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www.lwtxt.org,大隋第三世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是他被人推倒,于我大隋而言,是一大损失,中原文化的推广也会中止。我们必须站起来声援慕容伏允。”
阴明月道:“我觉得这是慕容伏允真实的用意。”
杨侗恍然道:“你是说慕容伏允掌控不了吐谷浑,所以全面倒向大隋,在国内采取了狐假虎威之策?”
“不错,这正是我所想的。”在杨侗身边呆久了,阴明月接触到的人,莫不是当今杰出人物,耳闻目睹之下,个人水平得到大幅提升,见识、眼界、天下格局观不比一般谋士差。
杨侗来回踱了几步,对着门外侍卫下令:“立即将左仆射、杜尚书、岑使君、邴郡守、虞秘书郎请来。”
“喏。”门外侍卫连忙应声而去。
阴明月觉得自己即将成为皇妃,应该有所避讳,有些羞涩的说道:“我在这里不妥,先回避吧。”
“也好。”杨侗犹豫一下,就答应了。不是说他不信任阴明月,而是涉入太深的话,对她没有半点好处。让她回避,实则是一种爱护。
阴明月也明白这道理,更不想杨侗为难,这才主动提出。得到杨侗同意,便行礼退下。
……
约有一刻左右,杨恭仁、杜如晦、岑文本、邴元真、虞世南快步走进大帐,躬身施礼道:“微臣参见圣上!”
杨侗笑道:“不必多礼,都坐吧。”
“谢圣上。”五人道谢入座。
“方才明月提醒了一下,说是吐蕃极有可能参与隋唐大战,朕决定派王伏宝进军河源郡。”杨侗将他和阴明月的分析,以及将要进行的部署说了一遍,然后问道:“诸位觉得如何?”
“阴将军提醒得相当及时,建议也很好。既然发现了,就应该防患于未然。对于圣上的部署,微臣并无异义。”杨恭仁表示赞同。
“克明,你的意思呢?”
“圣上的部署相当周全,臣无异义。”杜如晦连忙答道。
“另外,慕容伏允名望大损,对吐谷浑失去了掌控力,大乱就在眼前。”
见到另外几人没什么说的,杨侗又将吐谷浑的情况介绍了起来,然后说道:“朕觉得慕容伏允现在所推广的中原文化、中原礼仪的政策于我大隋有利。对这事,大家怎么看?”
“理应支持慕容伏允。”杨恭仁先是发表了自己的主张,接着分析道:“吐谷浑虽是垂死挣扎,但鲜卑、党项和羌人都是有着几百年历史的种族,他们各有各的民族信仰,若是由我大隋去强行推广中原文化,反对之声恐怕更大、更强,就算以武力压制得了一时,也未必能够博得他们真心归附,若是由慕容伏允这个名正言顺的大可汗执行,更容易让吐谷浑人接受,效果也比我们强行而为高出无数倍。要是他们真打起来,大不了再派兵去接手好了,到那时候,我们想怎样就怎样。另一方面,我们目前还需要用吐谷浑来拦信吐蕃北上之路,若是四分五裂,一定被吐蕃吞并干净,一个壮大的吐蕃于我大隋不利。”
见到杜如晦默然点头,岑文本这才拱手道:“圣上,微臣赞同左仆射之议。因为我大隋如今的目标还是歼灭李渊、林士弘、孟海公、冯盎,要是派兵对外作战,会影响到我们统一天下的进程,所以我们应该维护慕容伏允对吐谷浑的统治,让他暂且挡下吐蕃部分兵力。就目前来说,吐谷浑的稳定,对我大隋利大于端。”
杨侗皱眉道:“可是我们怎么才能维护慕容伏允呢?”
“去年一战,吐谷浑上下被我大隋打怕了,俯首称臣不仅是慕容伏允个人意愿,也是各族共同心声,但我大隋始终没有对他们进行正式册封,名望陷入低谷慕容伏允这才显得名不正则言不顺,要是我们派人册封,那他就是我大隋的正式臣属,想必鲜卑、党项、羌人都不敢反对慕容伏允的统治。”杜如晦建议道。
“杜尚书之法极妙。”邴元真有些为难的说道:“可是淮阳距离吐谷浑实在太远了,若是从京师遣使,路上恐怕会耽误很多时间。要是吐谷浑在这段时间发生大乱,可就不好了。”
杨侗和杨恭仁、杜如晦听到这话,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
杨侗笑道:“不用这么麻烦,朕起草圣旨,即可发鹰信给河源郡守孔绍德,让他就近前去册封好了。”
“信鹰虽快,可圣旨那么重,信鹰带得去么?”邴元真倒是已经知晓大隋传信方式。
“写一份言简意赅的册封,再由孔绍德裱得好看一点就是了。”杨侗淡淡的说道
“……”邴元真、岑文本、虞世南听到这话,脸都黑了。
圣旨这种神圣之物,竟然还能这么搞?
这也未免太过随意了吧。
【领红包】现金or点币红包已经发放到你的账户!微信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领取!
杨侗无所谓的说道:“反正吐谷浑人也不懂什么,盖上传国玉玺印就好了。”
“圣上。”杜如晦建议道:“王将军进驻河源,防范吐蕃,吐谷浑也从中受惠,微臣觉得他们有义务承担一部分军费。”
杨恭仁点头:“我看行。”
“好,就这么办,给孔德绍另发一封信,让他去册封的时候,与慕容伏允谈一谈军费问题。原则上是多多益善。”
“喏。”杨恭仁、杜如晦拱手应是。
“……”杨侗和杨恭仁、杜如晦理所当然的口吻,又令邴元真、岑文本、虞世南一怔再怔,感觉自己有些跟不上他们的思路。
——————————
注一:国学大师陈寅恪在《论唐高祖称臣于突厥事》中说:“吾民族武功之盛,莫过于汉唐。然汉高祖困于平城,唐高祖亦尝称臣于突厥,汉世非此篇所论,独唐高祖起兵太原时,实称臣于突厥,而太宗又为此事谋主,后来史臣颇讳饰之,以至其事之本末不明显于后世……”
注二:寅恪案,唐高祖之起兵太原,即叛隋自立,别树一不同之旗帜以表示独立,其事本不足怪。但太宗等必欲改白旗以示突厥,则殊有可疑。据大唐创业起居注裴寂等所奏神人太原慧化尼歌谣诗谶有云:童子木上悬白幡,胡兵纷纷满前后。
是他被人推倒,于我大隋而言,是一大损失,中原文化的推广也会中止。我们必须站起来声援慕容伏允。”
阴明月道:“我觉得这是慕容伏允真实的用意。”
杨侗恍然道:“你是说慕容伏允掌控不了吐谷浑,所以全面倒向大隋,在国内采取了狐假虎威之策?”
“不错,这正是我所想的。”在杨侗身边呆久了,阴明月接触到的人,莫不是当今杰出人物,耳闻目睹之下,个人水平得到大幅提升,见识、眼界、天下格局观不比一般谋士差。
杨侗来回踱了几步,对着门外侍卫下令:“立即将左仆射、杜尚书、岑使君、邴郡守、虞秘书郎请来。”
“喏。”门外侍卫连忙应声而去。
阴明月觉得自己即将成为皇妃,应该有所避讳,有些羞涩的说道:“我在这里不妥,先回避吧。”
“也好。”杨侗犹豫一下,就答应了。不是说他不信任阴明月,而是涉入太深的话,对她没有半点好处。让她回避,实则是一种爱护。
阴明月也明白这道理,更不想杨侗为难,这才主动提出。得到杨侗同意,便行礼退下。
……
约有一刻左右,杨恭仁、杜如晦、岑文本、邴元真、虞世南快步走进大帐,躬身施礼道:“微臣参见圣上!”
杨侗笑道:“不必多礼,都坐吧。”
“谢圣上。”五人道谢入座。
“方才明月提醒了一下,说是吐蕃极有可能参与隋唐大战,朕决定派王伏宝进军河源郡。”杨侗将他和阴明月的分析,以及将要进行的部署说了一遍,然后问道:“诸位觉得如何?”
“阴将军提醒得相当及时,建议也很好。既然发现了,就应该防患于未然。对于圣上的部署,微臣并无异义。”杨恭仁表示赞同。
“克明,你的意思呢?”
“圣上的部署相当周全,臣无异义。”杜如晦连忙答道。
“另外,慕容伏允名望大损,对吐谷浑失去了掌控力,大乱就在眼前。”
见到另外几人没什么说的,杨侗又将吐谷浑的情况介绍了起来,然后说道:“朕觉得慕容伏允现在所推广的中原文化、中原礼仪的政策于我大隋有利。对这事,大家怎么看?”
“理应支持慕容伏允。”杨恭仁先是发表了自己的主张,接着分析道:“吐谷浑虽是垂死挣扎,但鲜卑、党项和羌人都是有着几百年历史的种族,他们各有各的民族信仰,若是由我大隋去强行推广中原文化,反对之声恐怕更大、更强,就算以武力压制得了一时,也未必能够博得他们真心归附,若是由慕容伏允这个名正言顺的大可汗执行,更容易让吐谷浑人接受,效果也比我们强行而为高出无数倍。要是他们真打起来,大不了再派兵去接手好了,到那时候,我们想怎样就怎样。另一方面,我们目前还需要用吐谷浑来拦信吐蕃北上之路,若是四分五裂,一定被吐蕃吞并干净,一个壮大的吐蕃于我大隋不利。”
见到杜如晦默然点头,岑文本这才拱手道:“圣上,微臣赞同左仆射之议。因为我大隋如今的目标还是歼灭李渊、林士弘、孟海公、冯盎,要是派兵对外作战,会影响到我们统一天下的进程,所以我们应该维护慕容伏允对吐谷浑的统治,让他暂且挡下吐蕃部分兵力。就目前来说,吐谷浑的稳定,对我大隋利大于端。”
杨侗皱眉道:“可是我们怎么才能维护慕容伏允呢?”
“去年一战,吐谷浑上下被我大隋打怕了,俯首称臣不仅是慕容伏允个人意愿,也是各族共同心声,但我大隋始终没有对他们进行正式册封,名望陷入低谷慕容伏允这才显得名不正则言不顺,要是我们派人册封,那他就是我大隋的正式臣属,想必鲜卑、党项、羌人都不敢反对慕容伏允的统治。”杜如晦建议道。
“杜尚书之法极妙。”邴元真有些为难的说道:“可是淮阳距离吐谷浑实在太远了,若是从京师遣使,路上恐怕会耽误很多时间。要是吐谷浑在这段时间发生大乱,可就不好了。”
杨侗和杨恭仁、杜如晦听到这话,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
杨侗笑道:“不用这么麻烦,朕起草圣旨,即可发鹰信给河源郡守孔绍德,让他就近前去册封好了。”
“信鹰虽快,可圣旨那么重,信鹰带得去么?”邴元真倒是已经知晓大隋传信方式。
“写一份言简意赅的册封,再由孔绍德裱得好看一点就是了。”杨侗淡淡的说道
“……”邴元真、岑文本、虞世南听到这话,脸都黑了。
圣旨这种神圣之物,竟然还能这么搞?
这也未免太过随意了吧。
【领红包】现金or点币红包已经发放到你的账户!微信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领取!
杨侗无所谓的说道:“反正吐谷浑人也不懂什么,盖上传国玉玺印就好了。”
“圣上。”杜如晦建议道:“王将军进驻河源,防范吐蕃,吐谷浑也从中受惠,微臣觉得他们有义务承担一部分军费。”
杨恭仁点头:“我看行。”
“好,就这么办,给孔德绍另发一封信,让他去册封的时候,与慕容伏允谈一谈军费问题。原则上是多多益善。”
“喏。”杨恭仁、杜如晦拱手应是。
“……”杨侗和杨恭仁、杜如晦理所当然的口吻,又令邴元真、岑文本、虞世南一怔再怔,感觉自己有些跟不上他们的思路。
——————————
注一:国学大师陈寅恪在《论唐高祖称臣于突厥事》中说:“吾民族武功之盛,莫过于汉唐。然汉高祖困于平城,唐高祖亦尝称臣于突厥,汉世非此篇所论,独唐高祖起兵太原时,实称臣于突厥,而太宗又为此事谋主,后来史臣颇讳饰之,以至其事之本末不明显于后世……”
注二:寅恪案,唐高祖之起兵太原,即叛隋自立,别树一不同之旗帜以表示独立,其事本不足怪。但太宗等必欲改白旗以示突厥,则殊有可疑。据大唐创业起居注裴寂等所奏神人太原慧化尼歌谣诗谶有云:童子木上悬白幡,胡兵纷纷满前后。