全带,伸手调小空调,装作刚上车的样子。
李瓒朝这边走来,因逆着夕阳的光,他微微眯着眼。待走近,他看见了车里的她。
宋冉将车窗玻璃落到底,打招呼:“李警官。”
他微点了下头,问:“来开车?”
“嗯。”宋冉说,“在这儿放了一周,添麻烦了。”
“没有的事。”他笑了下。
宋冉发现,他时常会笑,但从不是大笑,总是温和的,淡淡的,如微风一样。
却又像是……出于礼貌……不会更近了。
“还有那伞,”她伸手指一下,“带来了。”
车前盖上的长伞被她收起来了,每片伞面都捋得整整齐齐排列着,卷紧了,拿伞带扣得严严实实。
他开了车门,把伞放进去,屈身在座位间翻找东西。
约莫十秒钟,他关上车门,手里拿了两本书,还有两瓶水。
他递给她一瓶。宋冉趁这功夫迅速一瞥,看清他手里拿着是高阶的物理和化学书,还是英文版的。
喜欢读书啊……
“谢谢。”她接过水,说,“还有上次,也要谢谢你。”
“上次?”李瓒微抬眉梢。
宋冉解释:“薄可塔。”
“噢……”他随意应了声,把书放在车前盖上,拧开那瓶水喝了一口。男人仰头时下颌弧线硬朗,喉结上下滚了一遭。
宋冉移开目光,看向他手里的白色小瓶盖。
他只喝了一口,盖上盖子。而后看向她,目光很安静。但毕竟是军人,无声的眼神也有隐约的力量。
宋冉缓缓开口,继续话题:“我找了很久才找到薄可塔毁坏的资料,太冷门了。你对东国历史有研究?”
李瓒拧紧那瓶盖,淡笑一下,说:“当地人讲的。”
宋冉一愣。
他拿上车前盖上的书籍,轻敲了敲车盖,颔首告辞:“先走了。”
“……嗯。”
“噢……”他刚转身,想起什么又一步退回来,问,“我绳子还在你那儿吗?”
宋冉:“啊?”
他摆摆手:“丢了就算了。”
“啊。在的。”她忙说,“但在我家。”
她撒谎了,那红绳就在她随身的包里。
她垂了垂眼睫,又抬起,说:“我没带在身上,下次还给你?”
“好。”
宋冉追问:“下次怎么还?”
他想了一下,问:“有纸笔吗?”
“有。”
宋冉低头在包里翻纸笔,心虚地避开里头躺着的那条红绳。她把便签本和笔递给他。
他走过来,将水瓶和文件夹放在她车顶上,接过纸笔了,微俯身,压在她车窗舷上写字。男人的身影一下子就罩住窗外的天光。
宋冉抬眸偷看他低垂的脸,眉骨很高,睫毛很长,肤色很健康,不会过分白皙,也不黝黑。
他很快写下一串数字,笔尖轻敲一下纸面,直起身子。
她视线自然移向便签纸,上头写了个“李”字,后头跟一串电话号码。
他说:“麻烦了。”
她接过来:“应该的。是我不好意思,不小心扯下来了。”
他淡淡莞尔,不置可否。
“那绳子保平安的么?”她问。
“嗯。”他想起什么,又伸手找她要纸,“要是我出勤,打另外一个电话。”
宋冉把纸给他,见他低头认真写号码的模样,略一迟疑,说:“亲人送的吧?”
他起初没答,写完了给她时,才抬眸看她一眼,说:“嗯。”
宋冉心一横,说:“那我也留个电话给你,万一我忙忘了,你提醒我一下。重要的东西,还是别再丢了。”
chapter 11
九月,东国中南部,加罗城。
清晨四点天就亮了,青灰色的雾霭透着丝淡粉色,薄薄一层笼罩着这个残败而死寂的城市。
城中心一栋四层高的房子顶层,窗户紧闭,窗子上糊满报纸。室内光线昏暗,光秃秃的水泥墙面和地板,摆着一桌一椅一床。
一个小电风扇在床头呼呼转动,忽然,电流滋地一声,扇叶没劲儿了,越转越慢,晃晃悠悠绕几圈,终于停止。
又停电了。
不过几分钟,床上的宋冉醒了过来,摸摸脖子,一层细汗。
九月了,天气还是炎热。
这些天,加罗城的气温始终在三十五度以上,体感温度超过四十。宋冉驻守一个月了,刚来那会儿天天近五十度才是要命。
一个多月前,东国战事恶化,平民伤亡不计其数。各国的战地记者,慈善组织,志愿者,无国界医生,以及联合国维和部队都进驻到了这个国家。
梁城卫视也派了记者过来。几个男同事去了前线,宋冉留在UN维和部队的驻扎地加罗,负责对当地东国军民和维和部队的情况进行报道。
她大部分时间在中国驻地内为本国军队做记录服务,偶尔跟着其他队伍出勤。今天刚好又有特殊行动,要跟一队外国兵去执行解救任务。
她把闹钟定在四点半,现在还有一刻钟时间。宋冉开窗透透气,看见加罗城一片灰败。她倚着窗子吹了会儿晨风,好似听着这座城市喘息的声音。
不一会儿,闹钟响了。她收拾好自己,出了门,在古旧的楼道里碰见了东国当地的记者萨辛。
“早上好!”他拿英语打招呼。
“早上好!”宋冉说,“停电了,你知道吗?”
“知道。以后停电会越来越多,习惯就好。”
色,心情很不错。
下了公交穿过马路进了警备区,里头空无人烟。只有夕阳挂在操场外的矮楼上,散发着最后一丝余热。
宋冉走到那块空地上,大部分车都开走了,她的车边停了辆军用车,威风凛凛,把她的小奥拓衬得分外娇小。她看了眼军车的车牌,正是李瓒上次开的那辆。车门紧闭,里头没人。
她慢吞吞走过去,边走边四周望,附近静悄悄的,没有人影。
她走进一棵树的阴影里,原地站了好一会儿,摩挲着伞的手柄,最终将伞放在军用车的车前盖上。
她开了奥拓车门坐上去,一头靠在座椅上。座椅靠背炙热地烤着她的后背,车内温度很高,她打开空调冷却一下。
出口风呼呼吹着风。
那栋灰白色的楼房墙面上笼着一层夕阳,很安静。楼后面是茂密的山林,树叶肥绿。她忽地想起东国,那大片大片的覆满灰尘的橄榄树林。
车内温度完全降下来了,她看了眼手表,过去近十分钟了。
她没法等太久,大门口的守卫会起疑。她看了眼隔壁车上的黑雨伞,终于坐直身子,准备拉安全带,余光却瞥见那栋楼拐角后走出来一个人。
短袖作战服,腰带,长裤,军靴,很熟悉的身影。
宋冉立刻松了安全带,伸手调小空调,装作刚上车的样子。
李瓒朝这边走来,因逆着夕阳的光,他微微眯着眼。待走近,他看见了车里的她。
宋冉将车窗玻璃落到底,打招呼:“李警官。”
他微点了下头,问:“来开车?”
“嗯。”宋冉说,“在这儿放了一周,添麻烦了。”
“没有的事。”他笑了下。
宋冉发现,他时常会笑,但从不是大笑,总是温和的,淡淡的,如微风一样。
却又像是……出于礼貌……不会更近了。
“还有那伞,”她伸手指一下,“带来了。”
车前盖上的长伞被她收起来了,每片伞面都捋得整整齐齐排列着,卷紧了,拿伞带扣得严严实实。
他开了车门,把伞放进去,屈身在座位间翻找东西。
约莫十秒钟,他关上车门,手里拿了两本书,还有两瓶水。
他递给她一瓶。宋冉趁这功夫迅速一瞥,看清他手里拿着是高阶的物理和化学书,还是英文版的。
喜欢读书啊……
“谢谢。”她接过水,说,“还有上次,也要谢谢你。”
“上次?”李瓒微抬眉梢。
宋冉解释:“薄可塔。”
“噢……”他随意应了声,把书放在车前盖上,拧开那瓶水喝了一口。男人仰头时下颌弧线硬朗,喉结上下滚了一遭。
宋冉移开目光,看向他手里的白色小瓶盖。
他只喝了一口,盖上盖子。而后看向她,目光很安静。但毕竟是军人,无声的眼神也有隐约的力量。
宋冉缓缓开口,继续话题:“我找了很久才找到薄可塔毁坏的资料,太冷门了。你对东国历史有研究?”
李瓒拧紧那瓶盖,淡笑一下,说:“当地人讲的。”
宋冉一愣。
他拿上车前盖上的书籍,轻敲了敲车盖,颔首告辞:“先走了。”
“……嗯。”
“噢……”他刚转身,想起什么又一步退回来,问,“我绳子还在你那儿吗?”
宋冉:“啊?”
他摆摆手:“丢了就算了。”
“啊。在的。”她忙说,“但在我家。”
她撒谎了,那红绳就在她随身的包里。
她垂了垂眼睫,又抬起,说:“我没带在身上,下次还给你?”
“好。”
宋冉追问:“下次怎么还?”
他想了一下,问:“有纸笔吗?”
“有。”
宋冉低头在包里翻纸笔,心虚地避开里头躺着的那条红绳。她把便签本和笔递给他。
他走过来,将水瓶和文件夹放在她车顶上,接过纸笔了,微俯身,压在她车窗舷上写字。男人的身影一下子就罩住窗外的天光。
宋冉抬眸偷看他低垂的脸,眉骨很高,睫毛很长,肤色很健康,不会过分白皙,也不黝黑。
他很快写下一串数字,笔尖轻敲一下纸面,直起身子。
她视线自然移向便签纸,上头写了个“李”字,后头跟一串电话号码。
他说:“麻烦了。”
她接过来:“应该的。是我不好意思,不小心扯下来了。”
他淡淡莞尔,不置可否。
“那绳子保平安的么?”她问。
“嗯。”他想起什么,又伸手找她要纸,“要是我出勤,打另外一个电话。”
宋冉把纸给他,见他低头认真写号码的模样,略一迟疑,说:“亲人送的吧?”
他起初没答,写完了给她时,才抬眸看她一眼,说:“嗯。”
宋冉心一横,说:“那我也留个电话给你,万一我忙忘了,你提醒我一下。重要的东西,还是别再丢了。”
chapter 11
九月,东国中南部,加罗城。
清晨四点天就亮了,青灰色的雾霭透着丝淡粉色,薄薄一层笼罩着这个残败而死寂的城市。
城中心一栋四层高的房子顶层,窗户紧闭,窗子上糊满报纸。室内光线昏暗,光秃秃的水泥墙面和地板,摆着一桌一椅一床。
一个小电风扇在床头呼呼转动,忽然,电流滋地一声,扇叶没劲儿了,越转越慢,晃晃悠悠绕几圈,终于停止。
又停电了。
不过几分钟,床上的宋冉醒了过来,摸摸脖子,一层细汗。
九月了,天气还是炎热。
这些天,加罗城的气温始终在三十五度以上,体感温度超过四十。宋冉驻守一个月了,刚来那会儿天天近五十度才是要命。
一个多月前,东国战事恶化,平民伤亡不计其数。各国的战地记者,慈善组织,志愿者,无国界医生,以及联合国维和部队都进驻到了这个国家。
梁城卫视也派了记者过来。几个男同事去了前线,宋冉留在UN维和部队的驻扎地加罗,负责对当地东国军民和维和部队的情况进行报道。
她大部分时间在中国驻地内为本国军队做记录服务,偶尔跟着其他队伍出勤。今天刚好又有特殊行动,要跟一队外国兵去执行解救任务。
她把闹钟定在四点半,现在还有一刻钟时间。宋冉开窗透透气,看见加罗城一片灰败。她倚着窗子吹了会儿晨风,好似听着这座城市喘息的声音。
不一会儿,闹钟响了。她收拾好自己,出了门,在古旧的楼道里碰见了东国当地的记者萨辛。
“早上好!”他拿英语打招呼。
“早上好!”宋冉说,“停电了,你知道吗?”
“知道。以后停电会越来越多,习惯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